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liam (镰刀魔),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中俄新版三国演义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Nov 17 19:14:18 1999), 转信

  美、中、俄是当今世界三强,但是,和冷战时期相比,三强之间已不再是等边,其
中美国最强,中国国力在上升,俄罗斯则一蹶不振。为了各自的利益,这三个国家既需
要互相拉拢、合作,又会互相排斥、打击。这就是“三国演义”当前的新版本。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美、苏、中三国联手创造的冷战时代,曾经持续了许
多年,并影响了整整两代人的思想意识与情感走向。时过20年,经过改头换面,新版“
三国时代”又渐渐浮出台面。其标志就是美、中、俄三国傲然鼎立,在冲突与利益、较
量与合作的激荡之下,元首频繁互访,积极构建有利於自身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国依然扮演关键性角色
  不同的是今日“三国”已非昨日“三国”,不只是因为不见了“冷战时代”背景,
其中一个国家已由苏联而俄罗斯,也还因为中国与俄罗斯掉换了位置。往日的那个狂热
冲动、势单力薄、大打“第三世界”牌的中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国运日益昌盛、经
济日益扩张、综合国力空前强大的中国。俄国的情况正好相反,往日的那个以共产主义
世界领袖自居、强势蛮横、咄咄逼人的“北极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千疮百孔、摇
摇欲坠的没落帝国。只有美国依然在扮演关键性角色,而且,也只有美国在当今世界政
治版图上依然无所顾忌地涂抹、勾勒自己的梦想。
  
  尽管在角色定位、客观存在方面,三个国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政治大国、关乎
世界均势,并且互相威慑、互为伙伴(彼此之间都有伙伴关系,比如,美、中之间有“
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俄、美之间有“战略伙伴关系”,中、俄之间有“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然而实质上,每个国家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以及在国际政治天平上的分量
则很不一样。如果说世界政治是一座大舞台的话,美国总是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光线明
亮、形象突出,而中、俄则处于游移不定、忽明忽暗之中。
  
  于是有人说,无论旧版还是新版“三国演义”,其实是一个主角和两个配角,美国
的中心位置无人能够取代。也正是因为如此,中、俄两国的大踏步接近才更耐人寻味。
1992年以来,江泽民与叶利钦已经进行了六次会晤,几乎是一年一次。不久以前江泽民
往访莫斯科,更是与病塌上的叶利钦进行了一次“不打领带”的晤谈,其密切之状令华
盛顿舌下生津。就是在这次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循例发表了联合宣言,对21世纪的中、
俄关系作出高瞻远瞩的规划,坊间认为,那篇充满热情的宣言如果只有一位读者的话,
也一定是美国。
  
  没有永远伙伴
  中、俄两国关系突然变得热络既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所谓偶然,是因
为苏联解体,国势颓废,西方国家基本上是在冷眼旁观。落魄的俄罗斯必须要为自己的
存在寻找合理的依托,而中国正好投向它温热的目光;所谓必然,是因为中、俄两国是
近邻,曾经长期接受马克思主义熏陶,有较多的共同语言。而美国又正好是它们担心的
国际因素。
  
  尽管说这种接近也带有许多戏剧性。在现代史上,中、俄经历过颇不寻常的“三部
曲”:50年代结为盟友、称兄道弟;60年代反目成仇、唇枪舌剑;70年代双方兵戎相见
、势不两立。但随著冷战时代的结束和时间的流逝,进入80年代两国关系又突然柳暗花
明。而历次关系嬗变的发酵因子就是国际战略需要。因此说,在国际关系辞典上没有永
远的伙伴,只有利益交换;没有一成不变的友谊,只有相互利用。
  
  就是在不久以前的首脑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决计全面发展国家关系,在公元2000年
之际将双边贸易总额达到200亿美元,即翻一番。其中的一个前提就是两国有基本相近的
外交思想,即建立一个多极世界,不愿意受制於人,主张国家事务要有各国参与,不能
由一个国家和几个强国说了算;各国的历史文化不同、国情大相径庭,不同于采取单一
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
  
  醉翁之意不在酒,两国都是为了遏制美国。在三个国家中,俄国的境况最为不妙,
在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双重夹击下的俄国,政府与国会不和,党派与党派斗争激烈,
曾经是政治强人的叶利钦已完全没有了当年叱咤风云的雄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体弱多
病、疑心重重、反复无常、刚愎自用的政客。他急需打“中国牌”以不致使这个昔日帝
国的最后一线余威从地平线上消失。
  
  至于中、俄两国的“伙伴关系”,连本国人民都不相信。《消息报》曾有一篇文章
这样认为,“以中国为潜在敌人的看法,在俄国军方占上风,俄国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伙
伴。”文章并且还说,“在莫斯科,人们对中国看法各有不同,有人说,中国应是俄国
的战略伙伴;也有人说,在20至25年内,中国会成为俄国潜在的军事威胁。”换句话说
,“黄祸”威胁论在俄国还在大行其道,是否会在21 世纪成为中国的卫星国的恐惧,不
仅在政客中间流行,升斗小民也是感觉强烈。
  
  中国将是主要获益者
  而中国当然也在打“俄国牌”,尽管这有违中国传统的“不结盟”政策。对于中国
来说,俄罗斯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国家,俄国太强或者太弱,对中国皆非福音。太强,会
威胁中国安全;太弱,则有可能会为中国带来灾难。为了突破美国的一国独尊,极为重
视国际形象的江泽民竭尽全力推进“大国外交”。而在所有大国中,无论是从历史因素
还是地缘政治考虑,中国都没有理由拒绝俄国伸过来的橄榄枝,尽管这种关系带有明确
的功利性和脆弱性。也只有与俄国结盟,才能遏制美国的扩张政策,虽然说俄国几乎成
为一个空洞的王国。
  
  美国并不是在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对於另外两个“伙伴”它早已准备了不同的剧
本。对于中国,它不仅再次强化与日本的盟国关系,将“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的防卫范
围扩大到“周边国家”,而且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台湾”。台湾问题则是北京心中的最
疼。对于俄国,美国除了手中握有攸关俄国存亡的经济命脉之外,还在“北约东扩”,
从根本上置俄国于死地。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中、俄将联手构建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
  根据利益交换原理和物理性,因为三国实力差异,不可能保持等量关系,中、俄关
系将持续密切,这是因为俄、美在北约东扩、波罗的海、南斯拉夫以及伊拉克问题上存
在巨大分歧,而且这诸多分歧未见好转;而中、美在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上
更是争论不休,这也等于美国将中、俄逼到一起。
  
  而在新版“三国演义”进程中,究竟是哪个国家获益最多,无疑,并对试图军事崛
起的印度造成制约,而与美国改善关系则提升了它的国际地位。
  
  中俄两国关系走向密切,除了地理因素以外,首先还由于新一代领导人开放的胸襟
、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愿望以及彼此经济的互补性。
  
  其次是争取中国的经济援助。俄国走向“新生”以来,并没有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
美国的应有帮助,其经济状况至今看不到曙光。许多俄国人抱怨西方政客根本就是食言
自肥,原来答应的金融援助基本上都是空头支票。反而是中国对他们的帮助更大一些。
至少中国愿意购买他们的武器以及某些陈旧、粗糙的工业制品,以使他们有足够的外汇
购买社会民生急需的食品。
  
  三、出于战略格局的需要,或者叫做大国之间的政治游戏。俄国无时不在希望重温
“超级大国”之梦。听凭西方的摆布、成为西方国家的附庸,对“北极熊”来说是难以
想象的。而中国也把发展与俄国的关系视为优先。1989年以来,西方世界企图再次孤立
中国,迫使中国为“和平的国际环境”而战,与经济混乱、政治改革频频失利但仍不失
为军事强国的俄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就变得至为重要。
  
  而今,美、中、俄几个国家领导人频繁交往、彼此走动,令人想起冷战时代。冷战
时代的美国、中国和苏联,表面关系也是如此热络,峰会、互访年年不断,背后却心怀
叵测、各有目的,以至被人称为是世界级的“三国演义”。那场“三国演义”的结果是
以苏联解体而告终,美国是最大的赢家,中国次之。
  三国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美国、中国和俄国,皆是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和世界核俱乐部成员,在社会制度、意
识形态、战略利益等方面冲突之处甚多。即便是宣称进入资本主义的俄国,与资本主义
火车头的美国分歧并未减少。
  
  俄国经济情况很糟糕。今年以来,俄国金融市场三度受到投资性卖压冲击,每天波
涛汹涌,利率飞涨,涨到业界喘息不过来的地步。经过多年持续下跌,原本以为俄国经
济今年可望恢复成长,但到目前为止,尽管通货膨胀率维持低档,复兴景象依然渺茫。
除了内忧以外,俄国近来还有两大外患,一是去年10月出现的亚洲金融风暴,吓得当时
正在飙升的俄国股市信心尽失;二是今年世界石油价格大跌。石油是俄国主要出口产品
,政府收入为此锐减。
  
  据6月份统计的数字,俄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40亿美元,包括价值45亿美元的无法机
动运用于稳定货币的黄金,累计外债却是1450亿美元。就俄国的工业规模而言,这些外
债并不算多,问题是,“旧债不清,新债难举”,哪个国家的银行也不愿在这个风口上
融资,更遑论新的投资计划了。
  
  中国的情况也不那麽美妙。比较棘手的是经济转型期的问题,比如银行负债沉重、
工人下岗、官僚腐败等等。此外亚洲金融风暴的灾难性后果开始在中国显现,例如生产
力下降、出口下滑、外来投资减少。现在,朱(金容)基内阁为8% 的年增长指标陷入了
艰苦的保卫战,已有迹象表明,中央似乎要把今年的增长指标降低为7%。而减少一个百
分点,至少要增加500万失业工人。
  
  与俄国不同的,是中国有巨量外汇存底,资本面虽然不敢恭维,但是维持不致动荡
的社会层面并不太难。尤其,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的作法虽然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也
赢得了巨大赞誉。中国经济已在亚洲奠定了领导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和亚洲国家都认同
这一点,或者说,他们因此受益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21世纪将好戏连台
  美国不愧是世界经济的龙头,美元的地位不可动摇。美国的领导作用既不可替代,
也无法避免。这就是中俄面临的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去年基里延科访华不能不带有
联合中国、抗衡美国的色彩。
  
  问题是对于美国的这种定位,许多国家并不特别买帐,比如前不久俄国、法国和德
国在莫斯科举行首次高峰会议,就令华盛顿疑虑重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急切向法国
、德国官员打听,这样的会议包含什么内容。
  
  美国原本是希望俄国纳入西方体系,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扩大之际,让它感到并非
是在孤立它,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这件事情进行得不错。但美国人要确保
法国、德国与俄罗斯的任何特别谅解不会破坏本已紧张的美俄关系。同理,美国也不希
望中俄接近伤害脆弱的中美关系。
  
  美国与俄国近年来关系紧张是世人皆知的事。表现最明显是在海湾危机问题上,俄
国与法国穿连裆裤子,以“斡旋”为由拒与美国合作。克里姆林宫对美国之不满,除了
对其经济援助不力以外,还来自以下方面:一、苏联解体以后,俄国经济力量大为削弱
,大国地位受到挑战,其地缘政治利益也发生了不利变化。
  在西部,北约东进咄咄逼人;在西南部,西方和其他势力加紧向中亚和高加索地区
扩张和渗透。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方面,美国不理会俄国的存在;二、与俄国前加盟共
和国波罗的海三国发展战略关系;三、怂恿欧盟延揽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中美关系虽然由于实现了元首互访而“更上一层楼”,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间隙,
两国在许多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在近期内没有希望得到解决。如人权问题、台湾问题、西
藏问题等等,国会刚刚以92票对零票通过反对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决议案可以说是
中美关系的注脚。
  
  既然是政治游戏,不但拼实力、拼智慧,而且涉及千变万化的因素,因此在新版“
三国演义”究竟会如何发展,还需要审时度势,因时而定。
网易社区
--
     
从火焰中出现,手舞镰刀,向着国王┅┅哼哼!兄弟们终于可以到地上为所欲为了!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4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