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atbear (胖胖熊), 信区: Green
标  题: 伊朗人怎么看伊中关系(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an 21 09:59:18 2002) , 转信



伊朗人怎么看伊中关系(转载) 
samsung   1月18日 11:03:32    

------------------------------------------------------------------------------
--

发展伊中关系的潜力与障碍 
对中伊两国关系进行的研究说明:伊斯兰革命胜利后,鉴于伊朗的伊斯兰共和制本质和其
所采取的外交政策与反对霸权势力的方针政策,中国政府一反常态,对中伊两国关系给予
了特殊的重视。因此,在毛泽东1976年逝世后,成为毛的钦定接班人的华国锋在伊斯兰革
命取得胜利之初对伊朗进行了访问。中国是伊斯兰革命胜利初期,最先正式承认伊朗伊斯
兰共和国体制的国家之一。由于中伊两国在许多地区问题和国际秩序中持有相同的立场和
共识。因此中伊两国关系逐步地得到了发展和加强,即便是在伊朗最危难的时刻,和美国
施加压力最强烈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也没有断绝与伊朗的关系。尽管西方媒体对伊朗展开
大肆的恶毒攻击和反宣传,并实施了制裁和发出重重威胁,但是,中国政府依然果断地接
受时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大阿亚图拉哈梅内伊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中伊两国关系随
着时任总统拉夫桑贾尼对中国进行的访问而达到了高潮。伊朗现总统哈塔米不久前对中国
进行的友好访问,在伊朗的外交关系史上又揭开了新的一页,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现在为大家播送的这篇文章是旨在研究中国在伊朗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伊朗
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地位,中伊两国发展关系的目标和领域,以及中伊两国发展关系
道路中所存在的障碍与困难。 
   
   中国在伊朗的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各国的政治权威人士和外交政策的决策者们所持的观点和立场以及该国在另一国的外
交政策中所具有的地位,对该国的外交政策方针和两国关系走向与发展起有重要作用。对
中伊两国关系做一研究,中伊两国之间发展关系的部分动机与目标就会一目了然。关于伊
朗的外交政策,在伊朗的政治权威人士和政府领导人之间,从总体上来说,存在有两种立
场和观点。第一是倾向西方的观点,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这一立场,持该立场者们认为,
西方是进步、发展与高新科技的泉源。伊朗政府和西方国家建立广泛的良好关系,以从西
方获得先进技术,使国家得到快速的发展。另外应尽快消除伊朗与西方发展关系道路中的
障碍和裂缝。但是,这一派中的部分人和部分团体为与西方发展关系,而采取了极为被动
和有失国家尊严的观点和立场,并全盘屈从于西方在人权、恐怖主义、非常规武器、叛教
者拉什迪、政治体制方面对伊朗的无端指控。 
   
  第二种观点是倾向东方的观点,该派主张,符合理性和国家利益,是伊朗与西方发展
任何形式关系的核心,应在这三大原则不受损失的条件下与西方发展关系。 
   
  倾向东方的立场与观点事实上是对西方国家政府近一百年来所采取的霸权政策和不良
行为做出的反应。持这一观点者们认为,尽管从科技的角度来说,东方国家没有达到西方
的科技水平,但是部分东方的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则完全可以满足伊朗在经济军
事和工业投资中的需求,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与东方国家发展关系中,本国的独立不会
受到威胁。 
   
  伊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一框架内与中国发展关系的。近二十年来,在哈塔米总统
不久前访问中国之前,伊朗两位总统和两位议长访问中国正说明了这一点。需要补充的一
点是,伊朗认为中国是一个拥有强大潜在能力的国家,中国完全有能力在美国欲建立单极
世界,推行其全球霸权政策的道路中,筑起一道坚固的路障。因此,这也是促使中伊两国
始终加强政治经济合作的关键所在。在拉夫桑贾尼担任总统期间,为抵制美国的全球霸权
政策,曾提出了建立伊朗——印度——中国三方联盟,但由于中印两国的传统对峙而没有
实现。 
   
  在新形势下,关于伊中两国关系而提出了两种观点。也就是伊朗的权威人士和政治派
别提出了两种与中国交往的模式,部分人士认为,伊朗应该在经济和借鉴中国经验这两个
方面与中国发展关系。因为中国经历了从毛泽东的时代而过渡到民主时代,从闭关锁国的
时代过渡到了对外开放和繁荣的时代。 
   
  这些人士们为肯定自己的观点而提出,中国政府绝不会因与伊朗发展关系而使中国与
西方,尤其与美国的关系恶化。尤其是,中国占据着美国广阔的市场,而美国绝不会容忍
中国与伊朗加强安全合作。因此,中国绝不会因小失大得罪美国。如今已经证实,每当中
国在美国的利益面临危险,中国就会在中伊合作中退缩。另外,中国发展与伊朗的关系,
主要基于经济的基础之上。中国认为,于其让伊朗成为一个地区军事强国,不如使伊朗成
为一个地区经济强国,以便为中伊发展关系创造有利的环境。 
   
  另一些权威人士则在强调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的同时,把政治和安全合作放在首要地
位。这些人士认为,中国有能力抵制美国在地区的势力渗透,鉴于中国在不同领域与美国
产生有严重分歧,这为伊中加强政治与安全合作,共同抵制美国贪得无厌的霸权野心创造
了有利的环境。两国均对目前的世界机制感到忧虑,两国都反对北约向东向南扩展。另外
,两国在核武器,人权,大土厥主义和中亚至远东要求民族独立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因此
,两国完全可以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鉴于此,建立伊朗、印度、中国、俄罗斯四国联盟的
构想一直是拉夫桑贾尼担任伊朗总统期间伊朗外交部的重要工作日程。俄罗斯外长伊万诺
夫在会晤伊朗第五届议会副议长罗哈尼时,对伊朗的这一政策表示欢迎,并表示:伊朗、
俄罗斯、印度、中国之间加强合作,完全可以成为抵制美国霸权政策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在目前条件下,最为重要的是伊朗更偏重于哪一种外交路线,是选择倾向
西方的外交政策呢?还是选择倾向于东方的外交政策呢?还是采取一种介于中西方之间的
平衡式外交政策呢? 
   
  尽管在伊朗的对外政策中,在第一种第二种政策之间摇摆不定。但是,政治权威人士
们关于采取哪一种外交路线能保障伊朗的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则展开着激烈的争论。然而
,采取第三种外交路线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接受和采纳。 
   
   
   
   发展伊中两国关系的目标和领域 
   
   
   
  伊中发展关系有以下几个目标和领域:第一,伊朗总统哈塔米不久前对中国进行的友
好访问,事实上奉行的还是过去倾向东方的政策。但有所不同的是,以前所奉行的注视东
方的政策,着眼点在于政治和安全领域,其目的在于抵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威胁,而现
今所奉行注视东方的政策则侧重于文化和安全方面。伊朗现政府所奉行的各文明间展开对
话和消除矛盾缓和局势的政策,以及文化和经济世界化所带来的威胁与挑战则为这一转变
提供和了良好的环境。 
   
  另一领域就是伊中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进程。从两国的贸易关系的角度来看,两国的
年贸易额从革命初期的几百万美元发展到了1999年的十三亿四千七百万美元。也就是说,
几乎每三年两国的年贸易额平均增长两位数。如果我们回顾过去两年的两国政治关系,就
会发现,两国保持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于1999年夏季访问了伊朗,此后两国
外长在联合国总部会晤;1999年12月份,伊中两国混合委员会召开;中国外长于2000年的
2月份出访伊朗,在此次访问中伊中两国签订了一项《确定伊中两国外交部协商机构的共同
备忘录》。以上事实明确地说明,伊中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得到了稳步的
发展。 
   
  两国均反对美国所倡导的单极化世界,这可以说是伊中发展关系的另一领域。哈塔米
总统在中国接受英国伦敦出版的《生活报》的采访时坦率地指出,由于美国干涉伊朗的内
政因此是受到谴责的,他关于单极化机制而说道,伊中两国均不接受这一机制,欧洲和世
界都反对单极化机制。 
   
  伊中发展关系的目标之一就是经济。中国拥有相对发达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
成为未来世界的一个经济轴心。中国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有能力在国外投资。由于伊朗日
益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大坝、水泥、石油化工、电力领域需要大力投资,因此,在上述
领域完全可以吸引中国的投资和专业技术。当然,在伊朗的第一和第二个五年发展计划中
,中国政府共向伊朗提供了十七亿美元信贷,是为伊朗造船、电站、水泥厂和地铁建造工
程提供信贷最多的一个国家。目前伊朗包括在承建德黑兰地铁在内的多个项目工程中与中
国签订了多项合同。鉴于部分经济大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对伊朗所奉行的原则性政策深感不
满,拒绝向伊朗提供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信贷,因此,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尤为重要。从另
一方面来说,鉴于中国人口众多,因此,是伊朗传统工业产品和非石油产品的良好市场。
伊朗必须尽一切努力,早日进入中国的这一广阔的市场。 
   
  充分地利用中国在世界上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是加强伊中两国关系的另一动因。事实
上,中国是一个在世界上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大国,人口众多,拥有250万人的军队,且拥
有各种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作战能力。因此,中国完全可以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性作用
。由于中国拥有上述能力,因此在前苏联解体之后,有许多国家立即投入了中国的怀抱。
鉴于中国没有与世界任何国家签订专门的军事联盟条约,伊朗完全可以利用中国的经济和
军事能力,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会所拥有的否决权和在许多其它国际机构所拥有的表
决权。因此许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袒性作用产生有忧虑,并极力地在破坏伊中两国的友
好关系。 
   
  中国和伊朗对西方所宣称的人权和恐怖主义问题持有共识是两国加强关系的又一因素
。伊中两国均认为:西方所宣称的人权是带有偏见和恶意的,西方国家在利用人权来实现
自己的非法利益。美国提出维护人权的要求纯粹是对伊中两国内政的无端干涉。因此,中
国和伊朗一直是美国反宣传的目标。美国声称,中国政府没有向fl功邪教组织提供优惠政
策是对人权的践踏,并肆意要求中国取消死刑,承认西藏独立。同样,美国和西方国家也
对伊朗施加了相同的压力,要求伊朗放弃审判间谍案,承认白哈依邪教为正式宗教,取消
死刑,接受毫无公正可言的中东和平。美国和西方国家向中国和伊朗施加的上述压力无疑
将促使中伊两国进一步加强密切合作与联合。 
   
  伊朗和中国是两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文明古国。这对于伊朗这个文明
间对话思想的倡导国来说极为重要。中国拥有为数众多的穆斯林,清真寺和宗教学府,这
为中伊两国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外,在伊斯兰初期,伊朗穆斯林作
为商人和文化使者将伊斯兰教带入了中国,且在伊朗穆斯林学者的努力和宣传下,伊斯兰
教在中国广为传播。波斯语在中国,尤其在穆斯林中产生有极大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
许多穆斯林还使用波斯语来做礼拜的举意。除了《古兰经》之外,中国穆斯林的大多数宗
教典籍是波斯语版本。另外,在哈塔米总统最近对中国进行的访问中,向中国部分大学图
书馆赠送一万册宗教书籍,更进一步增进了中伊两国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伊朗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在中国看来,伊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地位,尽管在中国人眼中,由于巴基斯
坦可以与印度的核威慑相抗衡,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伊朗没有巴基斯坦那么重要。但是
从地缘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说,伊朗南雄居于世界能源的通道——波斯湾和阿曼海北岸,
扼具重要战略意义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北与21世纪的能源中心——中亚、里海
和高加索地区接壤,是中亚、里海能源运往国际市场的一条最经济、最便捷和最安全的通
道。 
   
  鉴于此,伊朗是中国商品打入中亚、高加索地区的一个集散地和大门。从根本上来说
,中国与其它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基于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双向政策。举例来说,在两伊战
争中,中国既向伊朗出售武器,也向伊拉克出售武器。时到今日,中国很少受美国宣传的
影响,因为美国在竭尽全力地向伊朗实施军事和经济包围。鉴于此,中国希望发展与伊朗
的关系主要是利用伊朗在中东,中亚,高加索地区所占据的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使伊朗
成为一个有能力维护地区稳定的国家,以便阻止美国向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势力渗
透和扩展。鉴于此,中国发展与伊朗的关系是有以下多个目标的。 
   
  第一, 中国是世界上第三石油消费大国,在21世纪中国将严重地依赖于石油进口,中
国日益对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进口,和中国在石油自由化潮流中所具有的利益,不得不使
中国这个世界大国对中东和其它产油国家给予特殊的关注。鉴于波斯湾和里海的石油所具
有的特点,和石油储量的有限性,以及世界其它地区的石油资源有枯竭的可能,因此,中
国把目光聚集在了伊朗这个21世纪具有非常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部分专家们认为,由于
伊朗具有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雄厚的军工业基础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中国选择与
伊朗发展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做出的一个正确的选择。 
   
  第二, 利用伊朗在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的作用。伊朗在中东、波斯湾、中亚、高
加索地区所具有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地缘政治,可以说是伊朗所拥有的一大自然政治与经
济优势。由于中国正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加快了与伊朗这个地区大国发展密切关
系的步伐。政治问题专家们认为,中国为了进一步密切与伊朗的关系,甚至愿意向伊朗提
供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优惠。由于伊朗所具有的这一自然政治地位,因此,中国在许多地区
性政治事务中对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观点与立场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波斯
湾地区政治事务中,中国政府认为,波斯湾周边国家与伊朗一道,采取集体性安全防御措
施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 经济。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经济和军事大国。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很快
将取代许多世界经济强国的地位。就连西方人也不得不承认,到2025年,中国这条东方巨
龙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中国具有领导和管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经验和能力,每年
拥有几十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经济发展速度接近两位数,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未
来几年时间里,中国将成为说一不二的经济强国。甚至部分专家们认为,过去两年爆发的
亚洲金融危机完全是靠中国的经济能力和坚挺的货币价值得以消除的。一般来说,一国的
经济发展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开辟
新的消费市场和原材料来源地。伊朗则是一个人口众多,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投资环境
,因此,将是中国商品的良好市场。伊朗的原材料可以满足中国工业的部分需求。尽管中
伊两国1999年的年贸易额达到13亿4千3百万美元,但是,随着中伊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
两国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和中国在伊朗的投资力度加大,中伊两国的年贸易额将会有显著
的提高。 
   
   
   
   
   
   中伊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中的障碍 
   
   
   
  通过以上的研究说明,中伊两国关系发展道路前景辉煌,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障碍和问
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受美国反伊朗政策和中国面对美国,采取相对灵活的外交政策的影响
。中伊两国是两个地区性大国,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均奉行着独立自主的政策,因此,中
伊两国所奉行的这一独立政策与美国欲建立单极化世界的霸权政策是水火不相融的。鉴于
此,美国根本不愿看到中国涉足中东、中亚和高加索地区。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与伊朗
总统哈塔米同时出访中国正说明了这一点。美国国务卿甚至在与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的会
谈中表示,美国面对台湾问题可以持温和立场,她说道,美国绝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可以加
入联合国与各国际公约的独立国家。美国的这一立场是美国做出在向台湾提供先进导弹和
把台湾列入美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范围之内的立场之前做出的。美国的这一举动是中美
之间的最主要分歧。 
   
  尽管中国顽强地屹立于美国的面前,并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理论受到了质疑。但是,由
于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控制着几个关键部位,因此,中国有时不得不采取较温和的立
场。举例来说: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一大障碍就
是中国尚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成员国以中国的共产主义体制为借口,一直阻止中国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过十三年的付价还价,并答应向美国提供一些优惠,才于今年有望
加入世贸组织。鉴于此,每当伊中两国关系得以提高时,中国进入世贸的道路中就会面临
新的困难和障碍。 
   
  尽管中国发展与伊朗的关系主要出于经济目的,但是,中国任何时候绝不会因与伊朗
的2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而断送与美国的55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和与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所签订
的多项合同。鉴于此,时至今日,伊朗根本不接受中国终止与伊朗在建造核电站工程中的
合作是由于技术原因所致的辩解,而是认为,是由于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所施加的压
力,使得中国取消了伊朗从中国购买价值十七亿美元的核反应堆的合同。 
   
  事实上,中伊两国关系要想更进一步提高,只有中国领导人排除外部影响,采取大胆
果断立场的情况下方可实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7.43.22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