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尼泊尔“毛派”组织盗用毛泽东的名字作乱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8月14日06:59:5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TComment 讨论区 】
【 原文由 professional 所发表 】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一个组织借中国领袖毛泽东的名字,自称是“毛派”(Maois
t)。中国认为,该势力盗用毛泽东的名字,中国与其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
任何组织或团体与之有任何联系。有学者认为,尼共(毛派)(简称“毛派”)已经给中国的
周边安全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尼泊尔政府正大力打击这一势力。

  8月8日,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一个宁静的大学校园里突然发生了炸弹爆炸事件,至
 
少6人在这起爆炸中受伤。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宣布对这起事件负责。但当地警
方已着手调查反政府武装“毛派”是否与这起事件有关。

  最近以来,尼泊尔发生多起爆炸事件,其中大部分为反政府武装“毛派”策划实施的
。自从1996年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冲突加剧以来,已经有4700多人死于双方的流血冲突中
,其中仅在过去8个月内死亡人数就达到2800人。尼泊尔反政府武装正在成为影响该国和平
与稳定的越来越大的负面因素,并开始招致越来越多国家的反对。联系到近来在国际媒体
上不时出现的有关尼泊尔政府军与反政府游击队之间的战斗的报道,特别是近来美国的积
极插手,使事变的发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人们不禁会问:尼泊尔的反政府武装是如
何形成的?它对我国的安全,特别是西南边陲的安全有何影响?

  中国与“毛派”无任何关系

  今年7月10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访问中国,江泽民主席在与贾南德拉举行的会谈中
表示,中国政府支持贾南德拉国王和尼政府打击反政府武装势力的努力,反对和谴责一切
暴力恐怖主义行径,相信国王和尼政府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7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指出,中国与尼泊尔所谓“毛
派”反政府武装从来没有任何关系。刘建超指出,尼泊尔国内的反政府势力盗用中国人民
的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名字。中国与其从来没有任何关系,中国境内也没有任何组织或团体
与之有任何联系。中方希望尼泊尔能够保持和平、稳定与发展。

  “毛派”兴起在尼西部山区

  尼泊尔反政府武装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经过了7个年头。1990年尼泊尔改行君主立宪
制的多党议会民主后,昔日尼泊尔共产主义运动的众多派别逐步形成为尼共(联合马列)、
尼共(马列)和尼共(毛派)等几个较大的党派,并开始进行合法的政治活动,参加议会选举
。但是尼共(毛派)对这一新的政治体制变革仍然不满,他们也不满意尼共(联合马列)在19
94~1995年一度执政时推行的右倾政策。于是,其领导人决定离开首都和大城市,到农村
去发动群众,进行革命。他们首先进入西部山区的罗尔帕(Rolpa)、卢孔(Rukum)和皮乌坦
(Pyutan)等县,并于1996年2月12日正式开展起了“人民战争”。

  最早的时候,这支力量还不能称其为武装,因为他们当时手中的武器就是大刀和匕首
。由于尼泊尔城乡差别悬殊,很多农村群众的生活贫困,尼共(毛派)领导人提出的诸如实
行彻底的土地改革,让人民当家做主和反对社会歧视等等口号,在广大农村颇有吸引力和
号召力,并得以在短短几年间,组织起2000人左右规模的相对正规武装力量并发展了近万
名游击队员,声势迅速壮大。到后来,“毛派”活动范围扩大到近40个县(全国共有75个县
),影响力甚至达到首都。

  就目前所知,“毛派”的三位最高领导人是普什帕·卡马勒·达哈勒(Pushpa Kamal 
Dahal)、巴布拉姆·巴塔拉伊(Dr.Baburam Bhattarai)和拉姆·巴哈杜尔·塔帕(RamBa-h
adurThapa)。达哈勒是总书记;巴塔拉伊曾在尼赫鲁大学学习,有博士学位,目前负责对
外联系和宣传工作;塔帕曾在加德满都的特里布文大学学习,据说还曾在国外受过训练,
目前具体负责军事工作,人称“巴达勒同志”。

  由于尼泊尔和印度边界一向开放,他们可以自由进出印度,获取武器等并与外界联系
。反政府武装奉行“打了就跑”的策略,并效仿秘鲁“阳光道路”的做法,不时袭击警察
哨所和地方政府机构,夺取武器和钱物。据尼泊尔内务部长乔西2001年6月下旬在议会称,
自1996年到2001年6月,反政府武装先后对警察哨所进行过221次袭击,与警察发生过835次
冲突,造成1366人丧生,1.8亿卢比被掠。此外,还先后发生了352次纵火,835次与警察的
冲突等恐怖事件。

  尼政府严打“毛派”

  “毛派”1996年开展的“人民战争”打破了尼泊尔长期保持的安宁和平静。但是尼官
方先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对它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后来又在如何处置和对付反政府武装
活动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前首相柯伊拉腊主张武力镇压,但是前国王比兰德拉和一
些左翼人士则主张尽量通过谈判加以解决。

  2001年6月1日,尼泊尔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王宫血案,比兰德拉全家被害,政局突变。
在新国王贾南德拉登基后,王室对反政府武装采取了不同于昔日的立场。作为尼泊尔皇家
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新国王贾南德拉,不仅赞成对反政府武装力量进行坚决镇压,而且运
筹帷幄,亲自指挥军队,进行部署。

  2001年11月21日,“毛派”在尼泊尔西部的罗尔帕成立了“人民革命联合政府”,并
将游击队改名为“人民解放军”。从此,反政府武装开始向尼泊尔的正规军发动袭击和进
攻。例如2001年11月23日,“人民解放军”向当德瓦库里县(Dang Deukhuri)的军营和警察
局发动进攻,打死包括14名士兵在内的军警40人;同时还攻入西扬加县(Syangja)的监狱,
解救了77名被捕人员,并夺取了大量的步枪、机关枪和弹药;11月25日又进攻索卢昆布县
(Solukhumbu)警察局,战斗进行了一个通宵,打死县长和军警40余人。

  反政府武装空前规模的军事活动使尼泊尔政府下决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镇压。2001年
11月26日,贾南德拉国王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同时颁布了“反恐怖分裂法令”,宣布
尼共(毛派)为非法,并对其进行坚决打击。

  尼“毛派”影响中国安全

  尼泊尔皇家军队拥有5万官兵,人数虽不很多,但训练有素,武器装备远非反政府力量
所能比拟,若全力投入镇压,后者的损失自会惨重。但是由于后者实行打了就跑的游击战
术,且有相当的群众基础,政府军要彻底消灭它,恐怕也非短期内的事情。

  持续的武装斗争不仅破坏了尼泊尔的社会稳定,降低了对外资的吸引力,出口锐减,
旅游业一蹶不振,严重影响了尼泊尔的经济发展,而且大大增加了我国西部边陲及南亚地
区的不安定因素。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49.97]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58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