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朝日恩怨四百年:战争创伤难灭 仇恨跨越海峡(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27 13:11:35 2002) , 转信
日本与朝鲜同为亚洲东部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朝鲜半岛因其独特的地理
位置充当了中国文化进入日本的中介。同样也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日本每一次向亚洲
大陆的侵略扩张几乎都是以朝鲜为跳板。
从倭寇之乱到丰臣秀吉侵朝
日本从平安时代(794—1192)末期开始,向海外寻求发展。部分日本商人、武士与中
国不法商人相勾结,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以及朝鲜海岸,形成了明代中后期的“倭患”。嘉
靖年间,戚继光等率兵荡平中国倭患。同时,朝鲜李朝与明军远征倭寇老巢对马岛,彻底
根除了倭患。
1592年,统一了日本的权臣丰臣秀吉率军入侵朝鲜,并计划在占领朝鲜后进一步侵略
中国明朝。由于这一年是夏历壬辰年,因此在朝鲜史书中把这场战争称为“壬辰卫国战争
”或“壬辰倭乱”。
一开始,日军的进军非常顺利,在釜山登陆后不到20天就攻陷了朝鲜国都汉城,接着
又连克开城、平壤等地。朝鲜在抵抗日军侵略的同时,紧急向中国明朝政府求援。5月4日
,朝军全罗左水使李舜臣与全罗右水使李亿祺在巨济岛会合,击败由30艘战舰组成的日本
水军。29日,李舜臣首用“龟船”大败日军于泗川。7月8日,李舜臣设计将日本水军诱骗
出闲山岛,万炮齐鸣,击沉日军大小船只73艘。朝鲜水军从巨济岛到唐浦、闲山岛的三面
包围战,牢牢地掌握了制海权,使战局发生了逆转。
从1593年至1597年1月,日朝之间进行了长达4年的和谈交涉。1597年2月,朝鲜国王听
信谗言,中了日本人的反间计,下令逮捕李舜臣,日军趁机再次发动战争。8月,朝鲜水师
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朝鲜再次面临亡国威胁。大难临头,朝鲜国王被迫释放李舜臣,重
新任命他为水师统制使,并向中国明朝政府求援。李舜臣复职后,鉴于朝鲜水师已遭严重
损失的现实,决计避免与日军正面交战,在鸣梁以少击多奇袭日军,歼敌4000余名、击沉
敌舰30余艘。
1598年11月,朝中联合舰队在露梁海域与日军决战。海战进行了将近两天,共计击毁
和俘获日舰450余艘,歼敌1.5万余名,日本海军全军覆没。但李舜臣和援朝的明军将领邓
子龙在战斗中先后牺牲。随后,失去海上支援的日军陆上部队全部被歼,壬辰战争就此结
束。
从“征韩论”到《江华条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国势日微。尤其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边疆危机”后,东亚
地区以中国为核心的“封贡体系”名存实亡。与此相反,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却迅
速崛起。
在日本国内,丰臣秀吉两次侵朝的失败一直被作为“民族的耻辱”,日本武士阶层时
刻以“征韩”、“复仇”为己任。
1857年,美国人佩里率舰队打开了日本的门户。此后,日本国内一批革新势力开始致
力于推翻幕府统治,在日本建立新秩序,使日本富强。维新先驱吉田松阴曾这样勾画成为
强国后日本的国际战略:“现在要加紧军备,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封
立诸侯……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一如古时强盛之时。北则割据中国东北的领土,南
则掠取中国台湾及菲律宾群岛。”
明治政权建立之初,在几项内外政策上发生失误,国内暴动不断。许多人希望借发动
对朝鲜的战争转嫁国内危机。
此时的明治政府内部围绕“征韩”问题分成了两派:以代表守旧势力的旧武士西乡隆
盛等重臣为一派。他们希望借出兵朝鲜为在军事现代化改革中失去特权的旧武士牟取生计
,因此极力主张出兵朝鲜,其计划是先由西乡自任使者访朝,等待朝方对日使施加暴行,
即可宣布征韩;另一派以即将从西洋考察归国的岩仓具视等人为代表,主张“缓征”。这
场争论最终以西乡隆盛等人辞职结束。
1875年5月,日舰“云扬”号和“第二丁卯”号相继开入朝鲜东南部的釜山港。9月,
“云扬”号在私测朝鲜西海岸后驶抵汉城外海江华岛附近海面。20日,“云扬”舰溯汉江
而上,停泊于永宗城附近江面,与朝鲜炮台发生炮战,击毁江华炮台,不久又派海军陆战
队进逼汉城。翌年2月27日,在炮舰威逼和清大臣李鸿章的劝和之下,朝日双方缔结《江华
条约》。这一条约使日本取得了自由勘测朝鲜海口、领事裁判权和迫使朝鲜开放贸易等权
利。朝鲜由此开始走向日本的半殖民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