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爱谁是谁),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的豁达善意换来什么--中日关系陷入艰难境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9月03日17:06:4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中国日报网站特约评论员文章:8月31日,中国新任驻日本大使武大伟在日本记者俱乐部
举行的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指出,由于历史问题、李登辉赴日问题以及日本政要参拜靖国
神社等问题,中日关系陷入了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最艰难的境地。这一话语,应该给日
本政府与人民最大的警醒:如果日本政府继续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
感情,中日关系乃至整个东亚事务都将继续深陷困难的泥潭而难以脱身。
  ·近年来,日本右翼的反华叫嚷甚嚣尘上
  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日关系就开始频频出现波折,呈现下滑的趋势。1998年江泽
民主席访日,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日,也是为纪念1978年两国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
约20年而特别安排的国事活动。本来,江主席的访日应该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发展中里程
碑式的事件,但由于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势力不同意江主席所提出的“以史为鉴、开拓未
来”的中日关系发展原则,那次江主席访日没有得到日本方面应有的回应。
  江泽民主席在访日期间,中国政府为了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特意送给日本一对在日
本即将濒临灭绝的朱鹮鸟。如此善意,竟然被日本右翼媒体用漫画的形式宣传成中国故
意要用朱鹮鸟的长嘴“敲啄”日本。
  就在江主席访日期间,当时日本的小渊政府不仅拒绝就台湾问题向中国作出类似克
林顿访华时所作出的“三不承诺”,而且拒绝仿照1998年10月韩国总统金大中访日期间
那样在历史问题上向中国予以“书面道歉”。在日中历史问题上,小渊政府只是简单地
重复了1995年5月村山首相访华时所提出的“深刻反省”。
  ·反动的“皇国史观”加上错误的中国观念是中日关系紧张的根源
  进入1999年以后,中日关系的紧张态势有增无减。先是1999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了《
美日中期防卫合作指针关联法》,其中所包括的《周边事态法案》明显将台湾包括在内
。该法案以日本国内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当美国一旦军事介入台湾海峡危机,日本将提
供后勤支援、海上搜救以及为美军提供合法使用日本军事基地来干预中国内政的法律依
据。随后,日本又通过了国歌国旗法,将歌颂日本天皇的“君之代”与“日之丸”分别
确立为日本的法定国歌和国旗。日本政坛也以“有事体制”建设为目标,努力寻求扩大
自卫队武器使用权限,扩大自卫队军事规模。2000年,日本防卫白皮书首次公开提出,
中国的导弹瞄准日本;2001年的防卫白皮书更是公开扬言,中国导弹对日本构成“威胁
”。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有直接或者间接的“中国指向”,很大程度上,是日本针对所
谓“中国威胁论”而采取的。
  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国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已经解决了。中
国再谈历史问题、再要求日本道歉,只是“无理取闹”;或者是为了让日本在中国面前
总是抬不起头来,是想通过要日本“赎罪”而故意“矮化”日本。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处理和解决中日历史问题上,中国表现出了在国际关系中难以看到的以德报怨的
豁达和大度。我们不仅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而且,从1972年两国关系恢复正
常化以来,从来没有因为过去的历史而人为地限制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
交流。韩国直到1998年才开放进口日本电影等文化产品,但中国早在1972年就已经这么
做了。中国在二战后收养和抚育了大批日本留在中国的孤儿的善举,也曾使日本有良知
的人士大为感动。到2000年,中日两国的贸易额突破了850亿美元,中国是日本第四大贸
易伙伴。到2000年间,日本从中日贸易中累计的贸易顺差高达2800亿美元,远远超过同
期日本对华投资。事实上,自7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日本贸易获利最大的市场之一。

  然而,中国的豁达与善意换来的又是什么呢?
  日本始终拒绝对中国作出严肃、认真的战争道歉、始终在历史问题上缺乏应该具有
的起码的客观态度,在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在对亚洲国家战争伤害的
基本性质,以及侵略历史与现实政策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顽固坚持“皇国史观
”,故意模糊侵略事实,军国主义阴魂不散。
  为此,作为亚洲最大受害国的中国不得不在历史问题上保持警醒。只要日本仍然坚
持对过去历史的错误看法,中国等亚洲国家就不能放弃在历史问题上和日本的斗争。如
果日本能够向德国学习,正视和解决与中国等亚洲受害国之间的历史纠葛,停止在侵略
战争问题上的军国主义言行,中国和日本之间还会有严重的历史问题吗?
  ·对华政策强硬背后的“三位一体”
  近年来,“贡献论”和“解放论”的观点在日本社会开始膨胀,这种观点主张否定
侵略历史,颂扬所谓战前日本人才真正具备日本的国民精神,并叫嚷战前日本对亚洲的
所谓“贡献”和“解放”。日本的右翼势力以石原慎太郎、小林善纪为代表,竭力为日
本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推波助澜。此外,日本还出版了《战争论》、《台湾论》等一系
列书籍,以漫画的形式在全日本推行“修正史观”,公然为日本的二战战犯招魂,为日
本过去的侵略历史翻案。
  日本今天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一是要抚慰因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持续低迷所造成
的所谓国民心理挫折感,二是要为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彻底告别战后体制和实行“政治
总决算”铺路,三是要振作精神,在亚洲对付所谓的“中国威胁”。为此,日本不惜刻
意丑化中国,力图继续维持日本对中国的精神和心理优势。例如,石原侮辱性地称中国
人是“支那人”,小林善纪的《台湾论》大肆污蔑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有公德心”。
  中日关系在过去30年之所以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始终认为中国比日本差得太
远,中国不可能对日本构成综合性的挑战。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使得日本
在惊讶于中国经济成就的同时,扭曲性地发展出了“中国威胁”的强大危机感。因此,
过去日本对中国的理解就在这样的危机感中变得“事过境迁”,日本已经换了一套说法
、换了一套思维模式、换了一套战略来同中国打交道。例如,大幅度削减、甚至考虑停
止今后对中国的ODA援助(日本政府对外发展援助),在台湾问题上暗中支持台独势力等。

  在日中关系上,日本现在动不动就大谈ODA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大谈80年代初小
平同志访日时对日本提出的“帮助亚洲穷邻居”的言论,大谈中国大陆对台湾的统一政
策目的是在亚洲谋求扩展,指责中国拿了日本的钱但“不说日本的好话”,拿了日本的
钱发展了经济和国防现在反过来“威胁”日本,似乎在日中关系上,日本倒受了好大“
委屈”、因而“愤愤不平”。
  然而,这些论调不值一驳。在今天的日本,民族主义思想泛滥、“中国威胁论”以
及对历史的错误认识,客观上构成了“三位一体”,彼此相互推波助澜。这样的“三位
一体”观念和认识,恰恰是当前中日关系恶化的最大背景,也是两国关系深陷30年来最
困难境地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也就更不愿意在历史问题上对中国做出妥
协。
  ·解决中日关系紧张,日本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
  解决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必须拿出实际行动。中国外长唐家
璇8月31日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采访时,针对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想要访华的意向明
确表示,中国欢迎日本政要访华,“我们现在正在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重要的是日
本要创造有利于两国关系恢复和发展的条件”。日本政府要真正能够采取实际行动改善
日中关系,首先必须走出在中国政策问题上“中国威胁论”的怪圈。
  今天,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国际事务发展中最普遍、也是最有生机的强大潮流。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仅不会对日本构成威胁,事实上也为加强中日合作与交流、扩大
东亚地区的区域化进程开创了美好前景。日本如果继续坚持“中国威胁论”,坚持其在
历史问题上的错误认识,不仅伤害亚洲国家的感情,人为地恶化双边关系,更将促使整
个东亚局势的复杂化,破坏东亚地区合作事业的发展。在历史问题上难以自拔,日本不
仅将失信于整个亚洲,也将使日本丧失承担更多大国责任的信誉和资格。
  8月23日,笔者在汉城被韩国2002年世界杯组委会主席郑梦准先生的一番话深深打动
。郑先生在展望明年韩日两国联合举办世界杯的形势时指出,世界杯在亚洲举行,旨在
促进亚洲的共同建设,是发展亚洲和世界友谊的重要契机;但日本在历史教科书、参拜
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的错误行动,破坏了亚洲国家之间最基本的相互认同。如果日本继续
执迷不悟,日韩合办世界杯的意义究竟何在?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6.20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