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手托战鹰翔九天—记神奇战机修复专家杨瑞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22 17:44:06 2002) , 转信

    霹雳般的轰鸣,闪电般的迅疾,一架战鹰在云端翻转俯冲跃升,引来一片惊叹……10
余年前,这架飞机严重损伤,经他修复后至今还翱翔在万里海天……

    托受伤战鹰重翔蓝天

    这年夏天,98号飞机着陆时突然冲出跑道,右翼与障碍物相撞后严重损伤,伤筋动骨
的部位就达43处之多,右翼前梁从根部折断。望着那变形、破碎、折断、撕裂的机体和机
件,许多同志难过得下了定论:飞机报废无疑了。上级有关部门从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请
来专家,他们看后也摇头说:没法修了,就是花几十万元钱送到工厂去修,回来也只能飞
起落。

    这架飞机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当时作为修理主任的杨瑞欣,恋恋不舍地围着那架
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经过几天的分析论证,他突然冒出这么一句:“修,我们自己修!
”一下子把在场的领导和战友们闹懵了。

    好心人劝他:“老杨,受伤这么严重的飞机,咱们野战机场修理厂可从来没有修过。
你想过没有?花钱修不好怎么办?修起来不能飞怎么办?就是能飞危及飞行安全怎么办?
你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

    这三个“怎么办”像重锤猛擂,反而更加让他下定修好这架飞机的决心,他脱口回答
道:“不修飞机要我何用?没有第一次永远没有第二次!”

    就在这时,各级领导也给他很大的支持,对他说:老杨,你大胆修,出了问题我们负
责。

    杨瑞欣深知:受伤飞机的抢修是保持航空兵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经
济的途径,是战斗力的“倍增器”。现在,以美军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
实战,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战伤飞机抢修体系。早在1981年,美国空军就颁发了《飞机
战伤修理大纲》,并在美军普遍裁员的情况下,仍建立了4280人的专职飞机抢修部队——
—战斗后勤保障中队。1986年,美国空军又提出野战机场的抢修标准,在24小时内把80%
的战伤飞机修复到具有一定战斗力的水平。

    杨瑞欣决心趟出海军航空兵野战机场抢修战伤飞机的新路子,冒着风险勇敢地开始了
“第一次”。技术上有难题,他就埋头查资料,算数据,定方案,并走出去拜师求教;器
材紧张,他和同志们一起自制机件;某型铝合金器材短缺,他严密计算用其它材料代替…
…在他带领下,一个个技术上的堡垒被攻克了,一个个修复上的难题被克服了,仅仅花了
不到3万元钱就修复了98号飞机,并经受住了各种考验,至今还搏风击雨翱翔蓝天。

    在修复这架飞机过程中,他发明的“机体结构修理方法的创新和运用”,通过专家鉴
定,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这架飞机返厂大修时,工厂师傅对机翼前梁接头
处的维修不知从何下手,还专门请杨瑞欣到工厂指点。 

    在杨瑞欣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这样一段资料:抗美援朝期间,我军战伤和事故损伤飞
机830余架,由于当时是我空军初建时期,修理水平不高,但还是修复了315架飞机,及时
补充到战斗中去。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在战争的第一周,共修复了100架战伤飞机,
相当于5个战斗中队的实力,使战斗力得以“再生”,如果以军没有修复能力,战争打到第
8天,以军就会完全丧失战斗力。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参战飞机40%战伤,90%得以修复
,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持续战斗能力……

    从这些数据中,杨瑞欣深刻认识到战伤飞机抢修的意义和作用,为了做好军事斗争准
备,就必须使部队的战伤抢修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2000年5月,一架国产新型战斗机在训练中损伤,机头罩损坏,机体下部变形。

    当杨瑞欣决定修复这架飞机时,飞机制造厂的一位师傅告诉他,兄弟部队也发生过同
样的事故,损伤程度还没这架飞机严重,但他们修了两次返工两次,最后不得不送工厂修


    杨瑞欣想:飞机送工厂修不但要花几十万元钱,而且来回折腾耽误飞机训练,更不能
锻炼自己的修理队伍。为此,他还是决定自己干。但是,修飞机不是蛮干,要有浓厚的理
论功底和娴熟的技艺。为此,他认真分析了兄弟单位修复飞机的全过程,找出了他们失败
的原因,并对修复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预想和计算,制定了一整套抢修方案。

    在实施抢修方案中,他采用的模板检测、水平跟踪测量法、左右对称铆接法等发挥了
巨大作用,确保飞机一次修复成功,就连飞机制造厂的师傅也不得不叹服,说:“你老杨
真可以,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修。”杨瑞欣笑着回答:“我是干修理的,修不好飞机是
我的耻辱!”

    为创新抢修方法奋力拼搏

    战友们说,杨瑞欣像块硕大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吮着各种知识的琼浆。

    他大学里主修的是俄语,为了工作的需要,他半年时间里又攻克了英语关,现在已能
翻译装备英文资料说明书和阅读技术资料;他学的专业是“材料和工艺”,为了成为修理
专业的通才,他又自修了航空、力学、化学、电子、无损检测等多门学科;他没有什么爱
好,要想找他只有两个地点,一是在修理厂车间,满身油汗,和官兵们在一起摸爬滚打,
二是在办公室,读书学习做笔记,绞尽脑汁,研究抢修方案,设计革新图纸。

    海湾战争、科索沃冲突、阿富汗战火,近代多次局部战争对抢修保障装备的要求深深
震撼着杨瑞欣。他懂得没有高效能、配套和可行的飞机战伤保障装备,在战时就难以保证
参战飞机的数量,从而影响高强度的战斗出动和持续作战能力。面对部队维修工具和地面
设备的简单和落后,他加快了科研创新的步伐。 

    杨瑞欣的科研创新总是聚集在部队急需上。有一天,机务部队的官兵找他反映,由于
充入飞机的冷气含水分,冷气导管内出现了腐蚀现象。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杨瑞欣却放在了心上,他暗暗寻思:冷气含水分充入飞机,
时间一长,就会锈穿导管;或者冬天遇冷结冰造成导管堵塞,如果出现任何一种情况,都
可能导致冷气供不上,飞机刹车不灵,酿成事故征候,给飞行安全和训练造成大的隐患。


    他决心攻克这一难题。那些天里,他几乎天天“泡”在“飞机”上。一点现成的可供
借鉴的资料都没有,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吃饭在工作场所,累了、困了就歪在机翼下打会
儿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套“分子筛冷气滤系统”在他手中诞生了,水分再也无法混在冷气里进入飞机,为飞行安全安装上了一
道“保险锁”。

    杨瑞欣的科技创新总是把目标定在军事斗争准备上。快速反应是现代局部战争的突出
特点,抢修装备的高效能以及能够适应各种作战环境和在困难条件下开展工作,是急待解
决的问题。正是飞行旺季,一架歼击机却趴了窝,究其原因是液动泵无法校验。单凭实际
维护经验作判断不保险,只能折下来送飞机制造厂,来回最快也得一个星期。未来战争是
以分秒来计算的,杨瑞欣急啊,他急于解决这一困扰部队战备飞行训练的难题。战友们都
知道,他工作起来是个忘了一切的人,忘了时间,忘了吃饭,忘了家庭……他的办公桌抽
屉里经常储存着几个干馒头,饿了就着白开水啃上几口,然后又埋头演算起来,当时正是
炎夏,为了解决校验系统与液动泵操作系统,煤油系统和冷却系统匹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他带领几名同志在工作房里日夜攻关,为了防止蚊虫的疯狂攻击,他们就穿上长衣裤,
用手帕围住

    脸,只露两只眼,尽管这样,身上被蚊虫叮咬后起的疙瘩,好像一串串葡萄似的到处
都是。衣服被汗水湿了干,干了湿,碱花压着碱花。也不知渡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
终于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成功地研制出便捷有效的“某型飞机液动泵试验台”,不仅保
证了给战鹰供上安全可靠的“血液”———油料,而且使工效提高了数十倍,杨瑞欣也因
此登上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领奖台。

    杨瑞欣的科研创新总是走在科技进步的前沿。他是个老大学生,但对知识的更新却一
刻没有放松,无论是出差还是外出讲课,他都广泛收集各种新尖信息,并及时运用到自己
的科研创新上。从前对发动机进行油封,简直就像个磨油作坊,出动许多人,许多设备,
还要在飞机上冷开车,还要烧火对滑油加温、脱水,不仅不能保证质量还不安全。“这样
落后的保障手段怎能打仗?”杨瑞欣又琢磨着进行革新,他带领官兵成功地研制出了“发
动机自动油封车”,繁重而又不安全的体力劳动被一台电脑所代替,一按键盘,就自动油
封、自动报警、自动语言提示,专家们鉴定说:设备先进,具有一流的自动控制功能、一
流的自动检测功能、一流的智能化自动提温功能。目前,这项革新成果已申报军队科技进
步奖。 

    讲理论精深易懂,杨高工修理技术堪称一流,塌陷下去的机身蒙“当啷,当啷……”
几木榔头就复原如初。

    实习回去后,张涛申请分配到杨瑞欣所在部队。没两年,他跟着杨瑞欣学了不少东西
,成了修理损伤飞机的技术骨干,还独立完成了两项革新成果。杨瑞欣心中有个“小九九
”,就是在他退休之前,要为部队培养一批战伤飞机抢修的专家型技术人才。因为他明白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储备人才就是储备战斗力。

    某团修理厂副厂长王宝文,分到部队时,几次跟着杨瑞欣打下手后,杨瑞欣觉得这是
个可以培养的好苗子,就想方设法给他压担子,有什么科研项目就拉着他一起干。每逢王
宝文遇到难题打“退堂鼓”时,杨瑞欣是既鼓励又批评,还和他共同研究、理清思路,使
他很快成为损伤飞机修理的尖子,科研革新的主力。

    每一次执行重大抢修任务,杨瑞欣都把其作为授徒传艺的课堂,领受任务后,他对官
兵说的第一句话总是:“咱们一起研讨研讨”。让官兵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方案,然后他又
逐条解释,如何修,为

    为培养专家型技术人才尽责

    空旷的机场跑道,夏日的太阳很猛,汗水顺着杨瑞欣花白的发梢往下淌,黝黑的脸膛
爬了皱纹,一身深蓝色的作训服使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还要老。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实习学员张涛瞪大了眼睛望着杨瑞欣,“这就是杨高工?”“这就
是杨教授?”面前的他与自己描画的形象差距太大了。在张涛的想像中,杨瑞欣应该是戴
着眼镜,西装革履、肤色白嫩、风度翩翩的知识分子模样,因为在学院,不论是老师还是
院领导,一说起杨瑞欣,都翘大拇指。

    毕业实习阶段,正巧关外某机场有一架损伤飞机,学院特意聘请杨高工带他们这批学
员实践抢修。一听到这个消息,张涛心情非常激动,可一见面,杨高工普通得就像一个老
士官,不免有点失望。然而,几天下来,张涛打心眼儿里服气,杨高工

    什么这样修。在具体实施中,他又手把手地教,成天和官兵滚在一起。不论谁遇到什
么问题,什么时候叫,他什么时候到。修一架飞机就带出一批人。许多失传数年、十余年
的技艺在他的传授下得以恢复。

    现在,杨瑞欣带出的上百名徒弟,有的当了师装备部长;有的成为高级工程师;更多
的则是工作在修理厂厂长、车间主任、修理师等关键岗位上,形成了一个高素质的战伤飞
机修理的人才群体。

    海航后勤和装备部的一位领导这样说:“遇到损伤飞机,我们有些同志总是想方设法
找理论,说这架飞机修不好,怕承担责任,而杨瑞欣则是千方百计找理论,说这架飞机能
修好。”

    30余年的执着奋斗,到底为什么?杨瑞欣的目光随着起飞的战鹰盯在未来的海空,心
中呼啸着不知何时就要炸响的海空霹雳。为了打得赢,他矢志追求着,奋斗着……   (刘
文平 沙志亮 吴刚 程远军)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 修改:·ersy 於 07月22日17:55:39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9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