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皮皮鲁),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度的民族构成和分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n  4 23:30:30 2003)



印度的民族之多,构成之复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迁移,大融

合的产物。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 ,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

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厌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

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

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

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

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

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

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 。印度教(又

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 行于印度,后衰落。目

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 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

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 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

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 、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

占人口的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

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

制度由来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 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

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 罗(奴隶)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

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 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

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 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

人,约占全国人口总 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

地位悬殊, 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

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印度的民族构成与其分布情况:

人口1000万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
(Hindustanis)
     南亚印度民族集团之一。又译“兴都斯坦人”。约18050 万人(1978),分布在北

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贾斯坦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以及全国各大城市。中国

史籍中称其居住地为“身毒”、“贤豆”、“天竺”、“印度”等。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

类型,混有澳大利亚人种成分。一般认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纪左右迁入的古代

雅利安游牧部落与当地 达罗毗荼人的混血后裔,故有人称之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

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层较白,下层较黑。系由许多族源相同、语言文化和生活方

式接近的地区性民族集团组成。印度并不把他们作为一个民族看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

是印度斯坦语,其中包括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均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印地语以天城字体的

梵文字母为基础,包含较多梵语词汇,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乌尔都语则是在莫卧儿王朝时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印地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又有土耳其语和其他语言

的词汇。其书面语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伊斯

兰教 。公元前7世纪在吠陀教基础上形成婆罗门教,主张吠陀天启、祭司万能和婆罗门至

上;把人分成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工商业者)和首陀罗(无技术的

劳动者)4大种姓,并另有贱民等级。尔后,又由4大种姓演变出许多亚种姓。种姓之间界线

森严,非但不能通婚,甚至不能同坐、同食。8~9世纪,经商羯罗改革,逐渐形成目前的印度

教,为大多数南亚人所信仰。公元前6~前5世纪,作为反婆罗门思潮的佛教和耆那教兴起,

印度斯坦的鹿苑成了佛教中心。13世纪印度教复兴,佛教在印度受到排挤,但在亚洲其他地

区得到广泛传播。耆那教目前信徒虽少,但还有相当势力。早期商人带来伊斯兰教。随着1

2世纪穆斯林征服印度,伊斯兰教势力越来越大,至16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目前,印度斯坦人

中仍有少部分是穆斯林。受印度教种姓制度影响,穆斯林中也有等级之分(有人称之为“族

姓”),分为赛义德、谢克、穆格尔等,但等级界线不及印度教种姓那么严格。

   印度斯坦人历史悠久,与其他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印度文化。公元前2000年至

前1000年间写成《吠陀》,成为婆罗门教以及印度教最古老的经典。后来成书的还有《奥

义书》、《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奴法典》以及大量佛经,流

传至今,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天文、历算、医学、音韵学、绘画、音乐、舞

蹈、建筑、雕刻等方面也有很高成就。印度斯坦人与中国人民早有友好交往。公元前117

年,张骞出使西域曾派副使前往。5世纪及以后,中国高僧法显、玄奘曾游学其地,许多印度

僧人也曾前来中国讲经。

   印度斯坦人盛行父系大家族制,常由三、四代人组成。印度教徒实行种姓内婚,多为

父母包办。妇女地位低下,寡妇不许再嫁。寡妇殉葬之事,至今时有发生。印度教徒一般采

用 火葬 ,余烬投河。恒河是印度教的圣河,认为骨灰投入圣河是人生最好的归宿,可来世

得福。为此,很多病人、老人不惜长途跋涉来到恒河岸边,等待最后时刻的降临。男子一般

穿无领长袖宽衣,下着围裤或着宽大衣裤。妇女上穿浅色开襟短袖紧身衣,下围彩色纱丽,

一端裹住腰身,另一端搭在肩上。纱丽与紧身衣之间袒露一段腰身。妇女首饰很多,不少人

喜戴鼻饰。

   印度斯坦人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1757年爆发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

败,逐步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斯坦人与全国人民一道掀起

了反英大起义,受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K.马克思、F.恩格斯的关切和重视。1947年印度斯

坦人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独立。

   印度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农村实行种姓服务制度,按传统职业分工。恒河地区是印

度主要农业区之一,北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和豆类;南部种植水稻、油料作物、甘

蔗和棉花等。一部分人在工厂、矿山做工;手工纺织普遍,以棉纺、喇绣及金属制品等精巧

手工艺著称于世。近年来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但在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2.达罗毗荼人
(Dravidians)
南亚使用达罗毗荼语言各民族的统称。属不同人种类型。泰卢固人 、泰米尔人 、马拉雅

兰人以及坎纳拉人等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多信印度教的湿婆教派。对其起源,学术界意

见不一。一般研究者认为他们是从地中海沿岸或小亚细亚进入印度的,使用达罗毗荼语言

的布拉灰人是其滞留部分。原有相当高的文化,闻名于世的莫亨觉达罗和哈拉巴文化(现在

巴基斯坦境内),即达罗毗荼人所创造。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印度的土著民族,发源

于今泰米尔纳德地区。游牧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迫使达罗毗荼人南迁或逃往其他地区。

目前这些民族的经济文化均较发达。

   另有一些较为原始的民族虽在不同程度上受上述民族的影响,而且使用达罗毗荼语言

,但主要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中的维达类型(如托达人、科塔人、奥朗人、坎德人及 贡

德人 等)和尼格利陀类型(如马勒尔人、潘尼安人、卡达尔人等)。他们的经济、文化均很

落后,许多尚处在母系或父系氏族社会阶段,靠采集和射猎为生,保留万物有灵信仰。民族

学家有时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认为他们是达罗毗荼种人来到前就生活在印度的土

著居民。


3.泰卢固人
(Telugu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

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

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

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 伊斯兰教 。有人认为泰卢固

人是雅利安人、
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

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

姓。但种姓界线不如其他地区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见 交错从表婚 ),寡妇不

许再嫁。人死后在河边火化,余烬投河。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芒果等,部

分人从事渔业。男人喜穿无领肥袖长衫,缠一宽大围裤,包头布,留翅胡;妇女穿纱丽,无论

贫富,从头到脚戴满各种首饰,吊一大鼻环,用蕃红花或姜黄把全身染成黄色,有的文身 。




4.马拉地人
(Marath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为“马哈拉施特拉人”、“马拉塔人”。约有5000万

人(1980),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邦也有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

马拉地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

人信耆那教、 伊斯兰教 和基督教。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与当地的 达罗毗荼人 混合,并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又称“安得拉人”,约545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安得拉

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使用泰卢固语,属达罗毗荼语系东南语族,

受梵语影响很大,吸收大量梵语词汇。字母与坎纳拉文近似,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

仰湿婆教和毗湿奴教混合的印度教;一部分人信仰基督教或 伊斯兰教 。有人认为泰卢固

人是雅利安人、
达罗毗荼人和蒙古人的混血后裔。公元前3~公元3世纪曾建立安度罗国,有发达的文学艺

术。19世纪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备受严重剥削。印度独立后,于1953年建立安得拉邦。

   泰卢固人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种姓,每一种姓又分数以百计的亚种

姓。但种姓界线不如其他地区严格。实行种姓内婚,允许交表亲(见 交错从表婚 ),寡妇不

许再嫁。人死后在河边火化,余烬投河。多数人以务农为生,种植水稻、烟草、芒果等,部

分人从事渔业。男人喜穿无领肥袖长衫,缠一宽大围裤,包头布,留翅胡;妇女穿纱丽,无论

贫富,从头到脚戴满各种首饰,吊一大鼻环,用蕃红花或姜黄把全身染成黄色,有的文身 。




4.马拉地人
(Marath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为“马哈拉施特拉人”、“马拉塔人”。约有5000万

人(1980),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其他邦也有分布。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

马拉地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多信印度教,部分

人信耆那教、 伊斯兰教 和基督教。马拉地人系雅利安人与当地的 达罗毗荼人 混合,并

吸收拉杰普特人、古贾尔人、阿赫尔人等成分逐渐形成的。他们在历史上曾建立摩诃喇陀

国,1674年建立强大的马拉塔帝国。1775~1817年间数次发动武装斗争,反抗葡、英入侵,

失败后遭受殖民统治。1960年建邦。种姓制度甚严,分为三大部分,即阿斯尔马拉地、贡毕

马拉地和贡格利马拉地。阿斯尔马拉地人自称是上层拉杰普特人的后裔,过去多是封建地

主和王公贵族。其他两部分被认为是下层马赫拉塔人的子孙,历来当农民、牧民、仆役和

兵士。三部分人之间原则上互不通婚。马拉地人文学、艺术历史悠久,早在13世纪已有本

民族的文学书籍。农村居民爱穿紧袖或短袖无领衫,缠大头巾;城市男子爱戴黑圆帽,留翅

胡,妇女穿方格纱丽。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小麦和豆类。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

有所发展,但广大农村仍以小农经济为主。



5.泰米尔人
(Tamils)
     南亚民族之一。约4780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

、喀拉拉邦,以及斯里兰卡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在缅甸、马来西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

亚、毛里求斯、斐济、东非和南非的印度侨民中,亦有为数不少的泰米尔人。除一部分雅

利安婆罗门外,都属达罗毗荼人种类型。身材矮小,肤色较黑,鼻子小而扁平,嘴唇厚,头发

黑而浓密、卷曲。使用泰米尔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部语族,有独特字母。信仰印度教,属

湿婆教派,种姓制度森严;少部分人信基督教。有的印度学者认为,印度南部的古老居民最

早是 尼格罗人 ,后来是原始 澳大利亚人 ,再后是 达罗毗荼人 。最后,雅利安人南下,征

服了达罗毗荼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中的祭司结合,形成婆罗门种姓。


   泰米尔人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焦尔(旧译朱罗)、邦迪耶(旧译潘地亚)、杰

尔(旧译其罗)等国。13世纪入侵斯里兰卡,在其贾夫纳地区建立王国。14世纪为维查耶纳

加尔王国的一部分,17世纪分裂成许多小王国。泰米尔人长于建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

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对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

数学、医学亦有很高成就。经济因地而异,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

种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

。妇女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咖啡。盛行姑

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习俗。人死后行 火葬 。



6.古吉拉特人
(Gujarat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旧译“瞿折罗人”。约326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古吉拉

特邦境内,其他邦也有分布。基本属欧罗巴人种,但混有达罗毗荼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成分。

使用古吉拉特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梵语词汇占40。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

字。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人信仰 伊斯兰教 、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纪曾

建立国家,中国古称为“瞿折罗”、“胡茶辣”。19世纪上半叶遭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独

立后于1960年单独建邦。近几十年来,不少古吉拉特人成为印度政界有影响的人物,民族运

动领袖、圣雄M.K.甘地即其中之一。古吉拉特人分拉吉普特、古贾尔、婆罗门和吠舍四大



   泰米尔人历史悠久。公元前3世纪曾建立焦尔(旧译朱罗)、邦迪耶(旧译潘地亚)、杰

尔(旧译其罗)等国。13世纪入侵斯里兰卡,在其贾夫纳地区建立王国。14世纪为维查耶纳

加尔王国的一部分,17世纪分裂成许多小王国。泰米尔人长于建筑、青铜雕塑,以及表演古

典舞蹈和民间戏剧,对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及东南亚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航海、

数学、医学亦有很高成就。经济因地而异,有的狩猎,有的从事畜牧或渔业,有的从事农业,

种植水稻。男人通常只缠一条两米长的围裤;有的还披一条小布单或穿一件无领长袖绸衫

。妇女喜欢穿带金银花边的纱丽。以大米为主食,喜吃酸辣、椰油和荤食,饮咖啡。盛行姑

舅表婚,山区仍有抢亲习俗。人死后行 火葬 。



6.古吉拉特人
(Gujarat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旧译“瞿折罗人”。约326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古吉拉

特邦境内,其他邦也有分布。基本属欧罗巴人种,但混有达罗毗荼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成分。

使用古吉拉特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梵语词汇占40。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

字。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人信仰 伊斯兰教 、耆那教、祆教和基督教。中世纪曾

建立国家,中国古称为“瞿折罗”、“胡茶辣”。19世纪上半叶遭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独

立后于1960年单独建邦。近几十年来,不少古吉拉特人成为印度政界有影响的人物,民族运

动领袖、圣雄M.K.甘地即其中之一。古吉拉特人分拉吉普特、古贾尔、婆罗门和吠舍四大

种姓。实行种姓内婚。农村主要穿围裤、头包大头巾。城市多穿无领长袖衫或衬衣,外套

紧领长衣或西服,戴黑尖帽或甘地帽(船形白帽)。妇女主要围裹纱丽。城市居民以面食为

主,大米为辅;农村的则以高粱、粟米为主食。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甘

蔗、棉花等。部分人以经商为业。爪哇的印度商人,日本的印度珠宝商,多为古吉拉特人。

印度的大工业、电影业、戏剧业以及海上贸易,大多也掌握在古吉拉特人手里。

   另有部分古吉拉特人分布在巴基斯坦、东南亚、非洲等地。


7.坎纳拉人
(Kanarese)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坎纳达人”。约3000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卡纳

塔克邦,与之相邻各邦亦有分布。属达罗毗荼人种。使用坎纳拉语,属达罗毗荼语系南方语

族。其文字系由梵文天城体演化而来。信仰印度教和耆那教,也有人信仰 伊斯兰教 或基

督教。保留母权制(见 母系氏族制 )残余。分婆罗门、沃克林、林加耶德和首陀罗4大种

姓。婆罗门属社会上层。沃克林人数多,有影响,自称是刹帝利的后裔。林加耶德意为敬奉

湿婆林加的人,原是一个宗教派别,后来才形成一个种姓,他们有文化,善于经商。首陀罗人

数最多,原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后来成了婆罗门和沃克林的奴仆。首陀罗分许多支,其中不

少至今仍生活在深山老林里。坎纳拉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棉花。一般都缠围裤,上

身披一布单。在正式场合穿黑色长外套,包带金边白色头布。工人多戴皮帽。农民喜在腰

间插一把匕首。妇女穿紧身胸衣,缠彩色纱丽,脖颈、胳臂、腰部裸露,全身用蕃红花和姜

黄涂成黄色,牙齿染成黑色,头发一半盘成圆形发髻,一半散在发髻四周,再插以各种鲜花;

全身戴满各种首饰。


8.旁遮普人
(Punjabis)
     南亚民族之一。约7000万人(1978),主要居住在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印度的哈

里亚那邦和旁遮普邦及印、巴其他地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混有蒙古人种血统,典

型的旁遮普人高大魁梧,肤色稍白,略带褐色。使用旁遮普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文

字用锡克教师尊创制的古鲁穆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母。不少人通用乌尔都

语和印地语。旁遮普人大体由4种人组成:①古代雅利安人及后来进入旁遮普地区的希腊人

和塞种人等,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内。②贾特人,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内。③拉杰普特人,

系移居旁遮普的拉贾斯坦人的后裔。④古贾尔人,古代自克什米尔迁入,其上层多属刹帝利

种姓。

   巴基斯坦境内的旁遮普人多信 伊斯兰教 ;印度境内多信印度教和锡克教。信仰印度

教的旁遮普人实行种姓内婚,死后 火葬
。信仰伊斯兰教的旁遮普人按伊斯兰教习惯通婚,死后 土葬 。近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有一定发展,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主。主要从事农业,纺织、陶器、地毯工业和木刻也很发达

。信奉印度教的柯德利(即刹帝利)种姓则多从事商业。农民通常穿无领长袖布衫,缠围裤,

包长头巾。逢年过节和婚嫁喜庆时,则穿丝绸衣服,头巾的一端或两端垂在耳上。城市妇女

穿肥腿长裤、单衫,披披巾。妇女善于绣花,披巾上常绣各式花色图案。以面食为主,在膳

食中喜用大量酥油和奶酪。旁遮普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



9.比哈尔人
(Bihar)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境内,孟加拉邦和北方邦亦有分布。约

5635万人(1980)。属欧罗巴人种,混有 达罗毗荼人 血统。使用比哈尔语,被称为孟加拉语

的姐妹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比哈尔人的居住

地曾是佛教中心,故一度多信佛教,以后佛教衰落改信印度教;12世纪末开始,部分比哈尔人

皈依 伊斯兰教 。分婆罗门、巴明、拉吉普特、吠舍、迦耶斯特、首陀罗6个种姓,种姓制

度森严。实行种姓内婚,普遍早婚。人死后行 火葬 。长子和幼子分别为父亲和母亲主祭

。平时只穿围裤和无领单衫,特殊情况才穿长夹衣和紧腿长裤。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农作物以水稻、豆类杂粮为主。多食大米;山区有的靠白薯、高粱或豆类度日。由于比哈

尔人一般贫穷,所以不少人去孟加拉、奥里萨、阿萨姆邦谋生,充当骑警、交通警、茶园工

人等。

   另有部分比哈尔人分布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


10.拉贾斯坦人
(Rajasthani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260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境内,相邻各邦亦

贱民,他们之中又有高低贵贱之分。约在8世纪末,阿拉伯商人来到喀拉拉定居,同当地妇女

婚配,其后裔就是现在姓茂布莱的穆斯林。其中有些人经营商业或从事政治活动,有钱有势

。公元初年前后,马拉雅兰人曾建喀拉拉国,后不断被切割成土邦。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

族一起赢得国家独立。1956年建语言邦。马拉雅兰人至今仍保持母系社会和大家族制。绝

大部分男女受过教育。喜欢穿洁白的衣服。男缠围裤,披布单;女穿纱丽。一般以大米为主

食,用竹筒蒸大米椰子饭,或用椰子汁煮大米、干果、豆饭;穷苦人家以鱼类和薯类为主食





12.奥里亚人
(Oriya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亦称“乌里亚人”。约2193.4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奥里

萨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使用奥里亚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

,并受泰卢固语和马拉地语影响。有近似孟加拉文和梵文天城体字母的圆形体文字。主要

信仰印度教,属毗湿奴派;少数信基督教。奥里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达罗毗荼人 ,曾建立强

大王国。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其地,逐渐与之融合,形成奥里亚人。公元

前3世纪曾建立羯陵伽国,后相继并入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莫卧儿王朝版图。印度独立后

单独建邦。分婆罗门、坎代德、戈拉腊、拉柬尼耶和首陀罗5个种姓。种姓制度不严,种姓

地位可升可降。实行种姓内婚。包办婚普遍。高等种姓寡妇不得再嫁。人死后行火葬 。

奥里亚人大多从事农业,以种水稻为主。擅长首饰加工和石刻工艺。一般穿无领上衫,缠一

围裤,披一布巾。


13.阿萨姆人
(Assamese)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自称“阿霍米亚人”。约1462.5万人(1980)。主要居住在

阿萨姆邦。阿萨姆地区的最早居民属原始澳大利亚人种,体质特征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

亚、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部落相近。后来, 达罗毗荼人 进入,与之发生混合;而后蒙古种

人、雅利安人相继到来。他们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阿萨姆人。阿萨姆人一般

肤色呈黄色或黑黄色,身材矮小,面部有明显蒙古种人特征。使用阿萨姆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与孟加拉语相近,但受藏缅语影响很大。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信

仰印度教,属湿婆派,敬奉克里希纳神和象征力量的湿婆神、迦利女神。男女婚姻自主。人

死后行 火葬 。多以务农和畜牧为业,种植水稻、棉花等。男子只穿围裤,冬季肩披布单;

妇女穿长 统裙 ,缠胸巾,头上和肩上披纱巾(城市妇女多穿纱丽)。多以大米为主食,尤喜

喝茶。



14.锡克人
(Sikhs)
     南亚印度信仰锡克教的 旁遮普人 。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相邻各邦亦有分布。

约1040万人(1978)。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但混有蒙古种人的特征。使用旁遮普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其文字用锡克师尊创制的古鲁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体字

母。原信印度教。自15世纪末叶旁遮普高僧那那克师尊创立锡克教派以后,才出现锡克人

之称。锡克教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组织的武装集团,曾同莫卧儿王朝进行长期武装斗争,

19世纪初曾建立独立的封建王朝,统治着萨特累季河到开伯尔山口和从信度河到克什米尔

的广大地区。1845和1848年曾英勇抵抗英军入侵。1966年建立以锡克人为主的旁遮普邦。

现代锡克人男子都蓄发、挽髻、插梳、戴臂镯、佩匕首、穿围裤、留大胡子、缠头布。青

年人尤爱将头巾缠成船形。大多数人以农业为生,少数人从事放牧。

   另有部分锡克人分布在英国、美国、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泰国、马来西亚、印

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和斐济等国。


15.孟加拉人
(Bengalis)
     南亚民族之一。约13870万人(1978),大部分分布在孟加拉国以及印度的西孟加

拉邦、奥里萨邦和比哈尔邦,小部分分布在缅甸、尼泊尔等地。使用孟加拉语,属 印欧语

系 印度语族。有以梵文天城体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孟加拉国的孟加拉人信奉 伊斯兰教

;其他多信印度教,主要敬奉迦利女神、地神、龙神、村神、家神等。印度学者认为,孟加

拉地区的最早居民是亚澳人。尔后有使用藏缅语的蒙古种人从东北部进来,再后又有与 达

罗毗荼人 混血的雅利安人迁入。这几部分人经过长期融合,逐渐形成今天的孟加拉人。9

世纪已有统一的封建国家。1757年起遭受英国殖民统治。1947年分属东巴基斯坦和印度。

1972年印、巴战争后,东巴基斯坦与西巴基斯坦分离,成立孟加拉国。

   信仰印度教的孟加拉人有种姓制度,分婆罗门、维迪耶、迦耶斯特和首陀罗4个种姓

。婆罗门种姓的社会地位最高,维迪耶种姓次之。迦耶斯特种姓有文化,往往身居高位,出

了许多社会活动家和宗教领袖,甚至有许多迦耶斯特人戴上了只有婆罗门才能佩戴的圣线

。首陀罗是社会地位最低的种姓,包括工人、农民、手工艺人、佣人等。信仰伊斯兰教的

孟加拉人仍有种姓残余影响,其中专门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的盖瓦德人占孟加拉人口的绝

大多数。

   孟加拉人城市居民爱穿无领宽袖长衫,披布单或绸单。妇女穿纱丽,盘发辫,插鲜花,

戴首饰。伊斯兰教徒死后行土葬 ,印度教徒死后行 火葬 。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发

展,但农村中主要是封建性小农经济。


人口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

16.桑塔尔人
(Santal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有447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

和奥里萨邦,尤以比哈尔邦桑塔尔帕加纳斯县最为集中。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杂有欧罗巴种人血统。使用桑塔尔语,属 南亚语系 蒙达语族。不少人亦讲相邻民族的语

言。无文字。信奉印度教,属湿婆教派。盛行祖先崇拜和精灵崇拜,每家均供有祖先灵位。

社会处在父系氏族(见 父系氏族制 )阶段,共分7个图腾氏族。村长世袭,负责收税、管理

土地、调解纠纷、核准婚姻。大家族和小家族并存。男子行成年礼,左臂烙烫印记方能得

到社会承认。盛行服役婚和女子单方闯入婚,常见 从妻居 现象。双方只要一起撕破一片

沙尔树叶即可离婚。死者一般火化,头骨余烬分交亲友收藏一定时间,然后洗净、涂红,部

分用陶罐掩埋,其余投入河中。生病时巫术和医药并用。分卡斯库哈德(王族)、穆龙哈德(

祭司)、沙兰哈德(兵士)和马鲁迪哈德(农民)4个种姓。革除教籍是严厉的惩罚。被革除者

不许使用火和水,不得进入神庙,甚至没有结婚和参加仪式的权利。桑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

,种植水稻、玉米、稷类和豆类,辅以射猎和采集。不少人在茶园和工矿企业做工。桑塔尔

人能歌善舞。

   另有部分桑塔尔人分布在孟加拉国。


17.克什米尔人
(Kashmirian)
     南亚民族之一。约280万人(1978),居住在克什米尔,分别受巴基斯坦和印度控制

。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多数人高鼻白肤,但部分人具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使用克

什米尔语,属 印欧语系 印度语族,与中亚的塔吉克语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梵

语、波斯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普什图语和旁遮普语的词汇。使用波斯文字母、夏尔

达字母和梵文天城体字母。克什米尔人历史悠久,4~8世纪佛教文化高度发达,曾有许多僧

人到中国传教。中国古称其地为“■宾”、“■失密”、“迦湿弥罗”。90以上的人信仰

伊斯兰教 ,属逊尼派;部分人信仰印度教。伊斯兰教徒一部分是外来的,一部分是改信伊斯

兰教的印度教徒。他们有4大家族,即赛义德、谢克、莫卧儿和帕坦。其中谢克家族人数最

多。受印度教风俗习惯影响较深,崇拜和尚、修道士、圣人、食僧,迷信巫术、鬼魔、咒符

,甚至姓印度教的姓,如潘迪特、克其鲁、罗纳、多姆等。教内通婚,多为一夫一妻制,仍有

深闺制残余。人死后行 土葬 。印度教徒,系从印度河流域迁徙而来。多为婆罗门种姓,被

称为潘迪特,一半住在斯利那加城,一半散居农村。他们中不少人成为克什米尔的政治家、

地主、学者、祭司、教师、国师或王宫官员。他们在今天北印度的学术界,以及印度的行

政部门、教育界、政界、某些商业领域,仍起着重要作用。他们喜欢自称克什米尔婆罗门

。实行种姓内婚,高种姓中仍不许寡妇再嫁。人死后行 火葬 。克什米尔人主要从事农业

、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玉米、小麦次之。毛纺、木制工艺以及金属加工等

手工业发达。喜饮绿茶,茶中放盐。穷苦人家爱吃茶煮玉米粥。男子一般穿肥袖长衫和宽

腿长裤,头顶后部戴一小圆帽。妇女婚后喜戴项圈,两耳垂挂众多耳坠,常需用线系在头发

上,以承重量。


18.比尔人
(Bhil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有250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中央邦、拉贾斯坦邦、

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有的与 维达人 相近,有的具有

尼格利陀人 的特征。使用比尔语,受古吉拉特语影响最深,一般视作古吉拉特语的方言,同

时也受拉贾斯坦语、坎德西语和马拉地语的影响。多信印度教,同时保留万物有灵信仰;部

分信 伊斯兰教 。有些教徒不吃任何白色东西。20世纪初曾出现巴迦提教,崇拜室利·罗

摩,宣扬苦行和正义,后遭英国殖民当局镇压。他们有自己的上帝创世造泥人和洪水传说。

比尔人分为许多 部落 ,大多处在父系氏族阶段。曾统治拉贾斯坦的一些地区,后又参加拉

杰普特军队与莫卧儿作战。几次举行抗英起义。1916年曾在贾塔兰普尔和班斯瓦达建立王

国。现正迅速被拉贾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 同化,以低种姓身份进入印度教社会的“主流”



   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粗放,部分仍行 刀耕火 种 。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

蔬菜等;兼营采集和渔猎。严格实行部落内婚和氏族外婚,允许交表亲,常见夫兄弟婚和妻

姊妹婚 。女子无论婚否,均可单方闯入男家,宣布与其结婚,按习俗规定,即使有妇之夫也

不应拒绝。盛行一夫多妻。人死后火化,立石碑纪念。


19.贡德人
(Gondi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又译“冈德人”。有272万人(1978),分布在南起戈达

瓦里河,北至文迪亚山的广大地区;中央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比哈尔邦以及相邻各邦

亦有分布。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贡德语,属达罗毗荼语系贡德语族,很

多人使用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灵,迷信兆头。每家厨房一

角筑一土台,油灯长明,供奉祖先灵位。14世纪左右曾在科尔拉、贝杜尔、代奥克尔、钦德

瓦拉、加尔哈、曼德拉以及昌德等地建立若干王国。18世纪上半叶受英国殖民统治,1857

年参加反英大起义。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国家的独立。直到印度独立前还保留

许多土邦。

   据1961年人口普查,贡德人分拉杰贡德、科伊特尔、马里亚、穆里亚等46个 部落 。

每一部落包括一双半族,半族再分若干图腾 氏族 。社会上分贵族、佃户和雇工3个等级。

国。现正迅速被拉贾斯坦人和古吉拉特人 同化,以低种姓身份进入印度教社会的“主流”



   比尔人主要从事农业,耕作粗放,部分仍行 刀耕火 种 。作物有水稻、玉米、豆类、

蔬菜等;兼营采集和渔猎。严格实行部落内婚和氏族外婚,允许交表亲,常见夫兄弟婚和妻

姊妹婚 。女子无论婚否,均可单方闯入男家,宣布与其结婚,按习俗规定,即使有妇之夫也

不应拒绝。盛行一夫多妻。人死后火化,立石碑纪念。


19.贡德人
(Gondi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又译“冈德人”。有272万人(1978),分布在南起戈达

瓦里河,北至文迪亚山的广大地区;中央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比哈尔邦以及相邻各邦

亦有分布。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使用贡德语,属达罗毗荼语系贡德语族,很

多人使用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信仰印度教及古代神灵,迷信兆头。每家厨房一

角筑一土台,油灯长明,供奉祖先灵位。14世纪左右曾在科尔拉、贝杜尔、代奥克尔、钦德

瓦拉、加尔哈、曼德拉以及昌德等地建立若干王国。18世纪上半叶受英国殖民统治,1857

年参加反英大起义。1947年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获得国家的独立。直到印度独立前还保留

许多土邦。

   据1961年人口普查,贡德人分拉杰贡德、科伊特尔、马里亚、穆里亚等46个 部落 。

每一部落包括一双半族,半族再分若干图腾 氏族 。社会上分贵族、佃户和雇工3个等级。

大家族和小家庭并存。主要从事农业,栽培玉米、稷类、黑绿豆、水稻、油菜、棉花等作

物。不久前尚行 刀耕火种 ,兼事狩猎和采集。手工业较发达,不少人到矿场和种植园做工

,生活贫困。有悠久的口头文学传统。盛行服役婚 、 交换婚 和私奔婚;交表亲交错婚也

较普遍,尤喜娶姑母之女,称“回奶婚”。崇拜同样神■的氏族之间禁忌通婚。有为自然物

举行婚礼的习俗。妇女周身喇青,喇有星斗、十字等图样或男女图像。


20.蒙达人
(Mundas)
     有两义:①广义指南亚印度中部使用南亚语系蒙达语族诸语言的民族集团。又译

“扪达人”。包括蒙达人本支、 桑塔尔人 、 霍人 、卡里亚人、科尔库人、比罗尔人、

布米吉人、朱昂人、萨瓦拉人和加达巴人等。蒙达语族又称科拉里亚语族,故蒙达人有时

也称科拉里亚人或科尔人。约750万人(1971)。一般认为,蒙达人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后

被 达罗毗荼人 和雅利安人排挤到中部深山密林之中。蒙达语言均无文字。

   ②狭义指蒙达人本支,约146.5万人(1978),主要分布在印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属

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保留万物有灵信仰,崇拜太阳,迷信兆头。据印度民族学

家S.C.罗易考证,蒙达人原住北方邦阿泽姆格尔地区,后经曲折迁移,定居现地。18世纪中

叶开始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加上地主、王公的压迫,于19世纪末在酋长室利·比尔萨领导下

,以宗教为旗帜进行反抗,蒙达人妇女表现尤为英勇顽强,后遭残酷镇压。绝大部分蒙达人

仍处在父系氏族阶段。财产待幼子成年后,诸子均分,女儿无继承权。主要从事农业,种植

水稻、玉米、豆类和蔬菜,辅以采集和射猎。手工业较发达,擅长制陶、编织和木工;部分

22.卡西人
(Khasis)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有62.5万人(1978),分布在梅加拉亚邦和阿萨姆邦。属

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兼有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的特征。使用卡西语,属 南亚语系

卡西语族。信奉多神,主要崇拜亦母亦父的造物主和祖先;部分人信奉天主教,教徒约占卡

西人的40。原住印度东部肥沃平原,后受雅利安人排挤,迁至卡西-贾因提亚山区。分7大支

系:博伊人(住卡西山区)、米基尔人(住贾因提亚山区)、瓦尔人(住南部)、林甘人(住西部

)、哈丹姆人(住东部)、卡西人(住卡西台地)和普纳尔人(住贾因提亚山区)。此外还有名

为贾伊德-德卡尔人的一支,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即混有雅利安人血统。各支系又分若干

外婚氏族,以动物为名。社会处于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阶段。土地分公地和氏族私地两种

。公地包括头人用地、祭司用地和村地。氏族私地需经氏族会议允许方可转卖。抓来的奴

隶,其社会地位最低。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燕麦、马铃薯和花生,还栽培柑

橘、槟榔等。生产工具简陋。长于射猎。从前炼铁业极盛,曾有“天山取火者,地上炼铁人

”之称。婚姻自由,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后 从妻居
。除瓦尔人外,均由最小女儿管理家务,主持祭祀,继承大部财产。其余女儿婚后另居,非婚

生者无继承权。过继之风普遍,主要过继女孩继承家业。人死后火化,遗骨经复杂仪式后掩

埋。卡西人能歌善舞,有丰富的口头文学。


23.那加人
(Nagas)
     南亚印度东北部的部落集团。约36.9万人(1980),主要分布在那加邦。属蒙古人

种南亚类型,个子小,肤色黄,前额宽。使用那加语,分多种方言,属 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

无文字。信万物有灵,基督教也有一定影响。他们自称其祖先系从中国云南迁到缅甸,进而

迁到那加山区。印度史诗记载,那加人早在摩诃婆罗多时代就已生活在那加山区。现分5大

支系,即:安加米人、阿奥人、塞马人、伦马人和洛塔人。下面又分16个小支。大小支系自

成一体,语言不通,互不交往。各支都有自己的居住地区和村落,由民主选举的长老会管理

本村事务。通常用赌咒发誓的办法判断是非,裁决纠纷。社会发展不平衡,大都保留 氏族

组织,部分地区已有阶级分化。男女婚姻自由。满13岁便搬进 公房 居住。用对歌方式选

择对象,然后搬出公房,成家立业。那加人耿直尚武,一般有身份地位的人家,房顶均立两根

交叉木柱,上挂牛角。过去曾有猎头习俗。从19世纪下半叶起,对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压迫

、封锁和屠杀进行了坚决反抗。那加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及杂粮,大部分仍处于 刀

耕火种 阶段;同时从事采集和渔猎。以大米、高粱等为主食,亦吃蟒肉、野兽肉等。一般

穿三角裤,系藤条,戴贝壳、手镯,喜欢全身喇染青色。

   另有少数那加人分布在缅甸西北部。


24.尼科巴人
(Nicobarians)
     南亚印度民族之一。自称“肖姆人”。约有2万人(1978),主要分布于尼科巴群

岛。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使用尼科巴语,属 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无文字。尼科巴人

系 马来人 与缅甸得楞人的混血后裔。身材矮小强壮,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0米,肤色较黑

,颧骨高,鼻小而平,头发稍呈波状或卷曲,体毛较少,人多长寿。80信奉基督教,但仍保存多

神信仰和祖先崇拜(见 原始宗教 )。每家都供有怪诞雕刻,用以“驱邪避灾”。尼科巴人

的历史悠久,古称“裸体国”,古代希腊、阿拉伯和中国文献均有记载。其居住地于1050年

被南印度的朱罗帝国占领。18世纪以来先后遭受丹麦、英国、日本的入侵和统治。尼科巴

人实行村社制度,土地公有,村长世袭。以大家族为单位,居住 干栏 (高脚屋)。表亲和远

亲常聚一处,成员可达百人。保留母权制残余(见 母系氏族制 ),妇女地位较高,有财产继

承权。男女自由择偶,婚姻关系松散。行一夫多妻,但仅限于富人。婚后从妻居,残留 产翁

俗。主要从事农业, 刀耕火种 ,栽培椰子、薯类、蔬菜及烟草。善以弓箭射鸟,用梭标猎

取野猪,用叉、网、坑、毒药捕鱼。常乘带有弦外支架的独木舟出海。有时仍用竹片摩擦

取火。衣着极为简单,男穿兜裆布,妇女仅围用植物纤维做的短裙。



25.安达曼人
(Andamanese)
     南亚印度少数民族之一。居住在安达曼群岛。1850年有5000多人,因遭受英国殖

民者残酷屠杀,人口锐减,至1951年只剩27人;1971年人口普查时又减至24人。属尼格罗-澳

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身材矮小,肤色较黑,头发黑红,短而卷曲。头颅扁平,鼻小唇厚

,不外翻,面部宽阔,颧骨突出。使用安达曼语,语言系属未定。无文字。迷信鬼神和巫术,

惧怕树林、海洋、疾病和祖先“鬼魂”。

   安达曼人原分10个部落 ,每个部落占有一定的区域。部落之下分为若干地方集团,由

头人管辖。保留母系制(见 母系氏族制 )残余。集团内的事务由年长的男人和女人处理。



--
师傅们在哪里?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8.44.2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6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