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母对中国未来国家战略影响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27日13:13:36 星期三), 站内信件

航母对中国未来国家战略影响
摘自:新浪网--舰船知识
超级鱼雷
以前我们老讨论航母的问题,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航母其实
是一种战略性或者说是准战略性的武器,她的入役与否均会对海军仍至整个国家的战略
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此我对我国未来的国家战略作出猜想,并据此分析航母在其中的作
用与地位。
一、中国未来国家战略猜想。
国家战略是根据对未来国家态势的预计,而制定的国家总体策略。因此在分析时我们应
该立足于现在的中国,并对未来可预计的时间内可能的情况作出准确判断。从目前来看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不包括港澳台),虽然这中间可能有水分
,但是中国的实力在不断增强却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国家总体
战略,造成我们在很多方面的被动,我们实在有必要制定这么一个战略。其中应该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判断。具体涉及国家安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信大家对
此都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我就不多说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尽量全面地分析,
不能只看眼前,还应该预见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2、战略类型的选择。通常看来,不外乎进攻性和收缩性两种,我们只能从中选择其一。
但我认为我们可以适当作出一些变通,不一定非此即彼。根据中国在10年之后的可能实
力与地位,我比较倾向于内敛性的进攻型战略。这一方面是基于中国传统的考虑,也是
建立在对未来世界形势的判断基础之上的。总体上进攻,但同时自我约束,在道义上立
于不败,同时避免树敌过多。
3、对敌友的分析。我们实力的壮大,不可避免会找到有关国家的遏制,同时也可能得到
一些国家的欢迎。在我看来,美国将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由于中国的力量扩展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之发生冲突,中美之间的互动,即使不是零和博弈,也是我荣你损的
;在亚洲,日本、印度将是我们主要对手,一方面是历史的记忆,同时也是现实冲突的
反映。此外基本上我们可以争取的国家,一来彼此利害关系不大,二来有共同的敌人或
者说是威胁。
4、总的方针。对美国逐渐强硬,可以尝试组织事实上的反美联盟(但不要给人以口实),
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与美国积极竞争,但在军事上以防备为主,建立在西太平洋上的防
线;对于日本,在全球范围内打压其生存空间,利用朝汉牵制,保持对其海上生命线的
威慑;对于印度,继续利用巴基斯坦牵制他,必要时,利用其国内的分离主义。
以上只是我关于国家总体战略的构想,可能问题多多,希望大家指正。
二、从战略的角度看未来中国航母的作用
航母作为进攻性的武器,既可以用来达成战术目标,也可以用于实现战略目标。我们在
选择时应该充分论证,分析从战略上来看对我国有何意义,以及到底用来对付谁?我的
看法是,以航母为核心的舰艇编队,应该以放在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方向上为主,南海其
次,但二者不可或缺。其战略意义与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目前我国的总体战略不是进攻性的,但未来可能是内敛性的进攻型战略,因而海军应
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的海军主要是用于保护国家利益,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正确分析,由
于我国不存在美国那样的全球利益,因此没有必要全球部署,因此航母数量不用太多,
只在几个主要战略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存在即可。这些主要战略方向包括西太平洋(目标是
美、日)、南海(主要是保持对东盟诸国的威慑,保护我国通向波斯湾的海上航线)。
2、鉴于美国将会是我国最大的对手,我们必须考虑对其作战的任务。航母的作用体现在
为我海军前出的舰艇提供空中和海面的掩护,保证海军有足够的前出活动空间和尽可能
靠前的发射阵位。这是相对于进攻而言。
3、同时紧接上一点,航母编队的整体作战效能强大,可以成为我军在西太平洋的一到坚
固防线,可以抗击美海军对我大陆的远程攻击,至少可以使我们处于美海军巡航导弹的
攻击范围之外。这是针对防守而言。
4、航母编队在西太平洋的存在,在和平时期对于日本、韩国的海上航路是极为有效的威
慑,有利于我们实现国家政策目标;一旦我们与日、韩交恶,航母编队将迅速切断其海
上航线,对其外海进行封锁,达到令其瘫痪的目的。
5、另外,航母在南海的存在,主要是保持对东盟诸国的威慑,保护我国通向波斯湾的海
上航线。必要时,航母编队可以前出印度洋,在我国与印度发生冲突时从侧翼攻击,支
援陆地上的军事行动。

--


           浮云白日,山川端庄温柔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