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inwj (▄︻┳┻═-),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大型飞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3(zz)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r 22 10:23:28 2005), 转信

航空工业管理体制的组织逻辑
  中国航空工业是在前苏联援助下奠定基础的,“一五”计划中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
点项目中有13个是航空工业项目。当时的做法是在中国迅速复制前苏联的生产工厂,按
照前苏联图纸生产前苏联设计的飞机。一般来讲,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航空工业是以设计
为龙头的,即使在实行中央计划体制的前苏联也是如此,其航空工业是以中央空气流体
动力学研究院和中央发动机研究院为基础研究中心,以各个设计局为产品设计中心,由
设计局管辖实验工厂,产品定型后才交给大批量生产工厂。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中国
航空工业的建立是从生产工厂开始的,而且复制的还不是与飞机研发相联系的“主制工
厂”,而是前苏联的大批量生产工厂。由于中国与前苏联签订的“航空工业合作协定”
中没有由前苏联支援中国飞机设计的内容,所以前苏联只教了中国如何生产,而没有教
给中国如何设计。
  先建立生产体系的历史路径产生了长远的组织惯性,就是重生产、轻设计的传统。
1950年代中国面临着美国的威胁,迫切需要装备飞机。这种压力不可能不使航空工业主
管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尽快大量生产飞机上。从组织上说,以生产为重点就会更多地从
生产部门提拔行政领导干部,加上建国后几十年中不信任知识分子的政治空气,所以设
计人员在航空工业中处于没有多少发言权的地位。这种组织惯性一旦形成,就使建立设
计中心的设想和努力失去动力。
  例如,1956年成立的第一飞机设计室原来被设想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设计中心,由徐
舜寿任室主任,曾经在英国参加过喷气式飞机设计的黄志千和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的
叶正大两位工程师任副主任。时年不满40岁的徐舜寿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曾经在旧
中国空军中任航空技术教员,后到美国留学;解放战争期间,受哥哥徐迟和姐夫伍修权
的影响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成为新中国飞机设计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他于1968年1月在
西安主持新型飞机设计期间被迫害致死。我国早期自主设计的几个著名机种——歼教1、
初教6、强5等全都是在第一飞机设计室提出方案开始设计的,但到1950年代末,航空工
业行政部门从强调现有机种的“专业化分工”出发,将设计机构配属专门生产某种机型
的工厂,直属于原航空工业局的第一飞机设计室划归沈阳飞机制造厂。这实际上是把“
设计”仅仅看作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提供图纸),甚至提出了设计为生产服务的口号。
这种做法实际上取消了设计,而把技术力量用在维持生产前苏联飞机上,技术工作偏重
工艺,形成生产—工艺—设计的轻重优先。
  直到今天,中国航空工业仍未走出半个多世纪之前奠定的体制。这个体制的关键特
点就是从来没有以研发和设计作为整个工业活动流程的龙头,或置于中心地位。重生产
轻研发的倾向必然导致偏重生产现有产品或仿制现有产品,并因此而轻视设计和创新。
1982年,航空工业部甚至把由聂荣臻元帅建议并由中央批准于1961年成立的航空研究院
撤销了,使其成为7个工业部中惟一没有部级研究院的工业行政部门。公平地说,重生产
轻研发的航空工业管理体制曾经为新中国立过汗马功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困难
并遭受外部威胁的时期,这个工业生产出上万架飞机,为国防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大批
量生产前苏联设计的飞机的传统不仅导致重生产、轻设计的狭隘心理和价值观,而且航
空工业逐渐形成一种长期积淀的“产业文化”,其根本特点就是不相信自主设计。
  不同的组织原则有多重要?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在运10一飞冲天之后所走过的历程证明,迄今为止的失败不是技
术的失败,而是体制的失败。这个历史教训说明,大飞机项目要想在将来获得成功,就
必须突破传统体制,实行新的组织原则。为帮助理解为什么不同的组织原则如此重要,
我们举出几个不同工业的例子对比加以说明。
  先看看航天工业。与航空工业相比,同属军工的航天工业具有两个基本不同点。第
一,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起点是1956年建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后来的七机部(航天工业
部)则是1965年在五院的基础上成立的。也就是说,航天工业是先有研发和设计然后才有
工厂,工厂生产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第二,航天工业不可能从国外购买现成的技术
和产品,也就绝了依赖外国技术的念头。正是由于任何产品都要靠自己干,所以长期不
懈的努力反而发展出来不比国外差的技术能力,并且形成了敢于在技术上突破的创新文
化。几十年下来,中国航天工业在导弹、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等领域硕果累累,
成为中国的骄傲。1992年,航空工业系统和航天工业系统分别获得100亿元的国家拨款。
对比之下,航空工业因AE100项目的失败而让国家把钱收了回去,但航天工业却用这100
亿和后来追加的80亿,于2003年10月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天(100亿用于“神舟
”飞船、运载火箭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等七大系统建设,另外还用了80亿元建设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部分设施、航天员训练中心、北京航天中心等设施),使中国成为继前
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可能有人会说,航天工业属于纯粹的国防工业,不直接面对竞争性的产品市场,有
其特殊性。那就以通讯设备这个竞争性行业的例子来说明相同的道理。1980年代初,中
国电信技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国际主流已经进入数字程控交换的时代。中国的通
信设备不得不依赖进口,一时间中国电话网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曾全部被号称“七国八
制”(7个国家的8个企业,制式都不一样)的进口产品所主宰。为了替代进口,原国家邮
电部也计划开发程控交换机,由当时邮电部第1研究所和第10研究所承担。但即使是仿制
也如此之难,以至于有些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人做不出程控交换机,其逻辑与今天航空
工业的一些专家称中国做不出大飞机如出一辙。但此话说出不久,业外的解放军郑州通
信学院(以下简称郑州信院)便开发出中国第一套万门程控交换机,即著名的04机。
  以邬江兴为首的郑州通信学院研发团队原来是从事计算机研究的,参与了1968年经
周恩来总理批准立项的905工程——一个为军队配套而研制计算机的大型项目。百万大裁
军后,郑州信院的计算机研究项目于1983年下马,研究人员把目光投向通信领域,于19
86年开发出1024门的准数字程控交换机。他们的产品受到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的注意,
于是向郑州信院投资300万,委托开发2000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在研制过程中,研究者们
后来决定干脆就直接开发万门机。
  为什么邮电部的专业研究所开发不出来的产品被业外的军队学院给做出来了?直接
的原因在于双方不同的计算机技术能力。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际上大量使用计算机技术,
与传统的交换技术相比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邮电部研究所的专长是传统交换技术,所以
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需要学习计算机技术,几乎等于重学一个专业,更关键的是难以跳
出传统思维。相反,郑州信院团队的背景就是计算机,更重要的是,业外的背景反而使
他们不受一些传统思维的束缚,所以04机使用了许多非常巧妙的方案。
  与运10的经历非常相像的是,04机出来后一开始也遭到作为行业主管的邮电部的打
压。1989年11月,邮电工业总公司为了立项而在北京举行的一个专家论证会上,绝大多
数人对04机持否定态度,说它不是交换机,是计算机。1991年10月,郑州信院完成产品
测试后请求鉴定,但邮电部以没有经过立项批准为由不给鉴定。然而,04机比运10飞机
要幸运得多。由于是“军转民”的突出项目,04机受到了军方的支持。在后来邮电部勉
强同意的验收测试中,专家评审的结论是04机达到80年代末的国际先进水平。
  04机研制成功的一声炮响,鼓舞了一群中国企业进入通讯设备制造工业。在04机于
1992年进入市场后的几年中,华为、中兴和大唐相继开发成功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华
为和中兴的程控机都与04机技术的自然扩散有关系。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中国企业在
电话程控交换机市场上走过了一条从低端产品市场向上爬升、由农村包围城市、最终主
导中国市场的道路。
  但巨龙却在这个过程中衰落了。原因仍然在于组织和体制。巨龙公司的组成是由郑
州信院加上原邮电部所属的4个电话设备工厂和信息产业部所属的三个工厂拼起来的。技
术的源头是在郑州信院,而工厂没有多少技术能力,只想拿来现成的产品多生产。也就
是说,巨龙是一个在技术、生产和营销上没有一体化的“企业”。几家工厂生产同一个
技术来源的产品,在市场上“自相残杀”,导致了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缺陷。更重要的是
,巨龙不能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开发新产品,技术进步的速度落在竞争对手的后面

  相反,深圳的华为和中兴原来都是小贸易公司,但这两家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折不
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开发。正是在自主开发程控交换机所发展出来的技术能力
基础上,这些中国通讯设备制造企业才进入了移动通讯和网络设备制造领域。今天,华
为拥有2万多员工,其中接近50%从事研发,而生产人员不足10%,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
超过销售收入的10%。华为的产品已经大踏步进入欧美主流市场,成为中国罕见的能与
几个国际巨头比肩而立的高技术企业。
  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是创新的最大敌人。它们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了一个普遍的
道理,技术进步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组织性和体制性的问题。既然中国民
用航空工业近20年的技术发展几乎是停滞的,那么为什么在那之前的运10能在技术上获
得成功?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运10是中国航空工业50多年的历史中惟一在航
空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辖之外予以执行的项目。从技术上讲,运10项目成功的关键
,在于项目由地方(上海)协调的做法使运10的设计和研制摆脱了航空工业行政主管部门
及其仿制技术文化的束缚,所以中国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才能够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例
如以工程综合设计法采用宽体机身、发动机翼吊等等代表了民用客机发展方向的技术,
以及按美国适航标准设计等等。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历史阶段,体制上的突破也
能够对技术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那么,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要想在21世纪打翻身仗,就
必须在体制上取得突破。
--
布 矢口 亻十 摸 日寸 猴,亻奄 口斤 言兑 乐 有 辶寸 氵虑 白勺 言兑 氵去,于 是
,亻奄 学 会 了 扌斥 字,后来,亻奄 米青 礻申 分 歹刂 了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33.6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7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