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rant (最后一次灌水), 信区: Green
标  题: 速度+火力+高科技----中国陆军最新发展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y 28 20:03:54 1999), 转信


速度+火力+高科技----中国陆军最新发展 


目前中国陆军的总兵力为200多万左右,超过俄军与美军的总数。中国陆军为加强 
现代化建设,在1986年采取两措施,一是取消了野战军的建制,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了集 
团军。与过去的军相比,集团军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的速度与火力优势,将原先的 
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防化兵、防空兵以及机械化步兵结合在一起,同时还增加电子 
对抗部队和陆军航空兵的编制。二是在同年10月3日由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组建陆军航空兵 
,从此结束中国陆军只能在地面作战的历史,同时引发了陆军在机动式、作战样式、战 
法等一系列变革,使其现代化作战能力获得新发展。 

中国陆军航空兵的成立和发展,使中国陆军多了一支速度+火力的铁拳成立陆军航 
空兵的目的,是为了完成陆空火力合成,强化快速反应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在陆军航 
空兵组建伊始,从空军移交大量的Z-5、Z-9、以及8架AS-342L和24架S-70C,它们初步成 
了陆航的基本架构。 

目前中国陆军仍然缺少类似AH-63、Mi-24之类的专用大型战斗直升机,陆航中真 
正具有反装甲能力的机种8架法制AS-342L,它们是在1987年自法国引进的。目前哈尔滨 
飞机工业公司正在发展两种专用轻型战斗直升机,分别是4吨级的WZ-9以及2吨WZ-11。哈 
飞在80年代初获授生产法制SA-365N/NI海豚式直升机成功,代号Z-9。在逐步完成国产化 
的同时,中国亦在Z-9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衍生型机,Wz-9则是其中的最新改型。Wz-9可 
携带4枚红箭8号反坦克导弹执行反装甲作战任务。 

Wz-11则是由Z-11个修改而成,这种轻型战斗直升机无论是级别或功能均与AS-34 
2L相同。值得注意的是,Z-11的发展工作是与EC-120轻型直升机同时进行,Wz-11同样可 
以携带4枚红箭8号或其他重型反坦克导弹执行任务。中国陆军未来将以Wz-11取代AS-34 
2L,作为制式轻型战斗直升机而大量装备部队。 

中国曾在80年代末期试图引进美制CH-47D大型运输直升机以提高部队的机动力,但这 
个计划因故流产。最近,正在美国波音公司就引进生产B-234直升机展开谈判。B-234是 
CH-47的民用型,虽然哈飞公司仿制的B-234其总性能与军用型CH-47有一定差距,但如同 
美国以S-70C替代其军用型UH-60,中国陆军可能会采用B-234。 

中国在1990年自俄罗斯引进了24架Mi-17运输直升机,以替代遭取消的CH-47D,虽 
然Mi-17的性能逊于CH-47,但由于它的价格便宜(为CH-47的1/10)且简单实用,因而甚 
受陆军的欢迎。在大量引进俄制直升机同时,中国也在自行发展一种新的8吨级运输直升 
机,计划在2050年左右装备部队使用。 

成立陆军航空兵为陆军插上翅膀,是中国陆军为实现军队现代化所采取的重要步骤之 
一。未来直升机和坦克、装甲车辆将取步兵和大炮成为中国陆军的两支铁拳,这意味着 
中国陆军将致力追求的速度+火力将初具成形。中国陆军机械化装甲部队,拥有先进的8 
5-III主战坦克等现代化装备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陆军在成立陆军航空兵的同时亦加 
强机械化装甲部队的建设。 

最新型的国产坦克是北方工业公司生产的85-III。此种42.5吨的主战坦克采用新 
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00匹马力,便于维修是这种发动机的一大优点, 
可在40分钟内拆装完毕。由于采用了在功率发动机,使85-III的单位功率由85-IIM的18 
.5马力/吨提高到23.98马力/吨,优于英国的挑战者式和俄制F-90,最大路速为65公里/ 
小时。传动系统采用了液压控制和行星齿轮箱,驾驶员可根据情况选用自动控制、半自 
动控制或人工控制等3种操作方式。 

85-III装有一门火力强大的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中穿甲 
弹的初速为1730米/秒,发射速度为8发/分,由于3采用了自动装弹机,所以坦克乘员减 
为3名(车长、炮长、驾驶员),同时弹药的携带量由85-IIM的40发增至42发。中国希望 
未来能引进俄制炮弹/导弹两用炮管,以及具有反坦克/反直升机能力的9M119导弹,以增 
强国产坦克的战力。85-III采用LSFCS-212稳像式火力系统,使坦克具备了在行进间射击 
运动目标的能力,具有较高的首发命中率,并且缩短了反应时间。与85-IIM相同,85-I 
II装有第二代微光夜视仪以提高夜战能力,为了增强坦克在沙漠以及平原的作战能力, 
车上还装有全球定位系统。 

85-III采用焊接式复合材料炮塔,煤塔前部、顶部、车体前部可加装复合装甲块,车 
身两侧的侧裙可拆卸。85-III的高度只有2.2米,车内还装有核生化装置和防火抑爆系统 
,以提高坦克的存活率。85-III的性能,优于T-72M而略逊于T-80U。 

中国未来将以85-III为制式装备,替换老旧的59、69式系列坦克,而且更新一代 
坦克的预研工作已经展开。在85-III投入生产的同时,69-III、79、80式坦克的生产线 
已经关闭,现有的老式坦克将经过现代化改良而延续服役至下一世纪初。现有的59、69 
坦克将在2000年退出现役,在2050年以前所有的79、80式坦克也将从部队中除役。除了 
现代化的坦克外,中国陆军还从1990年起大量装备89式自行反坦克炮,这种武器是中国 
自行开发的一种撈嫣財装备。 

自行反坦克炮又被称为驱逐坦克,在二战期间曾经大量活跃于欧洲战场,典型的 
装备有前苏联的S-85-100、德国的猎豹式和美国的M-36。驱逐坦克的主要用途是猎杀敌 
方的坦克、装甲车以及同类型装备,以往是装甲部队中仅次于坦克的主力装备之一,但 
在战后因反坦克导弹的出现使这种武器失去了市场,目前各国陆军中几乎已找不到这种 
武器的踪影。 

89式驱逐坦克重达30吨,装有一门120毫米的滑膛炮(有别于85-III的125毫米炮 
),初速为1700米/秒,可在2500米射程内击穿150毫米厚装甲,或以高爆弹攻击10000米 
外的目标。车上装有一具功率73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用于85-IIM),最大路速为55公里 
/时,最大行程450公里。据称89式驱逐坦克的反装甲能力优于85-II与85-III相当,而其 
单价与69-III相近。除89式驱逐坦克外,3种新型自行炮以及4种自行火箭炮已在90年代 
初装备部队。包括89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PLZ-45型155毫米自行加榴炮、203毫米自行 
加农炮、89式122毫米自行火箭炮、83式273毫米自行火箭炮以及90式315毫米自行火箭炮 
。这些高机动炮兵武器的大量装备,使中国陆军的战场支援能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由于 
自行炮机动性强以及战场生存率高等特点,中国陆军非常重视这类武器的发展,并逐年 
提高自行炮在部队中的装备比例。 

在大量装备自行炮的同时,中国陆军还努力增强牵引式火炮的战斗力。新一代的 
射击指挥系统以及定位定向系统的投入使用,使中国炮兵的射击精度获得相当改善。新 
一代155毫米加榴炮已经开始小批量装备部队,未来155毫米火包将取代152毫米加榴炮成 
为中国炮兵的主战力量。 

中国陆军部分重点集团军已开始装备短程地地导弹,视距外打击能力明显提高除了常 
规火炮以外,部分重点集团军已经开始装备短程地地导弹以增强视距外打击能力。M-9、 
M-11这一类武器的装备使用,使集团军可以对300公里外的目标进行打击。在对诸如雷达 
站、导弹发射场或机场阵地等目标进行打击时,装有燃料空气弹弹头或其他高爆弹头的地 
地导弹,比使用强击机或战斗轰炸机所获得的效果更好。 

新型的FM-80和LY-60已经批量装备部队,这两种导弹被装置于轮型载具上而具有 
一定的机动能力。如前所述,FM-80仿自法制响尾蛇LY-60则是意大利蝮蛇中程防空导弹 
的改良中国版。更新型的HQ-16和HQ-17已经进入研发状态,其中HQ-17仿自俄国的SA-15 
道尔导弹系统,HQ-16则属于全新设计。HQ-17因为装置于履带式载具而具有极高的机动 
性能,中国陆军在2000年以前将以HQ-17为制式装备对部队全面换装,以替代过时的HQ- 
61。 

在台湾计划引进美制毒刺防空导弹的同时,中国陆军也开始大量装备QW-1型便携 
式防空导弹。QW-1采用被动式自动引导,可全向攻击高速喷气飞机和战斗直升机等各种 
空中目标,其基本性能与美国毒刺导弹相当。QW-1可对战区前缘地域内的战斗分队进行 
空中掩护,或对前方装甲、机械化部队进行跟进掩护。 

先进军事技术的全面应用,已使中国陆军的精兵强兵之种越走越宽中国还计划购买俄 
制轻型火炮以及空降装甲车之类的常规武器。同时,新一代的85式、90式步兵战斗车已 
经大量装备机械化步兵师,以便使步兵在战斗中能跟上坦克的前进速度;以上述两种装 
甲车辆为基础改造而成的各种后勤保障车辆亦投入使用。此外,西方国家指出中国将引 
进俄制BMP-3以强化机械化步兵的战斗力,这种同时装有反坦克导弹和100毫米线膛炮的 
步兵战斗车,其反装甲战力甚至优于早期的69式坦克。 

从最近公布的图片中显示,中国陆军工程兵已率先完成了机械化部署。在最近举 
行的南京战区的后勤保障大演习中,舟桥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在 
长江江面上架起可供整个集团军装备通过的大型舟桥。同时,Mi-17直升机为主攻方向运 
送补给的场面表明了中国陆军已初步建立立体后勤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演习中 
出现了施工新型后勤保障器材,在演习期间协助整个装甲师在7天之内突进了900公里。 


从90年代开始,中国陆军中步兵所占的比例就逐渐减少,而炮兵、装甲兵所占的 
比例已经超过步兵,到1996年步兵所占的比例已降至30%左右。为强化单兵作战火力,中 
国自1997年起将生产一种新型自动步枪,与美制和俄制自动步枪不同的是,中国的新一 
代自动步枪将采用6毫米口径。 

电子战能力的发展已经被置于军备发展的最优先地位,中国陆军希望能用完善的C3I系 
统来增强部队的反电子干扰能力,与空、海军不同的是,陆军无法用引进TAVITAC系统的 
方式使部队指挥系统理念化。 

由于专注于空、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将有选择性的重点增强陆军重点部队的战斗 
力。中国未来还将继续裁减军队的数量,在第一阶段已决定将部队总数裁至250万左右, 
也就是说将裁减50万左右的兵员。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加强了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高速增长, 
使中国的军队现代化正逐步实现。随着先进军事技术的应用,将使中国的军事力量达到 
前所未有的水准,这将是增加其国际地位的重要后盾。 




--
看看沙粒中的世界
看看野花中的天堂
握住你手中的无限
以及时光中的永恒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jxjd.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