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美:不可避免的对决(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15 14:23:34 1999), 转信

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在10月26日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案》。当然这个法案还

需送众议院和参议院审议表决,而且克林顿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因此它最终成为正

式法律的可能性超不过百分之五十。
对此,中国政府表示了“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很耳熟的用词吧?好比人家准备强奸

你老妈,你的反应是“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很好!)。幸好,10月29日美国助理国

务卿皮克林在北京指出,美国已向中国保证,美国行政部门将全力使“ 台湾安全加强法

案”不能成为正式法律。看来,似乎我们找到了“战友”(有些荒唐?),事情总不至

于太糟糕。
于是,一边在那里口口声声言辞讨伐,这种讨伐永远停留在例行公事般的宣读上,连一

点行动也不敢表现,甚至于比老毛的口诛笔伐还要苍白,难道汉语的退化真是不可避免

的?另一边,却是坚定地增加对台军售,坚定地给这个战略盟友撑腰。而我们,还在自

欺欺人地报道“有少数人”敌视中国(说“一小撮”恐怕不能服人),当然“骂阵”最

后以自吹自擂式的“这种行为必然遭到失败”而完满结尾,于是洋洋得意收兵回营。
其实我们可以看几个例子。
10月19日,由总部设在纽约的亨利·卢斯基金会赞助的《美国人看亚洲》指出:有51%

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安全利益基本上是个威胁,也是挑战,必须受到遏制。

”大多数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也说,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从事“不公平”贸易的主要国

家。
美国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及北卡州立大学联合等三所知名学府二十多

位教授最近完成一项学术研究报告,发现无论是军方菁英、社会菁英或一般大众,对於

美国出兵保卫台湾的态度有相当高共识,他们可以容忍的美军牺牲范围在1万7000人至2

万人之间。这说明了什么?要知道,美国民众所知的海湾战争牺牲383名大兵,朝鲜战争

54000,越南战争58000,索马里行动43。只要不是地面战争,不用核武器,根本不可能

牺牲20000人。那么,实际上美国的民意等于支持除了地面战争和核战争之外的一切保
卫台湾的军事行动。
我们可以清醒了吗?
我可以再举一个例子。
在我的大学期间,我遇到这么一位在日本和中国呆了二十年的美国教授。他很明白地说

中国应该分裂成六、七个国家,“Independent and Cooperative”(独立和合作),
就象阿拉伯世界一样。实际上,这种观点在美国是很普遍的。李登辉不过是说出了主子

想说的话而已。
也许这只是民意,在我们的政府看来“毫无力量”的民意。
我们总是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就是,以中国的“国情特色”去揣度美国的政治。在我

们这里,民意与长官意志相比并不重要,立法与行政相比并不重要,法律与政策相比并

不重要。我们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体制,掌握了天子即可“令诸侯”。我们不知道,在美

国民意的力量有多大,因为总统乃至每个政客的政治生命因民意得以生存,因为国会掌

握了财政大权,因为总统根本没有权力花钱不够就印发钞票。这样的错误导致我们在外

交上更注重领袖外交,而不是民意外交。
我不想在这里论述民主的内涵以及谁对谁错。我只是讲述一个事实。在这样的民意下,

你根本不可能指望美国的根本政策出现有利于我们的变化。
有人说美国的政治就是选举政治,美国的外交政策无非是选举战和党派斗争的体现。所

以有留美的华侨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美国就这样,每次总统选举打响就会出

现一股反华浪潮,出现一批强硬言论和行动。可见他们的民意是什么样的民意!这些华

侨看来是很世故了,也是一种生计无奈之下的适应社会吧。可是,我们扪心自问,为什

么他们总是选择反华作为竞选的口号?我们难道也要接受这个无奈的美国社会吗?我们

难道不要统一不要台湾了吗?这样的痛苦,我们已经承受了一百年,还要再继续下去吗


我刚才说的一句话是,幸好似乎美国政府并没有“失去理智”。
美国政府当然不会失去理智。它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认识得比我们对自己的国家利益更清

楚。实际上,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利益,从来没有所谓理想、民主、人

道的因素。美国的利益就是维护在太平洋的支配地位,以台湾这个战略要点控制中国和

乃至日本。难道你还天真地梦想美国会放弃台湾支持中国统一?
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美国人不会冒与中国开战的风险和代价。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它

当然不会冒险。但是出现真有解放军大军进攻台湾的情况,它决不会坐视不理,甚至极

有可能倾尽全力。如果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它还做什么世界霸主?那不是意味着和

平交出在东亚的统治地位?你看到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国在外来挑战旧国际格局的

时候曾经缴械投降的?——即使仅仅是局部的格局改变。
美国政府的利益是与民意一致的,否则它早就垮台了。所有的区别在于表现形式,前者

逻辑更严密一点,推断更细心一点,而后者更情绪化一点。仅此而已。
美国在东亚的所谓地缘大战略,是在二战结束后的数年之内形成的,至今并无废弃,反

而在加强。其中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美国在东亚-西太平洋地区的“前突性军事部署

”,以及美国所划定的“东亚地缘政治分界”,这就是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岛、菲律

宾等在内的“东亚大陆东岸沿岸岛屿”的战略防线,在此防线内,美军具有明确的安全

承诺。
划定这一战略防线的设想,在杜鲁门1949年12月秘密采纳的《国家安全委员会48号报告

》中就已提出,由艾奇逊、肯南等冷战鼻祖加以具体化和实施。假如说,在朝鲜战争爆

发之前,朝鲜半岛、台湾岛是否包括在此防线之内,曾有一些模糊,那么,在朝鲜战争

爆发、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之后,这条防线就变得十分清晰,而且被“硬化”起

来。
因此,从地缘政治意义上看,是战后美国的帝国势力范围的战略防线,把台湾和中国大

陆长期地分割开来。在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美帝东亚战略的本质并没有被触及,只是

它“保卫台湾”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是“三个基本点”(即:一、承认只有一个中

国;二、反对海峡两岸以武力解决问题;三、两岸对话)、“一个中心”(即“美国将

信守在《与台湾关系法》中所作的承诺”)和“模糊战略”出台的背景。
为了理解“三大支柱”和“模糊战略”,我们必须先来分析美国在这里的根本性战略目

标和限制它的主要因素。首先,美国必须继续维持原有的东亚战略防线,包括使用军事

手段,从而就必须保持它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即:在假想敌(即中国大陆)试图在

台湾海峡打破这条防线时,美国必须以武力干涉介入,这有关到美国霸权在全世界的威

信,没有半点回旋的余地。
其实,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国会1979年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中明确无误地表达了。

克林顿在最近的记者会上还特地提起1996年美国向台海派遣航空母舰,暗示美国坚守“

保卫台湾安全”的承诺。当然,这种中美军事冲突的假设场景,对美国的代价是巨大的

也是它试图竭力避免的,因此才会提出“三大支柱”和“模糊战略”,为的是保持两岸

分裂的“和平”现状、同时扮演两岸和平的调停人和教父的角色,从而在现阶段避免出

现台湾被大陆收复、美国必须军事介入的局面。
那么,我们的结论是:在“做”和“说”的问题上,出于政治家的考虑,美国政府一直

采取“只做不说”,而美国民意却要求“既做且说”。李登辉的问题在于他认识到这一

点,先美国政府而“说”了,这就是一种试探,试探美国政府是否也觉得是改变“ 只做

不说”的一贯政策的时候了。所以,在“两国论”出台后不久,“加强台湾安全法案”

也出台了,导弹和坦克再次大批送到台湾。这就是事实。
现在担心的是,美国政府会不会感到与中国的对决不可避免,于是干脆撕下原有的伪装

,赤裸裸不再受言语的拘束?我看这个结果一定会发生,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但绝对

会有五十年的时间。总之,它必然会影响中美乃至世界几十年的关系。它再次让我们清

醒地认识到,国际政治是残酷无情的,中美的对决也许不可避免。
以前看过一期《南风窗》,刊头评论说二十世纪最愚蠢的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我不禁

大叫一声:My God!我们的杂志编辑到底怎么啦?这就是他们认为的世界吗?他们是否

知道自己在胡言乱语呢?
任何一次大规模的战争都是大国政治的体现,都是发生在一种国际格局受到挑战的时候

。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明知自己失去赖以维持自己支配地位的实力,绝对不可能和平

放弃已有的利益。德国两次挑战英法,日本挑战美国,这就是战争。历史上,甲午战争

就是没落的清王朝不甘失去东亚地位的最后一次抗争,当然失败意味着旧的东亚政治格

局和利益分配结构彻底被打破。
那么这种地位的变更是否可以和平解决呢?
单纯消灭一个国家或者削弱一个国家,并不困难。问题是,一个或几个国家在处于支配

地位时建立了一种国际政治经济的秩序,这种秩序决定了一系列的规范,例如谁是友邦

谁是“无赖国家”,什么叫做公平什么叫做掠夺,什么国家在什么层次什么范围发挥什

么角色。这种行为规范和裁决标准,交叉错综的利益分配体制,连同制定和服从这个规

范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就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世界。在没有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特

殊法庭”的情况下,除了战争之外,没有其它办法完成一次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分

配。
而往往一种旧的体制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后,慢慢变成一种阻挠世界发展的力量,同

时也阻挠许多生机勃勃的年轻国家发展甚至扼杀其生存的力量。我们几千年的人类历史

就这样发展过来的。世界就在每一次自我否定之后走向大治。
难道这就是战争的愚蠢吗?
有人讽刺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式的长城。现在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异曲同工。中国修筑

长城也是为了防外敌于国门之外,但是又阻挡了什么入侵呢?元朝的铁甲,还是努尔哈

赤的入主中原?没有。在矛和盾的对立中,矛永远是强于盾的,进攻永远是压倒防守的

更主要的,这种做法意味着一种典型的自保心态,一种对自己的实力失去信心的心态。

虽然一个国家能够修筑这样的庞大工程本身是实力的象征,但同时它恰恰意味着对由盛

转衰的恐惧,对失去所拥有的地位和生活的恐惧。最近公映的《星球大战前传》有这么

一句话:“恐惧导致仇恨,仇恨导致痛苦。”这句话可以原封不动还给美国人。
问题在于,他们的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是最幸运的。那么。我们的政府有没有认

识到自己在历史中的角色呢?我们的政府“智囊团”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呢?我看没有

他们生活在一个由天真无邪的理想主义编织成的虚拟社会中,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困

难是存在的,有时还是很艰难的。但是,掌握一个十二亿人口大国的航向,如果没有困

难,要你们干什么?送上一句崔殷泽的名言:“你家有地吗?——那么你回家种地去吧

”这句话,可以奉送给所有身居要职却又大谈困难的政府官员们,包括那些“智囊团”

所谓的“专家”们。
我无法想象中国如果失去台湾,在世界上是否还有可能获得自己的地位。这不关民主与

否、发达与否的事,而是台湾在太平洋的战略地位,在中国人心中的民族信心。
有这么一句广告词,可以稍作改动后用来问问自己:
“中国失去台湾,世界将会怎样?”
10月26日的加强台湾安全法案说明什么?中美对决可以避免吗?
对决可以避免。如果中国的发展出现停滞,也许在5年后进入一种自顾不暇的状态,当然

不会去挑战美国在世界格局中的统治地位。这样,美国就不会把你看作是第一威胁,甚

至还有可能象当年罗斯福对蒋介石一样扶持。因为在那个时候,必然会有其他强国终于

与美国对决。也许是德国,也许是日本,也许是几个国家的联合。这样的结果,对于中

国来说,一步不慎,将会不止彻底失去台湾,还可能失去西藏或新疆。我心忧中华,但

是对于中国有能力承担挑战美国的盟主,始终内存疑问。因为我们的制约因素太多了。

对决又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在十到二十年,这种对决就必然发生

当然,我们希望国内能够发生一些有益的变化,我们的政府表现出足够的睿智,我们的

交更成熟一些,不要象现在这样失误重重。每一次对决总是一场生灵的涂炭,也许这一

就是世界的毁灭。这是一条单行道,往往是身不由己的。如果是世界毁灭,又何尝不是

种命运注定呢?
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选择这种对决。因为,起码我们可以多一点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

受人宰割,只要这么一点点,就足够了。
----------------------------------------------------------------------------
----
跟贴

--
※ 修改:.options 于 Nov 15 14:19:40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wownet.neu.edu.c]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nd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