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itqiqi (祺祺^_^), 信区: Green
标  题: 印度 归来也谈印度(转)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21日10:44:29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本内容由[tltracyt]发表于盛唐社区 http://www.s-tang.net
作者:宏凯(一)
  今年2月到3月,我到印度作了5个星期的背包旅行。从孟买经果阿再折回北上,跑了
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十几个城市,包括这次核试验基地所在的拉吉斯坦州。印度是背包旅
行者的天堂,到处都游荡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但给我的感觉是,其中中国人似乎
就只有我一个。谁知时隔两个月,印度竟成了中文网上最大的话题之一。我想,在网上
慷慨激昂议论印度民族性等等的网友,可能有一部分并没有到过印度本土,所以在此介
绍一下我在印度的观感,希望能有助于网友们了解一下真实的印度,更冷静地思考我们
和这个邻国的关系。
  我到领事馆申请签证时,被告知中国人的旅行签证必须经由印度本国政府的审查,
前后耗时两个月,而实际上等了3个月。所幸我的辞职和旅行计划也有所变更,正好和签
证相吻合。但是由于我在申请书上的照片用的是一张较老的,给签证领事抓住,差点把
我的签证给枪毙了。可见中国人到印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印度,我不知道是没有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出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自称中国人
,反正,除了在最后出境那天在机场见到两个台湾商人以外,我没有机会说一句国语。
常常是,印度人听我说来自中国,惊讶程度不亚于面对火星人。但物以希为贵,正因为
少,颇受到特别优待,比方说,在巴士上能得到一个最佳座位之类。印度一般民众,大
多本性善良温和,至少在表面上,丝毫看不出对中国人有什么特别不友好的地方。记得
在帕特那郊外坐巴士的时候,遇见一个桥梁工程师,见我是中国人,大赞中国有魄力抵
抗美国压力搞独立自主,说印中应该联手对抗西方,印度也要学中国,不唯唯听命美欧
,要搞自强。如今人民党倒是兑现他的宿愿,只是和其初衷相距十万八千里,不知此公
得知核爆消息,作何感想。还有不少印度人,喜欢问我:印度和巴基斯坦你喜欢哪一个
?答曰印度,则大欢喜,邀我到家作客,说来了个喜欢印度甚于巴基斯坦的中国人,家
人便也大欢喜,好象以我一句话,巴基斯坦就没有了中国的导弹援助,印度也便可以一
举拿下可什米尔。可见中巴关系,在印度人心目中是占多么重要的地位。更多僻地土著
,则是拼死不信我是中国人,说自毗湿奴神开天辟地,没有中国人来过此地,尔必是日
本人冒充中国人无疑。我说如是日本人,为何要冒充中国人呢?答曰日本人老实,到处
被骗被斩,尔必是被印度人斩得怕了,不敢再自称日本人。这番话倒也算得语出惊人,
不过也有其正确之处。在观光地,日本人确实被某些精明的印度贩子斩得血淋淋,我与
日本人交谈,无不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不过,贩子们一听我来自中国,就犹疑不敢
下手,可能心里颇有些62年战争留下的余悸,知道中国人并不同日本绵羊一般容易剃毛
。印度民族,热情好客有余,好奇心极其旺盛。有一段,我与一韩国女孩结伴,到中部
小城英度尔,坐在火车站候车室外,竟引来数十闲人围观,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东方男女
,而那个韩国女孩又是穿着裙子,在长裤莎丽的印度属于奇装异服,更是看得闲人们两
眼发直。很让人想起 十数年的中国。印度人又很讲男女大防。我和韩国女孩从芒都坐巴
士,上车后我发现身边穿莎丽的女孩是一日本人,便交谈起来。不想此举竟引起车中印
度男士一致的愤慨,对韩国女孩说:你丈夫和别的女人说话,你竟不闻不问吗?韩女答
曰:他并非我丈夫。印人便问:是男朋友?韩女答曰:不是,相识才两天,结伴而行,
如此而已。满车印人尽不再作声,视我等三人如怪物。
  (二)
  印度的经济,至少就表面看来,似乎落后于中国不少。孟买是印度第一大都市。在
孟买类似于上海南京路的最大商业街上,居然没有一家商场是装有空调的,全是老式大
风扇,博物馆等等也都是如此。印度对外开放程度很差,路上的重型卡车和巴士,几乎
都是由一家印度国营公司制造(公司的名称好象是dada)。据说发动机很不错。我不太
懂技术,只知道那发动机吼声震天,不知道好的发动机是否都以这种吼声来自我表白,
不过颇可省去按喇叭的麻烦,也算是一长处。印度人很引以为自豪,认为是印度工业自
给自足的象征。好象我们在20年以前也是这样。不过,我已有多年未到国内内地旅行,
基本是以沿海城市与印度比较,所以可能感觉有偏差。印度大城市的民居,看上去装空
调的也不多,且多是窗式,中下流宾馆也是如此。火车有A/C车厢,是最高级的,而头等
二等卧铺,则全部没有A/C。不知到了夏天,印度人如何旅行。我以前公司是做家电部件
生意的,空调部件占了大头。部长很想到印度发展,说印度这么热,空调定热销,所以我
也特别注意了一下空调。看来部长太过于一厢情愿。彩电似乎是刚刚开始成为流行热点
,宾馆店铺,如有电视,也以黑白占绝对多数。自动扶梯等等,更是少见。跑出租车的
只有孟买,且都是不带空调的中古国产车,计数器不是电动的,没有液晶显示,好象是
机械制动,我至今不知怎么理解上面的数字,可能造这玩艺和装这玩艺的公司,根本没
打算让乘客搞明白它。孟买以外,包括新德里,多是跑的机动三轮车,没有门,没有计
数,新德里三轮司机的奸滑,公认世界第一,讨价还价没有阿庆嫂的智商水平是不行的
。愚虽不才,基本没有坐过比日本人价钱贵的车,自己觉得很为中华民族争了一把光。
加尔各答我没有去,据说还有人力车。当然以上都是浮光掠影,不足为中国人自大的依
据。印度的工业据说还是很有基础,只是怎么看都类似旧苏联,民生工业不太重视,市
场也不够发达。举一个小例子,印度小孩总问外国人要圆珠笔,圆珠笔印度并非没有,
并且也不贵,所以我总觉得奇怪,想或许印度小孩读书认真过度,笔不够用。后来和一
日本学生谈到,他说自己买了一支印度笔,没一天就写不出了,可见印度小孩的要求自
有其道理。后来我也买过一支印度笔,当时没有在店里试写一下,回到旅馆才发现根本
没法写。可见此言不虚。不过印度的高科技应该是有长处的,这可以从其搞核武看出来
。印度人也很有一些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为自豪,据此说印度是高科技国家,我在印度是
不敢和印度人辩,老实说,这就有点井蛙的意思了。当然明白印度真实境况的占多数。
我在瓦那拉西,一个印度小伙问我:瓦那拉西是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地方?这倒让我答不
上来。我一楞,他忙补充:当然泥泊尔不算,俺知道那里比这里还穷,泥泊尔以外,俺
这里是不是最穷?看来他也不太读书看报,不知道非洲中部的人民大众过的什么日子,
单看从外国来的红男绿女个个财神模样,就成了自卑狂。自信过度和自卑过度,都是不
了解外界的结果。
  (三)
  印度的贫富之差,其程度令人震惊和痛心。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富了。我常常想
,中国的穷,是被政府掩藏起来的,多少有露出来,但其基本面,不要说外国人,就是
城市里的人,也不一定感觉得到。而印度的穷,则是一种放任自流的穷,完全是赤裸裸
地浮现在社会的表面。也就是说,从政府到平民,没有人觉得穷是一种恶,一种丑陋,
完全是平心静气地对待之。这里面有文化的不同。新德里市中心最大最豪华的餐厅,进
进出出都是显贵,但离开大门不到一步的地方,就有衣不敝体,恶臭扑鼻的小孩行乞。
看门的警卫也是见怪不怪。在中国早就不知给赶到哪里去了。印度的火车上,每天早上
收起卧铺之后,会有乌黑的小孩爬在地上打扫垃圾,大多是六七岁,属于不可触民中专
门搞清洁的一类。虽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职业,但今天铁道公司还能听任这样堂而皇之
的童工劳动,非常不可思议。印度的不可触民,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可触”。我有一次
坐在新德里街头的栏杆上,面前是一个生活在路上的五口之家。小孩子来要钱,粘着不
走,最后用小手来碰你的胳膊,一碰一个黑印,我只好掏钱。回到旅店,警卫说,这些
人,给他们碰了就不吉利,所以,他们就存心来碰你,逼着你给钱。施舍穷人是印度文
化的一部分,所以,印度人并不以乞讨为耻,我们当然也不能根据我们的文化,而鄙视
那些乞讨者。但有时候,给了一个人钱,会有一大群闻风而来,大打人海战术,搞得你
非常狼狈。后来就有了经验,即使觉得小孩或妇人可怜,也要候准机会,看四下无人,
悄悄地给,然后马上溜走,免得给包围。不过还是有一次吃大亏。在德干高原一古城,
我拉一个小女孩照相,照完后,看看她实在可爱,把笔袋里仅剩的一支笔给了她,因为
不是她主动来讨,觉得没有什么危险。没想到她转身飞跑,向着她的伙伴大叫。我不懂
印地语,猜想大意是:这个外国冤大头会给东西,大家来要啊,不要白不要啊!结果我
逃避不及,给那些要不到东西怒气冲天的孩子砸了好几块泥巴。在印度的外国旅行者,
都有一个从心软到心硬的变化过程,否则就是你身上的钱都施舍完了,都没法打发掉所
有的乞丐。而印度人,很懂得如何搞平衡,不是都给,也不是不给。印度甚至有专门换
硬币的地摊,让人把纸币换成小额硬币去施舍,可见“喜舍”文化在印度是如何普及。

  另一方面,印度的富人,丝毫不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富人逊色。我觉得是强过中国
的富人,不是指数量,是质量。印度是彻底的精英教育,中上层人士可以说一口流利英
语的很多,而且,真正的上流人物都是极有教养。而中国,实在是暴发户太多,又多愚
劣的党棍,不知教养为何物。所谓的高级场所,多由此类人众盘据。在印度,到了国营
公司经理、高级职员或大学教授这样的地位,置备自用车是天经地义的事。当然是国产
车。印度即使最贫穷的地方,也有类似贵族学校的中小学,孩子们身着整洁的校服,有
漂亮的校车接送。不知那些孩子看到车窗外烈日下在田里赤脚拔草的同龄人,是否会生
出甘地式的悲天悯人的心情来。我初到印度,还生怕平头百姓不懂英文,问路总是向衣
着仪态一看就不俗的人问,谁知他们往往一口在海外学来的标准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
听得我这个半瓶子醋半懂不懂,后来干脆专找平常人问,听他们说结结巴巴的印度英语
,多少满足一下自尊心吧。
  (四)
  印度人谈中国威胁,我觉得,我们不能单单用自己的感觉去论是非。在中国人看来
,印度实在是个遥远的国家,但对于印度人,从中印边境到新德里,巴士不过一天多路
程,又是平地,所以,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西藏归属印度,可以说,四川就在印度
的枪口下,中国和印度的感觉就要颠个倒了。由于印度没有缓冲地带,这种战略对峙,
印度人看来多少是对自己不利的。印度和中国,问题就在一个边界,归根到底,这是当
年英国人作的孽。就国际法来看,印度人可以搬出的理,不比我们少,在这里就不多说
了,免得给批成汉奸。60年代的战争,印度人有冤气,其实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为什
么呢?中国当时是打胜了,问题是在印度人看来,战争只是一时受挫,还没有到最后分
胜负的时候。这时候,中国人就撤兵划停火线,而且说明是维持战前状态,印度如再动
手,必然在国际上遭非议,里外不是人。而战争如果长期化,诸网友聪明胜我者不难看
出,中国能不能胜很有问题。在东段边境,中国的补给线跨越青藏高原,不可能长期维
持大规模作战阵势。而印度,无论东西段,交通都不成问题,而且,印度当时已作好倾
国出动的准备,又有美国准备插上一脚。中国见好就收,又让对方无从回手,这就是老
毛过人的地方。我对老毛一向不敢恭维,但对他的文采和武略,到底不敢说风凉话。这
就好象拳击比赛,第1回合甲就一拳把乙打得趴倒在地。但在裁判还没有数到十,甲就挥
拳向观众致意,道:这小子不经打,我已胜了,今日饶他一把,不再请他吃拳也。说罢
跳下拳台,扬长而去。待得乙恢复神志,早已找不到对手死拼。乙是该感谢甲不请他多
吃老拳,还是咬牙切齿,准备再和甲斗上一场,恢复名誉呢?老实说,印度人就是这种
心理。这不是说他等了几十年,急着要君 子报仇了,但心里恨你羞他辱他,倒是确实。


--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357217.gif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918364.gif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1513211.gif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2271285.gif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3129987.gif
http://202.118.238.73/bbs/UploadFile/200381311403915941.gif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20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