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onjovi (扫雷英雄), 信区: Green
标  题: 评论:从中国渔民被拘到一场外交风波(附图)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8日13:46:32 星期五), 站内信件

http://jczs.sina.com.cn 2002年10月18日 12:38 光明日报
图为菲律宾警方粗暴对待我渔民。
<img src="http://jczs.sina.com.cn/2002-10-18/1_27-1-3-66_20021018123827.jpg">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李志强
  今年1月31日至2月6日,我国海南省的五艘渔船因进入菲律宾海域捕鱼,人员和船只
被菲海岸警卫队扣留;后来又有一艘来自广东台山的渔船也在同一海域被菲方扣押。包
括14名未成年人在内的136名中国渔民被关进了巴拉望省公主港市监狱,直到10月5日,
他们才全部获释回国。期间,由菲司法部长怀有个人目的挑起的一场争端颇引世人瞩目
,而我国渔民的
释放过程也同样一波三折。日前,记者专门对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进行了追踪调查和
采访。
  阿罗约指示释放未成年人
  因为中国渔民是在菲律宾领海而不是在有争议海域捕鱼被抓的,“得理不饶人”的
菲方竟对中国驻菲使馆通过外交途径接连发出的“尽快解决被扣渔民问题”的照会,均
未予以正式回复。
  2月的一天,是菲律宾海军组建104周年纪念日,阿罗约总统在海军总部向几名官兵
授奖授勋。其中一名获奖人竟是几天前“抓人扣船”的所谓“英雄舰长”。国防部长雷
耶斯将军看到在场的王春贵大使对此很不高兴,立即私下向阿罗约总统作了汇报,引起
阿罗约的重视,马上请王大使到贵宾休息室介绍有关情况。王大使当即指出,巴拉望监
狱本来条件就十分简陋,现在原本能容纳两百人的牢房,关押人数超过了四百人,恶劣
的环境令许多水土不服的中国渔民已经染上了疾病。希望菲方能郑重考虑中方照会,在
最短的时间内释放中国渔民;此外,根据菲律宾法律,未成年人不应入狱关押,更何况
把他们与各类成年犯人关在一起,因此中方特别要求立刻释放他们。阿罗约当即指示有
关部门进行研究,且下令先释放14名中国少年。
  抓扣中国渔民的“猫腻”
  稍后,14名中国少年获释。但关于另外122名渔民的问题,菲方却迟迟拿不出处理结
果。在大使馆官员多次现场督促下,当地政府无法推脱,截至9月上旬,勉强开了两次庭
。但释放中国渔民之事毫无进展。其中原因何在?经过多方深入采访,我们才了解到这
其中竟有四大“猫腻”:第一、当地司法官员贪污腐败。按照近年来的“老规矩”,他
们一方面不想通过正常的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更不想及时了结案件,以免过早
“自断财路”。第二、当地一些华人打着“经由非正常途径”,“钻菲方法律空子解决
问题”的幌子,与“贪心”法官和律师勾结,先拖时间,再开高价,诱使不明真相的国
内和菲国一些华人商会“出高价捞人”和“生活维持费”。第三、分赃不均,导致事件
失控。随着双方政府、特别是我驻菲领事部的全面介入,暗箱操作逐步曝光,巴拉望方
面干脆拖着硬挺。以往,拖个十天半月,被捕渔民(也曾有过来自越南等国的渔民)就会
被放出来,但是渔船和远洋捕鱼用的各种昂贵仪器却总会在默契十足的“官商勾结”中
被没收、转卖。更可气的是,据说,“从监狱里捞中国渔民”,在以打渔为主的当地算
是一本万利的“一条龙”大买卖了,马尼拉方面也有人遥控参与其中,分一杯羹。这一
次,由于人船众多,“买方卖方”吵吵闹闹,“价码”始终没谈拢。第四、由于巨额利
益驱动,极个别中国“船主”屡次(或雇人)到菲海域猎捕海洋生物,甚至与当地华人勾
结“设法瞒过大使馆”,甘愿“花小钱,冒小险,赚大钱”,其中一位“行不更名坐不
改姓”的海南省船长“两次前科”在身,确实让人家抓住了把柄。
  刚刚离任的前领事部领事马杰曾经告诉我们,营救中国渔民和为被捕的渔民争取人
道待遇,是项耗时耗力的工作,着实令驻菲使领馆疲于奔命。现任参赞朱桃英来菲不到
两年,已经代表中国政府和驻菲使馆6次赴巴拉望解救渔民,仅今年上半年就去了3次,
还在当地感染了可怕的登革热。
  司法部长拒不执行“框架协议”
  临近8月,122名被扣渔民的释放问题还没有得到菲方司法部门的确切答复。王春贵
大使以为李鹏委员长9月12日的访问营造友好气氛为由,在同菲外长奥普莱和众议长德维
尼西亚会晤时,专门提出释放渔民的问题,希望能在我领导人访菲之前或期间解决问题
。对此,外长和众议长都非常积极。在德维尼西亚议长的见证下,司法部长佩雷斯和王
大使代表有关各方达成了“一揽子框架协议”:一、菲方没收船只和打捞的所有海产品
;二、象征性地罚款5万比索(比索与人民币汇价为6:1);三、每名渔民罚款2千比索;
四、释放全部122名中国渔民。
  后来,佩雷斯以一些参众议员及非政府组织和环保组织反对为由,单方面推翻“协
议”,提出了附带政治色彩的一些要求,并将“5万比索”变为“5万美元”(美元兑比索
为1:52)。期间,海南省方面也派出代表与菲司法部接洽,但被对方蛮横拒绝。为此,
9月10日,王大使和使馆领事官员又专门与佩雷斯部长见面协商,对方以“案件进入司法
程序”为由,不同意在李鹏委员长来之前放人。
  9月15日,来访的李鹏委员长与阿罗约总统会晤时还专门提到122名被扣渔民的事,
指出中国政府也不赞成非法捕鱼,渔民的家人希望能早日同他们团聚。阿罗约总统同意
按双方已经有的框架协议解决。
  司法部长与大使纷争真相
  9月20日上午,在驻菲使馆两名领事部官员的陪同下,王大使前往司法部见佩雷斯部
长,落实两国领导人谈话。由于是应约前往,事先谁也没想到竟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我们多方了解到当时的过程是这样的:
  王大使:“部长阁下你好,明天就是中国人传统的中秋节了,这是一个中国人阖家
团圆的日子,渔民的亲属希望他们的亲人能尽快回国同家人团聚。我特别准备了一盒月
饼,期望你品尝(送上月饼)。”
  部长:“(接过月饼)谢谢大使阁下。”
  王大使:“十天前,在我国领导人访菲之前,我们曾见过面,商讨被扣中国渔民的
事情。阿罗约总统和李鹏委员长都对渔民的事非常关心,特别是阿罗约总统希望按已有
框架协议早日解决。”
  部长:“总统也无权干涉司法程序。中国渔民问题只能按司法程序解决。你方的律
师是谁?(中方递上名片。)”
  王大使:“我们对贵国的司法是尊重的。但问题是半年多了,还是没有结果。我及
我的部属研究过相关的菲国第8550号法令。贵国司法惯例是,重判不重罚,重罚不重判
。他们已经被关了超过七个月,而且对没收船只不持异议,同意2千比索的个人罚款和船
只罚款。并且我方认为,解决两国渔民问题不能仅仅考虑法律,还要考虑到中菲关系的
大局,还应基于人道主义原则。”
  部长:“你用不着教我们怎么执法!”
  王大使:“那问题怎么解决?”
  部长:“(一甩手,)GO(走)!”(离开,到另外一张桌子后坐下。)
  王大使:“(郑重地)你怎能如此对待外国使节,我完全不能接受。我出使菲律宾两
年,接触了很多菲人,并被很多人当作好朋友。我实在不能理解,你为何这样粗暴地对
待我。”
  部长:“(拍桌子)别打扰我,GO!”
  王大使:“(走到近前,拍桌子)我不能走。(回到原先的桌子旁。)”
  这时,司法部长办公室外间的多名工作人员进来。
  双方对峙五分钟。部长假装看文件。
  稍后,为打破僵局,大使请随行人员向部长转达两点意见。一是请无关人员先出去
;二是双方可以坐下来继续心平气和地谈。
  部长:“(一摆手,让下属都出去,但拒不再谈。)你威吓(BULLY)了我,你要道歉,
你威吓了我。”
  王大使:“何为威吓?我今天的言行,哪一点算是威吓?我为何要用威吓的办法来
谈释放中国渔民的问题。这在逻辑上也讲不通。”(鉴于双方无法再谈下去,随后,大使
主动与对方握手告别。)
  司法部长宣布中国大使是“不受欢迎的人”
  王大使前脚离开司法部,佩雷斯马上召开记者会,自己向菲律宾新闻界宣布王大使
为“不受欢迎的人”。他先入为主地对传媒说,中国大使以大欺小,践踏菲律宾法律,
命令司法部放人,并对他个人进行人身威胁。
  两个月前,佩雷斯曾对美国新任驻菲大使讲过类似的话,当时那位大使在外国记协
批评菲律宾司法腐败,佩雷斯指责其“讲话不负责,将会受到控诉”。后来,香港《亚
洲周刊》将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嘲讽说菲律宾是当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其高官既不怕
得罪美国,也不怕得罪中国。
  佩雷斯的讲话短时内曾引起不明真相的菲律宾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也获得了少
数反华议员的支持。
  虽然,佩雷斯的调门高得出奇,菲律宾政府的反应却极其平淡。阿罗约总统当天通
过其发言人向外界表示,总统“不过问,交由外交部去处理”。文官长罗慕洛让佩雷斯
闭嘴。一些开明高官,比如国防部长雷耶斯将军等人则在公开访谈节目中表示,就他们
对王大使的了解,大使不是佩雷斯部长所说那样。这位前三军总司令甚至引用当地谚语
说,王大使完全是那种“打他都不带哭的人”。
  我驻菲使馆则静观其变,只在第二天由使馆发言人发表了一则简短声明指出,佩雷
斯的言论是单方面的,不准确的。
  一段时间以来,此间也有众多媒体陆续分析了佩雷斯的动机。他们认为:其一,改
变被阿罗约总统排除在核心内阁之外的窘况。不久前阿罗约曾约国防、财政、贸工和文
官长等四位内阁爱将与其一起拍杂志封面,并起名“权利与荣誉”。有人据此嘲笑,在
这个动辄讲究法律的国家里,实权人物的司法部长却在新闻界“蒸发”了。其二,大打
民族主义牌,扩大知名度,为2004年参选参议员做早期准备。其三,出于以攻为首的律
师职业特性,有专栏作家甚至讥讽他为a good lawyer is a good liar(高明的律师是高
明的说谎者)。
  司法部长言论急坏菲外交部
  尽管9月22日是星期天,不是工作日,根据总统指示,菲代外长阿尔伯特亲自邀请王
大使到外交部,提出希望大使澄清事实,能与司法部长和解。王大使表示,握手言和在
他不存在困难。据了解,菲方为了避开媒体的采访,破例向王大使提供地下通道,前往
外长办公室。起初,司法部长并不愿意和解,要求王大使向他书面道歉。对此王大使一
口回绝。后来主管亚太事务的资深副外长巴哈说,菲方会劝说佩雷斯“不再乱讲话”,
希望这场风波早早结束。
  考虑到菲外交部对当前中菲关系良好发展势头的关注,王大使强调,个人在感情上
和名誉上受了损失和伤害,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最关心的还是尽快妥善解决中国渔民释
放问题。这里不存在谁向谁道歉的问题,双方可在和解时,口头对偶发事件表示遗憾。
菲亚太司长罗德里格斯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对王大使的高姿态予以赞赏。
  9月23日,王大使与佩雷斯部长握手言和。随后,双方同意按上述框架协议完成司法
程序,释放中国渔民。
  两国关系经受了考验
  后来由于巴拉望议员米特拉等人及地方政府的阻挠,9月30日开庭没有解决问题,直
到10月2日才又开庭。在10月4日释放中国渔民的当天,当地政客们还煽动民众在监狱门
口设置路障、抗议示威进行阻挠,还以当地政府名义对10月2日的判决结果提出上诉。根
据菲律宾法律的规定,只要诉讼一方有上诉,就得重新开庭。显然,一部分人就是要制
造事端,蔑视法律的严肃性,千方百计阻挠中国渔民回国,扩大事态。在中国使馆的坚
持下,10月4日早8:30分巴拉望法庭再次开庭,并当庭驳回了控方的上诉。122名渔民当
天顺利回到马尼拉,并于次日返回祖国。
  正如菲律宾大学亚洲中心著名政治评论家本尼托教授所说,从风波初期,到渔民们
被释放回国,中国驻菲使馆像是在打一场艰难的战役,又像是外界对中国大使驻菲两年
来开展工作的考验和验收。而期间(9月)中国李鹏委员长和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对菲的成功
访问,则充分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和中国使馆的睿智与大度。


--
He's a real nowhere man
sitting in his nowhere land
making all his nowhere plan for nobody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5]
※ 修改:·ersy 於 02月22日09:42:03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