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ltler (大力水手), 信区: Green
标  题: 从歼7、歼9到“某重点型号”(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5日16:12:16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当时“文革”结束不久,而中国大陆的航空工业经过十年内乱仍停留在五十年代的水平
。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组建不久,技术力量、试验设备、基本建设等方面均有不少
欠缺,要在短短几年内研制出一种高空、高速轻型全天候歼击机,困难重重。
  据文章披露:1981年是歼七Ⅲ图纸设计最紧张的一年。当时,全所缺少100多名
设计员,发图的新成品设计资料只提供了70%,发图前需完成的试验还没有完成,而
试验室因国家基建战线太长被列入停缓建单位。结果全所人员累计加班达四万多小时,
终于按时完成了设计发图任务和发图前试验。
  1984年4月,歼七Ⅲ型飞机首飞成功,1987年歼七Ⅲ型飞机设计定型,并
当年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
  1988年,为了满足解放军空、海军对夜间作战飞机综合性能更高的紧迫要求,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接受了在歼七Ⅲ飞机设计定型基础上,改进研制歼七D型飞机的
任务。历时三年,于1991年8月首飞成功,1994年11月通过设计定型,投入
小批生产。
  如今歼七Ⅲ、歼七D两种战斗机已成为解放军空军昼、夜间作战的重要机种。19
99年10月1日建国五十周年阅兵式上,两机编队飞越天安门接受检阅。成都飞机设
计研究所也获得了国务院、中央军委阅兵装备工作小组授予的“在建国50周年国庆首
都阅兵装备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奖牌。
  尽管当初的歼九飞机项目虽然最终下马,但是通过这个项目,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在鸭翼气动布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歼九项目下马之后,该所仍然继续进行鸭翼气
动布局研究工作,从而为该所拿下国家下一代歼击机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八十年代中期,经过多次新机方案论证会之后,中央和航空部决定,新机选用成都
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的新式气动布局方案。从此该所成为新型号飞机研制的主机所。
  文章称:这个新型号飞机“是我国首次自行研制新型歼击机,属国家重大专项。该
机要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适应2000年作战环境,是我国航空工业打基础、
上水平、跨时代的重要门槛,无论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还是在高等手段上都有一个
质的飞跃,其意义十分重大。为此,上级对新机研制提出了三大奋斗目标,即:‘研制
一架满足战技要求的飞机;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技术、跨世纪的航空科技队伍;建立一
个具有研制先进歼击机能力的航空科研基地’。”
  在九十年代初的某一年夏天,在极度保密的情况下新机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据文章
披露:时值盛夏酷暑,新机的样机总装现场却“由于工作需要,高温下所有门窗被关得
死死的”,现场内的电焊机、切割机也不断冒出火花,使得当时现场的室内温度高达4
0摄氏度以上,人犹如在蒸笼里烘烤。再加之只剩下三个月的研制周期,使的现场的气
氛、温度都更加火上加热。设计人员不得不赤膊上阵,紧张地进行样机的总装调试。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8.3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