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日关系是什么关系?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17日17:13:0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中日关系是什么关系?
宽恕与对峙
文/特约撰稿员 穆木


  2002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突然参拜靖国神社。事隔两天,88名日本国会

员,罕有地大规模参拜靖国神社。对此,中国用行动支持愤怒的言辞,推迟了日本防卫
厅长
官访华的计划,并搁置了中日海军舰只的历史性互访。日本《东京新闻》说,首相曾乐
观地
认为,由于大幅提前了参拜时间,"日中关系不会发生变化",没有料到中方会有如此激
烈的
反应。法新社则指出,这一举动可能会在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严重损害亚
洲这
两大邻国的关系。8月,日本海上自卫队邀请中国海军观察员参加其庆祝成立50周年的军

演习,也是在8月,中日贸易战风云再起,日方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商品采取一系列限制,

国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揭露了日本实行贸易壁垒的事实。而对于中国方面出乎意料的强
硬,
日本国内也时有不满的声音传出。日本销量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称,日本的经济援
助并
没有帮助中国国民,大部分的中国国民不知道日本的援助,他们毫无感激心情,日本的
资金
耗损在中国政府的铺张浪费之中。还是在8月,日本东京地方法院27日驳回了侵华日军"
七三
-"部队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诉讼要求。在这次诉讼中,180名中国原告要求日本政府谢罪

并作出总额为18亿日元的赔偿。

  这些所有事情竟然都发生在中日关系正常化30周年之际,发生在中日首脑为避免关
系陷
入不可修复的境地有所克制之时,这不能不让尚未从历史巨痛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在对日
关系
上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有宽恕也许没有未来,只有宽恕却绝对没有未来

  31岁的冯锦华居住日本多年,是一间电讯公司的职员。2001年8月14日晚上,他获知
日本
首相小泉不顾抗议,参拜靖国神社的消息以后,极为气愤,拿起红漆前往神社,在里面
的石
雕上用漆喷上"该死"的日语字样。日本东京地方法庭以"器物损害罪"判其有期徒刑10个
月,
缓刑三年。一些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士说,冯先生可以有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
国要长治久安,必须清除传统的"造反有理"的"暴民"心态,因为在文明社会,要以宽恕
之心
待人,不可以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去犯法。但是问题在于,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右翼的"

民"同样用油漆玷污了中国总理周恩来的塑像,日本并没有对谁判刑,是警方破案能力有

,还是故意网开一面?在文明社会,法律不可以有双重的标准。

  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多年以前就说过,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他教导他的黑人兄弟
们对
迫害他们的白人实施宽恕,理由是,如果怨怨相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会拥挤着仇恨
,人
类将永无宁日。这种声音数百年以来一直在各种宗教、各种著作、各国政府中传颂着,
伏尔
泰、卢梭、雨果都是这种宽恕理论的倡导者,这些人类大思想家的影响力,比图图要大
得多
,可是结果呢?这个无情无义、忘恩负义的世界并不讲什么道理,或者说是只有弱者才
在那
里无休无止地讲道理。世界以两次血腥的世界大战,数以亿计的生命牺牲,戏弄了宽恕
理论


  宽恕理论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是因为人的立场、利益、地位、生存环境不同,"横

成岭侧成峰",这边看是对,那边看成了错,这边看是宽恕,那边看是软弱,这边看是忍

,那边看是退缩。中国和日本建交30年,中国一直期望有一个友善的东邻,但是为什么
中日
关系却跌入了30年来最冷淡的时期?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直信奉着充满理想主
义色
彩的"宽恕"。

  战后的德国,被战胜国一分为二。 德国人在经历了铁蹄下的生活,尝到了战败国的

争赔款苦头之后,加上其民族的自省,认罪态度变得不得不诚恳。
  
  与德国相比,日本幸运多了。他们一贯的机会主义使他们在迅速与仇敌美国结盟中
大捞
好处。幸运的日本人,同时还破天荒地遇上了两位都不要侵华战争赔款的中方慷慨大恩

--蒋介石和毛泽东。

  学者刘秀铭指出,不论当时两人出发点是什么,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他们慷慨之
举实
为自找麻烦,不但使得一项主动的巨额战争赔款没有进账,还错过了一次将日本认罪写
入历
史的机会,反过来演变成被动地一年一度无休止的抗议。

  1987年,一位中国诗人以《不死之鹤》为题,无限惋惜地为日本一位被原子弹炸死
的小
姑娘写了一首诗:"一千只纸鹤在天上飞,那领头的第一千零一只却已死去……"诗人把
诗寄
给挨过日本人大轰炸的老诗人流沙河。诗人说,当我读到流沙河对《不死之鹤》的评语
时,
我怔了很久,心底深处流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震颤:"原子弹投得好,不投还要死更多的
人,
中国人不必跟着日本人哭。"短短的26个字寂然无声,肃穆工整的蝇头小楷就这样不动声

地表达了中国人应有之态度。

  建议投原子弹的,是人类最智能的大脑--爱因斯坦。试想,如果当时的日本军方以
牺牲
一亿人为代价进行本土作战的"玉碎"战法得逞,日本人不是死得更多吗?89位亲戚死于
纳粹
之手的犹太人西蒙·威森塔尔提出了一个人类至今无法回答的悬问:面对一个垂死的杀
人刽
子手的真诚忏悔,我该不该宽恕他?以国家、政权名义出现的反人类、反人道、反人性
的罪
行能宽恕吗?宽恕反人类罪,本身就有纵容之罪;宽恕恶魔,世界就是一个魔鬼的世界


  我们所能做到的宽恕,仅限于不能以民族复仇主义的态度去对待战后的日本,而对
军国
主义在战争中的一切罪行,我们无权宽恕。因此,刘秀铭说,"中方应当十分清楚认识到

只有压力才能使日本认罪。中国最需要引以为戒的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恩怨式的处
理国
事方法。最需要学习的是美国式的务实外交:灵活主动并以国家长远利益为行为准则。
偏离
这个准则,中国的强国梦大概也只是遥远的梦而已。"

  那么,对峙就有前途吗?

中日正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也许会使两国"终有一战"

  极端民族主义像麻风病一般在互联网上蔓延,互联网是代表世界未来的青年人的天
下,
中日两国年轻的网民们在这里以"网"作刀枪,进行着白刃格斗。在数以千万计的侮辱性
文字
之间,也不乏文笔犀利的漂亮文章和黑客义侠,但是,在嘹亮的口号和激昂的情绪之下
,隐
藏的是仇恨和疯狂。终有一天,任何力量都将难以阻止它,那时再想把这个魔鬼赶回瓶
子里
去,已是悔之晚矣!

  智能不会遗传,仇恨却会沿着血脉遗传,遗传下来的仇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狂热
性。
2001年7月5日,日本五大主要报纸之一的《每日新闻》对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100名
日本
选民进行了关于小泉"构造改革"的电话调查,并把靖国神社问题作为调查的一个附属部
分。
调查结果显示,69%的被调查者支持小泉参拜靖国神社,21%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可见
,小
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得到日本相当一部分国民的支持。

  陆培春作为旅居日本的大学教授,每每在演讲结束后受到质疑,许多年轻听众对他
不满
地说:"你批评日本是干涉日本的内政!""上一代做的事与我们无关!""提这个战争问题

无非想敲诈日本人,得到更多经援"……在战争观和历史观上,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着极

的鸿沟。鸿沟里就是沿着血脉遗传的仇恨。日本民族永不服输的精神本是一种令人钦佩
的品
质,但是面对150年间日本最错误的决策,最惨痛的失败,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却蒙蔽了日

一些人一贯的智慧与灵魂,使其历史观变得狭隘,正在固执地复制错误。

  2001年,在一个由中日两国两家主要媒体主办的座谈会上,一位日本前驻中国大使
提出
了一个建议。他说:"在中国各地,有不少写上'抗日'字眼的历史纪念馆。我曾经向中国

朋友说过,如此没完没了地写着抗日是不大好的。因为,不管怎么解释,(日本)年青
人都
不能不对此感到震惊。如果中国是大国的话,我想也许朝着逐渐改变的方向会更好。驱
使双
方结上没有必要的怨恨的框架不会给对方带来良好的感受。当然,前提是日本方面也得
以史
为鉴。"

  关键是日本青年没有得到正确的历史教育。日本的教科书还在一个劲地修改,把一
种罪
恶说成义举,或者是好心办了坏事,所以无法"以史为鉴",并很情绪化地指责说出战争
真相
的人。1999年8月,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近一半的日本青年不认为50多年前日本所发动

是"一场侵略战争"。不知日本高层是否意识到,这种不反省战争罪行的情绪化做法,只
能激
起对方--二战期间被日本侵略的所有亚洲国家的民众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并最终
损害
日本的利益。

  有趣的是,不少日本专家学者强调,中国近代史上失败的原因,在很大的程度上是
来自
本身唯我独尊的"中华思想",言下之意是中国咎由自取。他们把"天朝时代"中国的"霸道
"与
今日的"中国威胁论"说得头头是道,但一触及台湾问题,则转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从

统治过台湾,台湾不该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台独有理"论。说到侵华战争,他们说日本不

该由下一代为上一代承担责任,轮到中国,则封建王朝时代的负面记录应该由今日中国
全面
承担。

  在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日本从1987年以后军费开支一直占世界第二位,每年投
入约
500亿美元。此外,日本还计划在 2007年前发射8颗间谍卫星,以搜集各种情报,提高对

边事态的反应速度。根据美国和俄罗斯的军事专家以及情报部门的分析,日本早已具备
了制
造核武器的条件和能力。

  1998年11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讲演,他说,在日本侵略
中国
过程中,中国军民伤亡人口高达3500万,经济损失则达6000亿美元以上。他认为有责任
说出
历史真相,以免日本的军国主义再度抬头。江泽民是迄今为止第一个正面向日本讨回公
道的
中国元首,但是日本首相小渊只把这段历史轻描淡写地称作为"不幸的关系",仅仅表示"

省和道歉"。

  江泽民的演讲两度遭到反华示威的干扰,一名示威者先在讲堂内高喊"不同中国合作

不同江泽民合作"的口号。而日本多数媒体文章给人的印象是"要求日本赔罪纯粹是中国
人无
理取闹,而日本人却光荣地打赢了一场外交仗"。新加坡联合早报说,中国低估了日本依

存在着相当强大的军国主义怀旧势力与亲台右派势力。

  日本似乎正在被仇恨和耻辱构成的民族主义所左右,开始有点身不由己了。就像当
年的
山本五十六一样,明明不愿与美国开战,明明知道不是美国的对手,却在狂热的民族主
义情
绪推动下,率先引领整个民族走上了自杀之路。

  一个是经济大国,一个是人口大国,中国和日本有责任共同防止极端民族主义的滋
生与
蔓延,防止发生给两国人民带来灾难的战争,借用那位前驻华大使的话,"前提是日本得

史为鉴。"



--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時時仰望天等待春風吹拂
  但是季節不曾為我趕路 我很有耐心不與命運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安安靜靜守著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華我從不羨慕 因為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actproxy.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