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nt (.........),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怎么办:弥补武器差距突破点的选取(2)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May 18 09:15:35 1999), 转信

标 题: 中国怎么办:弥补武器差距突破点的选取(2) 
发信站: 华南网木棉站 (Mon May 17 21:16:24 1999), 转信 


中国怎么办:从科索沃冲突和我使馆遭空袭看弥补武器差距突破点的选取(2) 
---------------------------------------------------------------------- 
京侠李鹏 

弱国的办法 

我军与我们潜在对手的军事技术差距是全方位的,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 
家,无论今天还是将来都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这种全方位 
的差距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追赶。只有精心选择弥补武器差距的突破点才能用有 
限的军费研制出真正对敌方有威胁的装备来。若不幸研究方向选择错误,花费巨 
大人力物力研制出的装备却不能对敌方产生真正的威慑作用,那将是极大的浪费。 
另一方面,再强大的对手也会有弱点,有时还不止一处。这就为我们选准突破点, 
以弱胜强提供了可能。历史上的战例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六、七十年代, 
由于舰对舰导弹的出现将弱国海军与强国海军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弱国海军只 
要装备了小小的导弹艇就足以与强国海军抗衡。埃及几十吨的蚊子级导弹艇击沉 
以色列两千多吨的艾拉特号驱逐舰就是例证。这与当时世界上的水面舰艇普遍缺 
乏反导弹手段有关。在发生在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岛冲突中,阿根廷 
用飞鱼导弹击沉英方多艘军舰则又是一例。阿根廷总体实力远逊于英国,而阿方 
的“超军旗-飞鱼”系统综合效能却较佳,尽管其中的“超军旗”式飞机并不是很 
先进。而英方吃亏就在于当时缺乏远程预警和点防御系统尚不够普及和完善。可 
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和技术发展阶段强国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技术弱点。再 
看今天,不远的未来我们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和空中,这与科索沃冲突非 
常类似。来自海洋上的威胁是以大型核动力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其实力可称 
是世界之冠。既有远程预警能力,又有远程截击和攻击能力;既装备了“宙斯盾” 
防空系统,又有完善的点防御系统,可谓武装到了牙齿。来自空中的威胁主要是 
从临国空军基地起飞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还有各种空射、舰射和潜射的“战斧” 
类巡航导弹。坦率地讲,对于已经发射到空中的巡航导弹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对抗 
手段。南联盟仅仅成功地拦截了两千多枚巡航导弹中的一百多枚就是例证。所以 
防御巡航导弹的最好办法是击毁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另外在强电磁干扰下,利 
用高炮和地空导弹对付战斗机和轰炸机效果有限。例如,北约进行了上万架次的 
空袭,而南联盟只击落了其中的三四十架。对抗战斗机和轰炸机的最好办法还是 
攻击对方的机场。而从目前的对抗形式看,南联盟因为不具备对北约有效的进攻 
手段,所以只能采取隐蔽和防御的态势,这不可避免地使自己的国民经济设施遭 
受相当的损失。听任对方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安全起飞,让对方的巡航导弹顺利地 
发射,就等于落入了对方设定的战争规则。弱国必须用自己的进攻性手段打乱对 
方的战争步骤,这就要求弱国也应有自己的真正有效的进攻性武器。再看我国的 
现状。我国虽然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地地战术导弹,但这并不是理想的选择。理由 
有四:第一,成本过高,不能大量部署。第二,无法对付军舰等移动目标。第三, 
体积过大,生存性较差。发射时特征明显,易被发现。第四,美日正联合研制“ 
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台湾也正积极谋求加入),计划部署四种导弹:陆军的用 
于低空拦截的PAC-3爱国者和用于高空拦截的“战区高空区防系统”,海军的以标 
准2导弹为基础的低空层拦截系统和全新研制的用于高空层的“海军全战区系统 
NTW”。最后一种能力最强,可在一百公里高空拦截3500公里外射来的弹道导弹, 
保护半径好几百公里的范围。可见,地地战术弹道导弹将在几年以后不可避免地 
成为一种过时的武器系统。那么“飞豹+C802”模式如何呢?恐怕也不行。“飞 
豹”、苏-27和尚未装备的歼-10应付南沙冲突尚可,但因电子设备的差距,恐怕 
现在也不是F-15的对手。据外电报道我国由成都飞机公司正在研制的大型双发双 
座有一定隐身外形的战斗机要到2015才能部署服役。即便如此,此型飞机在与F-22 
的对抗中未必见得有什么把握。况且所有这些有人驾驶战斗机在一种即将出现的 
革命性武器面前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见下文叙述)。那么什么才是弱国真正 
有效的进攻武器呢?换句话说,身为武器强国,对哪些来袭武器在现今和不远之 
将来的技术条件下仍然无能为力呢?笔者认为答案就是:亚音速远程隐身巡航导 
弹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常规潜艇。这与冷战时期前苏联利用远程航空兵和核潜 
艇扬长避短,与美国的特混舰队相抗衡的思路相类似。若现在就动手开始研制的 
话,前者两年内即可成功,后者也不会超过五年,可以满足时间上的要求。亚音 
速远程隐身巡航导弹前文提到了一种即将出现的革命性武器,现详述如下:美国 
计划花60亿美圆在2006至2008年部署7架以改装的波音747-400F货机为搭载平台的 
激光武器系统。在安装于机头的转塔内装有一部输出功率为3兆瓦的脉冲化学氧-碘 
激光器,可向580公里以外的弹道导弹或飞机发射长达5秒的脉冲激光串,每次射 
击只须花费1000美圆。参战时在距前线90公里己方一侧的12公里高空巡航,限制 
是激光束不能穿云层工作。这标志着仅仅在几年以后武器技术即将进入激光时代。 
在这种科幻般的高技术武器面前,弹道导弹和有人驾驶飞机的生存性就可想而知 
了。在激光武器时代,新的生存法则是:被发现=被跟踪=被击毁。可见隐身是生 
存的首要保证。故不能采用圆柱弹体,而应采用菱形截面为主的弹体。并对弹体 
的下表面做一定的圆滑修形,旨在使弹体在飞行时尽可能地产生弹体升力,最大 
程度地减小甚至取消弹翼。若弹翼不能取消,也应使用复合材料制成小的前掠翼。 
还应在导弹表面涂覆吸波材料,进一步降低雷达反射截面。为减少导弹的红外特 
征和降低飞行高度,巡航速度应为亚音速。这也有利于降低导弹成本和获得大的 
射程。巡航导弹拥有大的射程对于我国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远的射程可以换来 
其他手段难以取得的生存性。因为战时我国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很难得到保证,我 
们很可能只能依靠为数不多的先进地空导弹取得局部制空权。轮式越野车上的陆 
基发射和常规潜艇的潜射也许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敌方战斗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和 
常规弹头巡航导弹的射程均为1000至1500公里左右。为了躲避对方E-8“联合星” 
侦察机的探测和防区外发射空地武器的威胁,我方的轮式发射车应部署在距海岸 
线四五百公里左右的内陆以求得较高的生存概率,所以我方的巡航导弹射程应在 
2500公里较为理想。这当然较为困难,“战斧”在携带较轻的核弹头时才能达到 
这一射程,但这一目标并非不能达到。美国在里根时代制定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 
就考虑过用洲际巡航导弹作为洲际弹道导弹的替代品,为此曾研究过一种创新性 
的发动机。他们将小型4缸直列往复式内燃机代替涡轮风扇发动机中的高压压气机、 
燃烧室和高压涡轮,构成一种比涡轮风扇发动机更省油的涡轮风扇-内燃机式复合 
发动机。但美国自认会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对这种超远射程缺乏迫切的需求,再 
加上星球大战计划的下马,最终这种设想也就不了了之了。笔者认为用转子发动 
机(汪克尔式发动机)代替往复式内燃机也许更为合理。第一,因为无往复运动 
部件,转子发动机工作转速更高,更易与风扇、低压涡轮匹配。第二,无曲轴箱, 
体积更小且外形更接近于圆柱体,较易安排。第三,零部件数是往复式内燃机的 
三分之一左右,且运动部件也少,可靠性更高。第四,其转子近似三角形,表面 
积与体积的比值较小,因而比往复式内燃机的连杆、曲轴等部件更易实现陶瓷化 
(因为更不易开裂)。陶瓷零件重量更小,还可取消冷却系统,以绝热的方式工 
作在更高温度,提高热效率。我国曾于八十年代中期,由711研究所研制成功6105 
往复式陶瓷无水冷却发动机,经过400小时台架实验,装车路试4000公里。陶瓷内 
燃机至今仍未实用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易开裂,寿命短,作为民用车辆来说成本过 
高。巡航导弹的飞行时间只有几个小时,所以只要试制成寿命超过几个小时的陶 
瓷发动机即可,这是完全可能的。国内曾在1986年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和金 
华汽车修造厂试制成过JZ211B钢制转子发动机。至1986年1月,已有76台发动机服 
役于长途客车和半挂拖车,至年底行驶里程分别为830余万公里和130余万公里 
(《九十年代内燃机》ISBN-731301041-9/TK.4)。国外相当多的无人机都使用转 
子发动机,所以研制风险也不大。 

最近据美国《大众科学》(中文版《科技新时代》1998年第9期)报道,“战 
斧”巡航导弹所用F107涡扇发动机的设计师萨姆·威廉斯正在用新思路研制一种名 
为FJX-2的涡扇发动机。其新思路就是减少发动机的零件数,用为数不多而每件高 
度优化且复杂的零件组装出地成本的发动机,这样制造出的发动机成本只有传统方 
法的几分之一。复杂零件的加工用高度自动化的5轴联动机床实现。比如在一整块 
毛坯上“雕刻”般地加工出单件式风扇,而不是用传统方法将几十个零件组装成一 
个风扇。以前我国没有技术实力实现5轴联动加工,但是用近年新出现的“虚轴机 
床”却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这种加工。而“虚轴机床”已由我国清华大学研制成功, 
所以我国也有条件实践这种新思路了。再来谈谈突防问题。俄罗斯的办法是在飞行 
末段用火箭助推把导弹从亚音速加速到超音速,还有采用饱和攻击。这对现今的由 
小口径速射炮和近程导弹所组成的点防御系统也许有效,但在未来的以激光武器为 
基础的点防御系统面前则效能堪忧。美国在研制大型的氧-碘激光器的同时,还在 
研制一种30千瓦的射程20公里的轻型氧-碘激光器。对这种武器来说,来袭导弹是 
超音速与否差别不大。再加上激光武器的“开火-击毁”瞬间完成的特性,对一般 
密度的饱和攻击还是抗得住的。可见对于装备这种点防御系统的舰队来说,至少从 
水面以上空间接近它是非常困难的。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反潜导弹的办法,用小型鱼 
雷作战斗部。在距目标适当距离时,导弹将敌舰最后位置信息置入鱼雷导引头后抛 
雷入水。鱼雷入水后可不再作螺旋状的搜索动作而直奔目标,这样可少带些鱼雷燃 
料而多带些炸药,以保证威力。即使对于今天的军事强国来说,防御鱼雷的攻击也 
是件头疼的事,目前只能用诱饵进行欺骗。对来袭鱼雷的硬击毁技术才刚刚开始研 
制,效能更是未知数,所以这种突防方法不会很快过时。对陆上机场突防时,应尽 
量利用地形低飞,在敌方的激光武器防御圈外布撒自带动力的子弹,利用数量众多 
的子弹突防。总之,我们不应有侥幸心理,采用的技术方案应尽量具有超前性,以 
减少刚装备就马上过时而带来的浪费。还有一点,我方的巡航导弹起飞重量应大体 
与“战斧”相当,以保证使用上的灵活性和适应各种发射平台的通用性。另外,远 
程隐身巡航导弹的研制对保持我国核威慑力量的有效性也具有重要意义。现今精确 
制导的常规钻地弹头可以很有把握地直接命中并穿透3米厚的混凝土井盖,所以固 
定发射井中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将面临淘汰。法国已开始拆除其陆基核导弹,美国 
的MX导弹很可能不存在后续型号。而无论是机动发射的“白杨”类弹道导弹还是潜 
射的弹道导弹,因其主动段的红外特征太大,极易遭机载或天基激光武器的打击。 
所以将核威慑力量过渡到机动的陆基或潜基的隐身洲际巡航导弹在将来会是一种合 所以将核威慑力量过渡到机动的陆基或潜基的隐身洲际巡航导弹在将来会是一种合 
乎逻辑的选择。所以现在开始研制远程隐身巡航导弹,作为一种技术储备,是具有 
潜在的战略意义的。在即将到来的激光武器时代,我们将再次面临“要导弹还是要 
飞机”的抉择。由若干架装备大功率激光器的747机队,足可以相当程度地压制住 
一个国家的空军;美国做梦都想用无人驾驶攻击机代替有人驾驶攻击机,以减少被 
击落飞行员所带来的麻烦;无人驾驶战斗机可经受20个G,而有人驾驶战斗机不会 
超过9个G……。有人驾驶战斗机逐步被巡航导弹和无人驾驶战斗机取代将是一种趋 
势。况且有人驾驶飞机的战斗力与众多因素有关:发动机的性能,电子设备水平, 
人员训练水平,空空导弹技术水平,指挥控制能力,机场跑道的保卫能力。而根据 
“木桶”原则,这些方面哪一个都不能存在明显的弱点。对于一个经济实力较弱的 
国家,要做到面面俱到真是太难了。相对而言,远程隐身巡航导弹倒是一种能够“ 
单打独斗”的武器系统,只要发射平台尚未被摧毁,再加上一定的侦察能力,其作 
战效能就能稳定发挥,基本与其他外界因素无关。再看一下经济帐。单单一个推重 
比为10的发动机的研制费就要几十亿美圆,十几年的研制周期。而一个巡航导弹用 
“涡扇-汪克尔”复合发动机的研制费也许还不及前者的一个零头,时间一两年即 
可。我们为什么要把有限的资源花在一个有淘汰趋势而作战效能又没保证的系统上 
呢?相反,隐身巡航导弹却能使敌方耗资百亿部署的诸多反弹道导弹系统变为费铁。 

--
看看沙粒中的世界
看看野花中的天堂
握住你手中的无限
以及时光中的永恒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jxjd.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38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