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笑谈印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3日08:31:1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现在,在欧洲人的眼中,中国人的地位还不如印度人,为什么?经过观察,除了
印度人的体毛较多,与白皮猪相似;颜色较黑,与黑人近亲以外。更重要的原因
是,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数百年之久,在基因中已经埋下了奴性的深根。印度人
见了欧洲人立马显出一副点头哈腰的嘴脸,无论洋人说什么它们的头都摇得象拨
浪鼓。不要以为这就是他们的反抗精神了,其实喝多了浸泡着尸体的恒河水的人
,摇头是表示同意和亲热的意思,再仔细想想,你又何时见过见了主人上下摆尾
的狗呢?(当然,家庭住房紧张的除外) 
印度人比较讨人喜欢,举手投足之间都显示出来自英国的纯种的绅士风度,表现
在帮人开门时的纯熟,弯腰时的谦卑以及与女士交谈的热情,但是在它们眉宇之
间却常常透出一种遗憾的神情,想必是因为颜色太黑,无法实现与英国绅士无缝
接轨而苦恼不已。诚然,以现在的科技,漂漂白还是可行的,但是他们的绅士主
人似乎没有进行彻底同化的意向;而以他们目前的财力,成为真正白色的绅士还
有点力不从心,毕竟这颜色不是用漂白水就可以洗掉的,更别谈光用洗衣粉了。
 
提高自身地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财富的累积,在短短不到十年间,印度从一
个赤贫国家一举成为一个拥有超过3亿中产阶级的中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惊天
地、泣鬼神的发展自然得到绅士们的众口称赞,在赞赏之余还怀着俺家孩子有出
息的自豪,自然印度的地位就更高了,有了钱的印度人觉得足以称霸亚洲,中国
自然和他们不具有可比性。但是据我所知,去年印度国民收入总值不过400亿美元
,虽然他家土地比中国少,但是人口大有赶超中国的势头,所以平摊到每个人的
头上,好像不足以使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如果有3亿中产阶级的话,这点钱还不
够它们分的,还哪里有钱买老毛子的飞机,还要造会炸膛的坦克(关于印度的军
事,后面还有详细分解),难道这就是著名的赤字经营?另外一种可能,就是…
它们的中产阶级大概比我们的无产阶级好不了多少吧。据印度国家机关称,年收
入在三百到五千美元之间的家庭(注意,是家庭!)都可称为中产阶级。哈哈,
先不要笑,让我们看看这意味着什么?首先,国际公认的赤贫线是人均(注意,
是人均!)收入每天一美元以下,那么也就是说人均的年收入在三百到四百美元
之间,换算成人民币就是2400~3000元,月收入120元。可以想象吗?这就是印度
的中产阶级,一年的家庭收入相当与中国城市职工一个月的收入,这就是号称拥
有三亿中产阶级的印度!当然,他们也有收入较高的家庭,年收入达到五千美元
,即月收入三千人民币,这略高于上海普通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但是对于印度人
来说,要达到这个水平除了要受过高等教育以外,还要拥有一个属于上层的名字
,因为一般姓名的百姓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可见,印度中产阶级的含金量是
非常低的。照此说来,中国早就迈进了先进发达国家的门槛了,看来大跃进的错
误并不是只有中国才有。据闻,印度国内流传着一段人人信以为真的神话,就是
,他们领先中国至少二十年!哈,真是,狗眼看人低! 
说到印度的名字,又是一段趣话。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各式各样的宗教不计其
数,在各种宗教的教义中都提及众生平等,但是忠实的信徒们却硬是把自己分成
不同的等级,并以姓名加以区别。最高级的名字属于僧侣,然后是武士,平民位
于下层,而贱民则不被当作人对待。某印度人因为拥有一个属于武士的名字,在
我与其谈起不同阶级待遇时,它撇着它那长的并不端正嘴说,现在情况好了,连
它们都可以接受教育了呢。哦,多么的宽容,多么的仁慈,正当我感动的准备落
下眼泪时,猛然间我想起,不久前才有大批的下等姓的人为了得到象人的待遇而
改教,一个人落魄到了需要改变信仰才能生存的时候,我不敢想象其原来所受的
待遇。是这些贱民们太不识抬举还是我们的见习绅士说了谎呢? 
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同时拥有最长的印度洋海岸线,加上老美在这一地区并没
有常驻的航母舰队,昏了头脑的政治家们居然起了称霸印度洋的念头。为了实现
这一梦想,不惜斥巨资购买了老毛子的淘汰航母,还建造了德里级的具有世界领
先水平的驱逐舰,但是两艘著名的高科技军舰都无法在海上行驶超过500海里,甚
至还在别人家里趴了窝。真不知道它们花了多少时间进行海试,造出了如此成就
的称霸印度洋的海军。再说陆军,绞尽脑汁东拼西凑总算弄出来个啊穷坦克,首
次试验,开了500米水箱就开了锅,等到火炮试射时,火控失灵,结果一不做二不
休来了个膛瞄直射,什么叫膛瞄?就是打开炮臼,从炮管中目视瞄准,然后装填
炮弹进行射击。网友评论“印度人真猛”!最后是空军,花了二十几年总算搞出
来一架飞机,却发现原来准备至少领先十年的优势技术已经在五年前过时了,折
腾来折腾去,还是花钱去买老毛子的飞机,谁让咱们有钱呢?别忘了,咱可是有
超过3亿的中产阶级的哦! 
印度的工业,参考了无数印度的考察报告,最后得出结论,印度基本没有工业!
啊?没有工业?怎么活啊?别忘了,俺家谁然没有中国大,但是可耕种面积要比
中国大三分之一呢。再说了恒河的水有了饿殍的滋润,可含有丰富的营养呢。人
是吃饭的,不是喝油的,要工业干什么?说回基础建设,印度国内没有高速公路
,幸存的为数不多的工厂的产品要在晚上才能运出工厂,为什么?当然是等路上
的牛都回家睡觉了才能开车啊!印度全国的电话装机容量比广州一市的还要少,
手机?那是什么东西?没听说过! 
记得有这么一说,某年某月某日,李瑞环和某些高级知识分子座谈,席间,某有
识之士说,现在的信息行业可是朝阳啊,我看我们的工业就放弃算了,全力发展
信息吧,快速致富!李瑞环答曰“好啊,今日午饭设于某地,这样吧,我坐汽车
去,你,坐信息去!”多么睿智的回答,我庆幸中国还有清醒的人,我们还有希
望。但是聪明的印度人却明智的放弃了工业,开始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印度
软件业的优势在于,数百年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在英语的使用上比中国人更具
优势,而在美国软件业发展的黄金年代,作为廉价的劳动力,印度人迈进了信息
的门槛。编程不需要强大的基础工业,只要一台廉价的个人电脑就可以入门,对
于印度人来说这不啻是个福音,同样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印度人终于在软件行业
中找到了一片天地。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在印度所谓强大的软件业的背后,事
实上并不存在很高的技术含量,他们充当的只是脑力蓝领的角色。不过,平心而
论印度在这方面的确有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但如果冲昏了头脑的话,我想,这
要变成一个笑话了。一次,和一位印度的老先生共进晚餐,无可否认,这是一位
令人尊敬的老人,但是,谈到软件业,老人有些失去了理智“我们印度在信息产
业的成就真是巨大,Hotmail的创始人是我们印度人,英特尔的创始人是印度人,
雅虎的创始人,你知道么,也是印度人,在硅谷有接近百分之三十的人是印度人
,连微软也有百分之三十的印度人…”我呕,我吐血,我只想对他说,算了,这
个世界的百分之三十都是印度的,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不出两年,印度的人口就
会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快去节育吧,天啊 
一个国家,如果连受过高等教育的德高望重的老人都不能正视自己的话,那么这
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久了。 
综上所述,印度,永远是世界的一个笑话 
对于印度我只能说这些了,尽管我嘲笑印度但是我还要和印度人合作一个月,我
还是印度的朋友,为了设计一台能够让印度人也买得起的真空炉而努力,虽然我
不知道它们是否愿意为了发展工业而花这一笔钱…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