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Green
标  题: 我国步枪发展的新阶段(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Oct  9 17:52:15 1999), 转信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实现国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轻武
 器又是武器装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步枪作为轻武器骨干,其装
 备的广泛性、重要性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步枪在我国尤为重要,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依靠的是小米加步枪,小米是国产的,而步
 枪却是外来的,“三八大盖”,“美式卡宾”乃至旧中国的“二
 四”式也是德国毛瑟的原型,偌大一个中国竟没有自己的步枪。
 解放后,国家投入了很大力量,支持发展兵器工业,改造和新建
 了兵工厂,建立了兵器工业基础设施;设置兵器专业高等院校,
 培养专业人才;设置了研究机构,开展专题研究。经过长期的努
 力,使我国步枪得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至今,我国
 已经有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8mm枪族,表明我国步枪已经发
 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我国步枪的发展,始终密切配合部队的作战需要,基本上实
 现了定型一代、装备一代,研制一代、更新一代;在不断提高水
 平的基础上向前推进。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仿
 制、自行设计、独立自主研究阶段。

 1 仿制阶段
 1.1 53式7.62mm步骑枪

   1950年,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朝战争,我英勇的人民志
 愿军刚从解放战争的疆场上停下来,还来不及休整、更新装备,
 立刻承担起抗美援朝的重任。为了支援朝鲜战争,给前方部队提
 供有效的战斗武器,我国开始仿制苏联1944年式7.62mm步马
 枪。仿制定型后命名为1953年式7.62mm步骑枪(简称53式7.62步
 骑枪)。该枪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因是非自动武器,
 操作不便,火力不足,也显笨重,必然为现代自动步枪所替代。

 1.2 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和56式7.62mm冲锋枪(突击步枪)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步枪的生产与装备也跨上
 了一个新台阶。全面引进了苏军当时列装的CKC7.62mm半自动步
 枪和AK477.62mm突击步枪。1956年仿制定型后命名为56式
 7.62mm半自动步枪和56式7.62mm冲锋枪。我军也得到了全面更
 新换装。这两支仿制步枪是我军装备时间最长的武器,直到80年
 代初才停止生产。
   56式半自动步枪比53式步骑枪迈进了一大步,半自动射击操
 作方便,增强了火力。但因使用中间型枪弹,威力有所减小。该
 枪射击精度良好,100mR50<5cm,质量轻,后坐力小,机构动作
 可靠,外型流畅美观,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大量生产。特别是半
 自动射击方式,枪管较长,带有刺刀,在中远距离上可有效命中
 目标。在接近距离上可拚刺格斗,具有传统步枪的特点。但按现
 代战争的要求,火力嫌不足,枪太长 。同时仿制的56式冲锋枪
 是可单、连发射击的全自动武器,使用与56式半自动步枪相同的
 枪弹。
   56式冲锋枪的最大特点是火力猛烈,动作确实可靠,能适应
 在特殊的环境、气象条件下作战。全枪较短,便于携带操作,结
 构简单紧凑、便于训练维修。
   56式冲锋枪自装备以来,深受部队欢迎,直到今天仍有部分
 在装。然而该枪也有明显的不足,为了突出射击动作的可靠性,
 自动机运动能量偏大,射击时产生强烈震动,难以操枪,射击精
 度稍差,100m单发射击,R50为6.5cm,点射更难以掌握,该枪
 质量也偏重。
   长时间以来,我国战术指导思想是“全民皆兵”,强调传统
 步枪的作用,即能在中远距离上瞄准射击,在接近距离上要刺刀
 见红,可以大量装备做到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弹药消耗,所以
 对单发步枪情有独钟。因此,56式冲锋枪并未在全军战士中配
 备,只是在步兵班少量配装。

 1.3 仿制阶段为我国步枪发展奠定了基础

   仿制56式武器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从
 苏联引进产品图、设计计算、尺寸链计算、试验检查规范等全套
 资料,以及工艺规程、工装资料等工艺技术文件,甚至还有部分
 硬件,如成枪、部件以及关键工装、刀具、量具等。承制工厂还
 请来了苏联专家现场指导。国家成立了兵器工业部,改建新建兵
 工厂。工人、技术人员在试制、生产实践中得到学习、锻炼,高
 等专业学校也不断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一支实力强大的兵工队
 伍成长起来了。由我国自行生产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
 装备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促进了我军正规化建设,在保卫国
 家的几次边界自卫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仿制阶段在我国步枪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时期,培养
 造就了兵工队伍,建立了生产、科研基地,为我国步枪的发展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自行设计阶段
 2.1 63式自动步枪的诞生

   50年代末,我国的形势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兵器行
 业也不甘寂寞,开始设计全新的自动步枪。当时,工业基础已经
 建立,人员队伍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国家建立了考核武器的试
 验基地,部队对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的装备、使用、训
 练也有了相当体会和经验,从战术需要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
 设计一支符合我军需要的步枪。
   主管部门虽然没有提出完善的战术技术要求和指标,但总的
 设计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以步枪性能为主导兼有冲锋枪性能。也
 就是把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合并成“步冲合一”的自动步枪。同
 时,明确提出保持步枪主导性能,增强火力,克服冲锋枪单、连
 发射击精度差的问题。理想上是由这一支新的自动步枪来取代半
 自动步枪和冲锋枪。
   由于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自动步枪,各有关方面非常重视,
 专门成立了设计组,由高等院校、部队军械部门和专业工厂的技
 术人员组成。武器研制历时3年,于1963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3
 式7.62mm自动步枪(见图1)。


                 图1 63式7.62mm自动步枪

   63式自动步枪体现了下达的战术技术指导思想,从性能、结
 构、战术用途上实现了“步冲合一”。
   全枪结构体现了以步枪为主的要求,采用全长木质枪托,不
 要小握把,枪管前上方为上护木,带可折伸式棱形枪刺。外形与
 56式半自动步枪相似。对于单、连发射击要求,则借鉴了56式冲
 锋枪结构。自动方式为导气式,活塞单独成件,行程27mm,闭锁
 方式与56式冲锋枪相同。击发机为挂钩击锤式,与机匣部件的联
 接则采用56式半自动步枪的结构方式。弹匣基本上是冲锋枪弹
 匣,装弹改为20发,并考虑设有空仓挂机,弹匣作了相关变化。
   63式自动步枪把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有机地揉合在
 一起,取长补短,实现了以步枪性能为主兼有冲锋枪性能的要
 求,达到了提高射击精度,保证可靠性,增强火力、减轻质量的
 目标。而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训练,适合我军已经非常熟悉的
 勤务要领。大部分构件相似或相同于56式武器,易于生产。
   63式自动步枪的设计者是一支非常年青的队伍。他们率先独
 立承担自动步枪设计任务,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在对现有枪械
 内在技术特性、结构特点进行充分剖析的基础上,攻克了技术难
 点。63式步枪的研制成功,为以后步枪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资料。
   63式自动步枪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支步枪,深受56式武器
 的影响,它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我国步枪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我国步枪发展的历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在此重点
 介绍63式自动步枪的结构特点,从中可看出,该枪采取的某些技
 术措施或结构特点在以后新研制的几代产品上都有反映。

   (1)提高射击精度
   借用56式半自动步枪枪管,保持其长度和制造精度,相应瞄
 准基线也较长。
   自动机对射击精度影响极大,为此作了重点设计。要保证枪
 机运动的平稳性,需加长机框导轨长度并限制与机匣导轨的配合
 间隙,使机框复进到位有良好的导入性,确保每次闭锁状态一
 致。同时要尽量使自动机质心与全枪质心接近,以减小运动件前
 后撞击产生的动力偶。
   另外采用准直枪托,并改善其颈部和前部下面的形状,便于
 射击时握枪。
   以上主要措施提高了单、点射精度,100m单发R50约
 4.5cm,点射70%密集界:方向×高低为20×20cm,比56式冲锋
 枪有明显提高。
   (2)保证机构动作可靠性
   自动步枪的射击精度、可靠性、寿命、质量等指标要求都非
 常严格,为之采取的技术措施往往互相制约,有时甚至发生矛
 盾。而在63式自动步枪设计中得到了统一、协调。其主要措施就
 是在国内步枪上首创的采用导气孔调节塞(56式半自动步枪、冲
 锋枪均未设置)。调节塞上设大(Φ3.8mm)、小(Φ2.5mm)两个气
 孔。在正常条件下射击时用小气孔;在特殊条件下,如严寒、泥
 沙、泅渡江河等情况射击时则用大气孔。气孔调节也很方便,可
 在作战现场根据环境条件自行调节变换。
   自动机行程135mm,较长的行程可使抛壳、压倒击锤、复
 进、供弹等动作更加协调。
   (3)首创了三棱刮刀式枪刺,提高了枪刺的强度、刚度和刺
 入深度。
   (4)可用专用弹夹(56式半自动步枪的弹夹)向装在自动步枪
 上的空弹匣压装20发枪弹,方便了空弹匣补充装

 2.2   63式自动步枪由盛到衰的教训

   63式自动步枪所具备的良好性能,方便的勤务使用性和综合
 了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的优点,使该枪在装备部队后深受欢迎,
 很快被批准全军装备,替代了装备已久的56式半自动步枪,各枪
 厂在几年内生产百多万支。
   然而,63式自动步枪生不逢时,其生产装备的高峰期正处于
 “十年动乱”中,一切正常秩序均被打乱,更改审批制度形同虚
 设,一切经过试验的规定也未能遵守,以致在短时间内更改产品
 设计图达700多处。
   经过一系列大修大改以后生产的63式自动步枪,已经面目全
 非了。该枪装备到部队后,反映强烈,最主要的问题是射击精度
 太差,校枪以后常发生变化,不得不经常校枪。有的战士说“坐
 不得车,过不得夜”,意思是枪校好后放一段时间,或打靶坐车
 等外部震动都会变化,说明了枪的不稳定性。另外也反映枪托颈
 部及两侧面容易断裂,射击时从导气箍向后冒火星,甚至伤及射
 手等重大质量问题,并普遍反映外形粗笨,没有半自动步枪美
 观。
   对此,有关工厂虽然组织了质量攻关,经过长时间努力,解
 决了一些问题,但导致枪的不稳定性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况且
 大量产品早已出厂装备,“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1978年,上级根据部队意见,作出了撤装63式自动步枪的决
 定。部队不得不重新换上56式半自动步枪,工厂又恢复了半自动
 步枪生产。
   导致63式撤装的直接原因是质量太差。但是也有潜在的原
 因,就是战术思想发生了变化,63式自动步枪已不能满足发展变
 化了的战术技术要求。
   63式自动步枪起步设计时,当时战术思想特别钟情于传统步
 枪,一再强调要突出步枪性能,着重在中、远距离上命中率高,
 接近距离上要敢于刺刀见红,再适当加强火力就够了。所以下达
 的战术要求是以步枪性能为主兼有冲锋枪性能。因而设计定型的
 63式自动步枪除了可以连发射击,配装20发枪弹的弹匣以外,几
 乎与半自动步枪完全一样。经过20多年后到70年代末期,世界形
 势发生了变化,战术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认为阵地攻防战的机会
 不多了,而战争的突然性、近战性、猛烈性、隐蔽性增强了。所
 以对步兵单人武器的要求是火力猛、命中率高、机动性好、动作
 可靠。这时,强烈呼唤的是突击步枪。
   60年代,以美、苏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继撤换了M14、CKC、
 FN等半自动步枪,取而代之的是以突击步枪为主的小口径班用枪
 族,小口径化、枪族化成为步枪发展的新潮流。
   63式自动步枪,一开始就错过了步枪发展的总趋势,再遇上
 后来质量的严重下滑,真可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被撤装
 的命运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63式从盛到衰的教训是什么呢?第一,在设计或研制一项武
 器之前必须经过充分、切实的战术技术论证,提出确切的能符合
 该武器预计装备期的战术技术要求,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必须
 建立完善的论证体系,那种想当然、长官意志的做法再也行不通
 了。第二,符合要求的武器定型后,必须严格按照定型资料文件
 进行生产。在生产装备过程中,对部队反映的意见应积极慎重地
 处理;对生产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必须以确保武器性能为前提,
 一切经过试验证明其实际成效后妥善处理。因此,必须有健全的
 足,更促进了研制以突击步枪为主体枪的班用枪族的进程。
   我国第一个班用枪族于1981年设计定型,命名为81式
 7.62mm班用枪族(见图2)。它包括81式7.62mm步枪(木托)、81-
 1式7.62mm步枪(折叠枪托)、81式7.62mm轻机枪。

   
    81-1式7.62mm步枪               81
 式7.62mm步枪


                    81式7.62mm轻机枪
                图2  81式7.62mm班用枪族

   81式枪族自装备以来,以其射击精度好,动作可靠,质量
 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操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
 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
 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深受部队欢
 迎,并经过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期的实战考验。从1983年起全军
 装备,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军目前的正式装备,并已进入
 国际市场。
   81枪族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轻武器界在论证、设计、研制、
 生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81式枪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结构、新
 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甚至外形与56式冲锋枪也很相象。
 这是81式枪族的严重不足。不过81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
 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

讨人嫌,活千年;招人爱,死的快

※ 修改:.options 于 Oct  9 17:49:19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mail.neu.edu.cn]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nd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6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