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长篇分析:EP-3走了,海狼艇又要来了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23日16:25:0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对我国南海沿海进行空中侦察的EP-3E的美国间谍飞机终于被请出了国境,但美国对中国
的电子侦察,不仅没有因此而放松,反而更加紧锣密鼓了。最近,美国国家安全局出资
改建的海狼级核潜艇“吉米·卡特”号,将成为一艘海底通信光缆的窃听母艇,它不久
后会不会出现在我国的沿海呢?它的后台老板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呢?
据美国报纸载: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出资,正在康涅迪格州格罗顿的通用电船部改
造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吉米·卡特”号,使之成为一艘海底通信光缆的窃听母艇。改装
后,将由它携带数艘袖珍潜艇,潜航至外国的海底通信光缆附近,由袖珍潜艇对光缆传
输的信号窃听、破译、记录、中继,再由联络光缆干线传输到母艇上。母艇上的巨型计
算机对信号进一步地解码、解调、重组、破译、记录,最后实现对假设敌国(或商业对手
)光缆的窃听和破解。此后,台湾媒体披露,美国军方(背后仍是NSA)将帮助台湾在东部
海域敷设用于监听的海底电缆,以监视解放军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活动以及在东南沿
海地区导弹部署的情况。美国的举动表明:NSA继陆地、空间和海洋的无线电通信监听之
后,其触角又将伸向宽带/超宽带的超大容量光纤通信领域。其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的信
息安全所构成的威胁,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NSA是20世纪电波斗争的产物,同时又将电波信号对抗发展到了极至。
早在19世纪60年代,即莫尔斯发明电报码(1835年)不久,德国卡西斯基、法国克尔
克霍夫斯、中国上海一家电报公司都相继提出了密码理论,破译理论和保密及破译技术
。西方人对密码和破译有着传统的历史性偏爱。早在威尼斯共和国时期(13世纪),它就
在外交信件中使用了密码。1895年~1918年,即无线电发明到一战结束,是无线电通信
、无线电侦听、保密和破译的早期阶段,列强各国都有自己的侦听班子,破译了十分重
要的情报。德军利用侦听/破译,取得了坦能堡战役对俄军的决定性胜利。这时的工作
,主要靠手工+人脑。
1918年~1945年,即一战结束到二战结束,这条隐蔽战线迅速发展,各参战国有关
人员从几十、几百人,发展到上万人。这条隐蔽战线的作用,对正面战场的胜负影响巨
大。美国海军的密码分析小组在1924年才4人,珍珠港事件前后达850人,战争高潮时达
6000人,破译出了大量极重要的日军密码电报。这时的破译由早期靠少数密码奇才演变
为依靠大规模人力、辅助机械(如IBM制表机和各种专用密码机、破译机)和友邦机构协调
。由小罗奇福特领导的美海军信号保密科和太平洋舰队无线电分队,在华盛顿通信保密
科总部、菲律宾分队、英国新加坡小组协调下,成功地破译了日本海军核心密码——舰
队通用本JN25b(它的报量占日本海军的一半)。由此,以弱胜强,打赢了中途岛战役。太
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派自己的车去接罗奇福特参加庆功会,并当众称:“中途岛的主
要功劳,应归功于这位中校。”由于种种原因,尼米兹两次为罗氏请功均遭阻挠,直到
里根任总统时,才将勋章授予罗氏,但他早长眠地下。到1943年春天时,美国海军的破
译水平提高之快,连日本使用新的乱数表后,仅3天就被机械破译。因此,山本五十六在
巡视所罗门群岛布干维尔前线时,被预伏击毙。除此之外,美国海军小组还破译了日本
商船的四位密码本(S密码)、冲绳战役中“大和”舰的出击令。战争期间,美海军破译日
海军密码达75种,使日本遭到了重大损失。
同时,英国利用破译德国恩尼格玛“哑谜”密码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
利(恩尼格玛在使用早期由波兰密码三杰进行了成功破译)。为了支撑这一重要机构,英
国在战时人员物资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在布莱契雷庄园组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密码情报
破译中心,有上万人从事直接和间接的密码分析工作,成为英国情报工作最辉煌的时刻
。
美国陆、海军在二战高潮时共有2万人从事信号情报和保密工作(其中陆军信号安全
局共10609人)。到1949年,由于军事情报中的信号工作越来越重要,成立了特种部队安
全局(总人数8500人)。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和国会也成立了美国通信情报委员会。早在
1947年,美、英、加、澳、新五国就签署了《联合王国美国协定》,确定他们之间在信
号情报和密码技术上的合作。目前,媒体炒作的“梯队”侦听站和澳大利亚松石峡侦听
站,就是这个协定的现代产物。实际上,早在二战时的1943年,美英就签定了信号和密
码的秘密协定。
朝鲜战争爆发后,特别是中国志愿军入朝参战,暴露出美国武装部队安全局是个效
率不高的松散组织,美总统杜鲁门指示调查。国防部长、国务卿、中央情报局主任任命
布朗尼尔组成4人调查委员会,经半年工作后,提出了关于信号情报工作的著名“布朗尼
尔报告”。该报告列举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老机构的缺点,建立组织强有力的中央性
机构,并确定了它的权力、从属和指挥关系。杜鲁门全面接受了报告,于1952年10月24
日签署了“通信情报工作”备忘录,并使这个权力很大的中央机构成为“国家安全局”
。同年11月4日,总统令生效,国家安全局(NSA)正式成立。12月26日,总统批准了国家
安全局第九号指令,作为法律生效。由此看来,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对NSA的催生
,也有关联。
NSA几经演变,现由国防部长管理指导,并接受中央情报局局长牵头的跨部局高级委
员会(美国情报委员会、国会情报委员会、国家情报任务分配中心等)的咨询、建议、指
导。刚刚成立时,NSA有1.2万人;1969年越南战争高峰时,NSA和三军密码系统共有9.5
万人;1970年初,NSA仅在其米德堡总部就有2.4万人;1977年,NSA约5万人,另外的一
个中央安全局(负责处理NSA管辖外的信号情报)4.5万人;1978年,NSA有68203人。目前
,NSA在6万人左右。1989年,NSA的经费为100~150亿美元,目前约150~200亿美元,但
外界没有人真正清楚具体数字是多少,也搞不清楚在编制内有多少人为其服务(一称为3
.5万人)。一句话,NSA指挥管理美国三军和国家级机构的密码系统,对内保密,对外侦
听分析,并负责配送传递。
NSA一经成立,便以充足的经费和极高的效率工作。关于它的内部组织,美国政府一
直讳莫如深,成为核心机密。1960年叛逃到前苏联的NSA特工米切尔和马丁曾披露出一些
。大致分为三类。前端单位:信号和保密部门,密码分析部门。支援前端的单位:中心
计算机室、本部与全球通信部门、训练机构、密码学校、业务计划和管理部门,器材购
置部门(“吉米·卡特”号潜艇就归该部门签约并监督改装)。一般性机构:包括行政、
人事、维修、安全和法律等等。这些机构名称时时变换,但功能基本不变。在冷战时,
前端的A组负责苏联和东欧的密码侦破,B组负责中国、朝鲜、越南的密码侦破,C组负责
其他国家的密码侦破。支援前端的W组负责管理侦听网和卫星信号情报的收集,K组负责
电子侦察船和侦察机,现并入W组。
早期的NSA,在美国密码权威弗里德曼指导下,还有些古典主义的密码研究机构,利
用统计学、群论、数论、随机过程等高等数学分支(陈景润在数论上的一些成就曾受到当
时的NSA的评估),来分析和组制密码。现在,几乎是清一色的计算机和软件人员的天下
了。早在1957年,NSA就制定了发展计算机的“闪电计划”。1961年用计算机装备第二代
电子侦察船;1962年首次发射电子侦察卫星;1966年NSA成立“国防特种导弹与宇航中心
”,专门侦听破译苏联火箭发射和卫星的遥测、遥感信号;同年澳大利亚的松石峡侦听
站开始工作。1968年1月23日,美国电子侦察船“普韦布洛”号在朝鲜海面被俘,它和今
年4月1日在我国海南发生的“撞机事件”并成为侦听装备大泄密的两大事件之一。1971
年,苏军总情报部成立计算机特别情报中心,破译效率和编写密码水平大为提高,NSA在
刺激之下,投入了一场越来越大的主电脑升级大竞赛。1973年,NSA首次发射供实际使用
的“流纹岩”电子侦察卫星,电子侦听上演了太空版。1977年~1978年间,前苏联研制
了两代电子侦察卫星,弥补了差距,并且在越南金兰湾建立了针对菲律宾苏比克湾美海
军基地的大型侦听站,与冲绳美军侦听棋鼓相当。据披露,NSA在60年代有手工侦听站2
000余个分布于全球,技侦人员在8000名以上。各种侦察机EC-130、EC-121、EC-47、U-
2、SR-71、EC-135、EP-3、P-2V、RF-101等均能担任信号情报任务。
“普韦布洛”号事件后,前苏联得到了美国电子间谍船的重要资料,研发了14种级
别的电子间谍船(香脂级、竹子级、樱桃级、海滨级、尼古拉·租博夫级、改进型帕米尔
级、莫马级、改进型和平级、登山家级、灯塔级、海洋级、伦特拉级、第聂伯级等),而
美国则渐渐放弃了这一传统情报收集方式,更多地用侦察卫星和侦察飞机来承担相关任
务。不久后,随着“吉米·卡特”号核潜艇的加入,NSA又将会从海底把触角伸向它的目
标。
1983年,NSA安装克雷XMP-24巨型计算机,将全球的美国和盟国情报机关的52台大型
机连结起来构成网络,并研制了网络专用软件。其中使用关键词的搜索引擎技术,在90
年代中期推向民用网络市场。1986年,今天的全智能化NSA新大厦竣工,人们开始了解N
SA的外部面孔。这也是里根共和党政府在和平扩军的政策下,送给NSA的大礼包。
1991年12月,前苏联解体,曾与美国对峙的强敌倒下。开始美国情报界自我表功,
但自90年代中期后,它们渐渐地感到“鸟尽飞,良弓藏”,连自身也难以完整保存下来
,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因为作为主要对手苏联的消失,NSA的结构和任务都面临着调整。
无论从哪种角度看,新的对手们都全然不同于武装到家的前苏联。NSA为了说服国会两院
及美国的纳税人,按从前的份额领取联邦预算内资金,必须重新寻找适合的目标。于是
,他们开始把更多的触角伸向了台湾海峡,伸向了中国大陆。
但是,前苏联的解体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普及,也给NSA的侦听业务带来了一些问题。
●NSA原来的主要业务部门A组(苏联东欧组)由于业务量大大减缩,人员面临大量下
岗和提前退休,而B组(中、朝、越)、C组(包括穆斯林国家的其他国家)的资深业务人员
严重不足,无法在短时间内大大扩充。
●由于计算机芯片和软件的不断升级,各国密码的难度都在增加,破译的成本和难
度也就相应的增加。
●网络和光缆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通信的面貌。光缆容量是电缆的100万倍
以上,网络使大容量数字通信的时间以毫微秒计,尽管NSA拥有万亿次的计算机(雷克公
司已破产,此机系IBM系列),但维持原有的分析破译能力,挑战网络/光缆时代,也并
非易事。虽然“吉米·卡特”号进行了改装,然而光纤通信的新密码要比无线电通信复
杂的多。它的理论和实践与传统的电波密码不同,需要新的人材和设备,投入大。
●由于网络和软件业的迅猛发展,美国的知识精英发生了很大的结构性变化。美国
航天局、中央情报局、原子能委员会和NSA再也吸引不到足够的人材了。民用公司可以大
量招雇在软件方面有创造力的印度人和华人,但国家核心机密部门只能雇传统的白人,
这招致了NSA整体素质的下降。原有的那些计算机和密码专业人员被民用高技术公司、网
络公司、网络安全公司挖走(这些公司的收入是NSA的5~12倍),NSA的旧人因保密原因必
须养着,新人又进不来,机构僵化,运行不灵,人材枯竭。
●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手机雪崩般地席卷全球,也让NSA难以应付。对手机的侦听
、追踪、语音处理,都需要巨大的投资和人力。
●网络战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战战场。象NSA那样的卫星电子侦察手段难以发挥作
用,庞大的机构也不适应单枪匹马的黑客。虽然单独的PC(包括奔腾四芯片)尚无法与NS
A的巨型机匹敌,但用宽带连起几百台PC和高手,就能给美国的各种情报安全机构造成巨
大的麻烦。(作者:先一)
舰船网友关注我国海底光缆安全
如果美国是要对我国的海底光缆进行实时监听,从现有已知的技术水平,从原理上
猜测可以有以下的方法:①在靠近陆地的地方敷设监听装置(如小潜艇或水下机器人),
于附近的陆地设置接收站(如有解算能力的母潜艇或母船),再铺设另一条光缆连接,此
法虽然动作较大,但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方子。②在离陆地较远,但光缆敷设较浅的地
方,设置监听装置,在该装置上方海面设置浮标(甚至可以设置浮标船、钻井平台等等伪
装),装载传输设施。③在离陆地较近,对方监控能力很强、附近陆地社情不适合的地方
,可使用发射能力小的浮标器材,并以对方该地区活动较多的船只类型为伪装(比如渔船
、渡轮等),轮班在浮标周围活动,保持全时接受能力。④在对方监控能力过强,上述方
法无法实行的地点,可铺设一定距离的缆线,通向对方监控能力较差的地点,再通过浮
标,以方法②或③传输讯息。
改装海狼级,无非是依据它的任务设想进行的,方法不同,肯定改装的内容也不同
。比如使用方法①海狼艇就要装敷缆装置并装备小型子潜艇,使用方法③时,还要同时
改装一批任务用船。值得注意的是,海狼艇搭载的小潜艇与我海底光缆对接的能力,还
请杂志予以介绍。
bear6月28日201146
中美海底光缆有四对光纤,在中国大陆和美国大陆各设两个登陆站,形成环形,并
以分支方式连接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关岛,中美海底光缆包括美国班顿、日本千仓
、韩国釜山、崇明、台湾枋山、汕头、日本冲绳、美国关岛。由于此系统在美国有登陆
站,在陆上就可窃听此光缆的信号。因此它无需兴师动众派“吉米·卡特”号去窃听。
它最感兴趣的应该还是我国近海铺设的内部通信光纤。而东海和南海是美间谍核潜艇最
有可能出没的地区。东海北连黄海,东到琉球群岛,西接我国大陆,南临南海。东海南
北长约1300千米,东西宽约740千米,海域面积70多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
最大水深2710米。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
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约有35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
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这两个海区海底深度较大,
海底地形复杂,有利于核潜艇出没。由于海狼级最大下潜深度可高达610米,最大航速(
水下)高达35节,因此它可迅速隐蔽地到达预定海区,放出小潜艇(载有海底机器人)潜入
我近海海岸窃听光缆信号。由于海底光缆通信是利用光信号在光纤内折射达到传输信号
目的,故没有无线电波泄漏。不能用常规方法窃听。它可放出海底机器人通过电视遥控
切割光缆,并连接窃听数据的光缆回母潜艇。此技术现已非常成熟,前不久中美海底光
缆被鱼网刮断,日本维修船就是用此方法将海底70米处的断缆接好。通过母潜艇分析处
理所获得的信息(加解密技术,现在全世界也就美国最先进),从而获得所需情报。此乃
现场即时窃取信息。异想天开一些的话,它还可能把偷接的窃听光缆延长至陆地的窃听
基地,当然它无需将偷接的窃听光缆延长至冲绳或关岛,到台湾就很近!如果真是这样
的话,非常可恨!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提出些反制方法,共同探讨。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5.134]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