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爱谁是谁),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三只眼看日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04日21:26:21 星期二), 站内信件

主题:第三只眼看日本
(作者不详)
百年以来,这个东洋岛国给中国民族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与仇恨。一部中国近现代
史,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这个岛国做惊心动魄的生死纠缠。几十年前的每个中国人,
都有着因为“日本人来了”而改变了自己生活与命运的悲剧历史。我们的国家,也曾
经屡屡因为与这个岛国的恩怨纠葛而脱离正常轨迹。烽火连绵起,仇杀未有期。一
切的一切,都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淡化,都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宽厚而泯灭。龌龊
仍然在继续,失败者的仇恨依然在积聚,阴霾依然浓浓的笼罩在太平洋上空,依然
笼罩在中国民族的头顶。
  正视日本,研究日本,是每个不想重复灾难历史的中国人的责任。
          一张日本名片
  日本国国名释义:日出之国。又称樱花之邦、火山地震之邦。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国土由四大岛屿与大约4000个小岛组成,面
积377800平方千米。海岸线漫长曲折而多港湾,境内山地崎岖河谷交错,山地面积
占80%。河流短小而水量充沛,湖泊多为小而深的火口湖与泻湖。温和湿润的海洋
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秋季常遭台风袭击。
矿种多而储量小,森林占总面积66%。地热渔业资源丰富。
  日本国人口12520万,自认单一的大和民族,信奉神道与佛教。
  日本国经济居世界第二。工业体系完整,工业结构为知识技术密集型。农业达
到机械化商品性生产,主产稻米小麦。渔业发达,捕鱼量世界第一。海陆空交通发
达,铁路47000公里,公路117万公里。货币为日元。
  日本国重要城市:东京(人口807万),横滨(人口277万),大阪(人口250
万),名古屋(人口209万),京都(人口146万),神户(人口149万),北九州
(人口102万)。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建国纪念日(即纪元节,日本纪元的开始)为2月11
日,樱花节为每年3——4月。
  日本国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9小时,比北京时间早1小时。
  日本国国花——樱花;国鸟——绿雉。
  这是世界承认并流行的日本名片。
——日本国的历史主线
  日本国这样勾勒自己的历史:远古、古代、中世、近代、现代五大时期。
  远古是指一万年前的时期,称为“绳文时期”。绳文即中国人说的结绳记事。古
代指公元初的弥生、古坟、飞鸟、奈良这四个时期。
  中世指平安、镰仓、南北朝、室町这四个时期。
  近代指明治、大正、昭和前半期(1945年至)。
  现代自然是战后至今(中古以前都很暧昧含糊)。
  近年来,日本人将自己的历史突飞猛进的向前推进。80年代,日本史学界宣布
发掘出三万年前的石器(石头)!今年,更宣布发掘出七十万年前的石器(石
头)。后来一查,竟然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考古专家藤村新一自己埋的!
  世人不禁愕然。
——日本文明:以中国文明为母体的亚文明
  日本岛屿的早期原住民肯定是有的。但是,他们没有创造出自己的原生文明,
这也是肯定的。日本的民族文明,是以古代中国的政治流亡者们踏上这些岛屿开
始,在后来与古代中国的长期交往中渐渐形成的。可以确切的说,中国文明是日本
文明的母体,日本文明是中华文化圈内的若干亚文明之一。
  让我们来理一理这条线索,它对我们认识日本国是有基石作用的。
  最早踏上这些蛮荒岛屿的中国人,是秦帝国的政治流亡者与出海采长生不老仙
药的方士及其弟子们。王桐龄先生的《东洋史》比较详细的考证了这一点,指出秦
始皇的长子扶苏在被迫自裁后,其家族与后裔逃到了这些东洋岛屿。后来,秦二世
胡亥的后人也逃去了东洋岛屿。在此之前,方士徐福率领八百名在江南选拔的童男
童女漂洋出海,为秦始皇求采仙药而一去不返。有史家认为,这些人也踏上了东洋
岛屿,并因为秦帝国灭亡而永久滞留在那里了(那位网友博学,帮忙论证一下,本
人匆匆间一下找不到原典资料)。扶苏后裔在东洋的世系繁衍,王先生做了图表排
列,并且为另一史学家马非百先生引证确认,大体如下:
  这些秦人后裔到了日本人说的“应神天皇”时代(中国西晋时期),已经成为古
代日本的一方诸侯,领袖称为“功满王”,其后是“融通王”(又称弓月君),人数达

18600余。胡亥后裔一支称为“己智氏”。融通王之后,秦人势力壮大,发展为四方诸
侯——武良王、云狮王、普洞王(又称浦东君,此人恢复秦姓)、夏德王。再其后
发展为日本六大部族(家族),宗氏、高丰氏、河胜氏、时源氏、朝源氏、惟宗
氏,其中酒公、大津父均先后在“雄略天皇”(中国南北朝时期)与“钦明天皇”时期

任大藏长官(财政大臣)。
  当时,这些秦人为蛮荒岛屿带去了崭新的文明,冶铁、农耕、医药、纺织、养
蚕、建筑等举凡谋生方式,无一不是先进的。由于中国民族的文明特质,加之人口
有限且武备不足,秦人不可能象英国人踏上北美洲那样残酷杀戮原住民,而只能与
原住民和平共处的生存。根据本人从有限资料推究,秦人基于扶苏的仁政传统,在
东洋岛屿采取了战国方式“割地自保,不争王霸”的生存方略。秦人在中国古代始封
诸侯之前,原是殷商镇守西部的部族武装(著名的蜚蠊、恶来就是秦部族猛将),
殷商灭亡,周人不用秦部族,秦人便长期在西部戎狄部族中争夺河谷自保生存。在
异族环境中独立生存,这正是秦人的悠久传统。
  一个必然的逻辑是,没有秦人的到来,这些东洋岛屿不可能进入文明形态。但
是,由于逃亡人口的结构缺失与谋生紧迫,这种文明又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以普遍
的社会形式成熟起来。日本岛屿如果不继续从距离最近而又最为发达文明的中国汲
取养分,文明的普遍根基必然无法成长。
  正式见于史书记载的最早中日关系,是《后汉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汉委倭
王”的事。其中来龙去脉与细节已经无法考据,大约也不用在此罗嗦。一个显然的史
实是,日本国从这时就开始了与中国的交往,并正式接受汉帝国封号——倭王,成
为中国的附属国。中国人也从这时开始对日本有了大致的了解。《汉书·地理志》
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倭字本意是丑陋的、矮小的、琐碎的意思。
一个“倭”字,使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用字的神妙。而我们中国的字词典却在“倭”字

不讲本义,只说“指古代日本”,令人不解。一位“姓名不详”的网友还曾经为此大发

慨。
  从此以后,日本与中国的来往就绵绵无绝。但凡盛世,都是日本国汲取中国文
明与财富的高潮时期,其中以唐代为顶峰时期。唐以后,日本民族的中华亚文明文
明已经成型,便渐渐转入恩怨纠葛的的中日时代。
  如果有人说这种分析与定性是中国人说的,不足为凭。那么我们看看日本人自
己怎么评价日本文明根基的。
  19世纪日本出了个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叫福泽谕吉。他写了本书叫《文明论概
略》,第九章为《日本文明的来源》,这样说:“如果过去我国没有儒学,也不可能
有今天。”又说:“总之,把我国人民从野蛮世界中拯救出来,而引导到今天这样的
文明境界,这不能不归功于佛教和儒学。尤其是近世以来儒学逐渐昌盛,排除了世
俗神佛的荒谬之说,扫除了人们的迷信,其功绩的确很大。”这位先生同时批评日本
学人,“日本史书大都不外乎说明王室的世系、记载战争的胜负或偶而涉及有关佛教
的荒诞之说,是不值得一看的。总而言之,没有日本国家的历史,只有日本政府的
历史。”
  “国家的历史”是什么?自然是文明史、民族史、文化史等。19世纪前日本人为什

么不研究这些?发达之后却为什么又疯狂的研究这些?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福泽谕
吉所处的时代之前,日本显然落后,是羞于研究文明史与国家史,有中国这样的强
大母体,便也安心做养子。发达之后,便不安于“养子”亚文明地位,想拼命找自己
的文明根基以正名,不惜自己埋石头自己挖自己考证到七十万年前!
  上述论断都是发生过的事情了。我们来看看日本现实的亚文明特点。
  日本文字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本文明的承载与传播。
  日本人的和服是中国“吴服”的改造,来源当是江南的八百童男童女。女人不穿
内裤,保留了古代中国人“衣”的基本特点。日本人唯一的发明,就是男人的那块兜
裆布,至今还留在相扑力士硕大无比的臀缝里。
  日本建筑的风格与秦代建筑如出一辙,屋顶都是瓦楞帽式的短而直,也有唐代
大屋顶(飞檐高翘,富丽堂皇),但却不是普遍形式。屋内设置则保留了中国古朴
的习惯,无非发达后工艺更加精细。
  日本人的饮食以中餐为基础变形改造,号称有中餐、西餐、日餐三大饮食系
列。前两种不消说日本人也不认为是自己的。单说日餐,除了生鱼片与寿司两种
(其实都是酱油蘸鱼再蘸米饭),其余的菜食饭食无不与中国大同小异。更奇怪的
是,日本文字中没有“蔬菜”这个词,一切蔬菜都叫“野菜”。这说明,日本文字定型

时候,日本人以捕鱼为主,还不懂得种菜(至少不普及吧)。
  行更不说了,牛车马车都是中国上古发明的(骑马走路姑且当作日本人发
明)。
  跪坐、行礼、接人待物之习俗,皇帝制度、官员设置及名称、剖腹自杀等等等
等,无一不打上“中国亚文明”的印记。稍稍留心,这种印记在日本在在皆是。
  说这些绝不意味着拿祖先的过去的辉煌与古代日本的落后做无聊的较量。问题
的症结在于,日本国并不承认母体文明是中国,或者千方百计的力图推翻这一为世
界文明体系所共识的结论。这又是为了什么?美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文
明母体是欧洲大陆(主要是英国),然则独立战争照打不误,抗争欧洲一分不让。
这里有着人类游戏的共同准则——文明历史是一回事儿,现实的国家利益与民族利
益又是一回事儿。但是日本人的怪诞思维在于:只要我经济军事强大,我就可以不
认任何人任何国家,你是我的文明母体怎么了?我说不是!你说是么?大炮的干
活!
  一位网友讲了一个故事:日本人做生意锱珠必较,分分文文都要算清(中国人
与美国人则相对宽厚,太小的零头一般不计较,长期交往,也就自然平衡)。有个
时期,他们接到几次日本公司的文件,称某年某月某日某笔生意,向他们少付了几
元几角几分,一定要如数补回。惊愕之余,他们认真的翻找原始档案(合同),仔
细算帐,有几次竟发现是日本公司少付了他们。以眼还眼,认真计较,日本公司只
好赔偿他们。
  国家的本性在民族,民族的本性在普遍的个人。普遍的个性如此,国家能有何
等境界?惟其如此,与日本国打交道,不从根上算老账,他就会彻底否认老账,甚
至还会倒打一耙,说你欠了他许多老账!日本国在侵略中国时的倒打招数历历在
目,有文件为证,岂可掉以轻心,一厢情愿的自做憨大?
  每每看见听说日本人的翻老账劣行(无休止的修改历史教科书等),就联想到
一个古老的问题:古代中国那些政治流亡者们为什么没有能将东洋岛屿的民族品性
提高一些?反而是自己陷了下去,作为日本民族来和自己的老祖先算恶账?慨然之
余,将眼光瞄向时光隧道,才发现时间空间多么容易膨胀一个群体与母体的自我剥
离意识。抗战后台湾还是中国的,曾几何时,台湾已经要阴狠的独立了。十年功
夫,原本不乏民族精神与强国激情的民运人士,在海外已经纷纷蜕变为数典忘祖的
“独立”乞儿了。何况数千年的悠悠岁月,能让那些灭国逃亡的中国人还保持一份拳
拳赤子之心么?
  过去的无可挽回。我们还是应当正视现实,抹去那无谓的母体良心。
日本民族的精神与性格
  让我们先看一段美国研究家的描述。
  约翰·脱兰在他的《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中这样描述日本人:
    与西方人黑白分明的思想方法不同,日本人的界限比较模糊。在国际关系
中,日本人讲究的是“政策”而不是“原则”。日本人似乎是没有道德心的……他的逻

就象日本人用的包袱布,可大可小,随机应变。不需要时,还可以叠起来装在口袋
里。
    日本人是不可理解的矛盾:既讲礼貌又野蛮,既忠诚老实又诡计多端,既
勇敢又懦弱,既勤劳又懒惰——统统同时存在。对日本人来说,这没有什么不正
常。日本人认为,一个人的矛盾越多,他便越深奥,自我斗争越尖锐,他的生活便
越正常。这种哲学主要来源于佛教神道……日本对满洲和中国采取军事冒险的原因
中,这些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沙哟
那拉。“沙哟”的意思是“这样”,“那拉”的意思是“就”,合起来是说“就这样吧
”。日本人
对一切事情每时每刻都说“沙哟那拉”,因为他们觉得每时每刻都是一场梦。人生就
是“沙哟那拉”。帝国可兴可衰,最伟大的英雄和哲人也免不了化为灰尘……日本人
最钦佩的是鲤鱼。它勇敢的逆流而上,跃越最陡峭的瀑布。但是,一旦捉住被放在
菜板上它却一动不动,无奈的迎接死神——就这样吧,沙哟那拉……在日本人的思
维方法中,先验与经验——菊花与军刀——之间是不存在缓冲地带的。他们真诚,
却没有“罪恶”的概念;他们有同情心,却没有多少人性;有家族,但没有社会……
日本人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他们使用工具的方法完全是错的。他们在铁砧上打铁是
蹲着的,使用锯子刨子是拉而不是推,盖房子先盖屋顶,开锁钥匙向左拧。日本人
做一切事情都是相反的。话倒着说,书报倒着念,文章倒着写(原译注,指日语动
词在宾语之后)。人家坐椅子,他坐地板。鱼虾生吃。讲完一个人悲剧后放声大
笑。穿新衣服掉进泥塘,爬起来面带笑容。有话不明说而是说反话。讨论问题拐弯
抹角。在家里以过分的礼节款待你,在火车上却粗暴的又推又搡。杀了人还要向仆
人道歉说把他屋子弄乱了……
  美国人在珍珠港被打痛了,不但给日本国丢了两颗原子弹并登上日本国土算
帐,而且着实下工夫研究日本人为什么在二战时大发兽性。没有这种研究敌人的认
真精神,绝不会有上述细致具体的描述。不管约翰·脱兰的描述与那个个人的见闻
有多少差别,本人相信他的基本点在于,他在从根本上寻找日本人疯狂的精神基
因,即或个别细节与今天的日本人有差别,也绝不影响他的基本结论的正确性。
  约翰·脱兰对日本国战争狂热根源的总体结论就隐藏在上述描述之中。他对日
本帝国的历史陈述也从来没有脱离这个基本点。该书认为,日本民族这种不和谐的
甚至是精神分裂式的民族性格,导致了他们绝对的崇尚强力征服,对内部是这样,
对外部世界也是这样。失败了,沙哟那拉,无所谓。日本战前的基层军官作乱(第
一章标题就叫“下克上”),是对内用强力说话,内阁不赞成战争,机枪的干活!对
俄国战争以及后来对中国的大规模战争,以及明知力气不济还是悍然发动了的对美
国战争,都是沙哟那拉分裂症的扩大化而已。
  所谓民族精神,当然是一种社会性的总体性格。他既表现在日常涌动的主流思
潮中,更表现在历史关键时刻民族的主流行动中。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偏离主流,绝
不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日本人的勤奋、聪敏以及谦恭礼貌等,绝不是主流精
神,也不是主流性格。日本人的主流精神是绝对的武运至上,绝对的强力征服,我
不能征服你,宁可你征服我,绝对不与世界和平共存——沙哟那拉,灭亡了无所
谓。国家兴亡的大事上如此,日常外交与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好好想想,日本政
府为什么就是不向中国人民认罪道歉?是日本人的认识能力问题么?非也。根本的
症结在于这种精神分裂的崇尚暴行的民族精神不允许他的政府这样做。说到底,根
源在于民族整体思潮,而恰恰不在政府。日本这样的国度,政府胆敢公然违背民
意,一定是机枪匕首的干活。不要忘记,60年代主张反省战争罪行的不破哲三,就
是被公然刺杀在演讲台上的。
  说日本人民是友好的,战争罪行只是一小撮人的狂热。那只是我们的的自说自
话而已。日本人无论在什么场合,从来不强调自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他们的暴力
欲望甚至在外交场合的姿态上也不愿掩饰。一个朋友说,日本在战争问题上从来没
有悔过意识。在私交场合或许能听到几句“我悔恨……”之类的话,但是一到稍微高
级的外交场合,日本人绝对不说道歉认罪之类的话,最多是“给你添麻烦啦”“曾经给

中国人民带来许多麻烦”等等。尤其对中国,更是国民精神绝对不能允许道歉行为!
但是,日本人对于美国却是俯首称臣,说奴颜卑膝也不为过。
  这是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是只认暴力强权的民族精神。美国强大,沙哟那拉,
宰割我也认了。至于中国么,对不起,除非你真正能战胜我,二战输给中国,那原
因多多,但绝不是中国比日本强大!
  请记住朱熔基总理访问日本时在电视台接受日本国民提问的场景。是日本普通
民众问,为什么中国老是提出让日本道歉的问题?朱总理回答,你可以想想,日本
什么时候向中国人民道歉过?这就是日本人民倒打一耙的精神——为什么你总让我
道歉?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潜台词很简单:暴力征服是日本民族的天性,你挨了打
说明你穷弱落后,活该!道歉?等你能打赢我再说。
  对于这种民族,我们需要如何应对?请记住美国人的作法。
——日本国的对外战争历史
  日本是个岛屿国家。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对日本发动如此高成本的远洋舰队战
争的国家,也只有距离最近的中国。但是,中国却没有对日本发动过一次战争。所
以说,在远距离长射程的导弹与热核武器出现以前,日本国享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
境。但是,这种安全环境并没有滋养出一个具有和平精神的民族。
  日本人的战争意识很浓烈,很久远。这个民族如果失去了战争,顿时就觉得没
了着落。只有杀伐战争,只有不断流血(自己流或别人流无所谓,沙哟那拉),日
本民族才觉得这个世界有意义。在没有能力走出岛屿打别的国家时,是无休止的内
部战争。在有能力漂洋出海的时候,又是无休止的对外战争。这里且不说古代日本
国内连绵不断的分裂割据与内乱战争,仅仅说对外战争,日本就是一个老资格战
犯。
  19世纪中期的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有两次对外战争,都是与中国开战。
  第一次发生在唐高宗(李治)的龙翔三年。日本对附属于中国的朝鲜发动侵
略,大唐出动强大的舰队,一战消灭日本战舰四百多艘,日本彻底失败。毕恭毕敬
的臣服于大唐,就是从这次战争失败后开始的。当时日本岛屿很是封闭,大约以为
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南北战乱与隋末战争,刚刚统一数十年的唐帝国没有
什么战斗力,才狂妄自大的挑衅中国的附属国。一战碰得头破血流,才知道大唐帝
国大大的厉害,于是立即变得异常的恭顺,遣唐使连绵不绝,拼命向中国汲取文明
营养,要多谦恭有多谦恭。
  不要忘记,这种尊敬是战争胜利的结果,而绝不是一衣带水的睦邻结果。
  第二次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几百年之后,日本人以为中国又不行了,便对中
国开始了骚扰试探性攻击(所谓倭寇之患),历经名将戚继光抗击,日本倭寇不再
对中国直接攻击,转而又打朝鲜主意。日本“关白”(日本官名,大约是实际执政
官)丰臣秀吉发兵又一次对朝鲜发动吞并战争。朝鲜求救,中国出兵。这次打得很
艰难,六年之中互有胜负,最后是丰臣秀吉见野心难逞,竟愤激而(气)死!日军
撤退。大将陈嶙、七十余岁老将军邓子龙与朝鲜名将李舜臣趁机大举追击,大破日
军。邓子龙、李舜臣战死。日军损失战船近500艘。
  这次战败,日本国并没有如对大唐那样恭敬臣服。但总算几300年没有敢在大举
进犯中国。
明治维新后,日本以小国民族特有的高效率与勤奋团结迅速崛起,开始了向中国重
新大规模挑衅的历史。我们简单排列一下中日战争的时间表:
  1894年甲午海战,中国以优势舰队大败于日本。
  1930年9·18事变,日本突然袭击,占领中国东北。
  1937年芦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在于中国开战的同时,日本还有两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1904年的对俄国战争(日俄战争,因争夺东北而起)。
  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以偷袭珍珠港开始对美国宣战。
  五场大战,发生在四十七年之内!无论是古代国家还是现代国家,这种大战争
的频率都达到了一个寻常国家难以承受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国的战争都不
是局部战争,每一次都是倾全国之力的大战争,所瞄准的目标都是远远超过自己本
土的巨大的国外领土。
  然而,五十年之后,日本国非但没有夺取并守住一寸土地,反而遭受了谁也没
有尝过的原子弹味道,丢失了北方四岛,龟缩回已经变成了焦土废墟的岛屿。五十
年后的日本,变成了法西斯主义国家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这种境况,与日本民
族的巨大野心相去何至十万八千里!
  但是,日本人绝没有说过“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为什么会这样?一个自诩最优秀的民族,甚至也被许多外国人(当然也包括许
多中国人)所称赞为优秀的民族,为什么会犯如此愚蠢如此疯狂如此不可理喻的错
误?日本民族没有政治家么?没有思想家么?没有战略家么?没有爱好和平的人民
么?怎么能大肆疯狂五十年,而没有一种内部力量能够制止这种疯狂?
  这种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异象,也只有一个绝无仅有的答案。让我们后边再
说。
——日本经济行为的基本特点
  日本国的经济崛起之快是世界最大的奇迹。短短的战后五十年,它已经是世界
第二大经济强国,(与此同时军费开支也是世界第二)。
  这个奇迹使日本人有了一个灿烂的光环--世界优秀民族。它一定程度的迷惑了
世界,也迷惑了中国。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对这个东洋岛国的崇敬仰慕之心,到了只
能用啧啧啧来表现艳羡的程度。一个与日商有来往的董事长曾经对我说,“中国人太
有些丑化日本人。人家说话哪里有‘米西米西的有’‘你的,什么的干活’这么说的?

家文明得很,富得简直,咳!”我哈哈大笑一阵,却是无言一对。
  不揭开日本经济奇迹的根基所在,就不能把握日本民族永远不能改变的那些根
性,就不能使我们的头脑清醒起来。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是无法相比的,尽管中国已经是帝国末世
的夕阳残照了。明治维新之后到甲午战争之前,也就是日本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之前,日本依然是勒紧裤腰带的经济小国。当时已经贫困的中国,为北洋舰队购置
的大吨位军舰也远比日本多,军舰的质量也比日本好。日本为了建立现代化海军,
举国捐献,连天皇也不例外。这种对比包含的其他意义我们暂且不论,只是须得明
白这样一个事实,甲午海战之前,日本还只是个振翅革新的经济穷国。如果日本人
果然有如某些啧啧啧者们所艳羡的那般优秀,何以在两千多年中都没有赶上来?维
新变革数十年,比失败了的中国戊戌变法可是彻底,为什么依然在经济上没有赶上
当时中国的老牛破车?战后同样几十年,却为什么就那般优秀,非但遥遥将中国甩
出,而且遥遥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甩出?连奠定世界工业文明基础的欧洲国家也被
抛在了后边?
  的确是奇迹。数数那些生产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日本人可曾有过?蒸汽机、
电、核动力,是日本人发明的么?铁路火车、公路汽车、天上飞机、海上机动轮
船,是日本人发明的么?现代冶炼技术、电话、电脑等,是日本人发明的么?(当
然,不是说日本人没有任何发明,比如活动的圆珠笔芯、各种改进型产品与技术与
卡拉OK以及诸多游戏软件,都是日本人的发明。可这些都与如此生猛的经济奇迹几
乎没有关系)。如果推进生产力产生质变的这些发明都不是日本人所为,那就意味
着,这个民族只能从正常的周边技术规律走工业道路,从正常的内外贸易活动走商
业道路。可是如果那样,会有日本国经济上的生猛奇迹么?
  走正常发展道路的国家许许多多,谁也没有做到。
  答案还得从日本民族最酷爱的战争中去寻找。
  日本的第一个起飞,是甲午战争之后依靠中国赔款的起飞。甲午战争失败,日
本勒逼中国赔款三亿两白银(硬通货)!三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有个网友算过
账,如果以年息8%计算,到现在是9696亿两,折合美元10万亿!想想我们的国民
生产总值与外汇储备是多少,就知道10万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20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70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