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马来西亚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13日22:06:4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ongueByTongue 讨论区 】
【 原文由 pippen 所发表 】


国名: 马来西亚(Malaysia)。     
 
国名释义:国名出自希腊文,意为"墨土地"。
 
面积:     32.97万平方公里。
 
别称: 橡胶和锡的王国。  
国歌: 我的祖国。  
国花: 木槿花  
人口:    2271.2万(截至1999年底)。
 
民族:    马来人及其他土著占60%,华人占 25%,印度人占7.04%。沙捞越州土著居民中
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
 
语言: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    吉隆坡(Kuala Lumpur)。  
 
主要城市:槟城、怡保、马六甲。
 
货币:    林吉特。 
 

 

    历史:公元1世纪左右,马来半岛已建立起羯荼、狼牙修等古国。西马接近海上交通线
的地区逐步兴起港口,即以出口热带竹木、香料和锡而著名。东马约在6-7世纪建起婆利王
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崛起,先后征服周围弱国,统一了马来半岛
的大部分,成为强大的王国,并成了东南亚最大的国际商港。16世纪起,葡萄牙、荷兰、
英国等殖民者相继入侵。1786年后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侵占,战后
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48年2月组成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在英联
邦内独立。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次大战中,马来
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
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
8月新加坡宣布退出。

  地理:东南亚国家,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简称西马),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
捞越、沙巴(简称东马)组成。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
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
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海岸线曲折,总长4192公里,多天
然良港。西马中部为山地,东、西两侧沿岸为冲积平原,东北部为广阔的丁加奴高地,南
部丘陵散布。东马地势从内地往沿海逐渐降低,最高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1米。河流主要
有霹雳河、拉让河、基纳巴唐岸河等。以赤道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
26-30度,年降水量3000毫米左右。

    经济: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70年代以前经
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70年代以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出口导向型
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锡与橡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木材、石油、胡椒、棕油等出口也居重要地位。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
点发展电子、汽车装配、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1996年11月推出第二个工业发展蓝
图(1996-2000年),提出促进工业迅速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转化,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
使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年内提高到38.4%。农业中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居重要地
位,盛产橡胶、油棕、可可、椰子和热带水果等,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稻米自给率为76
%。近海渔业发达。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 

    资源: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重要矿产有锡、石油、铁、铝土、金、铜、钛等。锡矿丰
富,曾为世界产锡大国,但近年来产量明显减少,2000年锡产量估计为6100吨。石油储藏
量约39亿桶(1997年探明)。天然气储量2.27 万亿立方米(1998年探明)。全国森林覆盖
率达2/3,木材蓄积量丰富。盛产热带硬木。

    名胜:三保山、国家清真寺、大汉山国家公园、新柔长堤、槟榔屿、槟城、马六甲、
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等。
  节日:国庆日:8月31日。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45.12]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