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YONEX ISO-97VF), 信区: Green
标 题: 李希光:中美关系能否回到「大熊猫时代」?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Feb 19 17:55:40 2002) , 转信
「机长通知尼克松总统﹕再过半个小时专机就要抵达北京机场了。」尼克松听罢﹐情绪高
昂。他高大的身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站稳后﹐他目光正视前方﹐胳臂不断地做一种伸曲
﹑伸曲的动作。他的动作不断地加快﹐好象快枪手在练习掏枪。
尼克松要先伸手来示好
「总统先生﹐您在做什么﹖」一位随从问。「我在练习握手。」尼克松回答。尼克松向随
从解释说﹐在五十年代的一个国际会议上﹐当周恩来总理主动伸出手要跟美国国务卿杜勒
斯握手时﹐杜勒斯竟然扭过身﹐拒绝跟中国总理握手。尼克松希望这次见到周恩来时﹐用
最快的速度先伸出手来跟周恩来握手﹐把周恩来总理五十年代受到的那场屈辱消除掉。飞
机在北京机场着陆后﹐舱门打开了﹐尼克松站在舱门与舷梯的衔接处﹐向在下面迎接他的
周恩来总理招手致意。然后﹐他开始走下舷梯。尼克松总统在迈出舷梯的那一刻﹐腿和胳
臂几乎是同时伸出去的﹐深怕周总理先伸出手来。
坐在清华大学的办公室里﹐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先跟记者讲述了这段三十年
前的趣闻。「至于布什总统有没有尼克松总统那种胆识和魄力﹕热情地并早早地把手伸向
江泽民主席﹐我们要拭目以待。」李希光说﹐「我期待着布什总统与江泽民主席的北京握
手能驱散北京和华盛顿当前的严寒。」
布江握手能否驱寒回暖
李希光教授从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视角﹐把尼克松访华三十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分为四个阶
段﹕七十年代的浪漫化﹑八十年代的天使化﹑九十年代的妖魔化﹑二十一世纪的解妖魔化
时代。
李希光这样描绘美国媒体过去三十年对华报道的演变过程﹕在七十年代﹐当美国记者在北
京一下飞机﹐他对接他的翻译说﹕「带我去采访动物园﹐看大熊猫。」在八十年代﹐当美
国记者在北京一下飞机﹐他对接他的翻译说﹕「带我去迪斯科舞厅。」在今天﹐他一下飞
机﹐对翻译说﹕「带我去见法轮功。」
美对华报道卅年变幻多
「在尼克松访华前夕﹐《纽约时报》副社长﹑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访问北京时﹐突患
急性盲肠炎住进医院﹐为减轻痛苦﹐他接受了针灸治疗。结果﹐一根小小的银针奇迹般地
使他免除了痛苦﹐这位著名记者很快康复出院。随后﹐他在从北京发出的题为《中国来信
》的系列文章中重点报道了中国中医药的历史及功效﹐特别是他本人接受针灸治疗的经过
。该系列文章在《纽约时报》发表后在美国引起了轰动。随后﹐其它著名的杂志也对中国
传统医药做了详细的介绍。一股中国热在美国掀起。」李希光回忆说。
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尼克松总统乘坐专机飞往北京。在一个多月前﹐《时代》周刊
评尼克松为「一九七一年风云人物」的文章第一句话就是﹕「他通过开通与中国的对话在
历史上留下了一页﹐他是结束了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世界上两个伟大国家的敌对关系的新闻
人物。」《时代》周刊在文中接着写道﹕「如果有任何人能够挑战尼克松该年度新闻人物
的地位﹐只有老谋深算的周恩来是对手。周不仅在北京的权力斗争中加强了自己的力量﹐
他还把中国成功地推向世界外交舞台。尽管美国拚命阻拦﹐中国最终被联合国接纳﹐蒋介
石政府被驱除。是周恩来﹐当然还有藏在远处的毛泽东主席﹐响应了尼克松的建议﹐把紫
禁城大门向基辛格敞开了。」
在北京与毛主席和周总理紧张会晤之余﹐尼克松抽出了一点时间去登长城。一大群文字和
摄影记者跟着他一块儿爬﹐这些记者显然是要抢这条新闻故事。你要知道﹐这也是二十多
年来﹐美国记者被正式允许进入中国采访。当时一个记者问尼克松﹕「你对这趟长城游有
何感想﹖」这个问题令尼克松感到有点突然﹐他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出了一句只有伟大的
政治家才说得出的话﹕「这﹐我想……真是……一道巨大的墙。」当时有的记者把尼克松
在长城上漫步与几年前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漫步的意义等同起来。
长城漫步后赞美声不绝
「自那以后一直到八十年代末﹐美国的记者都学会了使用这种伟大的词汇描绘中国﹐或者
是引用别人使用过的壮丽词汇描绘中国﹕中国的历史是那样悠久﹑地域是那样广阔……那
个时候﹐只有伟大的词藻才能反映中国的真实面貌。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峰﹐
很多基本人权正遭到严重践踏。但是﹐尼克松带来的那一大批记者对这些根本看不到﹐也
不做报道。他们认为七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浪漫而神奇的世界﹕自行车王国﹑大熊猫﹑长
城﹑故宫﹑人民公社﹑讲道德守纪律的人民﹑富有异国情调的蓝色海洋(毛式服装)。
美国新闻界在那个时代对中国的报道﹐跟今天一样﹐并没有反映一个真实的中国﹐而是在
某种程度上误导了美国公众。就像今天的美国新闻界总是用黑白眼光看中国。尼克松访华
那阵﹐中国一切都好﹐而今天中国的一切都是黑
暗的。」李希光说。
「当时一个跟随尼克松的美国记者回忆说﹐他们乘车进了北京城﹐发现大街干净整洁﹐路
两边是低矮的四合院﹐院墙都用白灰新刷了一遍。但是﹐大街上显得空荡荡的。北京市民
好像都被限制在家里不让出来。」李希光说。
苏联当前中国是好孩子
「进入八十年代﹐当中国刚刚对世界打开门缝﹕允许私人雇工﹑开小饭馆﹔允许年轻人跳
迪斯科﹔允许妇女留披肩发﹑超短裙。这就不得了了﹐中国在各方面都是个好孩子﹐简直
没有任何毛病﹐跟邪恶的苏联帝国相比﹐中国简
直就是一个天使。邓小平因此连续两次被《时代》周刊选为风云人物。」李希光说。
「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个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允许各种规模的私人经济﹐并把保护私人经济写进了宪法
。对这些﹐美国媒体没有兴趣﹐他们眼中只有李
文和﹑李登辉﹑达赖﹑政治献金﹑卫星技术泄密﹑法轮功。」李希光说。记者问﹐美国为
什么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把中国当成「好孩子」﹖
冷战后转唱中国威胁论
「因为当时有苏联的存在。正如一个美国老学者在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指出的﹐『当
时﹐我们出于自私的原因﹐希望中国在军事上强大﹐以对抗苏联。』进入九十年代﹐由于
冷战的结束﹐苏联的消失﹐在妖魔化的作用下﹐
中国成了『坏孩子』。美国主流媒体的中国报道长期处在阴雨天。在这个时期﹐敌视﹑破
坏和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势力是主流﹐这股势力的声音占据了美国主流传媒和舆论的主导
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九九九年度的普利策新闻奖颁发给了《纽约时报》记者杰夫·格
什﹐他获奖作品是一组坚决反对美国向中国出售技术的系列报道。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媒
体对李文和冤案只是出于对公民的权力﹐而向李文和做了道歉。但是﹐它们在李文和这个
问题上对中国的妖魔化毫无反省。」李希光说。
「特别是近年来﹐中美一发生冲突﹐如北约轰炸中国使馆﹑中美撞机﹐在这些冲突中﹐中
国本来是占理的﹐但是﹐从美国媒体和美国舆论的反映看﹐中国的形象是一次比一次坏。
」李希光说﹐「早在一九九七年春天﹐美国兰德中心亚太政策研究主任麦克尔·斯文发表
了一篇题为《不要妖魔化中国》的文章指出﹐『在观察中国的圈子里﹐一股令人不安的潮
流正凶猛地袭来﹕一连串的文章﹑书籍和报章评论声称中国现在是对亚洲和平的主要威胁
。这种观点描绘了一个好战的中国忙于扩军备战﹐胁迫其邻国屈从于它并把美国赶出这个
地区。这种观点表明﹕美国面临着一个跟前苏联一样的敌人。这种分析是根本错误的﹐而
且将危及美国的利益。』」
中国媒体颂美之声升温
李希光说﹐而与此同时﹐美国的形象在中国越来越好。在中国的媒体上﹐人们几乎听不到
任何人提到美帝国主义﹑美国霸权主义。中国没有要求美国军队从某一地区撤军的呼吁。
比如﹐上周《中国青年报》刊登了的一篇歌颂美
国的文章说﹐当作者听到有人唱《上帝保佑美国》时﹐他的眼睛就湿了。
「我不指望美国人用中国人崇美的热情来同样对待中国。但是我希望﹐江泽民和布什这次
在北京的握手能尽快结束两国的冬天。」李希光说。他说﹐「近年来﹐中美关系就跟当前
北京和华盛顿的冬天一样﹐一直笼罩在严寒中﹔从李文和﹑北约轰炸中国使馆﹑中美撞机
﹑美国向台湾出售尖端武器到美国在中国领导人座机安装窃听器。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
布什总统即将来北京纪念尼克松访华三十周年是有助于驱走严寒﹑带来些许温情的。」
小布什登长城作何感叹
李希光说﹐「三十年前﹐尼克松总统结束中美两国长达二十年的敌对时﹐站在长城上说﹕
『这是一堵伟大的墙。』一九八四年里根总统爬上长城后说﹕『令人敬畏﹐令人神往。』
一九九八年﹐当克林顿总统第一眼看到长城时说﹕『真美﹐太壮观了﹐简直令人惊叹。』
」
「如果布什总统能利用与江泽民主席会晤的闲暇到北京远郊的长城对古代中国进行一次远
足﹐我倒是想听听他将发出何种感慨。」李希光说。
(香港文汇报专访)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