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oxin (fox),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官方承认"094"已形成战斗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Oct  1 11:50:08 2001) , 转信



         中国官方承认"094"已形成战斗力

 
文章来源: 西部牛仔 于 2001-9-30 15:50:00: 

中国官方承认"094"已形成战斗力 

这是(7月31日)的《解放军报》网络版上刊登的一则新闻。这是
一个激动人心的大消息!它动用了三名记者撰稿和报道,标题为“浪
花溅处举世惊”。以我东山主人特有的敏锐触觉,一看就感到有份量
……这是中国近二十年来最重大的装备新闻,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当年
的“两弹一星”,和99年的“神舟”飞船发射。这件“新装备”:
“关系国家安全大局”,“事关国家安危”,弄不好要成“千古罪人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主尊严”的“共和国和平之盾”……这篇
富有典型保密风格的军报文章中半隐半现的“海军新装备系统”究竟
是什么?!其“重达数十吨”、“价格昂贵”且“多造一枚”便能解
决“国家紧急战备需要(大意如此,指的当然是万一近期台海起战端
对美国的战略威胁)”的“战斗弹”又是什么?!! 这耗时长久,
1999年初进行海试,已批量生产的,“浪花溅处举世惊”的“海
军某型装备”还会是什么?毫无疑问——这必是方间传说已久的“0
94”中国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根据推测,“094”起码载有
16枚射程达8000公里左右的“巨浪-II”分导式多弹头洲际
导弹。如今在军报上得以证实094已批量投产,则中国的潜基洲际
战略攻击力(以中共的说法应该是“幸存核反击力”)在数量和质量
上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提升。据东山主人评估,中国的潜射核子弹头
(不含分弹头)起码已有12+16X3=60枚。重要的是,“巨
浪-II”的射程达8000公里,载艇只要在中国近海便能对美国
本土腹地(甚至东岸城市)进行大规模核子攻击!至此,中国正式成
为能与美国、俄国、法国齐名的,拥有真正意义上“洲际攻击力”的
,永远不灭的超级大国!!!!! 原文见: 浪花溅处举世惊———
记海装驻某厂总军事代表施强博士 ●陈万军耿一冬金志峰 前不久,
海军某型武器装备首次全系统联调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某型
武器装备实现了由试验到实战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海军某军代室总
代表施强博士和战友们历经数年艰苦努力,催生的海军新一代武器装
备,他们为共和国铸造了一面克敌制胜的坚强盾牌! 留下半点质量
隐患,也是千古罪人 那年元旦刚过,海军某新型武器装备完成试验
定型后,开始批量生产,监造生产的千钧重担落到了年轻博士施强的
肩上。由于从武器装备试验定型到定货时间跨度大,厂家组织生产经
验不足;工厂、代表室曾参与研制过此型装备的同志也大多退休;数
百家配套设备厂有的转产,有的则早已倒闭…… 工作千头万绪,任
务繁重,时间紧迫!强烈的责任感使施强下定决心:事关国家安危,
一定要早日拿出合格的新型武器装备,坚决不辱神圣使命和国家重托
! 面对资料室里堆至屋顶的技术档案和专业资料,施强一头扎了进
去。一页页近乎发黄的图纸,一行行繁杂无味的数据,几乎占满了他
的头脑和周围空间。妻子、孩子连续几个月难得见到施强的踪影,代
表室的灯光却时常相伴他到黎明。 完善生产流程、制定实施方案、
协调配套设备、熟悉技术状态和规程、明确生产纪律……准备工作有
条不紊,投产终于顺利铺开。 按设计要求,必须在确保某舱段刚度
、强度的前提下,对其多余部分进行化铣剔除,以减轻设备总体重量
。正当舱段模板缓缓滑向铣池时,巡回检查的施强和军代表薛庆文立
即要求暂停化铣。施强指出:“批量生产前必须按规定对实物和图纸
作最后一遍对照清理,否则任何操作都属违规!”在他的强烈要求下
,操作人员无奈地进行了最后的清查,结果令在场人员都大吃一惊,
舱段模板、化铣样板图与舱段实物图纸严重不符。由于问题发现及时
,一批价值500多万元的舱段得以保全。 这件事在施强内心引起剧烈
震动。面对制造厂众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施强严肃指出:“质量
问题,也许通过严格检验可以纠正,但风云变幻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
却容不得我们拖时间、耗精力!”在他的坚持下,工厂开会专题研究
部署如何防质量问题,怎样促进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同时,施强
发动军代表们齐上阵,协助工厂将新型武器装备所有技术文件、技术
状态全部进行一次梳理,20多项状态变化得到总师系统和军方认可,
50多项技术文件差错得以纠正。他们还在工厂大力展开质量宣传,突
出强化军品生产人员的质量意识,牢固确立质量工作的中心位置。 
有一句话施强走到哪讲到哪:“重视质量挂在嘴上、写在纸上都没有
用,要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体现在严格遵循科学规律组织装备生
产上。” 某型武器装备综合测试即将总装封舱时,军代表陈红兵发
现仪器舱内有个电缆插头压簧断裂,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簧片不知去向
。 为了赶进度,厂里个别领导私下找到施强,请求将这一问题先放
一放,等装备交付部队进行大分解时再寻找。施强说:“仪器舱是整
个装备的‘中枢’,这块断簧倘若留在仪器舱内,可能会刺破电缆或
掉进某个仪器内,导致重大隐患。今天留下半点质量隐患,明天就可
能成为千古罪人!”看到施强态度十分坚决,工厂不得不耗费6倍于
装备生产的工作量,对装备进行全部分解、查寻,直到确认簧片不在
舱内,才又重新进行生产组装。自某型武器装备签订订货合同到交付
部队的几年间,施强与战友们多次发现和查处质量隐患,把住了几十
道重大质量关。 责任延伸一寸,就能赢得一分制胜先机 新的武器装
备没有形成战斗力,施强寝食不安。 在军代表室,他经常跟大家讲
:“再好的武器装备也要靠人来掌握,如果我们能为新装备形成战斗
力做出一些贡献,自己的责任延伸一寸,就可能为打赢未来战争赢得
一分制胜先机。” 前些年,由于缺乏某型武器装备训练弹,部队维
护和操作使用新装备受到很大影响。施强将目光瞄上部队使用多年的
合练弹,欲将合练弹改装成准战斗弹,使部队在接受新型武器装备之
前就展开使用和维护训练。连续一个多月,施强和代表室的同志共同
论证、攻关,技术改造方案终于形成。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改装方案
很快得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认可。 为尽快完成改装任务,春节一
过,施强就和老军代表李乃生等人一起赶往部队。 阴冷的海风如同
挥舞的刀子,在施强红肿的手上割开了道道血口。饿了,啃口冻馒头
;渴了,喝口冰冷的矿泉水。满怀一腔帮助部队尽早掌握国防尖端武
器的热忱,施强和军代表们坚韧不拔,将这一切艰苦统统抛在脑后。
脱下满是油垢的工作服,已是满目葱郁、鲜花灿烂。一枚合格的准
战斗弹终于顺利交给部队。 随着某型武器装备交装日期临近,部队
有关部门又向施强提出将准战斗弹延寿维修,以适应新的训练需求。
施强二话没说,马上与部队技术部门共同制定延寿维修方案,并亲自
组织实施。 有人劝他:“改过来改过去,既耗精力又搭功夫,多造
一枚训练弹不就一切问题全解决了?”施强耐心解释:“一枚训练弹
价格昂贵,我们多花点力气,既可以省下这笔钱,多造一枚战斗弹,
又能解决部队训练急需,加快新装备形成战斗力,吃点苦怕啥?” 
安全系统短路插头制作完成,装备的贮存和测试安全有了保证;战斗
攻击模拟信号综合测试正常;一级伺服机构调整完毕……准战斗弹延
寿维修成功! 由于此前部队从未进行过综合测试,施强又主动提出
,对准战斗弹执行武器装备出厂验收项目规定的全系统综合测试,并
对部队进行现场同步综合测试培训。他亲自写教案、编规程,为部队
授课、答疑释惑,并组织操作训练,直到部队熟练掌握综合测试技能
。 先后完成改装、延寿的准战斗弹,较好解决了某型艇匹配验收试
验和部队接装前的日常训练两大难题。新型武器装备入列后,仅仅几
个月,部队就顺利组织实装分解、再装和综合测试,顺利掌握维护和
使用技术。当年,某型武器装备参加艇弹战斗匹配试验,配合新型作
战舰艇快速形成战斗力。 跨越一个关隘,就树起一道国门屏障 在施
强疲惫、虚弱的身躯内,潜藏着无比的坚韧和刚强。他心系国家安全
大局,勇于肩挑重任,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让每一个了解他的人肃
然起敬。 1999年1月,在海上进行的某发射设备联调试验正进入最后
关头。不料,此前运转正常的计算机却突然“死机”。如果停机重新
启动,不光耽误时间,更重要的是不能连续装定数据、信息,因而影
响攻击精度。软件设计师被请到现场,但修改后的软件仍不能根除“
死机”。此时,试验已由原定的15天拖到了30多天,不少试验技术人
员感到“看不到希望”,准备撤场回家过春节,施强闻知消息焦急万
分。他逐个找有关负责同志阐明观点:“人人都有责任确保试验成功
,即使要撤出联调试验,也必须认真查明原因,作出适当结论。说走
就走,前期工作岂不白费了?” 现场试验人员被他执著的精神深深
打动,重新安顿下来,全力以赴查找故障根源。10天之后,“死机”
原因查明,故障终于彻底排除。 “科学的道路不会平平坦坦,搞武
器装备更要勇挑重担,哪怕承担风险”。在关系某型武器装备战斗力
建设的紧要关头,施强以过人的胆略和智慧,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誓言
。为搬掉新型武器装备建造、试验过程中的一个个“拦路虎”,他不
惜以个人前途为代价,甚至压上身家性命! 一次,军代表们帮助部
队完成某型武器装备合练弹两个技改项目后,需转场入洞库存放。转
运途经一座桥时,发现桥上标明的最大载荷低于载弹车总重量。有人
提议重修一座桥。现场负责技术保障的施强坐不住了:造桥至少要用
几个月的时间,而这期间合练弹的维护将失去保障,且事关部队能否
早日展开训练使用。他暗自拿定主意:“哪怕过桥的成功率只有万分
之一,也要以百倍的努力去争取!” 仔细勘察、测算后,施强认为
原来的桥梁可以通过,并以拖运车辆装载废铁块等重物做了等重量模
拟过桥试验。但真正到了实弹过桥时,谁不为施强捏一把汗?哪怕一
丝半毫闪失,都足以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那天,当载着数十吨重合
练弹的车辆顺利过桥后,施强两眼金星直冒,冷汗“哗”地一下冒出
来,湿透了全身。 困难,在勇敢者面前退却;成功,在无畏者面前
实现。 施强和战友们获取巨大成功,赢得的不仅是阵阵赞誉,更是
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他们每闯破一道难关,取得一项技术突破
,都是在用心血和智慧铸造共和国和平之盾!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7.31.19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