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国有股减持让印度犯难(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2月11日18:48:37 星期三),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ongueByTongue 讨论区 】
【 原文由 pippen 所发表 】


记者日前在印度南方一家国有宾馆亲眼目睹:由于政府准备将其转让给私
人资本,宾馆员工便发起集体抗议行动,竟然打着“出售宾馆将危害国家安全”
的大幅标语,让人真有点啼笑皆非。这仅是最近一个时期围绕印度国有股减持
这一浩大工程中的一个小插曲,印度的国有股减持也是一波三折。

  目前印度忙于规划“十五”计划宏伟蓝图,印度《金融快报》日前却报道
称,到印度“九五”计划末,印度最多只能减持国有股1800亿卢比,远低于计
划所拟订的2389.5亿卢比的目标。报道称,“九五”计划的前4年,国有股减
持的收入仅为972.5亿卢比,尽管在最后一年减持势头很猛,但仍很难达到计
划规定的目标。

  文章指出,尽管印度石化公司、印度石油有限公司等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
减持已到最后阶段,如果成功,政府将有大笔进账,但即使包括上述收入仍不
能完成“九五”计划的目标。经济分析人士普遍强调,政府“九五”国有股减
持计划受挫,将对“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及今后印度经济改革的顺利实施产
生负面影响。

  对此,印度减持国有股撤资部部长阿鲁·苏瑞却不以为然,他表示目前最
重要的目标不是国有股减持能带来多少收入,而是由此带动的国企经营模式的
转变。

  印度自独立以来到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奉行公私并举的“混合经济体制”
。印政府投资了数万亿卢比建立起200多家国有企业,涉及机械、能源、航空、
电力、军工、纺织、银行等要害部门以及国民生活方方面面。但长期以来,国
有企业效率低下和经营状况不佳一直让印度各届政府挠头,现已成为制约印度
深化经济改革的一大难题。印度财政部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仅1997年,印度
国有企业亏损额就相当于政府用于农业的全部费用,两倍于投资教育事业的费
用。

  为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印度采取了出让非战略性国企股份的政策,除军工
等战略性国企外,国家将分阶段撤出投资,并允许外资进入。印度还专门在中
央政府一级成立了撤资委员会和减持国有股撤资部,以加快非战略性国企的私
有化步伐。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印度的大型国企已减少到46家,但国有电话公司、航
空公司和银行这些各自行业中的“巨无霸”却撤资进展缓慢。以政府投资的印
度航空公司为例,印航每架飞机平均有750名雇员,是世界上超员最多的航空
公司,其工资占营业成本的25%。过去5年间,已累计亏损约2.5亿美元,大约
为公司净资产的1/4。不佳的财政状况已迫使印航延期购买新飞机,并将全球
飞行目的地缩减了近一半。虽然印度政府2000年就宣布将出售25%的印航股份,
但由于在许多技术性问题上含糊其辞,让海外投资者莫衷一是,迄今无人提出
申请。

  纳拉亚南总统日前在印度议会又一次强调了国有股减持的战略意义,他称
大多数国企糟糕的经营状况不能再拖下去了,撤资已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财
政部长辛哈也表示,政府将加快国有股减持步伐,期望今年从撤资中获得1200
亿卢比收入。可话一出口,孟买证交所的交易指数当天就下滑了4%,民间批
评指责的声浪也随之而来。有舆论感叹,看来在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
想顺利完成国有股减持并非朝夕之功啊!


《环球时报》〔20020307 №r〕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61.158.105.115]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