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2005年:日本军事技术研究的走向[上]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18 08:53:06 2006), 转信


来源:《现代军事》

韦平和

  日本于2004年12月10日通过了今后十年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下一个五年的《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2005年是执行《大纲》和《计划》的第一年,日本增加了在军事技术开发与研究方面的预算,一些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一些项目开始立项。分析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公布的2005年军事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今后一段时间军事技术发展的走向。

  图1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761966400.jpg

2005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共编列研究项目29项,需要资金1440亿日元,约合14.25亿美元。这些项目包括:

  飞机项目5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2项,为下一代固定翼海上巡逻机,运输机、无人机研究系统;研究试制项目3项,为高机动飞行控制系统、抗冲击机体技术、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关键技术,申请资金约849亿日元。

  舰艇及水中兵器项目3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l项,为新型近程反潜鱼雷,研究试制项目2项,为未来潜艇系统、舰艇生存能力研究,申请资金约38亿日元。

  制导武器项目5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2项,为中程复合制导导弹、改进Ⅱ型近程地对空导弹/基地防空导弹;研究试制项目3项,为改进型地空导弹及其关键技术、超声速空舰导弹推进装置、舰艇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申请资金约145亿日元。

  电子设备项目10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 5项,为防空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火力支援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训练用J/ALQ-5ECM的性能改进、战斗机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系统、下一代机载测距仪;研究开发项目5项,为光电防御系统主动雷达寻的系统、双波长红外传感器技术、高级信息安全测评技术、综合模拟技术,申请资金约247亿日元。

  火器及装甲车辆项目4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l项,为新型主战坦克;研究试制项日3项,为未来轮式装甲车辆技术、高安全性发射药技术、新型柴油发动机技术,申请资金约145亿日元;其他项目2项。其中技术开发项目l项,为核生化侦察车;研究试制项目l项,为飞机驾驶舱防护技术,共需要资金约16亿日元。

  2005财年的研究项目预算高于前一个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各年(2001财年1085亿日元、2002财年1220亿日元、2003财年1325亿日元、2004财年1243亿日元)。但日本国内有人预测,这一预算可能会受2005-2009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总开支的影响而受到严格审定,某些研究试制项目的预算可能会被削减,但技术开发项目的预算预计会得到充分保证。

  飞机研制计划

  海上巡逻机和运输机

  2005年初,日本防卫厅在著名军工企业——川崎重工的工厂展示了下一代反潜巡逻机(P—X)和运输机(C—X)的模型,它们将取代现役的P-3C反潜巡逻机和C—l运输机,担负起日本周边海域警戒监视、反潜、侦察、海外派兵等多种任务。这是日本近30年来首次研发大型飞机,也是首次同时开发两种机型,因此被视为日本加强军事实力的举措而备受关注。经过招标,日本防卫厅最终确定了以川崎重工为主,三菱重工、富土重工等企业为辅的研制模式。川崎重工负责飞机的前部机身和水平尾翼,三菱重工负责中部和后部机身,富士重工负责飞机主翼和垂直尾翼,组装工作由川崎重工完成。研制工作采用并行实施和使用通用部件的方式,以降低研制、生产、使用、维护成本,加快研制进度。

  图2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773134800.jpg

日本已在2001~2004财年分4批投入2042亿日元,用于这两型飞机的研制,2005年度将申请经费783亿日元。在2004年,两型飞机用于飞行试验的l号机均进入制造阶段,2005年将进人收尾阶段,两型飞机都将开始制造用于飞行试验的2号机。

  图3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780047300.jpg

P-X海上巡逻机已确定采用4发动机方案。为了确保P-X机的高空高速、低空低速长时间飞行性能,发动机确定选用日本自研的XF7-10型。从2004年12月开始,该型发动机已安装在C-1 FTB运输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试验显示该发动机具有6吨级的推力。

  图4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781855400.jpg

    图5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784271200.jpg

C-X运输机在制造试验样机的同时,也着手引进发动机系统。2003年8月,正式决定选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CF6-80C2型涡扇发动机,于2004年购进3台,其中2台用于试验样机,1台用于地面试验。发动机系统的确定标志着C-X运输机已完成基本设计,开始转入详细设计阶段,用于静强度试验的01号机的制造工作随之展开。到目前为止,C—X模型机的测试、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等工作均进展顺利。

  图6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1672000.jpg

2006财年,P X/C—X项目还将需要600亿日元,开始制造用于全机疲劳强度试验的02号样机。预计两型飞机都将在2007年夏实现首飞,在2008年通过批量生产预算并开始小批量生产和装备,到2011年均将有望开始大批量生产。

  无人机研究系统

  无人机研究系统旨在发展一种母机搭载起飞、可自主飞行、能收集并传送视频情报的无人机系统。该系统将作为一种技术验证平台,帮助日本掌握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视频侦察,高速数字传送和高分辨率侦察等技术,为研制多功能无人机奠定基础;同时也作为战术应用演示样机,帮助航空自卫队研究固定翼无人机的战术应用、确定装备数量,改革航空侦察部队体制及构成等。日本曾在2001午研制出一种用F-4E战斗机投放,以降落伞回收的小型多功能无人机,目前的无人机研究系统就是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开始的,预计2007年完成。

  日本防卫厅技术本部还计划研制一种空中投放型小型无人机,设想由战斗机和未来的C-X运输机挂载、放飞,用以执行侦察监视任务。

  高机动飞行控制系统

  高机动飞行控制系统研究项目旨在使日本掌握用于未来轻型战机的推进控制技术,以大幅度提高其机动性能。项目始于2000年,至2004年已经花费了125亿日元。预计2005年需要9亿日元,作为项目最后的经费。该项目将在2008年~2009年取得成果,继而应用于日本未来先进技术验证机的试制。

  该项目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全机地面试验台进行飞行模拟,以验证发动机性能及综合飞行推进控制技术的可行性。所连接的2台发动机是为未来先进战机研制的XF5改进型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性能的验证将为日本未来战斗机的研制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先进技术验证机项目旨在研制一种双发10吨级演示样机,以掌握研制未来国产战斗机所需要的技术。机体大小预计与日本T-2高级教练机相似,试制经费预计需要500-600亿日元左右。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关键技术

  日本研究中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将采用独特的细长主翼,可在高空长时间滞空飞行,持续搜集日本周边情报,执行侦察、警戒和监视任务,特别是搜集周边各国弹道导弹的相关情报。目前该项目处于模型风洞试验阶段,此后将进行系统设计以及飞机自动起降系统、目标识别系统、防碰撞系统的试制。项目始于2003年,预计2006年完成试制、2007年进行内部试验。2005年预算资金为10亿日元。

  水中兵器研制计划

  新型近程反潜鱼雷

  日本认为,其周边的高性能潜艇呈增加趋势,作战海域也正扩大到日本沿海。由于沿海域水深较浅、音场较为复杂,日本现有近程鱼雷配备的声纳系统难以探测和跟踪目标。如果在现有97式鱼雷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作战能力的提高极为有限。另外,国外用于浅海水域的鱼雷,包括已列装的法国、意大利MU90鱼雷以及美国在研的MK54鱼雷,都不适用于日本现有的飞机和舰艇。日本曾设想自行研制用于浅海的鱼雷,与现有97式鱼雷并用,但同时装备两种鱼雷不利于作战和维护。因此,日本决定研制新型近程反潜鱼雷。研制工作将利用1998年-2003年实施的浅海近程反潜鱼雷的研制成果,在制导控制设备研制上充分利用民用技术和产品,从而加快研制进程。计划包括试制验证性新型鱼雷,用以检验系统设计,基本航行性能、制导控制功能以及与现有“阿斯洛克”系统的兼容性;试制并试验鱼雷的战斗部;研制各种专用测试仪器等。其间将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如在浅海域多种战术情势下的目标探测和识别、搜索与追踪以及推进器静音等问题。该项目在2005财年需要24亿日元,预计2008年完成试制前将陆续投入155亿日元,2009年完成研制任务。

  图7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13017600.jpg

    图8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22278600.jpg

未来潜艇的预先研究

  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着手建造下一代装载AIP系统的新型2900吨级潜艇,计划2020年以后建造更先进的未来潜艇,为此在2005财年开始研究工作。研究内容包括,确定未来潜艇的潜航速度、隐蔽性、武器系统等各项性能指标,以及如何在限定的排水量和经费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性能指标。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手段来进行,包括制作三维高精度数字模型、绘制二维图纸,以及进行模型试制和试验等。未来潜艇的研究在2005财年需要约8亿日元,计划2008年提交研究成果,2009年进行内部试验。

舰艇生存力研究

  这项研究旨在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力,包括增强舰艇规避导弹或鱼雷攻击的能力;被反舰导弹或鱼雷击中后,有效避免二次危害(如引起舰艇内部爆炸)并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能力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改进船体外形和结构,采用能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的新隐身材料,以及用高强度复合材料构建舰艇上层结构等。

  项目始于2004年,当年对舰艇上使用不锈钢材料和CFRP碳纤维材料进行了研究,并用这些材料进行舰体模型的试制和试验,2005年申请经费6亿日元,将集中研究抗水下爆炸和空中爆炸的能力;2009-2011年的后续研究将投入18亿日元左右,制造用于验证试验的大型实物结构计划于2011年完成。

  制导武器研制计划

  中程多用途导弹

  日本陆上自卫队参谋部认为,现有的87式中型反坦克导弹和79式重型反坦克导弹已经服役多年,在攻击能力作战灵活性、多用途性能、网络连通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欠缺、性能日趋落后,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导弹系统来代替它们。这种新型导弹系统将主要用于登陆作战、离岛进攻、打击侵入岛屿的游击队等行动,攻击中距离的装甲车辆、工事掩体及有生力量。中程多用途导弹系统已在2003年研制的XATM-6中程反坦克导弹的基础上,于2004年投入8亿日元着手研制。该项目在2005年需要39亿日元、2006年可能还需要45亿日元,用于原型产品试制。在经过技术试验和作战试验后,将于2008年完成系统研制。

  图9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24168200.jpg

导弹将采用新的发射技术,多目标处理技术改进的制导控制技术和先进的战斗部技术,能够同时捕捉多个目标、快速连续发射,具有“发射后不用管”的能力。导弹系统还将具有先进的网络连通能力,从外部获取更多的目标信息和效果评估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效能。

  图10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34985800.jpg

改进II型防空导弹

  改进Ⅱ型近程舰空导弹,基地防空导弹是在现役8l式和8l式改进型近程地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因此又被称为改进Ⅱ型81式近程地空导弹。与其前期型号相比,改进Ⅱ型可有效防御宅地导弹、炸弹、巡航导弹等小型高机动空中目标,打击超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陆上自卫队将利用该导弹,在师一级作战地区构筑综合的防空火力网,进行野战防空;而航空自卫队则将它用于战斗机基地及关键雷达设施等处的要地防空。该项目在1999年~2001年花费约19亿日元进行技术研究,2005年将转入正式研制阶段,2005~2009年将完成系统及各主要部件的设计和研制,进行验证试验,最终完成原型弹及地面系统的试制,预计2009年完成研制工作。

  图11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36539200.jpg

该导弹系统将进行一系列技术改进,包括:配用两种制导模式,用于空地导弹、巡航导弹防御时采用雷达制导,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避免反辐射武器攻击时采用光电制导通过优化弹体形状和控制系统来提高导弹的飞行性能;预测目标路线后限定雷达搜索范围,以扩大搜索距离、提高作战效能。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以提高搜索距离、增强跟踪小型超声速导弹的能力。此外,在研制过程中充分使用现有技术和民用技术,以加快研制进度、降低系统成本。

  舰艇作战指挥控制系统

  日本认为,现有的舰载武器制导系统无法应付未来的空中威胁,必须提高舰载雷达系统的探测能力和作战指挥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特别是多目标处理能力)。该项目旨在提高“宙新盾”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特别是其中的命令决策系统、SPY-1系列雷达系统的性能,2005年申请了55亿日元经费。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相控阵雷达高效率、高功率发射,接收模块技术研究,作战指挥控制系统的实时分布式处理系统模型研究,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的舰载武器制导系统|设计研究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提高相控阵雷达发射/接收模块的效率和功率方面,美国正在研究高电压工作的砷化镓发射/接收模块;但日本认为,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的性能潜力远不如氧化镓(GaN),日本将利用这种新材料来研制更先进的雷达发射/接收模块。预计上述研究将于2007年得到初步成果。

  图12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38879500.jpg

改进型舰空导弹系统

  该系统能在多个距离上精确迎击未来以高空-超高速、低空-高速来袭的空中威胁,如巡航导弹、超声速空舰导弹等,从而构建具有多层拦截手段的广域舰艇防空系统。日本认为,目前其周边国家的巡航导弹和空对面导弹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该个项目应该在今年正式立项、开始实施。目前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新型导弹系统的设计思想;对于关键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基于网络的导弹初中段制导技术,高精度末段制导技术,导弹增程技术,高性能战斗部技术,先进引信技术等进行研究;确定那些关键技术从国外引进、那些自行预制;搜集未来研制工作需要的技术资料等。按计划,该研究在2006年~2007年将投入87亿日元,2009年完成研究试制和内部试验。●

图13:2005年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开发预算申请项目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xdjs/02/11033356/20051025/images/12783081_2005102511365859738200.jpg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6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