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皮皮鲁),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度概况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4 23:29:18 2003)
(一)、印度历史
当我们的研究从希腊和罗马转向印度时,我们便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种差别并不
只
是对比它们的自然环境后自然呈现的差别(职业、饮食、居住和服装等的差别),这种差别
要
根本而广泛得多。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再生和因果报应等基本
观
念和制度有细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更确切地说
,
它们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所有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所以,如此形成的印
度
模式也完全与众不同,而且持续很久,以致印度文明至今仍具有将其与其他一切欧亚文明
区
分开来的明显特点。
这种独特性也是中国文明的特点,不过,这是在假设中国在地理和历史上都空前未有的与
世
隔绝的条件下才这样说的。而印度,其早期阶段似乎与西面雅利安入侵者所定居的地区(伊
朗
高原、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半岛)的早期阶段基本相似。约公元前 1500年前后入居印度的
雅
利安部落拥有与亚该亚人--多里安人同样的生理特征、畜牧经济、社会制度、诸神、史诗
。
此外,印度雅利安人在他们的次大陆上与外界隔绝的程度也远不及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人
。
印度西北部的山脉不是不可逾越的,所以军队、商人和朝拜圣地者来来往往地翻山而过达
许
多世纪。实际上,在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北部与中东和中亚之间的相互影响超过印度北部
与
半岛南部之间的相互影响。
于是,自然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印度雅利安人能发展起一个与他们西面的亲族如此
根
本不同的文明。现可得到的证据很少,不足以提供一个具体或明确的回答。但是,最简单
而
又似乎可能的解释是,印度雅利安人印度化了。印度雅利安人与定居不太开化地区的亚该
亚
人、多里安人或拉丁人不同,他们在印度河流域遇到了一个拥有大的都市中心和密集的居
民
的高度发达的文明。虽然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已遭到征服、受到鄙视,但由于他们人数
众
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使原先的文化留存无几。相反地,当
雅
利安畜牧者在那里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得很近地生活下去
。
这样和平共处和互通婚姻达救世纪之后,其必然结果是文化融合。
马克思说过:“印度人没有历史。”含义是: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历史
,
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
为
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一、哈拉巴文化
大约距今4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
个
高度发展的文明,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
系
统,2500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
当
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这就是被称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此外
还
有摩亨左达罗、信度等古城。
哈拉巴等文化在兴旺了千年之后就消失了,一批批自西北方(北伊朗高原)涌入印度次
大
陆的雅利安人成了这块土地上的主人。这些白皮肤的“高贵人”(雅利安一词的原意),在
征
服了黑皮肤的当地土著居民后(达罗毗荼人,基本是黑种人),创造了一个与哈拉巴文化并
无
承袭关系的新文明体系——一吠陀文明。
二、雅利安人的影响
雅和安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后,集中居住在旁遮普有大片草地供放牧牲畜的多雨地带。
不
过,渐渐地雅利安人开始扩散到森林茂密的恒河流域。他们的扩张最初很缓慢,后来铁得
到
采用,扩张的步子大大加快了。这时,主要活动由畜牧业改为农业。此外,恒河流域的季
风
气候也使栽稻成为可能。在旁遮普,栽稻比种小麦和大麦时的产量要高很多。因而,人口
密
度的中心从西北部转向东部,东部成为最初的强大王国的所在地。
从畜牧业转向农业,促进了建立新村庄所必需的各种行业,如木工业、冶金业、纺织
业
和制革业等。随着以河流充当运输交通干线,农业也促进了贸易。贸易刚开始时,通常实
行
以货易货的办法,母牛为大笔交易中的价值单位。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当铸币出现时,最
早
的度量衡恰恰正是雅利安印度文明之前所实行的度量衡。城市由原为贸易重地或专营某些
行
业的村庄发展而来。
经济发展转过来又促进政治上的合并。原先,印度雅利安人象他们西方的亲族那样,由得
到
长者议会和部落大会帮助的部落首领组织起来。 早期国家中,恒河下游区的摩揭陀王国
由
于地处两条主要的商队路线上,又控制铁矿丰富地区,故很快强盛起来,超越其他国家。
摩
揭陀凭借自身的有利条件,后来成为孔雀帝国和笈多帝国形成时的基地。
公元前4世纪的难陀王朝是最早为建立国家而有条不紊地开发摩揭陀资源的王朝。他们开筑
沟
渠,织组灌溉工程,建立有效的征税管理制度。难陀王们现被说成是印度最早帝国的创造
者
。事实上,他们虽然为帝国奠定了基础,但并没有实际建成第一个帝国。完成这一历史任
务
的是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孔雀的青年冒险家,他于公元前321年夺取难陀王位,进而建立
了
以他名字命名的著名帝国。
最初,印度雅利安人跟其他雅利安人一样,划分为武士贵族、祭司和平民这三大等级
。
他们没有与社会等级有关的种种限制,如世袭职业、限于同一等级内通婚的规定、宴请同
伴
时的禁忌,等等。但是,到公元前500年时,种姓等级制度连同它的所有基本特点开始起作
用
。关于种性等级制度的起源,虽然现已提出许多种理论,但普遍同意,肤色是一个基本因
素
。其实,梵文中的种姓——瓦尔纳一词,意即肤色。
雅利安移民非常清楚自己和当地黑土著在肤色上的差别,称土著为达塞人,即奴隶。
由
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故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从而发展起四大
世
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即签上(婆罗门)、武士贵族(刹帝利
)
和农民(吠舍)组成。第四种姓(首陀罗)留给达塞人,达塞人不得参加宗教仪式,也没有其
征
服者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种族上的划分不再与现实相符合。雅利安部落常常与达塞部落
结
成联盟,进行对其他雅利安部落的战争。而且,雅利安移民还同采纳雅利安诺言和习俗的
土
著混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达塞人的祭司开始成为婆罗门,他们的首领成为刹帝利。由
于
上述原因,今天,印度南部黑皮肤的婆罗门同样具有贵族气派,而印度北部某些地区的白
皮
肤、灰眼睛的贱民也不再因为他们的白皮肤而地位有所提高。为了切合这些现实,商人和
某
些地主被归入吠舍,而耕种者和一般劳动者则成为首陀罗。
在这四大划分内,现已成长起令人迷惑的各式各样的种姓。它们都有四个基本特征。
一
个特征是具有独特的职业,所以银行家和商人常属于吠舍种姓。另一特征是有世袭的原则
,
这体现在对婚姻的复杂的规定和限制中。此外,种姓对食物、水、接触和礼仪的纯洁还有
更
进一步的种种限制。最后,每一个种姓都有自己的“法”,即道德准则,用以规定各种义
务
和责任,如赡养家庭,履行为结婚、出生和去世定下的仪式,等等。
在这一种姓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即不可接触的人,今天约占印度人口的七分之一
。
他们注定只可从事商业或那些被认为是不洁的行业,因为这些行业或是沾污了某些仪式,
或
是获取人或动物的生命。这些职业包括猎人、捕鱼人、屠夫、刽子手、掘墓人、承办丧葬
者
、制革工人、皮革工人和清道夫。从事这些职业的结果转而导致社会隔离。贱民们居住在
与
世隔绝的材庄或城镇外面的住房里,只可以使用他们自己的寺院和水井。他们必须非常小
心
地避免沾污各种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不可与后者发生任何肉体上的接触,在极端情况
下
,甚至不可进入后者的视线。因此,直到最近几十年,每当他们走出自己的住处或村庄时
,
就必须敲打一对拍板,警告他人,他们正在走近。
贱民们今天还进一步遭受心理上的伤残,这种伤残同身体上的伤残一样使人残废和退
化
。按照因果报应的学说,一个人在现世中的地位是由其前世的行为决定的。因此,贱民们
应
由于他们过去的罪孽而对他们现在的苦境负责。改善在来世中的地位是贱民们唯一的希望
,
而这只有通过恭敬地履行现世中的责任和义务来实现。
社会法令和宗教法令的结合,使种姓制度至今仍在起作用。应该指出,种姓制度还有
关
于相互帮助的种种规定,使一个人只要遵守其规定便可获得安全。所以,种姓制度现在仍
是
印度社会钢铁般的框架。虽然它现已受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并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急
迫
需要而遭到破坏,但它实际上仍在印度四分之三人口居住的农村地区发挥作用。
三、改革与反改革
以法、因果报应和再生为基本原则的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制度的组成部分。最初,雅
利
安人信奉的典型的部落神都是自然力的化身,如因陀罗为雷和战争之神、阿耆尼为火神、
苏
摩为神圣的令人致醉的苏摩液之神。这些自然之神对畜牧者是很适合的,但是,当雅利安
人
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就不得不转向新的神,自然而然的会占用当地古代农业文明在
数
千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些宗教思想和习俗。因而,出现了印度教的“三大神”——造物
主
梵天、仁慈的保护神毗湿奴、强大的毁灭之神湿婆。
与这些新的神相伴而来的是权力愈来愈集中到祭主阶级即婆罗门的手中。这一变革可
能
也是来自雅利安人之前的宗教传统。婆罗门在某些地区与印度文明中的土著宗教领导人发
生
交往,在交往中,大概学会了后者的巫术和习俗;那时留下的一些遗迹也显示了祭士集团
统
制一切的浓烈气氛。不管在遥远过去的历史原型是什么,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
《
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
相
传而留传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
宝
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分,
宣
称并实施自己的主张和要求。
随着时间的流逝,婆罗门甚至通过强调他们所主持的宗教仪式的重要性,来向神的地
位
提出挑战。他们在用来阐释《吠陀经》和指导宗教仪式的一些散文手册《梵书》中,提出
了
自己的要求。这些要求常常是不成熟的思索与支持祭司种种权利的精明方案相结合的产物
。
在一个较世俗的水平上,婆罗门由于他们的职责所具有的神圣性质而享有很多特权和豁免
权
。而向婆罗门赠送礼物的人则得到保证,他们将在今世和来世获得一定的报答。对“土地
这
种礼物”,评价最高,因为它“解除了赠送者的一切罪孽”。因此,婆罗门得到大量的地
产
,包括整座的村庄。除此之外,婆罗门还免交各种捐税,因为人们认为,婆罗门以自己的
虔
诚行为清偿了这种债务。由于婆罗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不得被判处死刑或任何
类
型的肉刑。最后,有关法、因果报应和再生的教义实际上也为婆罗门控制人们的心灵提供
了
不可抗拒的手段。因为,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是他过去所作所为的必然结果,如果
一
个人对来生的希望完全取决于他是否能忠实地奉行所规定的种姓义务而不管它们也许是多
么
麻烦或多么卑微,那么,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什么个人作决断的机会了。
婆罗门的种种要求和强征勒索是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印度进行宗教改革的一个因素。
另
一因素是经济发展,这造成一个富裕的商人等级即吠舍种姓,吠舍种姓对在它之上的两个
种
姓享有种种特权极为怨恨。最后,婆罗门与非雅利安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因为虽然非
雅
利安人可以被吸收为印度教信徒,但他们对祭司居支配地位很不满。现在一般认为,佛陀
所
属的尼泊尔山区的释迦部落属于蒙古种族。这些因素相结合,促成了那些世纪里印度宗教
界
和知识界的动乱。对自由的要求提出了——自由是一种比规定的宗教仪式和死板的教义更
富
有意义且令人满意的东西。
动乱的一个表现是出现了苦行主义的趋向。在最有活动能力、富有才智的人中间,有
一
部分人开始与社会疏远,沉浸于纯粹的内心反省。他们发展了种种训练(瑜伽修习)心不弛
散
、最后进入精神入静状态的修行方法。那种精神入静的心理纯净状态,神秘主义者称之为
“
入定” 或者“开悟”。通过内心的反省和沉思,又发展起许多改革运动。其中只有两个改
革
运动一直存留到现在,这就是耆那教和佛教。这两个宗教的创立者可能前面已提到过,开
始
时都是苦行者,后来以较重实际、更有组织的方式向婆罗门的地位提出了挑战。
耆那教的思想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已传播;但是,使耆那教正式形成,并成为一个有制
度
的组织的,是教主大雄(前540-467年)。他出生于一个非雅利安人的贵族家庭。30岁时,抛
弃
物质世界,出家为一个赤身裸体的苦行者,漫游12年后得道。他建立的教派的成员称为耆
那
教教徒,即耆那(胜利者)的信徒,耆那是他的称号。耆那教义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仅
动
物和昆虫,而且还有“木石和树”,都各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因此,他强调尊重任何形式
的
生命的重要性。耆那教的祭司去履行职责时,都先要清道,以免踩到任何小虫。很多耆那
教
教徒居住在西印度(古吉拉特),但是他们对印度社会的影响比其人数所预示的要大得多。
杀
戒即非暴力主义这一主要教义的提出,应归因于耆那教教徒和佛教徒;这一教义最后为印
度
教的一般团体所接受。圣雄甘地虽然不是耆那教的成员,但他受该教教义的影响极深。
耆那教从未传播到印度以外的地方,但是佛教则不同,在欧亚中部、东亚和东南亚成
为
一股强大的力量,对古典时代欧亚核心区的形成起了重大作用。就印度而论,佛陀教义的
意
义在于,它比起耆那教,向印度教提出一个更为根本的挑战。
佛陀不容纳四种姓制度,讲说人人平等;而且象后来的新教徒那样,认为圣典也应为
俗
人所理解。因此,他用恒河平原的方言传教,并避开晦涩难解的经文。他教导中道的生活
--
---八正道和无我的真理,并由此教导这就是一个想要获得精神解脱的人所要遵守的道路(
八
正道)和所要观察的真理(万物无常\无我)。并解释当这一道路的目的被达到时,一切生命
中
的烦恼都会被解释。其中的无我说是对于印度教哲学的彻底否定。除了这些,他还教导了
著
名的慈悲思想,这对于印度文化的影响可能更深于其核心的思想。
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除了外部世界获得惊人成功外,在印度本土成为印度教的重要对
手
达数世纪之久。但是它从未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并且这些成就是部分自称为”大
乘
佛教信徒”牺牲了佛教早期根本教义才获得的。从公元600年起,佛教在印度本土渐趋衰落
。
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
态
。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出是,它未能为应付通常的生活中
的
危机作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
式
。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道到改革者们的攻
击
却仍能生存下去。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
《
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他们教导说,弥漫宇宙的最高精神是婆罗门——一个具备一切知识和知觉的本体。他
是
宇宙灵魂和无孔不入的精神,其他一切都不过是一种幻觉。个人灵魂——“自我”,是上
帝
的一火花。它通过轮回不断地变换状态,直到经重新吸收为婆罗门而获得解放。识别个人
灵
魂和宇宙灵魂是信徒通过修行、反省和退出感觉世界而试图达到的最终目标。因而,印度
教
信徒中追求真理的人能够抛弃世界。
虽然佛教作为一个在从事活动的宗教信仰已在印度消失,但由于它的影响已为印度教
所
吸收。印度教的反改革所以获得胜利,正因为它接受了佛教的思想。实行自然崇拜、献祭
和
权力赎罪的原始印度教已为《奥义书》的哲学、杀戒的怜悯以及法的精神戒律和道德戒律
所
改变。
四、孔雀王朝
从宗教运动转向政治发展,一个突出的事件是印度出现了第一个帝国——孔雀帝国。
当
雅利安人迁居恒河流域时,也就把重心转移到该地区,特别是转移到该地区的摩揭陀王国
。
当时,西北地区正独自行动,凭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联系而与印度其他地区相分离。实际
上
,约公元前518年时,大流士皇帝已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使旁遮普西部成为其帝国的第二十
块
辖地。
波斯人入侵之后,历史的迷雾又降临了,直到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到来之时。亚历山大的
入
侵与其说是一次正式的侵略,不如说是一场袭击。他在印度仅待了两年,而且在他去世不
到
十年的时间里,旁遮普的希腊政权就完全消失了。
亚历山大的陆海军在开辟或增加陆海商路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较有实效的。它使从印度西
北
部经阿富汗和伊朗,然后通达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部诸港的东西向贸易迅速发展。亚历山
大
在整个中东建立的希腊殖民地无疑也为这一贸易作出巨大贡献。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化国
家
促进这一贸易达二百年之久。
亚历山大在印度西北部废除了当地的几个国家,从而造成政治真空地带。公元前317年
,
摩揭陀国青年旃陀罗笈多·孔雀迅速填补了这一真空,之后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
推
翻了难陀王的统治,建立了孔雀王朝。然后继续进攻希腊塞琉古王国,塞琉古被迫媾和,
并
将一位希腊公主嫁给他。塞琉古与孔雀皇帝之间的媾和标志着孔雀帝国已作为当时的一大
强
国立足于世。孔雀的儿子又征服了德干高原,而孔雀的孙子,著名的阿育王(公元前273-2
32
年)则征服了印度东部。在阿育王的统治下,孔雀帝国包括了除南端以外的整个印度半岛。
阿育王的统治表明,传统型的帝国统治发生了根本而独特的变化。他在通过特别残忍
的
战争征服羯陵伽王国之后,内心经历了一番变化。从此以后,阿育王致力于促进和实现佛
陀
的教义。阿育王并不象现在某些时候所宣称的,是印度的君士坦丁。他没有使佛教成为国
教
,也没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他对婆罗门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的捐助,并帮助各教各派
的
杰出人士。他最强调的是宽容和非暴力主义,不仅因为这两者是道德上合乎需要的东西,
而
且因为它们会促进他那庞大且复杂的帝国的和谐。阿育王在民众的欢呼声中统治了长达41
年
的时间,但是,在他去世后的半个世纪里,孔雀帝国被消灭了。
这已成为到现代为止的印度历史的一个模式:是短暂的统一和长期的分裂。这并不是
说
印度就没有统一,印度有统一,但这是文化的而不是政治的。 印度文化强调的是忠于社
会
秩序而不是忠于国家,正如种姓等级制度的地位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这一点所证明的。
因
而,在一个范围里增进了统一的文化又在另一范围里破坏了统一。
五、侵略者、商人和传教士
公元前2世纪初,随孔雀帝国溃灭而起的是长达500年的混乱和黑暗。不过,在这一时
期
中,可以看到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印度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影响日趋增长。
在亚历山大之后的两个世纪里,希腊人(雅瓦纳人)仍是印度西北部的一支力量。希腊人发
展
了犍陀罗艺术,为印度铸币提供模型,而最重要的是,促进了印度与中东间的贸易。
接着是发源于里海的帕提亚人(帕拉瓦人),他们先从希腊塞琉古王朝手中夺取对伊朗和美
索
不达米亚的控制;然后,从约公元前140年起,一伙伙地渗入印度西北部,迫使希腊人北去
,
并最后占据了印度河下游地区。
继之而来的是塞种人西徐亚人(沙卡人),他们在月氏人的逼迫下离开中亚,于公元前
13
0年前后,制服大夏的希腊人,然后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旁遮普,最后在古吉拉特定居
下
来。在那里,他们与土著居民相混合,形成后来在印度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马拉塔民族
。
最后到来的是贵霜人。贵霜人原是月氏中的一支,他们成功地统一了月氏游牧民族;
然
后于公元前1世纪时,翻越兴都库什山脉,进入旁遮普。在后面一个世纪里,他们将自己的
统
治向南扩展,可能扩展到远至印度斯坦与德干之间的纳巴达河。在他们著名的统治者迦腻
色
迦(统治时间公元130-160年)的领导下,他们的帝国包括旁遮普、克什米尔、印度河流域、
恒
河上游地区、阿富汗和今中国突厥斯坦的部分地区。这一帝国跨越当时最热闹的几条商路
,
所以国内诸地区深受印度人、希腊化国家、波斯人的影响,并在较小程度上受到中国人的
影
响。
3世纪时,贵霜帝国渐渐衰微,直接原因是公元226年波斯出现了强盛的萨珊王朝。 王
朝
将自己的势力向东扩展到阿富汗,这就割断了贵霜人原在中亚的根据地与他们在印度诸行
省
之间的联系。3世纪末,贵霜帝国土崩瓦解,于是,在恒河流域与波斯边沿地区之间留下一
个
权力真空地带。这就为印度第二个伟大帝国笈多王朝的崛起扫清了道路,正象早先与此相
似
的真空状态曾是孔雀帝国的先导那样。
现在回顾起来,印度与外部世界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这500年间的前所未有的相互影
响
显然是很突出的。至少,希腊人、帕拉瓦人、萨卡人和贵霜人的帝国都既以印度为根据地
,
同样也以中亚或中东为根据地。它们都促进了沿着由印度北部向西到中东、向北到中亚和
中
国的路线而进行的有利可图的贸易。
在文化领域,印度佛教传教士也在这些世纪里将他们的教义传播到周围所有的国家。,印
度
的佛教和婆罗门教传播到周围所有的国家,并在传播过程中,使一切文化获得大发展。文
化
的交流决不只是单向的。来自北方的一批批入侵者随身带来了希腊、波斯和中亚的种种影
响
。公元1世纪时,一个新的宗教——基督教——由海路传入印度。
六、笈多古典时代
公元4世纪时,伟大的笈多时代(几个世纪中陆续而来的入侵者相继被同化、各种文化
潮
流结下丰硕成果的时代)开始了。这是印度文明的古典时代,可与西方的早期帝国或奥古斯
都
时代相比。笈多帝国同孔雀帝国一样,以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为根据地。这一国家在孔雀
帝
国崩溃后设法维持了自己的独立,然后乘贵霜帝国溃灭,开始再一次将势力扩张到由贵需
帝
国溃灭所造成的权力真空地区。
笈多时代开始于约320年雇罗笈多一世登基之时,笈多帝国在他孙子旃陀罗笈多二世(
37
5至415年在位)的统治下,臻于极盛。旃陀罗笈多二世极力扩张,直到将他的帝国从印度河
扩
展到孟加拉湾、从北部山区扩展到纳巴达河为止。这些疆界构成印度斯坦传统的边界线—
—
这是值得强调的一点。在政治上,笈多帝国是一个北印度帝国,并未包括整个半岛。实际
上
,当时的南印度在许多方面是与世隔绝的,因为温迪亚山脉仍是将半岛一隔为二的有效屏
障
。南方诸民族操的是德拉维语,包括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和卡纳拉语,与北方人所操的印
度
雅利安语不同。另一方面,南方又接受印度教、佛教及其社会习俗,并将梵语作为其经文
和
学习的用语。这样,形成一个单独的文明,它不管诸民族根本不相同的种族和语言背景,
也
不管南方数国独立并存的局面,牢牢地将形形色色的民族结合在一起。
笈多帝国的统治比孔雀帝国温和。法显曾在401至410年间在印度逗留,周游了一所所
寺
院;印度礼仪周到的服务和普遍的繁荣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王朝信奉印度教,但并不歧
视
佛教徒。乡村是—派安宁、繁荣的景象,不象在孔雀帝国统治时,受到警察和密探的骚扰
。
从前婆罗门学者使用的颇为陈旧的语言——梵语,现又卷土重来,传播到政府和世俗
文
学中。迦梨陀婆将《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伟大的民族史诗编成定本,这是
笈
多时代最大的文化成就。书中的哲学诗《薄伽梵歌》成为印度教最重要的圣典。
阿耶波多说,地球是一个球体,它围绕地轴自转;月食是地球的阴影落在月亮上所引起的
;
太阳年的长度为365.3586805天。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彘田精通希腊科学。
无疑,最伟大的贡献是提出了“0”的理论和作为演算基点的十进制。这些简单的印度数字
被
阿拉伯商人和学者传到西方,并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七、国家分解阶段和密教运动
公元4至7世纪,印度社会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城市经济也开始兴起。这个时期,唐朝
的
玄奘曾赴印度取经学义。不过,此时也正是佛教开始衰落和印度教兴起的时期,加上戒日
王
本人一直是印度教湿婆神的皈依者并未改信佛教,婆罗门的印度教最终占据了统治地位。
这
时期印度的逻辑学由于一些宗教学者的贡献,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印度教思想在结合佛教
等
宗教思想后复兴,并有力的打击了其它各种不同类型的宗教。
而这时候前雅利安的印度达罗毗荼民族作为受压抑的社会文化心理反弹,开始流行一
种
性爱崇拜的宗教,就是密教运动。在密宗经典中你到处可以看见达罗毗荼母性文化对雅利
安
父性文化的抵抗。
这一“密宗”运动使属于雅利安宗教体系的印度教、晚期佛教、一部分耆那教转向达
罗
毗荼的密宗形式。现在中国西藏佛教就是这一时期密宗运动的产物。它(西藏佛教)和雅利
安
宗教体系的早期禁欲主义佛教有着巨大的差异。 密教又称怛特罗。它创立了一些独特的
方
法,用祈祷和朝拜代替了原来的献祭仪式。怛特罗教徒常常会砸碎社会道德,他们不愿沿
袭
旧传统,故意当众犯戒。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参加者互换妻子或者一群男人与妓
女
们性爱。完全是利用性爱向传统道德和价值观挑战。这一宗教形式最后几乎进入印度各种
正
统宗教中,包括佛教、印度教。 当时印度的国家分散,没有统一性,而许多王族也热衷于
此
一密教运动(如北印度的因扎菩提)。
八、伊斯兰的进军及以后
公元8世纪初,南亚次大陆成为阿拉伯伊斯兰入侵者的“狩猎场”。印度再一次陷入长
达
500年的异族统治和内部战乱之中。1206年,苏丹穆斯林政权在德里建立,印度再度统一。
这
个帝国存在了200余年后,于1413年解体,印度重又陷入分崩离析的战乱之中。15世纪北印
度
的精神大师那纳克创立了锡克教,这是以印度教轮回信仰、北印度大梵信仰为主并结合印
度
中世纪时的虔信运动而产生的信仰。后来锡克教和印度回教皇帝的军团进行了几百年反抗
战
争,因此而具有非常很强的军事组织性质。在某个时期甚至在北印度建立了锡克教王朝。
1526年,莫卧儿人贴木尔(从母系方面讲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的后裔巴布尔(他奶奶是成吉
思
汗的一个亲戚)击败了土尔其人依卜拉欣君王的10万大军,占领德里,稍后又征服了北印度
大
部分地区。从此,印度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统治时期。
在
巴布尔的孙子阿克巴统治时期,莫卧儿帝国内修朝政,外事征服,其疆域面积扩大到西起
俾
路支、信德,东至阿萨姆和孟加拉的广大地区。1570年至1670年的100年间,莫卧儿帝国达
至
极盛。在查罕杰和沙·贾汉统治时期,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次大陆封建经济繁荣,农业、
手
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均出现了更大的发展。如规模宏大的著名建筑泰姬陵,即为沙·贾
汉
时期所建造。
物换星移,随着伊斯兰封建主剥削的加重,加上连续不断的战争和水旱灾害,人民的
反
抗起义不断发生,从内部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基础。18世纪后,莫卧儿帝国开始走向衰败。
17
39年和1761年,波斯和阿富汗军队又先后入侵次大陆,德里遭受浩劫。此后,侵入印度的
西
方殖民势力不断扩张,最终,莫卧儿帝国沦为英国的附庸。1857年,帝国正式消亡。
然后在成为殖民的后期阶段,甘地等人发起了文化复兴、印度教改革和民族独立运动
。
(二)、印度的人种
(1)尼格利陀人(Negrito):
为赤道人种(黑种人和棕种人的合称)的一种,特点是:身材矫小,皮肤为深褐色,头发乌
黑
,鼻宽唇厚,肩窄腿短,胡须和体毛不多,臂长。 今天的安达曼人、印度沿海地区的卡
达
尔人--巴拉因人、比哈尔邦山区的一些土著人均为他们的后代。 另外中非也是尼格利陀
人
。
有人认为,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
(2)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
特点是:长头型、身材矮小,头发乌黑而卷曲,鼻宽唇厚,肤色为褐色。中印度大多数土
著
部落民属于这类,南印度也有分布。
中国的百濮(佤族-德昂族-布朗族)、东南亚的孟族高棉族、印度的原始澳大利亚人(比尔人
、
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德人、孔德人)、斯里兰卡的维达(亦译“吠陀人”)人,他们
的
祖先都是原始澳大利亚人。不过,现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原始澳大利亚人后裔因为他们受到
了
百越民族和藏缅族的影响,不再是纯种的棕种人了。
这种人早于达罗毗荼人进入印度,所以也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
(3)达罗毗荼人,又称地中海白种人(Mediterranean):
这一人种从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这种人的特征是: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
呈
浅褐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 操达罗毗荼系语言,使用象形文字,在印度西北部发展了
莫
亨殊达罗与哈拉巴文化。 达罗毗荼人占印度全部人口的21.6%,主要分布在南印度。
一般认为,达罗毗荼人是印度土著,后来才被雅利安人从印度西部和北部赶到印度南方,
于
是达罗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 也有人认为,尼沙达人是比达罗毗荼人更早的土
著
居民。 还有一种说法,印度最早的土著人与原始的澳洲人属同一血统(这种原始的澳洲人
原
住亚洲,后来有一支人移殖成了澳洲人),达罗毗荼人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800年之间分
几
支分不同时期从地中海来到印度,并征服了原始澳大利亚人。
现在的泰米尔纳德、安得拉、卡纳塔和喀拉拉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属
达
罗毗荼语系。古时整个南印度称为达罗毗荼地区,但后来安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分别
独
立,达罗毗荼一词则演变成了“泰米尔”。从语言上看,伊朗俾路支地区的布拉灰语和泰
米
尔语很相似;同样,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与达罗毗荼人的体形、肤色、丧葬仪式也一样。
这一人种后来和其他人种一样也有分化,形成了不少分支,还有许多混血人种。他们的物
征
是:皮肤黑,长头型,上臂长,扁平鼻子,个子矮小,现在西孟辊拉邦的桑塔尔人便是血
统
较纯的达罗毗荼人。
(4)印度雅利安人:
与欧洲的雅利安人同种。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分
东
西两个方向移动,一支由中亚进入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则由中亚向南,
越
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与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雅
利
安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进入印度后,同在此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时常发生激烈争斗,后来
逐
渐征服他们。达罗毗荼人大部分被赶往南方,一部则沦为奴隶。雅利安人便开始占据印度
西
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带。后来,渐次向东发展,直至恒河上游地区。他们发现此处
土
地肥沃,资源丰富,因此迁入者日益增多,构成了印度的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原为白人
,
其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头额宽及皮肤白晰
等
。今天不少印度人属于他们的后裔,或为他们的混血种,血统较纯的人现在亦可见到,例
如
拉其普特人、查特人等就是,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也有人说,现在印度教
中
的僧侣可能是血统较纯的雅利安人。后来出现不同种族的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因此,
有
的人脸型像欧洲人,但肤色较黑,其中当然也受到自然气候影响,如南印度的雅利安人要
比
北印度的雅利安人黑。
(5)蒙古人种(Mongoloid):
亚洲的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地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种成分。
其
肤色为黄色或褐色,脸扁平,突鄂骨,鼻小,唇厚,肩宽,胡须和体毛少。蒙古人分长头
型
和宽头型两种。长头型的分布在阿萨姆和边疆地区的土著民中;宽头型分布在杰德岗等地
。
(三)、印度的语言
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及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之多。印度语言主要属
于
四大语系,即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和原始澳亚语系。印度74%的人口使用印
欧
语系语言,25%的人口使用达罗毗荼语系语言,0.73%的人口使用汉藏语系语言。
印度古代通用的语言是梵语(Sanskrit),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主要流行于公
元
前6世纪至公元14世纪。梵语中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后来规范化了的梵语。梵语有丰富的文
学
作品,诸如吠陀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史诗。它最初使用的字母是婆罗迷
。
梵语是一种“雅语”。与它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叫“俗语”(Prakrit),又称婆罗克利特语,
是
各地方语言的总称。它与梵语不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
除上述语言外,古印度还有一种语言叫巴利语(Pali),它是从公元前6世纪由吠陀语发
展
而来,它属印欧语系印度雅利安语支。它是一种书面语言,见于佛教经典,后来随着佛教
的
传播而流传到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公元6至12世纪时,北印度流行一种语言叫阿婆
布
朗希语(Apabhrans),是一种交际和文学语言,到公元10世纪时发展成整个北印度的语言,
印
地语是由它发展而来的一种语言。
印欧语系又叫北印度语系,起源于雅利安人的梵语,北印度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属于此
语
系。主要语言有印地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信德语、比哈尔语、古吉拉特语、拉贾斯
坦
语、阿萨姆语、马拉提语、孟加拉语、梵语、奥里萨语、克什米尔语。
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主要是南印度的语言,其包括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雅兰语
、
坚那勒语、卡纳雷语、冈迪语、库鲁克语、库依语、图卢语、布拉休依语。
汉藏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于印度的东北地区,如那加语、米佐语、曼尼普尔语、博多
语
、菩提亚语等。这些语言受雅利安语系的影响,它有许多雅利安语的词汇。
原始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的语言主要有桑塔尔语、蒙达语、霍语、卡里亚语等,主要分布
在
印度中部地区。 孟-高棉语组(中国的佤族-德昂族-布朗族语言、东南亚的孟语高棉语)
、
印度中部的原始澳亚语系、斯里兰卡的维达语合称(狭义)“南亚语系”。
此外,还有尼格利陀语系的安达曼语,主要流行于安达曼群岛。(尼格利陀人身材矫小,皮
肤
为深褐色,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胡须和体毛不多,臂长。这部分人是印度最
早
的居民。)
除宪法规定的15种语言为联邦正式用语外,还规定英语为行政和司法用语。这15种语
言
是阿萨姆语、奥里萨语、印地语、泰米尔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梵语、信德语、克什
米
尔语和马拉提语等。1965年4月26日,印度规定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印度的语言一直是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对这一点,外国人感到麻烦,本国人也感到
头
痛。 虽然印度政府曾把印地语作为国语推广,但在非印地语地区的南方仍有一定阻力,地
方
语和英语至今仍占重要地位。由于印度语言复杂,在不同地区,尤其南北两地通话较难,
直
接影响交流,这对整个印度的团结、统一和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带来一些损害。
(四)、印度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dustanis):
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 万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
邦
、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
豆
”、“天竺”、“印度”等。 印度斯坦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
成
分。印度斯坦人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达罗毗荼人的混血
后
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
黑
。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
为
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
语
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
。
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
词
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 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
印
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
、
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
和
首陀罗(无技术的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
。
种姓之间界线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
成
目前的印度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
那
教兴起,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
其
他地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随
着
1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
中
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姓
”
),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前100
0年
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义书》、《
往
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传至今,是人类
文
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刻等
方
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
副
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父母包
办
。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用火葬,余
烬
投河。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得福。为此,很多
病
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男子一般穿无领长袖宽衣,下
着
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纱丽,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
在
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喜戴鼻饰。
印度斯坦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爆发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逐
步
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反英大
起
义。1947年印度斯坦人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度主要
农
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蔗和棉花
等
。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喇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手工艺著称
于
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2)孟加拉人(Bengalis):
约13870万人(1978),大部分分布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
,小
部分分布在缅甸、尼泊尔等地。使用孟加拉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
为
基础的文字。 孟加拉国的孟加拉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多信印度教,主要敬奉迦利女神、地
神
、龙神、村神、家神等。 印度学者认为,孟加拉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澳斯特罗-亚细
亚
)。尔后有使用藏缅语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有与达罗毗荼人混血的雅利安人迁
入
。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9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1757
年
起遭受英国殖民统治。1947年分属东巴基斯坦和印度。1972年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与
西
巴基斯坦分离,成立孟加拉国。
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有种姓制度,分婆罗门、维迪耶、迦耶斯特和首陀罗4个种姓。婆罗
门
种姓的社会地位最高,维迪耶种姓次之。迦耶斯特种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出了许多社会
活
动家和宗教领袖,甚至有许多迦耶斯特人戴上了只有婆罗门才能佩戴的圣线。首陀罗是社会
地
位最低的种姓,包括工人、农民、手工艺人、佣人等。 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人仍有种姓
残
余影响,其中专门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盖瓦德人占孟加拉人口的绝大多数。
孟加拉人城市居民爱穿无领宽袖长衫,披布单或绸单。妇女穿纱丽,盘发辫,插鲜花,戴首饰
。
伊斯兰教徒死后行土葬,印度教徒死后行火葬 。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展,但农村中
主
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3)比哈尔人(Bihar)
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境内,孟加拉邦、北方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亦有分布
。
约5635万人(1980)。属欧罗巴人种,混有达罗毗荼人血统。使用比哈尔语,被称为孟加拉语
的
姐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比哈尔人的居住地曾是
佛
教中心,故一度多信佛教,以后佛教衰落改信印度教;12世纪末开始,部分比哈尔人皈依伊斯
兰
教。分婆罗门、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首陀罗6个种姓,种姓制度森严。实行
种
姓内婚,普遍早婚。人死后行火葬 。长子和幼子分别为父亲和母亲主祭。平时只穿围裤和
无
领单衫,特殊情况才穿长夹衣和紧腿长裤。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作物以水稻、豆类杂
粮
为主。多食大米;山区有的靠白薯、高粱或豆类度日。由于比哈尔人一般贫穷,所以不少人
去
孟加拉、奥里萨、阿萨姆邦谋生,充当骑警、交通警、茶园工人等。
(4)奥里亚人(Oriyas)
亦称乌里亚人,约2193.4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
使用奥里亚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并受泰卢固语和马拉地语影响。有近
似
孟加拉文和梵文天城体字母的圆形体文字。主要信仰印度教,属毗湿奴派;少数信基督教。
奥
里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达罗毗荼人,曾建立强大王国。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
入
其地,逐渐与之融合,形成奥里亚人。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羯陵伽国,后相继并入孔雀王朝、
笈
多王朝、莫卧儿王朝版图。印度独立后单独建邦。分婆罗门、坎代德、戈拉腊、拉柬尼耶
和
首陀罗5个种姓。种姓制度不严,种姓地位可升可降。实行种姓内婚。包办婚普遍。高等种
姓
寡妇不得再嫁。人死后行火葬 。奥里亚人大多从事农业,以种水稻为主。擅长首饰加工和
石
刻工艺。一般穿无领上衫,缠一围裤,披一布巾。
(5)阿萨姆人(Assamese)
自称阿霍米亚人,约1462.5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阿萨姆邦。阿萨姆地区的最早居民属
原
始澳大利亚人种,体质特征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部落相近。后来,
达
罗毗荼人进入,与之发生混合;而后蒙古种人、雅利安人相继到来。他们经过长期融合,逐渐
形
成了今天的阿萨姆人。阿萨姆人一般肤色呈黄色或黑黄色,身材矮小,面部有明显蒙古种人
特
征。使用阿萨姆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但受藏缅语影响很大。有以梵文
天
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派,敬奉克里希纳神和象征力量的湿婆神、迦
利
女神。男女婚姻自主。人死后行火葬 。多以务农和畜牧为业,种植水稻、棉花等。男子只
穿
围裤,冬季肩披布单;妇女穿长统裙 ,缠胸巾,头上和肩上披纱巾(城市妇女多穿纱丽)。多以
大
米为主食,尤喜喝茶。
(6)拉贾斯坦人(Rajasthanis)
26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境内。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拉贾斯坦语
,
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属毗湿奴派;少数
信
耆那教、伊斯兰教或基督教。拉贾斯坦人有时被误称“拉杰普特人”(意为“王族”),其实
,
正统的拉杰普特人为数不多。除拉杰普特外,在拉贾斯坦人中还有婆罗门、柯德利、查兰(
即
帕特)、迦耶斯特和马哈金5个种姓。拉杰普特种姓自古以来多属王公贵族。其余几个种姓
的
人多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其他行业。但马哈金种姓的人主要从事工业和商业,相当富有,在
印
度经济和政治领域颇有影响。加尔各答是他们的中心,那里的房产和商业有一半掌握在他们
手里。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拉贾斯坦人手工业发达,金属工艺品、地毯、陶器、
骨刻都很出色,建筑、彩绘以及民间歌舞都有较高造诣。男子上穿齐腰坎肩,下缠围裤,头包
布巾(包法各异,从头巾上大体可以辨别出他们所在的地区和种姓)。妇女喜穿花布围裙和紧
身半袖短上衣,披一纱巾,腹部裸露,几乎不穿纱丽,但从头到脚佩戴各种首饰。拉贾斯坦人
的主食是玉米、高粱等;富人吃面粉、大米;多数人吃素食。
(7)旁遮普人(Punjabis)
约700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属欧
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蒙古人种血统,典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肤色稍白,略带褐色。
使用旁遮普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文字用锡克教师尊创制的古鲁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
或梵文城体字母。不少人通用乌尔都语和印地语。旁遮普人大体由4种人组成:①古代雅利
安人及后来进入旁遮普地区的希腊人和塞种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②贾特人,主要分
布在巴基斯坦境内。③拉杰普特人,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贾斯坦人的后裔。④古贾尔人,古代
自克什米尔迁入,其上层多属刹帝利种姓。
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人多信伊斯兰教;印度境内多信印度教和锡克教。信仰印度教的旁遮
普人实行种姓内婚,死后火葬。信仰伊斯兰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兰教习惯通婚,死后土葬。
近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发展,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纺织、陶器、
地毯工业和木刻也很发达。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刹帝利)种姓则多从事商业。农民通常
穿无领长袖布衫,缠围裤,包长头巾。逢年过节和婚嫁喜庆时,则穿丝绸衣服,头巾的一端或
两端垂在耳上。城市妇女穿肥腿长裤、单衫,披披巾。妇女善于绣花,披巾上常绣各式花色
图案。以面食为主,在膳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奶酪。旁遮普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
(8)锡克人(Sikhs)
信仰锡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约1040万人(1978),另有部分锡克人
分
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
利
亚和斐济等国。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但混有蒙古种人的特征。使用旁遮普语,属印欧
语
系印度语族。其文字用锡克师尊创制的古鲁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母。原信
印
度教。自15世纪末叶旁遮普高僧那那克师尊创立锡克教派以后,才出现锡克人之称。锡克教
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曾同莫卧儿王朝进行长期武装斗争,19世纪初曾建
立独立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萨特累季河到开伯尔山口和从信度河到克什米尔的广大地区。1
845和1848年曾英勇抵抗英军入侵。1966年建立以锡克人为主的旁遮普邦。现代锡克人男子
都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青年人尤爱将头巾
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少数人从事放牧。
(9)古吉拉特人(Gujaratis)
旧译瞿折罗人,约326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古吉拉特邦境内,另有部分古吉拉特人分布在
巴基斯坦、东南亚、非洲等地。基本属欧罗巴人种,但混有达罗毗荼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成分
。使用古吉拉特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梵语词汇占40%。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
字。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人信仰伊斯兰教、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纪曾建立
国家,中国古称为“瞿折罗”、“胡茶辣”。19世纪上半叶遭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独立后于
1960年单独建邦。近几十年来,不少古吉拉特人成为印度政界有影响的人物,民族运动领袖
、圣雄M.K.甘地即其中之一。古吉拉特人分拉吉普特、古贾尔、婆罗门和吠舍四大种姓。
实行种姓内婚。农村主要穿围裤、头包大头巾。城市多穿无领长袖衫或衬衣,外套紧领长衣
或西服,戴黑尖帽或甘地帽(船形白帽)。妇女主要围裹纱丽。城市居民以面食为主,大米为
辅;农村的则以高粱、粟米为主食。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甘蔗、棉花等
。部分人以经商为业。爪哇的印度商人,日本的印度珠宝商,多为古吉拉特人。印度的大工
业、电影业、戏剧业以及海上贸易,大多也掌握在古吉拉特人手里。
(10)比尔人(Bhils)
有25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中央邦、拉贾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
属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有的与维达人相近,有的具有尼格利陀人的特征。使用比尔语,受古
吉
拉特语影响最深,一般视作古吉拉特语的方言,同时也受拉贾斯坦语、坎德西语和马拉地语
的
影响。多信印度教,同时保留万物有灵信仰;部分信伊斯兰教 。有些教徒不吃任何白色东西
。20世纪初曾出现巴迦提教,崇拜室利-罗摩,宣扬苦行和正义,后遭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他
们有自己的上帝创世造泥人和洪水传说。比尔人分为许多部落,大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曾
统治拉贾斯坦的一些地区,后又参加拉杰普特军队与莫卧儿作战。几次举行抗英起义。191
6年曾在贾塔兰普尔和班斯瓦达建立王国。现正迅速被拉贾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同化,以低
种姓身份进入印度教社会的“主流”。
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粗放,部分仍行刀耕火种 。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蔬
菜
等;兼营采集和渔猎。严格实行部落内婚和氏族外婚,允许交表亲,常见夫兄弟婚和妻姊妹婚
。女子无论婚否,均可单方闯入男家,宣布与其结婚,按习俗规定,即使有妇之夫也不应拒绝
。
盛行一夫多妻。人死后火化,立石碑纪念。
(11)马拉提人(Marathis):
马拉地人亦称为马哈拉施特拉人、马拉塔人。约有50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
拉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马拉地语,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
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人信耆那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
与当地的达罗毗荼人混合,并吸收拉杰普特人、古贾尔人、阿赫尔人等成分逐渐形成的。他
们在历史上曾建立摩诃喇陀国,1674年建立强大的马拉塔帝国。1775~1817年间数次发动武
装斗争,反抗葡、英入侵,失败后遭受殖民统治。1960年建邦。 种姓制度甚严,分为三大部
分,即阿斯尔马拉地、贡毕马拉地和贡格利马拉地。阿斯尔马拉地人自称是上层拉杰普特人
的后裔,过去多是封建地主和王公贵族。其他两部分被认为是下层马赫拉塔人的子孙,历来
当农民、牧民、仆役和兵士。三部分人之间原则上互不通婚。马拉地人文学、艺术历史悠
久,早在13世纪已有本民族的文学书籍。农村居民爱穿紧袖或短袖无领衫,缠大头巾;城市男
子爱戴黑圆帽,留翅胡,妇女穿方格纱丽。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小麦和豆类。近
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广大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
(12)克什米尔人(Kashmirian)
约280万人(1978),居住在克什米尔,分别受巴基斯坦和印度控制。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
类型,多数人高鼻白肤,但部分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使用克什米尔语,属印欧语系印
度语族,与中亚的塔吉克语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梵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
耳其语、普什图语和旁遮普语的词汇。使用波斯文字母、夏尔达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
克什米尔人历史悠久,4~8世纪佛教文化高度发达,曾有许多僧人到中国传教。中国古称其
地为“宾”、“失密”、“迦湿弥罗”。90%以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部分人信仰印
度教。伊斯兰教徒一部分是外来的,一部分是改信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他们有4大家族,即
赛义德、谢克、莫卧儿和帕坦。其中谢克家族人数最多。受印度教风俗习惯影响较深,崇拜
和尚、修道士、圣人、食僧,迷信巫术、鬼魔、咒符,甚至姓印度教的姓,如潘迪特、克其鲁
、罗纳、多姆等。教内通婚,多为一夫一妻制,仍有深闺制残余。人死后行土葬 。印度教徒
,系从印度河流域迁徙而来。多为婆罗门种姓,被称为潘迪特,一半住在斯利那加城,一半散
居农村。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克什米尔的政治家、地主、学者、祭司、教师、国师或王宫官
员。他们在今天北印度的学术界,以及印度的行政部门、教育界、政界、某些商业领域,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喜欢自称克什米尔婆罗门。实行种姓内婚,高
种姓中仍不许寡妇再嫁。人死后行火葬 。克什米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作
物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次之。毛纺、木制工艺以及金属加工等手工业发达。喜饮绿茶,
茶中放盐。穷苦人家爱吃茶煮玉米粥。男子一般穿肥袖长衫和宽腿长裤,头顶后部戴一小圆
帽。妇女婚后喜戴项圈,两耳垂挂众多耳坠,常需用线系在头发上,以承重量。
(13)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
南亚使用达罗毗荼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属不同人种类型。泰卢固人、泰米尔人、马拉雅
兰人以及坎纳拉人等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多信印度教的湿婆教派。他们是从地中海沿岸
或小亚细亚进入印度的,使用达罗毗荼语言的布拉灰人是其滞留部分。原有相当高的文化,
闻名于世的莫亨觉达罗和哈拉巴文化(现在巴基斯坦境内),即达罗毗荼人所创造。但也有人
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发源于今泰米尔纳德地区。 游牧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
,迫使达罗毗荼人南迁或逃往其他地区。目前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均较发达。
另有一些较为原始的民族虽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响,而且使用达罗毗荼语言,但主
要
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维达类型(如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及贡德人 等)
和
尼格利陀类型(如马勒尔人、潘尼安人、卡达尔人等)。他们的经济、文化均很落后,许多尚
处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靠采集和射猎为生,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民族学家有时称他
们为“前达罗毗荼人”,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种人来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著居民。
(14)泰卢固人(Telugus):
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
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
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
分人信仰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有人认为泰卢固人是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
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
,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姓。但
种
姓界线不如其他地区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寡妇不许再嫁。人死后在河边火化
,余烬投河。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芒果等,部分人从事渔业。男人喜穿无领
肥袖长衫,缠一宽大围裤,包头布,留翅胡;妇女穿纱丽,无论贫富,从头到脚戴满各种首饰,吊
一大鼻环,用蕃红花或姜黄把全身染成黄色,有的文身。
(15)泰米尔人(Tamils)
约4780万人(1978),分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以及斯里兰卡
的
东部和北部地区。在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
南
非的印度侨民中,亦有为数不少的泰米尔人。除一部分雅利安婆罗门外,都属达罗毗荼人种
类
型。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黑而浓密、卷曲。使用泰米尔语,属达
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有独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种姓制度森严;少部分人信基
督教。有的印度学者认为,印度南部的古老居民最早是尼格罗人,后来是原始澳大利亚人,再
后是 达罗毗荼人。最后,雅利安人南下,征服了达罗毗荼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中的祭司结
合,形成婆罗门种姓。
泰米尔人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焦尔(旧译朱罗)、邦迪耶(旧译潘地亚)、杰尔(旧
译
其罗)等国。13世纪入侵斯里兰卡,在其贾夫纳地区建立王国。14世纪为维查耶纳加尔王国
的
一部分,17世纪分裂成许多小王国。泰米尔人长于建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典舞蹈和民
间
戏剧,对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数学、医学亦
有
很高成就。经济因地而异,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男人
通
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妇女喜欢穿带金银
花边的纱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咖啡。盛行姑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
习俗。人死后行火葬。
(16)马拉雅兰人(Malayalams)
约2134.7万人(1980),分布在喀拉拉邦境内。绝大部分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马拉
雅兰语或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有独特的圆形体字母。信仰印度教、基督教
或伊斯兰教。普遍敬奉蛇神。历史上雅利安人进入喀拉拉地区后,与当地 达罗毗荼人发生
混合,形成马拉雅兰人中的婆罗门种姓及部分中间种姓(既非婆罗门,又非首陀罗)。中间种
姓在寺庙里做服务性工作,靠婆罗门施舍度日。其余的人都属首陀罗种姓。首陀罗中地位最
低的是各种工匠、农民和渔民。此外还有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之中又有高低贵贱之分。约
在8世纪末,阿拉伯商人来到喀拉拉定居,同当地妇女婚配,其后裔就是现在姓茂布莱的穆斯
林。其中有些人经营商业或从事政治活动,有钱有势。公元初年前后,马拉雅兰人曾建喀拉
拉国,后不断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赢得国家独立。1956年建语言邦
。马拉雅兰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绝大部分男女受过教育。喜欢穿洁白的衣
服。男缠围裤,披布单;女穿纱丽。一般以大米为主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
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17)坎纳拉人(Kanarese)
亦称坎纳达人,约3000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卡纳塔克邦,属达罗毗荼人种。使用坎纳
拉
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
有
人信仰伊斯兰教或基督教。保留母权制残余。分婆罗门、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罗4大种
姓
。婆罗门属社会上层。沃克林人数多,有影响,自称是刹帝利的后裔。林加耶德意为敬奉湿
婆
林加的人,原是一个宗教派别,后来才形成一个种姓,他们有文化,善于经商。首陀罗人数最
多
,原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后来成了婆罗门和沃克林的奴仆。首陀罗分许多支,其中不少至今仍
生
活在深山老林里。坎纳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缠围裤,上身披一布单
。
在正式场合穿黑色长外套,包带金边白色头布。工人多戴皮帽。农民喜在腰间插一把匕首。
妇
女穿紧身胸衣,缠彩色纱丽,脖颈、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红花和姜黄涂成黄色,牙齿染
成
黑色,头发一半盘成圆形发髻,一半散在发髻四周,再插以各种鲜花;全身戴满各种首饰。
(18)贡德人(Gondis)
又译冈德人。有272万人(1978),分布在南起戈达瓦里河,北至文迪亚山的广大地区。属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贡德语,属达罗毗荼语系贡德语族,很多人使用周围
其他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灵,迷信兆头。每家厨房一角筑一土台,油
灯长明
,供奉祖先灵位。14世纪左右曾在科尔拉、贝杜尔、代奥克尔、钦德瓦拉、加尔哈、曼德拉
以及昌德等地建立若干王国。18世纪上半叶受英国殖民统治,1857年参加反英大起义。194
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国家的独立。直到印度独立前还保留许多土邦。
据1961年人口普查,贡德人分拉杰贡德、科伊特尔、马里亚、穆里亚等46个部落。每一
部落包括一双半族,半族再分若干图腾氏族。社会上分贵族、佃户和雇工3个等级。大家族
和小家庭并存。主要从事农业,栽培玉米、稷类、黑绿豆、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不久
前尚行 刀耕火种 ,兼事狩猎和采集。手工业较发达,不少人到矿场和种植园做工,生活贫困
。有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盛行服役婚、交换婚和私奔婚;交表亲交错婚也较普遍,尤喜娶
姑母之女,称“回奶婚”。崇拜同样神的氏族之间禁忌通婚。有为自然物举行婚礼的习俗。
妇女周身喇青,喇有星斗、十字等图样或男女图像。
(19)蒙达人(Mundas)
有两义:①广义指南亚印度中部使用南亚语系蒙达语族诸语言的民族集团。又译“扪达
人”。包括蒙达人本支、桑塔尔人、霍人、卡里亚人、科尔库人、比罗尔人、布米吉人、
朱昂人、萨瓦拉人和加达巴人等。蒙达语族又称科拉里亚语族,故蒙达人有时也称科拉里亚
人或科尔人。约750万人(1971)。 一般认为,蒙达人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后被达罗毗荼人
和雅利安人排挤到中部深山密林之中。蒙达语言均无文字。
②狭义指蒙达人本支,约146.5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属尼
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保留万物有灵信仰,崇拜太阳,迷信兆头。据印度民族学家S
.C.罗易考证,蒙达人原住北方邦阿泽姆格尔地区,后经曲折迁移,定居现地。18世纪中叶开
始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加上地主、王公的压迫,于19世纪末在酋长室利-比尔萨领导下,以宗
教为旗帜进行反抗,蒙达人妇女表现尤为英勇顽强,后遭残酷镇压。绝大部分蒙达人仍处在
父系氏族阶段。财产待幼子成年后,诸子均分,女儿无继承权。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
米、豆类和蔬菜,辅以采集和射猎。手工业较发达,擅长制陶、编织和木工;部分人在冶金等
工矿企业做工。
蒙达人残留抢婚习俗。人死装棺,连同生前用品一并火化,余烬由人携带周游各家亲友
及其生前常去场所后安葬,树巨石碑纪念。
(20)桑塔尔人(Santals)
有447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和奥里萨邦,尤以比哈尔邦桑塔尔
帕加纳斯县最为集中,另有部分桑塔尔人分布在孟加拉国。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
型,杂有欧罗巴种人血统。使用桑塔尔语,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不少人亦讲相邻民族的语
言。无文字。信奉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盛行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每家均供有祖先灵位。
社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共分7个图腾氏族。村长世袭,负责收税、管理土地、调解纠纷、核
准婚姻。大家族和小家族并存。男子行成年礼,左臂烙烫印记方能得到社会承认。盛行服役
婚和女子单方闯入婚,常见从妻居现象。双方只要一起撕破一片沙尔树叶即可离婚。死者一
般火化,头骨余烬分交亲友收藏一定时间,然后洗净、涂红,部分用陶罐掩埋,其余投入河中
。生病时巫术和医药并用。分卡斯库哈德(王族)、穆龙哈德(祭司)、沙兰哈德(兵士)和马
鲁迪哈德(农民)4个种姓。革除教籍是严厉的惩罚。被革除者不许使用火和水,不得进入神
庙,甚至没有结婚和参加仪式的权利。桑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稷类和豆
类,辅以射猎和采集。不少人在茶园和工矿企业做工。桑塔尔人能歌善舞。
(21)霍人(Hos)
有85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的辛格布姆、塞赖克拉和卡尔萨温,以及奥里萨
邦
部分地区。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霍语,属南亚语系蒙达语族。无文字。
迷
信万物有灵,盛行祖先崇拜,每当收获季节后便树巨型石碑于祖坟。相传霍人原从乔塔纳格
普
尔迁来,历史上曾征服布扬人,建立过王国。莫卧儿时期始终保持独立。19世纪20年代开始
与
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目前仍处在父系氏族阶段。长子和幼子继承财产稍厚。长子为家长
,家族感和 氏族 感极强。霍人实行等级制度,分头人、普通人和贱民3个等级。主要从事农
业,栽培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兼事狩猎和采集。住房为板墙脚屋,壁涂牛粪,屋顶苫草
。婚姻有自由结合、父母包办和女子单方闯入等形式。一般允许姑舅表亲,但视姨表亲为乱
伦。妻死,可续娶妻妹,但不得续娶妻姐。人死后行土葬 。
(22)卡西人(Khasis)
有62.5万人(1978),分布在梅加拉亚邦和阿萨姆邦。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兼有尼格罗
-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的特征。使用卡西语,属南亚语系卡西语族。信奉多神,主要崇拜亦
母亦父的造物主和祖先;部分人信奉天主教,教徒约占卡西人的40。原住印度东部肥沃平原
,后受雅利安人排挤,迁至卡西-贾因提亚山区。分7大支系:博伊人(住卡西山区)、米基尔人
(住贾因提亚山区)、瓦尔人(住南部)、林甘人(住西部)、哈丹姆人(住东部)、卡西人(住卡
西台地)和普纳尔人(住贾因提亚山区)。此外还有名为贾伊德-德卡尔人的一支,具有欧罗巴
人种特征,即混有雅利安人血统。各支系又分若干外婚氏族,以动物为名。社会处于母权制
向父权制过渡阶段。土地分公地和氏族私地两种。公地包括头人用地、祭司用地和村地。
氏族私地需经氏族会议允许方可转卖。抓来的奴隶,其社会地位最低。经济以农业为主,种
植水稻、玉米、燕麦、马铃薯和花生,还栽培柑橘、槟榔等。生产工具简陋。长于射猎。从
前炼铁业极盛,曾有“天山取火者,地上炼铁人”之称。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 从
妻居 。除瓦尔人外,均由最小女儿管理家务,主持祭祀,继承大部财产。其余女儿婚后另居
,非婚生者无继承权。过继之风普遍,主要过继女孩继承家业。人死后火化,遗骨经复杂仪式后掩埋。卡西人能歌善舞,有丰富的口头文学。
(23)尼科巴人(Nicobarians)
自称“肖姆人”。约有2万人(1978),主要分布于尼科巴群岛。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
使
用尼科巴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无文字。尼科巴人系马来人与缅甸得楞人的混血后裔
。身材矮小强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0米,肤色较黑,颧骨高,鼻小而平,头发稍呈波状或卷
曲,体毛较少,人多长寿。80信奉基督教,但仍保存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每家都供有怪诞雕
刻,用以“驱邪避灾”。尼科巴人的历史悠久,古称“裸体国”,古代希腊、阿拉伯和中国文
献均有记载。其居住地于1050年被南印度的朱罗帝国占领。18世纪以来先后遭受丹麦、英
国、日本的入侵和统治。尼科巴人实行村社制度,土地公有,村长世袭。以大家族为单位,居
住 干栏 (高脚屋)。表亲和远亲常聚一处,成员可达百人。保留母权制残余(见 母系氏族制
),妇女地位较高,有财产继承权。男女自由择偶,婚姻关系松散。行一夫多妻,但仅限于富
人。婚后从妻居,残留 产翁 俗。主要从事农业, 刀耕火种 ,栽培椰子、薯类、蔬菜及烟草
。善以弓箭射鸟,用梭标猎取野猪,用叉、网、坑、毒药捕鱼。常乘带有弦外支架的独木舟
出海。有时仍用竹片摩擦取火。衣着极为简单,男穿兜裆布,妇女仅围用植物纤维做的短裙
。
(24)那加人(Nagas)
印度东北部的部落集团,约36.9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那加邦。另有少数那加人分布
在缅甸西北部。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个子小,肤色黄,前额宽。使用那加语,分多种方言,属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信万物有灵,基督教也有一定影响。他们自称其祖先系从中国
云南迁到缅甸,进而迁到那加山区。印度史诗记载,那加人早在摩诃婆罗多时代就已生活在
那加山区。现分5大支系,即:安加米人、阿奥人、塞马人、伦马人和洛塔人。下面又分16个
小支。大小支系自成一体,语言不通,互不交往。各支都有自己的居住地区和村落,由民主选
举的长老会管理本村事务。通常用赌咒发誓的办法判断是非,裁决纠纷。社会发展不平衡,
大都保留 氏族 组织,部分地区已有阶级分化。男女婚姻自由。满13岁便搬进 公房 居住。
用对歌方式选择对象,然后搬出公房,成家立业。那加人耿直尚武,一般有身份地位的人家,
房顶均立两根交叉木柱,上挂牛角。过去曾有猎头习俗。从19世纪下半叶起,对英国殖民者
的统治、压迫、封锁和屠杀进行了坚决反抗。那加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及杂粮,大部
分仍处于 刀耕火种 阶段;同时从事采集和渔猎。以大米、高粱等为主食,亦吃蟒肉、野兽
肉等。一般穿三角裤,系藤条,戴贝壳、手镯,喜欢全身喇染青色。
(25)安达曼人(Andamanese)
居住在安达曼群岛。1850年有5000多人,因遭受英国殖民者残酷屠杀,人口锐减,至195
1年只剩27人;1971年人口普查时又减至24人。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身材
矮小,肤色较黑,头发黑红,短而卷曲。头颅扁平,鼻小唇厚,不外翻,面部宽阔,颧骨突出。使
用安达曼语,语言系属未定。无文字。迷信鬼神和巫术,惧怕树林、海洋、疾病和祖先“鬼
魂”。
安达曼人原分10个部落 ,每个部落占有一定的区域。部落之下分为若干地方集团,由
头
人管辖。保留母系制(见 母系氏族制 )残余。集团内的事务由年长的男人和女人处理。无
法
律。对危害他人生命财产者,由受害者本人或联合亲友进行报复。靠采集、渔猎为生。所用
工具极为原始:用弓箭和投枪打鸟兽;用网、排钩、短矛、鱼叉、弓箭及植物汁麻醉捕鱼虾
;用掘棍采集块茎、野果和贝螺。能制造粗陶器、独木舟,会用竹篾、藤条、蔓草编织篮子
。不懂驯养牲畜。家犬是1858年从外面引进的。实行一夫一妻制。没有表示各种亲戚关系
的称谓,通常直呼名字。一般无衣着,男女都剃发,喜欢全身喇青,佩戴用骨、贝、木竹以及
树叶、藤蔓制成的腰带、臂箍、手镯和项链。
(五)、印度地理
(1) 阿萨姆邦
位于印度的最东部,1991年有2241多万人。“阿萨姆”这个词是“阿豪马”一词的变
音
。阿豪马是缅甸的一个民族,这民族曾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统治过阿萨姆的大部分地区。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阿萨姆叫普拉格焦迪希,当时阿萨姆的首府叫普拉格焦迪希普尔
,
意思是“东方占星之城”,至今在高哈蒂附近还有一座九星庙。迦梨陀娑在《罗怙世系》
中
,将阿萨姆叫做尼尔洛赫德(即赫蓝色),因为这儿的群山呈青蓝色,有一条红色的布拉马
普
特拉河自西藏奔流而来,咆哮而过。阿萨姆东北的边境地区至今还叫洛赫德。至于布拉马
普
特拉河为什么在阿萨姆境内流过时水就变成了红色,这里有一段故事,传说持斧罗摩杀了
帝
利人,沾了一斧子血,他在这条河里把斧头上的血洗掉,自己也在河里沐浴,作了忏悔,
这
样他就又恢复了原先的圣洁,但是河水从此变成了红色。
阿萨姆邦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古名叫迦摩缕波,这个词的意思是“美丽的”。目前迦
摩
缕波只是一个县的名字。神话传说,有一次爱神想破坏湿婆神的修行,触怒了湿婆神,湿
婆
神睁开他的第三只眼睛,把爱神烧成了灰烬,爱神便失去了形体。爱神和妻子罗蒂进行了
长
期的苦修和祈祷,最后湿婆神表示满意,又赐给爱神形体。这件事发生的地方就叫迦摩缕
波
。迦摩意即爱情,缕波意即形体,迦摩缕波的意思就是爱神。传说帕格杜德国王统治阿萨
姆
时,阿萨姆的名字就已经由普拉格焦迪希改为迦摩缕波了。唐高僧玄奘于公元630~643年周
游印度时,曾游历迦摩缕波。
(2) 喀拉拉邦
位于印度的西南端,濒临阿拉伯海。面积为3.8万公里2,人口有2909多万(1991年)。
“喀拉拉”一词的来源,有的认为,是由“椰林”和“土地”两个词合成,因这里椰子树
很
多;有的认为喀拉拉的意思是“杰尔德尔”,即杰尔王统治的地方。此外,喀拉拉也称为
马
拉雅兰(山和海两字复合而成),“喀拉拉”即处在山和海之间的地区。生活在这个地区的
人
叫马拉雅利人或马拉巴人,语言为马拉雅兰语。 该邦鱼的产量居各邦首位。
(3) 克什米尔
印度控制部分一般称查谟--克什米尔,人口有771万多,穆斯林近80%。
关于克什米尔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在古代,克什米尔地区是一个大湖,名叫萨
蒂
斯尔湖,湖里住了许多吃人的妖魔,魔王叫贾洛德帕瓦。迦西耶布仙人修行了整整一千年
,
雪山神女下凡来帮助他,他拿起一块石头,向贾洛德帕瓦投去,打死了魔王。投出的石头
变
成一座山,就是现在斯利那加附近那座有名的哈里巴拉瓦德山。魔王死后,大小妖魔鬼怪
都
逃往他乡。迦西耶布把湖水从巴拉木拉排出,让人住进来。从此以后,这个地区便命名为
迦
西耶布·迈鲁,即迦西耶布山。迦西耶布·迈鲁一词后来诈化为迦西耶布·迈尔、迦西耶
·
米尔、迦西米尔(即汉译克什米尔)。
(4) 安得拉邦
位于孟加拉湾西岸,东北边同奥里萨邦和中央邦接壤,西北边同马哈拉施特拉邦相连
,
西南是卡纳塔克邦,南面是泰米尔纳德邦。面积37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50万(1991年)。
安得拉邦以前属马德拉斯的一部分,后来把北部的泰卢固语地区划出来组成安得拉邦
,
。“安得拉”和“泰卢固”是同义语,但一般把该区的语言叫“泰卢固”,而把该邦的居
民
称为“安得拉”。
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当地人喜欢吃辣椒。
(5) 奥里萨邦
是印度东部海岸的一个小邦,东忱孟加拉湾,南临安得拉邦,西接中央邦,北傍比哈
邦
,东北是孟加拉邦。全邦面积为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有3165万(1991年)。
奥里萨邦被誉为纯粹的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
(6) 梅加拉亚邦
原属阿姆邦,后从阿萨姆邦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新邦。面积2.2万多公里2,人口17
7万(1991年)。
梅加拉亚邦位于西隆高原,最高部分为西隆毕戈,神话传说,古代有个名叫西隆的神
仙
,曾在这里住过,因而得名。发源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经阿萨姆流到这里,再向孟加拉湾
流
去。乞拉朋齐附近有个叫袍森拉姆的地方,那里年降雨量占世界第一位。
(7) 哈里亚纳邦
是1966年10月1日从旁遮普邦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靠近德里,总面积为4.4万公里2,人
口1646万(1991年)。哈里亚纳自古以来就很富庶,有“地上天堂”之称。 这一地区流行
哈里亚里语,属印地语的一支。
(8) 古吉拉特邦
北靠拉贾斯坦邦,南接马哈施特拉邦,东邻中央邦。面积18.7万公里2,人口有4130多万(
19
91年)。该邦海岸线长,长达960英里,占整个印度海岸线的1/3,盐产量占全印度的70%。
(9) 旁遮普邦
位于印度的西北部,面积为5万多公里2,人口有2028多万(1991年)。旁遮普的意思是五条
河
流域地区。旁遮普是印度农业最发达的富邦之一,有“印度粮仓”之称。
(10) 马哈拉施特拉邦
原是孟买邦的一部分,后来孟买邦按语言分成了马哈拉施特拉和古吉拉特两个邦。马哈
拉施特拉邦属于多山地区。面积有30多万公里2,人口有7983多万(1991年)。
(11) 孟加拉邦
一般称西孟加拉,东接孟加拉国和阿萨姆邦,南濒浩淼的孟加拉湾,西连奥里萨邦和
比
哈尔邦,北傍不丹和锡金。全邦面积8.1万多公里2,人口有6807万(1991年)。
金德拉族国王巴利有五个儿子,分别叫恩格(安伽)、格岭伽(羯陵伽)、温格、崩德拉
和宋木赫。兄弟五人各自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恩格王国在今天比哈尔邦东的乔塔那格尔普
尔地区;格岭伽王国在今天的奥里萨邦;其余的三个王国都在现在的孟加拉邦境内。其中
温格(或旺格)王国位于帕德马河南岸的帕格尔蒂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古道之间。孟加拉
这个名字就是由这个王国的国名而来。
(12) 比哈尔邦
位于印度北部,北邻尼泊尔,东接孟加拉邦,西边是北方邦和中央邦,南连奥里萨邦
,
为印度大邦之一,面积有17.3万多公里2,人口有8637万(1991年)。
“比哈尔”一名是从维哈尔变来。维哈尔原是巴特那的一个古城,现在名叫比哈尔·
夏
立夫。在古代,这座城曾经是一个王国的京城。公元9世纪时,城里修建了一座维哈尔庙(
佛
教寺院),从此以后,该城的名字就改称维哈尔,后来整个地区都叫维哈尔,即比哈尔。比
哈尔邦古代有4个王国,即维戴赫国、梨奇维国、恩格国和摩羯陀国。摩羯陀国位于比哈尔
邦中部,直到中世纪初还存在。维戴赫国位于现在的比哈尔北部,即古代的迪尔普格蒂地
区。现在该地区叫迪尔胡特。维戴赫国的京城是密蒂拉。恩格国位于比哈尔邦东部的摩哈
南达河岸一带。
(13) 北方邦
位于印度的最北部,历史上先后有“印度斯坦”、“联合省”等不同名称。“北方邦
的
北部与尼泊尔和中国的西藏相连,东接比哈尔邦,南连中央邦,西临旁遮普,西北是喜马
偕
尔邦,西南是拉贾斯坦邦。其面积为29.4万多公里2,它是继中央邦和拉贾斯坦邦之后的第
三大邦,人口占全印人口的1/6,有13911万(1991年),是人口最多的一个邦。北方邦是印
度的两大圣河——恒河和朱木拿河流经地区,它在印度宗教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印度
教、佛教的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印度教圣地遍布全邦。释迦牟尼成道以后,首先在北方
邦的鹿野苑传道,并以北方邦为中心开展传教活动。穆斯林的基地也在北方邦。总之,北
方邦在印度的政治和宗教文化生活中一向处于重要地位。
(14) 中央邦
位于印度中部,所以叫中央邦。它北枕拉贾斯坦和北方邦,南接安得拉邦,东连奥里萨邦
和
比哈尔邦,西临古吉拉特邦与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的地图形状给人以零乱的感觉,因
为
北部,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的许多地区伸进了中央邦的内部。同样,中央邦也有一些部分
伸
进了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著名的那巴达河横贯全部,是印度的一条很古老的河流。印度
人
认为那巴达河比恒河还圣洁,那巴达河的一块石头也有湿婆林伽那样神圣。
(15) 泰米尔纳德邦
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与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接壤。面积13万公里2,人口有5
58
5多万(1991年)。泰米尔纳德邦原归马德拉斯邦,按语言划邦后才改为现名。“泰米尔”先
是读作“达罗毗荼”,后来又读作“达拉米荼”、“达拉米尔”、“德米尔”的意思是“
悦耳的”,因此,讲这种悦耳的语言的人便称为泰米尔人,泰米尔人居住的地区便叫“泰
米尔纳德”。
(16) 卡纳塔克邦
古称叫贡德尔,即操坚那勒语的人所居住的地区。面积13.6万公里2,人口有4497万(1991
年
)。卡纳塔克意思是位于海岸之间的国家。卡纳塔克邦东接安得拉邦,南邻泰米尔纳德邦和
喀拉拉邦,西濒阿拉伯海,北靠马哈拉施特拉邦。
(17) 拉贾斯坦邦
面积34万公里2,人口有4400万(1991年)。英国统治时,拉贾斯坦邦叫拉贾普达那,意
即拉右普特人居住的地区。当时的拉贾普达那地区有18个国王和2个萨拉达尔,拉贾斯坦的
意思是“国王地区”。印度独立后,将小王国合并,建立拉贾斯坦联邦。
(18) 喜马偕尔邦
位于印度西部,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东部同北方邦及我国西藏相邻,南部与哈里亚纳
邦
和旁遮普邦相连,西部和北部同克什米尔地区连接。面积5.5万多公里2,人口有517万(19
91
年)。“喜马偕尔”是“雪山”的意思。
(19) 曼尼普尔邦
位于印度东北部,南邻米佐拉姆,东接缅甸,西连阿萨姆邦,面积2.2万多公里2,人
口
有183万(1991年)。曼尼普尔是“珍珠城市”的意思。 阿图那在这里同吉德朗戈达结婚,
这里的人都是他们的后代。随着历史的发展,那加人、古吉人、向人(缅甸)和中国人也来
这里定居。
(20)那加兰邦
位于印度东北部,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那加兰”意即“那加人居住的地方
”
,是1963年从阿萨姆邦划出的一个新邦。面积为1.6万多公里2,人口有120万(1991年)。那
加人有16个分支之多,其中主要有高雅格那加人、阿奥那加人、赛马那加人和恩迦米那加
人等。他们语言不同,至少有12种。在实际生活中主要使用了阿萨姆语和英语。近些年来
,当地中学开设了印地语课。 那加人对外来陌生人,起初总是持怀疑态度,存有戒心,
保持一定距离。
(21)斯里兰卡国
公元前500年,由印度移至锡兰的德拉维之僧伽罗人建立了辛哈勒王朝。现在斯里兰卡的主
体民族是僧伽罗族,占全国人口的74%,主要信奉佛教,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泰米
尔族是其最大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18%,信奉印度教,语言属达罗毗荼语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师傅们在哪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8.44.26]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1.6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