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BI (★蓝色的眼睛★),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防毒特种部队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9月13日09:55:3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中国防毒“特种部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放军报    2000年9月13日 07:53

         【《解放军报》 9月13日 文/吴志军 刘铭】秋高气爽的北京。上午8点
     ,当人们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里,十多名科技人员的BP机几
     乎在同一时间响起,呼机显示:有紧急任务,携带个人装具,立刻到甲楼门前
     集合待命。

         看到信息,他们就像战士听到了冲锋号,迅速开始行动。15分钟后,所有
     人员到达集合地点,整装待发。
         队长宣布:半小时前,河北某县发生大批人员中毒,原因不明,请求我院
     派技术人员救援。

         队员迅速登车,汽车呼啸着直奔出事地点……

         这是防化医学专业分队的一次应急演习。这支中国特殊的应急救援“快速
     反应”分队———防化医学应急救援分队(防化分队),组建于1964年,由军
     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和307医院的有关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几十年
     来,分队老一辈专家教授和一批又一批中青年科技人员,以其高超的技术、过
     人的胆识和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精神,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做出了重大贡
     献。

         ★局部战场培育人才

         化学武器是一种制造成本低、杀伤力强,备受战争狂们青睐的武器。这种
     武器一旦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如无防护装备必将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组建之初,防化医学专业分队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生化学战争或突发化学
     中毒事故情况下,对遭敌袭击的部队或被伤害的人群进行卫生保障。近年来,
     有关化学品爆炸、泄漏以及人畜中毒事件不断增加,中毒方式多种多样,受威
     胁人群多,危害大。据国内报道每年急性中毒几十万人,农药中毒近10万。

         今天,这支专业队的任务已不是什么秘密。在战时,他们将担负重大化学
     武器损伤的医学救援、技术指导、决策咨询,以及协助部队开展化学武器作战
     条件下侦、检、消、防、治等任务;和平时期,将对化学战剂及类似毒物突发
     化学事故造成的重大危害实施医学应急救援。

         据负责过这支专业分队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前院长徐念兹介绍:这个分队刚
     成立不久,就接到上级命令,调查美军在对越作战中是否使用化学武器,并帮
     助越军搞好特种武器损伤的医学防护。很快,分队的技术人员就得出了结论:
     美军在对越作战中使用了落叶剂等,以便对付丛林中隐蔽的越南人民军。随后
     ,分队回到国内对我军进行识毒、防毒、急救治疗等训练。据不完全统计,仅
     这一次,他们就培训了十几个师的卫生干部和一线连队的几万名官兵。

         ★和平年代拯救生命的天使

         随着历史的演变,和平岁月已给这支中国特殊的“快速反应”之旅赋予了
     新的含义。
         1993年8月5日,深圳危险品库房起火爆炸。次日,防化医学专业分队的黄
     韶清、苟仲坤、邱泽武等,在杜先林教授的带领下,飞赴爆炸现场。

         防化医学专业分队的4位专家,忍受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中毒的危险,
     奔波于事故现场,提出了先清理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后进行全面清理的方
     案。他们还不顾个人安危,参加了危险物品起运、装车过程中的卫生保障任务
     。专家们以其精湛的医学防化技术,在现场出色地完成了最危险的抢救疏散危
     险品的转移任务……

         1995年6月,广东高要市一个小村庄里接连发生人畜中毒死亡事件。各路
     专家陆续汇集高要,共商对策。11月,由国家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亲自点将的黄
     韶清和史寅奎,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何凤生院士带领下,踏上高要解“谜”
     的一线岗位。两位专家通过翻阅病例和实地考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
     中毒的可能性极大。他们立刻与本单位的全军化学毒物检测中心联系,对从疫
     区取得的各种样品进行检验。该中心启动核磁共振仪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经
     过20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样品检查结果发现了食物中含有鼠药氟乙酰胺、氟乙
     酸钠,证实了专家的判断。病情迅速得到控制。防化医学专业分队在短时间内
     又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新技术”,是该防化分队经过多年实验和临床研制
     的成果,并于1991年由国家卫生部作为首批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的10项重大医
     药卫生技术之一。先后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推广,使乡镇卫
     生院有机 着 药中毒抢救成功率达96.94%,医疗费从每例近500元降到几十
     元。该技术推广后,一个省每年就可以减少数千人死亡,对提高我国有机磷农
     药中毒救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仅90年代以来,防化医学专业分队外出执行应急救援任务
     就有20余次,参与急救抢救伤员数百人,挽救生命200余人,受到各级地方政
     府、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未来战场的特殊防护力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已于1993年1月13日正式签约,但化学武器的威胁依然
     存在,化学战剂效应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据美、英情报部门估计,目前世界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有15到22个
     。1986年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了大规模化学武器,造成了5万伊朗人伤亡
     。多年来,这些国家局部战争接连不断,竞相研制化学武器呈上升趋势。已签
     约的国家化学武器的销毁停滞不前,到1997年美国的化学武器仅销毁了4%。
     因此,我国的防化学武器医学防护研究工作和防化医学专业队在未来发展中仍
     然任重道远。

         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事件,造成数
     十人伤亡。事件发生后,国际舆论哗然,各国同时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如
     果不幸发生在本国,我们能不能从容应付?中国军事防化专家们心里有数:经
     过多年潜心研究,他们已经有了攻克沙林毒剂的法宝,有一套对付恶性中毒事
     件的应急方案。

         用他们的话说:“我们不希望看到人类再发生化学战争和生物战争,不希
     望再出现重大投毒事件,但如果有人将这些强加给中国人民,我们完全有能力
     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

         作为全军惟一的一支防化医学专业队,几十年来,尽管人员换了一茬又一
     茬,但他们始终把祖国的防化事业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为部队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哪里有呼唤,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一次次为部队提供优
     质的卫勤保障,一次次为人民解除了危难,为人民军队赢得了荣誉。

         步入新世纪的我军防化专业分队,已逐步建立了计算机检索、优化和配合
     系统,摸索出一整套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防化救护经验。他们将在未来战场
     更大的领域内开拓和平空间。


--

                          笑问苍天,我是谁?
                           众人皆醒我独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7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