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gertt (tigertang), 信区: Green
标  题: 逐鹿天下之印度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May 29 20:40:30 2003)

推荐度:★★★★ 
 作者:鼎之轻重 发表于2003-5-23 23:34:13 已被阅读14次 
 

------------------------------------------------------------------------------
--
 
    任何一个进取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扩张的民族,扩张是张扬的生命力,是民族前进的
发动机。扩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军事的,领土的。历史上的
中国,鼎盛年代往往是一个昂扬扩张的年代,自己主宰命运的年代,如汉之北击匈奴,唐
之远灭突厥;而不思进取的苟安年代则往往是一个受人宰割的年代,远有宋之猥琐懦弱,
近有明之昏聩腐朽。
    
    当今之中国,颇类似于汉之“文景之治”时代,国家在休养生息,积聚实力,经济在
稳步发展,政治也保持了初步的稳定。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紧随其后的是厚积薄发、
雄才大略的汉武时代,而能否创造出一个新的汉武时代,是横亘在21世纪中国人面前的历
史挑战。
    
    在《逐鹿天下》一文中,强调了一个面向世界的积极进取战略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
和必要性,它是人类历史对中国的深切呼唤和中国自身发展提出的严峻要求,是解决中国
生存空间问题的必由之路,而生存空间问题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国家的头等战略。

    不扩张就没有生命力,民族终将丧失雄心,磨灭斗志,最后无可避免地从内部腐化,
接受灭亡的命运。但是,强国之路充满了艰辛,我们应当有一个清晰长远的国家战略,并
取得全民族的高度共识,上下同欲,兄弟同心,这样才能稳步推进,逐渐逼近我们的目标

    
    中国有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应该说是有的,那就是邓小平的“三步走”,但是,这
个战略,相对我们的人口和应有的抱负,气魄上小了一些,过于内向,实践上方向感和可
操作性弱了一些,不足以彻底鼓舞民族的斗志,不足以慨然承担历史的重托。在《逐鹿天
下》中,提出了明确的21世纪中国100年战略,可称之为“四步走”战略,即,(1)富国
强兵,统一台湾,顺势南下东南亚;(2)进军世界粮仓-印度,铲除西南大患,从根本上
缓解生存空间问题,继而北上西伯利亚,西控中亚;(3)切断日本海上生命线,打败日本
,成为东方领袖;(4)最终率领东方,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逐鹿天下。
    
    台湾问题,无需多述,是一个强大中国必须跨过去的门槛,台湾问题一日不解决,中
国就一日不能成为真正的地区强国。而台湾的统一,必将震慑东南亚诸国,无论是历史还
是现实,中国都在此地区有强大的影响,恩威并施,就能整合这个大而富、但却四分五裂
的地区。
    
    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需要把目光转向印度。

    彼得大帝是现代俄国奠基人,他一生都在为俄国的扩张而战,死后留下了著名的《彼
得遗嘱》,阐明了他关于世界地缘政治的思想及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尽可能迫近君士
坦丁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
都要挑起连续的战争。在黑海边上建立船坞,在黑海边和波罗的海沿岸攫取小块土地,这
对实现我们的计划是必要的。在波斯衰败之际,突进到波斯湾,如有可能应重振古代与黎
凡特(今中东和巴尔干南部)的贸易,推进到印度,它是世界的仓库。达到这一点,我们
就不再需要英格兰的黄金了。”彼得大帝后的俄国和苏联,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进,在勃列
日涅夫时代达到颠峰,但最终止步于阿富汗。今天的俄国,虽然衰弱,但仍然有遏止不住
的南进雄心,俄国民族主义代表人物日里诺夫斯基曾说,“俄国士兵应当用印度洋温暖的
海水洗刷他们的战靴”。
  
    除了俄国,其它争霸世界的列强,统统都有控制印度的企图。而这一次,在解决了台
湾和东南亚问题后,历史可能轮到了中国人出现在南亚次大陆。
    
    印度的重要性,在于其重要战略位置、富饶的资源和广阔丰盈的生存空间。掌握了印
度,就可以南控印度洋海权,西望世界能源宝库波斯湾,东镇东南亚诸国,北缓华夏生存
空间之亟。地缘政治学家和国际战略学者们已经淋漓尽致地阐述了印度在大国争霸世界战
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也不能例外,印度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它
是我们21世纪世界战略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那么,我们能否囊括印度?或者至少在战略上控制印度,以促成一个亲中的印度,而
不是现在这样一个疯狂反华的印度?答案是肯定的,印度的历史、文化、民族性和现实,
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一个反华的印度,由于其固有的能量,将给中国带来深重的伤害
,它会成为美国钳制中国战略的得力打手,不但阻挠我们推进到印度洋,而且会对中国本
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在解决了台湾和东南亚问题之后,我们必须采取果敢的行
动,历史性地出现在印度次大陆。

    意大利文艺美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鲁迅也说,“历史
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这两句话适用于任何国家和民族,仔细研究印
度的历史,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印度战略。

    “印度人没有历史”,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说印度人没有历史?那是因
为印度历史具有如下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信史,
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
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印度只有神话,没有信史。印度古代有发达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但史书奇少,根
本没有像中国的《史记》和西方希罗多德的《历史》那样的历史典籍。印度人喜欢讲故事
,提到历史,他们喜欢说:“从前有个国王……”,至于该国王的真实姓名、籍贯、生卒
年月、在位时间等基本材料,几乎全无。幸存极少的史书,几乎每一页都掺杂着大量的空
想和传说,使人无法判断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故事。被认为正宗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
诸王世系》,一部叫《大史》,而这两部书又都极不可靠。

    印度人并不能从他们的历史中获得自信,因为印度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异民族征服的
历史,印度的文化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地接受异质文化挑战、不断地与异质文化交流的历
史。一次次异族的入侵带来了印度种族上的庞杂混血以及文化上的对立、冲突、交流和融
合,也给印度文化带来一些新的因素。这是印度社会文化具有无比多样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雅利安人、塞种人、鲜卑人、贵霜人、土耳其人、匈奴人、蒙古人和英国人
等都曾成功入侵印度,次大陆一再成为强悍民族的舞台,他们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
威武雄壮的活剧。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有一支操“印欧语”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从开伯尔山口进
入印度次大陆,这大概是印度有文字可查的最早的外来民族的征服。他们首先占领了印度
“五河流域”(今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旁遮普地区),同当地的土著民族(据认为是达罗毗
荼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雅利安人征服了后者,并逐渐向东扩张,侵入到富饶的
恒河平原地区。雅利安人在征服次大陆的过程中,逐渐放弃游牧方式,从事农业定居生活
。他们把被征服的土著人当作奴隶,让他们从事低贱职业。这次征服可以说是一次时间最
早、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的征服,它对印度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印度社会
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的起源,均与这次征服有关。

    塞种人原是住在伊梨河流域的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160年前后,塞种人受大月氏人的
驱赶,向南迁徙,通过开伯尔山口进入南亚,消灭了几个希腊人王朝,建立了统治。塞种
人的王朝除了北印度大部以外,向西南到达今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地区。塞种人统治了10
0多年,大约在纪元初衰落,印度现在沿用的传统历法(塞历),就是起源于此时。

    贵霜人也曾在印度(主要是北印度)建立过统治。贵霜人原是一个居住在蒙古高原西
部的游牧民族,我国古籍称为“大月氏”。公元前176年前后被乌孙人击败,向南迁移到今
阿富汗境内,征服大夏国后进而向南、向东挺进,建立了囊括整个北印度的贵霜帝国,它
同西方在经济和文化上有密切交往,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这个时代佛教文化出现繁荣。贵
霜帝国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密切的接触和相互影响。

    10世纪初,穆斯林开始进入南亚次大陆。1206年,土耳其人在北印度建立统治,史称
“德里苏丹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五个时代约320年,是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异民
族建立的王朝。

    公元14世纪下半叶,一支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的蒙古人势力渐大,首领叫帖木儿。
这一支蒙古人虽已放弃了游牧生活,定居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但仍保留着许多
游牧民族的特征,后在中亚的萨马尔罕建立了统治,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凡决定做一件事
,喜欢先念一段激励性的话:“啊!先知,请将战争之祸加诸于这些异教徒及没有信仰的
人们,并严厉惩罚他们。”当时的印度多数是异教徒,基于这种信念,帖木儿王于1398年
渡过印度河,长驱直入,攻占了德里,屠杀了10万之众的俘虏,摧毁了当时阿富汗人建立
的王朝,将全部财富掠夺一空,并驱使众多的妇女与奴隶将这些财物搬运到萨马尔罕,还
将大批工匠掠夺到萨马尔罕,帮助帖木尔王建造宫殿。在他们的足迹所及的地方,留下了
杀戳、饥馑和瘟疫。

    帖木儿攻占德里,主要是为了掠夺,并没有建立统治,建立统治的是他的第五代孙巴
布尔,是他开创了印度历史上的莫卧尔帝国时代。

    而近代以来,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长达180年。

    印度历史不但是一部不断被异族征服、统治和压迫的历史,而且还是一部四分五裂的
历史。与中国合多分少的历史相反,印度分多合少。中国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深入民族
骨髓,而印度人则对分裂习以为常,那是他们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生活。

    印度的历史犹如一长河,在它的大部分时段里,都是湍急而混乱,只在少数几个时段
平静而宽阔。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是印度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粗略地说,
印度历史统一与分裂的时间之比大体是三比七。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无论北印度或南
印度都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它们之间长期争战不已,相互吞并。印度历史上
只有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和莫卧尔王朝这三个帝国的统治超过了次大陆半数的土地,其他
王朝都只能被称为地方性政权。即使是这三个大的王朝,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次大陆,
仍有诸多小王国未归在帝国的版图内。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实际上也只不过是
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阿育王从来没有自称过“印度之王”,而只称自
己为“摩揭陀王”,并把其广大的领土称作“征服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分裂的历史传统,使次大陆上很难形成统一的、有力的民族国
家,是英国的殖民统治和宗教因素勉强把印度揉捏成一个国家,但它的凝聚力是如此的脆
弱,使得这个国家内部严重的种族冲突、宗教冲突和地区矛盾随时可能迫使其分崩离析。

 
    印度的历史,对于当代印度人来说,完全是不堪回首。而他们的历史,并非无缘无故
,是他们的民族性造就了他们的历史,而印度的民族性,实在是难以支撑当代印度精英的
野心。我曾在印度工作、生活过将近一年,接触过较多的印度人,多数是他们的精英,包
括广受吹捧的IT精英。根据我的体会,印度人普遍具有如下特性:第一,有手无脑,他们
并没有独立的思想,严重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他们习惯于做一个仆人,习惯于别人给他
们分配任务。印度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仆人,这并不是偏见,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即使
是他们最为耀眼的软件工业,也仅仅满足于从事产业链下游的一些工作;第二,懒散,得
过且过,这与中国人的勤奋努力形成鲜明对比。印度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多数国民却一
贫如洗,他们的宗教告诉他们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因此并不愿意努力奋斗以扭转命运。安
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大多数印度民众的特点。他们还极端缺乏精工的传统,无法建成独
立自主的现代工业体系,而这是一个大国立足世界的基础和命脉。

    《逐鹿天下》指出,中国的根本矛盾是:“中国庞大人口迅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日益高涨的民族抱负,与中国目前急剧窘迫、狭小、恶化的生存空间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我们必须拓展生存空间,以容纳我们的庞大人口。生存空间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
市场空间,但单纯的市场空间是脆弱的,极易被列强褫夺。马克思·韦伯说过,“部署一
打舰只在一定时刻比掌握一打可以废止的贸易协定更有价值。”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俄罗
斯的80亿美元债务和400亿美元合同化为乌有,中国也损失巨大。严酷的事实教育我们,领
土的掌握是基础和命脉,要从根本上解决生存空间问题,就必须沿着历史的轨迹,推进到
印度次大陆,那里还有可资利用的广阔空间。印度政府奉行反华策略,本质上是出于对中
国人拓展生存空间努力的深刻恐惧,但这恰恰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契机。

    向次大陆推进,我们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和能否做到的问题,接下来的则是策略问题。
坦率地说,我们有很多的牌可打:

    (1)从内部鼓励、资助印度的宗教冲突、民族矛盾和地区矛盾。英国人在这方面是我们
的老师,他们有着高明的“分而治之”手腕,当他们从次大陆撤退的时候,蒙巴顿勋爵抛
出“印巴分治”方案,至今仍是套在印度脖子上的绞索。印度既然可以支持达赖喇嘛的藏
独,我们当然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自身。印度可资利用的矛盾实在太多,略施小计
,印度就得内乱频仍,继续增加力度,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和宗教凝聚力就可能土崩瓦解
,就可能会回到历史上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个分崩离析的次大陆,符合中国的利益。

    (2)从外部施加强大的压力,东北方的缅甸和孟加拉,西北方的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
亲密盟国,有中国作为坚强后盾,他们就能对印度进行有力的挤压。

    (3)以印度政府的反华政策为契机,一旦天下有变,就从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推进到次
大陆腹地,一劳永逸地解决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问题。

    我们也欣慰地看到,从“文景之治”到“汉武之世”的转变已经初露峥嵘,一系列有
力措施正在推行。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中,中国军队轻取印军,但后勤乏力,以至于不能
继续向次大陆广阔的平原推进。但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青藏铁路的建设,将使得向次
大陆推进的后勤问题消失,印度政府对青藏铁路的极度恐慌,不难理解。只要西部大开发
能够成功,一方面能够从内部改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奠定了向次大陆推进的坚实基
础。

    展望未来,更多的是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印度也是一个大国,具有一定的力量。
向次大陆的推进,必须等到台湾和东南亚问题解决之后,国力渐强,才能全面展开。必须
促成与法德俄的策略联合,以抵消来自美国的压力。
    
    向次大陆推进,即使不能囊括它,即使开拓生存空间的努力失败,但我们至少要使印
度回到诸侯林立的状态,以消除来自西南的大患。只有西南大患解除,我们才能向北发展
,面对真正的强敌,俄国。历代亡国之痛,总是来自北方的野蛮民族,匈奴,突厥,契丹
,女真,蒙古和满清,如今接替他们的是俄国,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俄国都给华夏民族造
成了亡国的巨大压力。但只有先解决南方问题,才能直面北方问题,没有稳固的南方,就
没有胜利的北方。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个人应当努力抓取他抓不到的东西,否则天堂的意义何在?”
    鼎之轻重,似可问焉?鼎之轻重,实可问矣!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22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4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