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一家日本餐馆的秘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Feb  5 18:42:10 2003) , 转信

  19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很快,棉纺就是其中之一。当时的布拉泽公司的
生产蒸蒸日上,纺织品涌向全世界各地。这引起了日本同行的注意。 

  布拉泽公司位于英国某地一条热闹的大街旁。每到中午,公司的职员和工人们都到对
面的一家馆子吃午饭。因为这是那条街上唯一的一家餐馆,所以尽管价格高昂,但每天还
是顾客盈门,热闹非凡。 

  不久,在这家餐馆的附近又新开了一家餐馆,那里上至经理,下至堂倌都是清一色的
日本人。这家餐馆一经开业,就十分惹人注意。它不仅价格比英国馆子便宜,而且味道鲜
美,服务态度极佳。时间一长,那些惯于守旧的英国人谁也经不起这些特色的引诱。于是
情不自禁,渐渐把就餐重心移向这家日本人开的餐馆。最后,甚至连一些高级工程师也慕
名前来。有时,某些职员或工人没带钱,在那里可以先赊帐,并同样受到热情的招待。久
而久之,搞得人缘极好,生意兴隆。 

  几年后的一天,这家餐馆突然倒闭,理由是由于出售饭菜价格低廉,成本高而引起亏
损。它使英国这家公司的职员和工人们都为之深感惋惜。与此同时,这家餐馆的经理和堂
倌扬言“无钱回国”,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常来光顾的吃客——一些工程师及高级
职员,请他们说情,协助谋求职业,以便筹集路费,返回家园。 

  由于这些高级职员平时受到日本堂倌的“特殊照顾”,对于他们也格外同情,因此都
极力向公司推荐。起初,公司也相当谨慎,但到底经不住高级职员们屡次的担保,最后,
不得不松口了。但是,公司里规定,所有进厂工作的日本人不许进车间,只许在车间外面
做做粗装工,如推筒管、运袋皮、装纱等,只要一到车间门口,就由英国人接替。 

  经过一个时期的紧张观察,公司管理人员发现这些日本人忠实可靠,干活卖力,并无
任何可疑之处,再加上往日的“交情”,警戒慢慢就消除了。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日本人
不仅能自由地进入各车间,而且有些日本人还被安排在技术部门工作。 

  可是,公司里的上上下下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家日本餐馆的全班人马都是日本第一流
的纺织专家。他们一边默默地工作,一边把英国纺织机的先进设备部件,结构及作用等,
都牢牢记在心里。 

  若干年后,日本人声称已积蓄了一笔款子并准备回家。他们顺利地办好了出国护照,
启程返回日本。回国后,他们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设计出一套在当时说来是相当先进的
纺织机械。从此,日本的纺织工业有了一个飞跃。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45.5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