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法国的核战略(下)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Oct 26 07:55:45 1999), 转信


法国的核战略(下)
摘 要:论述了法国的核战略及对消除核武器所持的立场.核武器是法国防务政策独立自
主的一个特殊工具,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战略选择.得到了法国公众及各政党的一致赞同
.冷战后,法国核政策作了重大调整,加入了核不扩散条约,由拒绝参加核裁军到进行
了某种程度的单边削减.但是,法国仍然认为,核武器将继续作为稳定和防止战争的一
种因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而在一个长时期内不主张冒险削减到零;完全消除核
武器仍然与法国的观点相左。在中长期内,除非发生一些重大的和不可预见的事件,例
如核事故和使用核武器,法国关于消除核武器的立场不大可能改变。美国和俄罗斯的选
择,将是影响法国未来核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欧洲格局也可能影响法国的立场,
关键词:法国 核武器 核战略 核裁军 军控
3 法国的核军控政策:从拒绝到小心承诺
法国在六十年代反对许多军控建议之后,七十年代参加军控变得较为积极,并在九十年
代初加入了军备削减和不扩散运动。在1993年~1996年作出较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单边核裁
军姿态后,重点已不再是削减。 法国现在似乎对其它领域的军控更为关注,对透明措施
更感兴趣。在一定条件下,一旦START I、II和将可能有的START III被批准并实施,法
国有可能考虑进一步削减。
概述了法国过去的军控政策之后,现在我们来讨论法国目前对核军控的外交承诺,包括
法国将来可能参与的步骤(安全与保安、核查与稽核标准以及安全保证等方面)。
3.1 法国军控政策的背景
在核军控和裁军早期,法国表现得极不愿参加军控条约及谈判。法国从未在1963年部分
禁试条约上签字,拒绝加入核不扩散条约达二十多年,并且法国从来没有加入任何双边
或多边裁军协定。六十年代,这种态度被认为是正确的,因为当时的大部分军控谈判被
视为不过是维持超级大国核垄断的一种手段,并非真正的裁军步骤。法国甚至在许多裁
军会议上实行了“空椅子”政策,以抗议核垄断。法国还强调,要消除超级大国与中等
核国家现有核武库规模之间的差异。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法国虽然表现得更为开放,但仍遵循了同样的原则。法国参加了
日内瓦裁军大会,但仍不愿签署任何核限制协定。法国政府支持战略军备控制谈判(SAL
T)进程以及国际核力量条约(INT),但在法国核武器库存仍然处于增长时,法国在核裁军
活动中根本就不积极。
1983年,密特朗总统提出了法国参加核裁军的条件:“纠正”两个超级大国与其它核武
器国家核武库之间的“重大偏差”;结束欧洲的常规失衡;结束反导、反潜及反卫星武
器竞赛。正如密特朗总统在1994年5月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些条件长期有效。他说:
“如果把各有20000套核装置的两个国家与一个只有500枚核弹头的国家比较一下,那么
就不能说让我们各自都削减500枚弹头!因此,我们将在以后决定何时才参加(通向核裁
军的)活动。”
尽管如此,自1991年以来,拒绝参加核裁军的政策还是发生了急剧变化。九十年代初,
对核扩散的新关注以及国际安全形势的全球性变化,引起了重大的政策调整。1991年6月
,密特朗总统在联合国促进国际裁军计划的发言中宣布进行这种调整。除了赞成化学及
常规裁军的各种行动外,法国还决定作为核国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NPT)(法国于1992年
8月加入该条约)。1991年~1993年,社会党政府宣布了多种单方面裁军步骤:首先撤除几
个现役预战略(战术)核武器系统(Pluton 短程导弹和AN-52空投炸弹),降低警戒级别,
不部署哈德斯短程导弹。1992年4月,密特朗总统倡议暂停核试验,随后暂停核试验达3
年之久。
3.2 法国对核军控原则及缩减法国核武库的新承诺
据法国外交部负责裁军事务的一位副局长(sub-director)介绍,1991年~1995年间,法国
单边削减核武库总计达15%。在此期间,法国宣布不更换30枚幻影IV-P中程炸弹,接着希
拉克总统决定并宣布了进一步的单边步骤。1996年9月,法国开始拆除Plateau d’Albi
on 18 S-3中程弹道导弹,并于1997年9月完成。法国还宣布全部拆除30枚短程哈德斯导
弹。从部署的弹头来看,这意味着来年将再削减10%。
表3 五个核武器国家核库存变化情况
年份
美国
苏联/俄罗斯
英国
法国
中国
合计
1950
369
5
0
0
0
374
1960
20434
1605
30
0
0
22069
1970
26492
11643
280
36
75
38526
1980
23916
30062
350
250
280
54858
1990*
21781
37000
300
505
435
60021
1997*
12000
23000
260
450
400
36110
* 注:表中所列1990年和1997年美俄核武器数量包括现役、退役、未部署及等待拆除或
已入库的弹头。
资料来源:NRDC Nuclear Notebook(www.nrdc.org)
虽然这些削减中有许多主要是预算紧缩造成的结果,并只是在事后当作裁军措施,但还
是反映出了法国核政策的新趋势。一直到1991年,法国核武库的规模和能力都处于增长
中。这些削减决定结束了核武库增长,开始了真正的裁军进程。法国核武库已将1991年
高峰期部署的540枚弹头,减少到现在部署的450枚。目前法国核弹头库存数仍然低于美
国或俄罗斯核弹头库存数的5%,而且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都低于美俄两国总数的1%,记住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法国强烈反对限制或禁止核试验达几十年之久。考虑
到法国历史上一直持反对态度,法国1993年7月4日宣布参加CTBT谈判确实是迈出了一大
步。法国宣布这一决定之后,积极参加了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而且法国暂停核试验(1
992年~1995年)也为推进CTBT作出了贡献。
在1995年核不扩散条约重审和延期会议期间,法国代表同意1996年为完成CTBT谈判的最
后期限,但是坚持在条约生效前这个时期对试验采用“最大克制”的表述,反对更有约
束力的表述。这显然是为法国新总统(1995年5月7日选出)恢复核试验留下了方便之门。
虽然(或者因为)法国在1995年~1996年的秋冬两季进行了6次核试验,法国还是在1995年
8月率先在核国家中第一个支持“零当量” (禁止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无论当量大小
的任何核爆炸) CTBT谈判,并且接受了关于核试验的所谓“澳大利亚”定义。法国这个
决定一宣布,美国立即声明支持。法国的决定显然是CTBT谈判的一个突破,因为其它核
国家都在1995年末按照同样的立场集合起来了。法国是1996年9月首批签署CTBT的国家之
一,并且已实施了进一步的步骤,关闭了其试验场,在1996年3月签署了Rarotonga条约
,从而?与英国一道?成为仅有的两个没有国家试验场的核武器国家。看来即使CTBT条约
失败,或者在印度或别的什么地方还有受孤立的核试验,法国恢复核试验也不太现实。

在1995年4月6日致联合国秘书长的信中和同一天在裁军大会上发表的声明中,法国还宣
布了其新的安全保证,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安全保证条款。关于消极的安全保证条款,
法国阐述了当时实行的1982年提出的安全保证条款,特别指出:
“法国重申:除非法国、法国领土、法国军队或法国其它部队遭到到侵略或攻击,或者
与核武器国家结盟或联合的国家侵略或攻击法国的盟国或对法国作出了安全承诺的国家
,法国不对核不扩散条约参加国中的非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
这一声明与美英俄声明的立场相吻合。其主要的新意在于对核不扩散条约参加国的安全
保证进行了限制,1982年的声明中没有提到这一点。
在积极安全保证条款方面,1968年联合国大会表决255号决议时,法国投了弃权票,因而
被认为法国从未保证过积极的安全条款。1995年4月法国宣布的决定提出了如下安全保证
条款:
“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国宣誓:如果出现核武器攻击,或者这种攻击的威胁针对
核不扩散条约参加国中的无核国家,法国将立即通知安理会,并在安理会内采取行动,
确保安理会按照联合国宪章立即采取步骤,向遭受侵略的任何国家提供必要的援助。”

在此声明之后,法国与其它国家一起,共同提出了联大安理会984号决议(1995年4月11日
)。
法国关于安全保证的新政策变化之大,超出人们的预想。Cheysson1982年的讲话曾经在
好些场合被其它法国官员讨论或纠正。甚至在最近,还常听到有人议论说该讲话损害了
法国的威慑政策。在法国提出的消极的安全保证条款的范围中,仍然有一些不确定处,
注意到这一点是有意义的。在法国议会审议上述安全保证条款时,法国外长朱佩在发言
中明确把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核响应的潜在理由。这个观点与上述消极安全
保证条款相矛盾,但在法律上,国际承诺应高于部长解释。对化学或生物武器攻击的恰
当反应还没有解决或仔细讨论,而且至今还是法国的一个大问题。概括说来,法国军事
界的一般看法是,(导致核反应的)大规模化学或生物攻击或威胁,在最近的将来还不太
可能出现;但是,万一出现,法国可能始终保留其目前的政策。因此,潜在侵略者的某
种不确定性通常被视为要优先考虑的情况。
法国关于向无核区提供安全保证的立场也发生了变化。除了签署并批准了Tlateloco条约
的两个协议之外,直到最近,法国都拒绝向现有的其它无核区作出承诺,拒绝签署Raro
tonga条约。1995年以来,这一立场大大改变。法国不仅支持1995年核不扩散条约重审和
延期会议上关于无核区的“目标与原则宣言”的表述,而且在1996年还签署了两个无核
区条约。在其最近的核试验活动之后,法国与美英一起签署了Rarotonga条约的三个协议
(1996年3月8日)。之后不久,法国又在1996年4月11日在开罗举行的Pelindaba条约签字
仪式上毫无保留地签署了协议I、II、III(因为法国在非洲无核区有领地)。法国是迄今
唯一向Pelindaba条约提交了批准文件的核武器国家。希拉克总统在1996年5月还说,一
旦“与其它核国家的一些技术细节问题”得到解决,法国将很快批准建立东南亚无核区
的曼谷条约的协议。
3.3 法国关于即将到来的和可能的核军控步骤的观点
法国同意禁产条约的原则。早在1993年12月,法国就在联合国大会投票支持关于禁产协
定的建议,并于1995年在核不扩散条约会议上支持“早日结束关于不歧视和普遍适用的
禁止生产用于核武器或其它核爆炸装置的裂变材料公约谈判”。正如希拉克总统在1996
年宣布的那样,1992年法国停止了军用钚的生产,并结束了高浓缩铀的生产。法国的Pi
errelatte生产厂于1996年~1997年关闭并清空。然而,法国的裂变材料库存量仍然较大
。据最近的估计,法国还有5吨钚,24吨高浓缩铀。由于希拉克把现有库存视为停止生产
武器级裂变材料的一个良好理由,这些库存在近期或较长时期内非军事化或大量转入民
用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法国“可能已把从武器拆下的一些数量保密的钚转入了民用项目
。”但是,法国对国际原子能机构“93+2”进程的支持,以及对更透明措施的支持,并
且如果法国认为目前的库存足够的话,可能导致法国把少量非军事化的钚置于国际原子
能机构的警戒下。奥尔布赖特、Berkhout以及Walker都认为法国有一些剩余的武器级材
料。
对裂变材料禁产协定的政治承诺依然非常坚决,这正如新总理最近在1997年9月的一次
讲话中所说的那样。条约将是不扩散的一个重大步骤,并且也可以为更透明创造条件,因
为五个核武器国家的核设施都不得不向或多或少的进入式核查开放。已宣布的核武器国
家之间关于多边同意、单边削减和数据交换的谈判问题在巴黎还没有深入研究,但是可
以是在五个核武器国家中更广泛的谈判和建立信任措施的一部分。
但是,法国不太愿意看到两点:首先,禁产条约的进入水平特别增加了法国核圈子的一
些担心。法国核部门显然不习惯于想到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法国的军事设施。其次,一
些军控专家提出的从“禁裂变”到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钚一律禁产,都可能遭到法国的
强烈反对,因为这样的禁钚条约与法国核工业的一些项目不相容(例如法国发展的混合
氧化物(Mixed-oxide)燃料)。有一些人坚持认为,混合物武器钚是不可逆军控所必需的
。按照这些专家的说法,赞成消除核武器同时又反对钚管理,逻辑是矛盾的,因为混合
法是完全消除武器级钚最安全的保证措施。
对于透明和建立信任措施至少在军事界仍然遭到强烈反对。关于核武器登记的建议也在
巴黎勾起了糟糕的回忆,因为让有的人联想到了Kinkel 1994年12月的建议,看成是对欧
洲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法德合作的一个打击。但是,除开这个插曲之外,人们可以
看到法国在核事务中已有了新的开放,这可能使类似于透明措施这样的一些建议将更易
于被接受。此外,1994年~1995年以来,至少在法国决策者中正在逐渐准备接受核透明(
军事和核部门可能表现得不太愿意)。
法国正在认真考虑解除警戒问题,但是军事部门和核部门似乎很可能反对这项最具雄心
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棘手的技术问题和战略问题。在美国讨论的一些解除警戒措施对法
国没有什么意义。首先,因为法国从来都没有部署过首先打击能力(也不再部署地对地
系统),针对这些设计用于发出警告的最令人不安的武器系统提出的措施,不适用于法
国。在另外一些例子中,要求法国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在巡逻时驶出有效射程范围,
而当这些潜艇停泊在港时却又在有效射程范围内,这将是一种奇怪形式的解除警戒。另
外一些解除警戒和透明措施建议还对中等核国家提出了可信性方面的特殊问题,例如,
要求(法国或英国)潜艇舰队的百分之五十解除警戒状态或者定期浮出水面,这样将只能
依靠在海上的一艘潜艇。这将有损于整个确保二次打击能力战略,而这恰恰是两国核力
量的核心之所在。因此,美国分析家提出的一些有趣的措施——对美国和俄罗斯有意义
——可能应该进行不同设计,以便照顾到较小的核国家在下阶段的担心。此外,自冷战
结束以来,法国已降低了其现有核力量的警戒级别。1997年9月,希拉克总统在莫斯科宣
布,法国也将参加解除警戒运动(不过,法国却是这样做的最后一个核武器国家)。
关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问题,法国仍然很不愿意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样的承诺,因
为它与法国的威慑战略相矛盾。威慑战略允许在根本利益受到威胁的任何时候首先使用
核武器。按照法国的设想,允许使用核武器来防止战争并因此而使用核武器,只是一种
可靠的使用核武器相威胁,特别是因为法国的核战略规定为非侵略性的(在入侵行动中不
会首先使用核武器,而只是在对侵略作出反应时才使用核武器)。在学术界还有一些人支
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他们相当孤立。法国一位著名分析家最近在总结法国的观点时
写到,“规定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与威慑不符,但也不必与使用核武器相符。这完全是不
切实际的幻想。”他还补充说,“不使用核武器是经常暗示可能使用战略的逻辑结果,
而不是想建立一条规则。” 因此,法国核专家门倾向于保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保护
性” 字义。除非其它核武器国家有了重大变化,法国的观点在近期或较长时期不太可能
有什么变化。
3.4 法国参加多边核军备削减进程的条件
1995年核不扩散条约会议期间,法国接受了关于“核不扩散与裁军的原则及目标”的宣
言,实际上也就接受了将来削减的原则。该文件第四章的“原则与目标”部分的表述,
超出了关于核不扩散条约第六章的传统表述范围。“原则与目标”的表述是:
“核武器国家决心通过系统而渐进的努力来减少全球的核武器,最终目标是消除核武器
,所有国家在严格、有效的国际控制下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裁军。”
在1997年进行的“面向2000年Prepcom核不扩散大会”期间,五个核武器国家发表声明重
申了这些承诺。这份由法国代表五个核武器国家发表的声明表示,五国决心全面贯彻实
施核不扩散条约所有条款,“包括第六章中的那些条款”。
剩下的问题似乎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以及法国政府在多大范围内完全同意这一承诺。
此承诺在1996年7月由国际法院在关于使用核武器相威胁的合法性咨询意见中得到强调。

1996年,希拉克宣布法国打算成为“裁军冠军”。当时的外交部长H.de Charette在法国
《世界报》一篇题为 “法国,现实的裁军冠军”中进一步解释了这一观点。这篇文章敦
促达成CTBT,并列举了法国的承诺,赞成实施化学武器公约,进行禁产公约谈判,修改
欧洲常规力量公约,并重新审查非人道武器公约。
法国在明确宣布单方面裁军步骤,并且在核不扩散延期及日内瓦裁军大会重申了这些承
诺之后,其核裁军政策明显由很不情愿转为谨慎但是认真地参与。
1995年,当时的法国外长Charette宣布,法国原则上准备参加“核国家中的多边谈判”
,以有助于加速核裁军的行动。但是,希拉克澄清说,外长对未来核裁军太开放。1996
年6月,希拉克总统说:
“然而,我并不认为法国参加削减核武器国际谈判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威慑战略已在新
计划中按照严格测定的水平加以确定,以保证我们的安全。今天,倒是其它领域的裁军
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有人可能会认为密特朗总统1983年提出的法国参加核裁军的条件还没有满足,特别是“
结束反导、反潜和反卫星武器竞赛”的条件没有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在加入任何谈判
之前,法国将等待,看START条约是否得到了实施;在两个核武器“大国”(美国和俄罗
斯)实施完成START II甚至START III之前,法国可能不会接受进一步的重大裁减。这一
立场并不禁止法国参加核军控谈判,但给法国(以及另外两个中等核国家)直接参加核军
控前留下了10~15年时间。巴黎常常认为英国政府1997年1月的立场是最恰当的。
如果另外一个核武器国家(例如英国)提出核武器国家就核问题进行谈判,法国可能会同
意参加谈判。这样的讨论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进行。在巴黎,核武器
国家框架被视为核谈判最合适的范围。然而,法国并不把自己的核力量作为与其它核国
家谈判削减时进行讨价还价的工具。
4 法国与消除核武器
消除核武器一度是法国外交主题,在此首先回想一下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其次,我们
将考察法国由不情愿到想消除,以及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变化。造成这种不
情愿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对完全消除核武器显然还缺少足够的理性认识以及不了解完
全消除核武器的不可行性。
4.1 法国大辩论中曾经出现的一个老话题
在核外交早期,作为一个无核武器国家,法国赞成以完全消除核武器为目标。1946年6月
,法国驻联合国大使Parodi在联合国发表了一个原则声明:
“法国政府为法国科学家和工程师规定的目标是纯和平的。我们的愿望是世界上所有国
家都尽早这样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国将乐于按照最合适的规定来控制原子能。”

正如B.Goldschmidt所评论的那样,在“我们行动的早期”,这个声明是符合逻辑的。
在第四共和国时期,一些领袖人物为裁军与消除核武器而战。J.Moch曾担任参加联合国
各种裁军大会及委员会的法国代表团团长达十年之久(1951年~1960年)。六十年代初,M
och也成为反对“打击力量”的领袖人物。在担任第一角色时,以及辞职之后,他是赞成
实际核裁军计划的领袖人物,并且在法国确定参加首批内容广泛的军控谈判立场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六十年代,法国左派赞成单边裁军,例如,单边裁军就是1965年参加总统
竞选的一个纲领(密特朗在那次选举中被戴高乐击败)。
在此军控初期,法国在外交方面赞成并捍卫比超级大国所提建议广泛得多的核裁军措施
。法国提出了一项通向最终消除核武器的核查计划。该计划强调进行“真正”裁军,包
括对拆除运载工具进行核查,禁止裂变材料生产以及在国际监督下对剩余库存进行再处
理以便民用。法国还强调必须同时进行常规裁军。
这种政策实际上是新兴核国家典型的外交手法和外交辞令,并且在六十年代一直是法国
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题目。同样真实的是,法国同时又拒绝可能妨碍法国成为核国家的
一切军控措施。例如,戴高乐就强烈反对1963年的“部分禁试条约”。正如W.Koel所回
忆的那样:
“条约被视为是对当时正开始获取核能力的法国的一种歧视。正如法国外长C.de Murvi
lle 在谈到莫斯科条约时所说,‘危险在于不是裁那些已经武装起来的,而是要防止那
些还没有武装起来的,这就是我们迄今所担心的原因,我们对此不能感到满意。’”
随着法国成为一个实际的核武器国家,关于核裁军的议论逐渐消失。支持真正的有核查
的裁军仍然并且更加停留在口头上。在法国拒绝参加1961年日内瓦十八国裁军大会并采
取了“空椅子”政策后,法国关于裁军的讲话遭到了莫斯科和华盛顿统治的国际两极体
系的强烈批评。结果,法国从未签署“部分禁试条约”,并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达25
年之久。例如,1968年,当时法国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法国驻联合国大使A.Berard
发表了那个时代的一份典型声明,宣称“真正的问题在于原子武器的消除”。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法国对裁军与核不扩散变得更为开放时,也差不多完全抛开了消
除核武器的辞令,把它抛到了不确定的将来。随着法国成为一个“合法的”核武器国家
,法国外交放弃消除核武器既是现实使然又是愤世嫉俗之举。
4.2 目前关于消除核武器的争论
然而,过去几年中,消除核武器的想法在关于法国战略的辩论中又悄悄回潮。正如两个
超级大国按照中程核力量条约和START条约进行的削减那样,冷战的结束确实起了作用。
1995年核不扩散条约大会以及非核裁军条约(例如,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欧洲常规力量条
约1A、及化学武器公约)的成功谈判,也把核问题列到了议事日程表的最前面。目标在于
削弱冷战后核武器在国际安全中的合法性以及促进核裁军的多个倡议也已产生了震动。
国际法院关于使用核武器相威胁的合法性的程序、坎培拉委员会报告、联合国大会一年
又一年通过的一个又一个决议、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1995年诺贝尔奖授予Pugwash运动
,以及在日内瓦裁军大会上不结盟国家提出的建议,全都迫使法国政府认真地、甚至是
有些焦急地对待这个问题。
法国政府或战略界的文件大多坚持至少在中长期内保留法国的核武器,其中不乏一些重
要的关于通向消除核武器的进一步步骤的建议。注意到一些强大并有影响的少数派拒绝
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人公开宣称核武器在长时期内不会失去任何战略
意义。
但是,法国看来准备参加进一步限制核力量的国际谈判。然而,法国暂时还很可能不支
持使法国在中期至长期内失去核国家能力的任何计划。因此,消除或禁止核武器的条约
,在目前的情况下不会得到巴黎的批准。
不过,在其它一些事件和出版物中,最近出现的争论表明对待消除核武器的态度已有变
化。这个争论涉及到两大政党,以及M.Rocard(前社会党总理,现为欧洲议会议员)、P.
Lellouche(戴高乐主义议员及希拉克总统的亲密顾问)、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G.Charpak
、两位核政策大分析家:G.Le Guelte(前原子能委员会成员)以及P.Boniface(IRIS主任
)。尽管参与者的背景非常不同,但还是达成了一致。首先,所有发言者都同意把消除核
武器作为一个长期目标进行讨论。在肯定核武器在冷战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他们还一
致认为增加途径是必不可少的,消除核武器将遇到成本和核查系统方面的许多技术问题
。当然,在关于选择恰当的步骤和法国应起的作用方面还存在分歧。M.Rocard 和G.Cha
rpak主张在中到长期内消除核武器,赞成法国关于支持深度削减的重大外交举措,而P.
Lellouche和P.Boniface主张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并坚持要有过渡步骤。所有这些人都
赞成削减到最小限度威慑所需、尽可能少的核武器,但在确定削减到零的条件时,双方
再度出现了分歧。有人(例如P.Lellouche)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核威慑仍然要在某些
最坏情况下发挥作用。但另外一些人(包括M.Rochard)认为,在中到长期内消除核武器是
可以实现的。
在两个一般性原则上达成了共识:核武器国家已把深度削减和消除核武器都作为远期目
标进行承诺,因此应该推动其实现。但是完全消除核武器(削减到零)仍然是一个遥远的
目标,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环境。关于很少核武器(200件即为零)作为完全消除的
争论,所有参与者都认为,深度削减应该是首先寻求的目标。法国没有人赞成单边核裁
军。
总而言之,对于法国战略界的大多数人来说,完全消除核武器的愿望与可行性都有问题
。法国战略界及政治团体的绝大部分人至今认为,在中期到长期内,消除核武器既不能
指望也不可行。然而,消除核武器已作为一个远期目标成为法国核争论的一部分。此外
,如果把“裁军”理解为结合建立信任与透明措施,削减到很低水平,那么很可能达成
一致看法。大多数分析家与决策者都把消除核武器视为一个根本实现不了的遥远目标,
只有少数人主张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
还需要弄清的是国际关系中长期的含义以及核渐近线还有多远。大多数法国分析家(包括
笔者)仍然认为:核武器仍将作为稳定和防止战争的一种因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
而在一个长时期内不主张冒险将它削减到零。然而,大多数人认为,从削减、透明以及
建立信任措施来看,许多通向消除核武器的过渡步骤是可行的。
以后十年将是检验法国进一步进行核军控及履行裁军新承诺的一个时期:法国将实施核
不扩散条约第六章,或者它将坚持其威慑战略的逻辑吗?所有这些都取决于核武器未来
的合法性以及欧洲和国际安全将来的变化(包括其它核国家政策的变化)。象裁军步骤与
最小威慑相容那样,威慑战略与不扩散也是相容的。但是,完全消除核武器仍然与法国
的观点相左。法国的观点是:核武器仍在国际安全中起着稳定作用;威慑的主要目的在
于防止重大战争。
4.3 可能影响法国立场的因素
在中长期内,除非发生一些重大的和不可预见的事件,例如核事故和使用核武器,法国
关于消除核武器的立场不大可能改变。然而,法国的观点将受到一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
影响。
中期内国际安全的总变化显然将在法国观点形成中产生作用。核武器(以及其它大规模杀
伤性武器)的进一步扩散,将使人们认为应当依靠核武器来反击尤其是在中东和北非正在
出现的核武器国家。寻求有效的不扩散政策是建立值得信任的无核体系的关键;现有核
不扩散体系的任何分支都将被用来延迟进一步的核裁军。
此外,两个领头的核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选择,将是法国未来选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如果START进程及在赫尔辛基宣布的深度削减继续下去,如前所述(特别是如果两个核
大国均不部署大规模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国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加入削减到更低水
平的行动。如果美俄仍然保留有几千件核武器,法国不大可能按照“严格的合理足够”
原则,将自己的核武库削减到远远低于几百件的水平。相反,如果美国或在美俄基础上
提出任何一方进行极深度削减和消除核武器的重大单边或双边计划,法国将可能支持并
参与谈判。在任何情况下,作为一个二等核武器国家,法国都不会反对这样的单独行动

欧洲格局也可能略为影响法国立场,因为法国的许多伙伴都有反核情绪。真正共同外交
与安全政策的建立,可能促使法国(以及英国)对核问题取低姿态,并且对核裁军更加开
放,以取悦于欧洲的伙伴国家。然而,虽然欧洲格局可能使法国把受到许多成员国欢迎
的核裁军乐章纳入其“协同威慑”内,但不太可能对法国在这一点上的选择产生深刻影
响。
国际争论似乎更不可能影响法国的政策。最近的政治变化(1995年上台的新右派戴高乐主
义总统与1997年获胜的新左派议会多数党)没有引起核政策大的变化,而社会党、共产党
以及绿党组成的新的联合政府,看来正在象前几届政府那样,一面坚持保留法国的核地
位,一面削减核预算。那些主张更积极消除核武器的人不在政府内,而且他们的批评也
被弃之一边。此外,戴高乐主义总统与左派政府之间的“共存”在很大范围内冻结了目
前的形势,因为政治活动家中没有任何人可能会为核问题而战。如同有布莱尔的英国那
样,Jospin领导的新法国左派并没有把核问题和军事问题放到其政治日程表的前面,而
是将精力集中在经济与社会改革方面。
极大影响国防开支的预算紧缩可能会象过去那样成为进一步削减的根源。但是,这不太
可能造成消除核武器,因为所有的决策者仍然承诺在可预见的将来继续保留法国的核财
产。在目前的形势下,有害于这一目标的决定将使法国出现重大的政治危机。象英国那
样,全部重大核计划都正在一个长达15年的轨道上运行,并且不太可能被放弃。未来的
选择(更换新一代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和导弹)不会在2010年~2020年前作出。
非政府组织也不太可能对法国争论产生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法国官员并不把那些对消
除核武器提出现实和谨慎办法的非政府组织与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反对核武器的活动者
(例如绿党)相区别。虽然一些非政府组织的看法现在会得到更认真的考虑,但他们的行
动也只会对政府产生非常有限的影响。
简而言之,除了国际安全环境外,几乎没有什么因素能对法国核武器政策产生决定性影
响。这也反映出法国战略界对消除核武器问题非常谨慎的态度。这一态度被(几乎)所有
政党的核一致以及缺乏来自任何重要舆论的支持而增强。如前所述,消除核武器的内部
合理性在法国仍然受到挑战。
5 结 语
当代法国继承了一段特殊的核历史。法国对核武器的态度锚固在一种古老的战略文化中
,这在很大范围内解释了法国继续依赖于核武器的原因。由于法国是在第二代时期加入
核俱乐部的二等核国家,与美俄相比,法国的核战略及核理论因而较少植根于冷战记忆
。法国始终奉行合理足够的政策,虽然这也是因为明显的经济原因,但却使法国脱离了
冷战中的过剩,也远离了美苏军备竞赛的疯狂。这一战略与对法国根本利益的侵略进行
威慑来维护和平的核战略相结合,确立了赞成核威慑的特殊的核一致立场。核武器也为
法国提供了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一个特殊工具,使巴黎能够发展由独立安全政策所支持的
自主的国际政策,并至少被认为是如此。
但是,冷战结束使法国钻出了其完美的核象牙塔,进入了新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法国
已不得不加入了已谈判的军控进程,参加了裁军的讨价还价,这对法国保留核武器的理
念正在一年又一年地进行挑战。在很短的时期内(1990年~1996年)法国的核政策及外交出
现了重大转折。在此过程中,法国可能失去了其核例外的一部分,并且突然认识到法国
与其它核武器国家有许多共同的东西:首先是希望保留核武器。法国正在全面卷入国际
核争论,而且其特殊的战略历史和战略文化中将会有一些东西带到这些争论中。人们希
望法国在正开展的“核武器在国际安全中的未来”的讨论中发挥作用。
5.1 最小威慑对消除核武器?
法国在赞成通向核武库重大削减的大部分步骤并主张最小威慑战略(法国在很大范围内坚
持此战略) 的同时,法国战略界(不仅在口头)仍持有的不愿消除核武器的态度,可能会
荒谬地使法国站到核武器战线重大行动的对立面。
尽管已有口头承诺,关于通过军控实现最终目标的争论还没有结果。在法国,千真万确
的是:核武器仍然被视为不可挑战的防止战争(即维持和平与国际稳定)的工具。
如果军控界要避免法国再度转到对立面,必须走一条非常小心和现实的道路。因此关于
消除核武器的争论可能会把一些立即实现的目标(旨在减少核阴影)与完全消除核武器相
分离,正如大多数严肃的美国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这将需要一定的国际安全条件。如同
过去一样,完全消除核武器仍然是国际安全条件得到满足时才能实现的远期目标。
在法国、美国以及别的什么地方,那些主张保留冷战型能力与主张深度削减者之间尚存
争议的情况下,以完全消除核武器作为目标的办法可能会被证明适得其反。重点应该是
在通过增强不扩散、安全及建立信任措施以及拆除多余武器库存来使世界变得更安全。

怀念核武器在国际安全中起稳定作用的人与赞成非核安全的人之间的争论,可能应该搁
到一边。这样,那些主张进一步削减和建立信任措施而不对完全消除核武器可行性作出
判断的人,将可能与那些赞成把完全消除核武器作为最终阶段的人一道工作。五个核武
器国家应该首先同意一些既可行又有象征意义的措施,不再强调核武器的作用,并将其
削减到最低的或者是存在性的威慑水平。一旦找到新的合作与稳定的平衡,最小威慑和
完全消除核武器各自的优点就应该再次讨论。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正如J.M.Keynes在
谈到经济发展趋势时所说的样;“从长远看,我们都已死亡”。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9.64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