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uilding (龙五), 信区: Green
标  题: 新加坡外交政策 吴作栋《伊拉克战事之后的东亚》读后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24 19:03:04 2003) , 转信

新加坡外交政策 吴作栋《伊拉克战事之后的东亚》读后感(ZT) 

 
送交者: ausi 2003年5月23日14:52:03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近日在网上发现许多关于中新关系的贴子,开始也觉我们部分中国人有点小题大做,但在
早报网上读了新加坡吴作栋总理在亚洲学会晚宴演讲《伊拉克战事之后的东亚》一文,这
篇文章可以说是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大宣示。读过之后,感觉网上的争论并非空穴来风,部
分中国人的言论虽过激,也有不妥之处,但也并非小题大做。至少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
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感到不可理解。 
我摘录部分我认为最能说明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文字列示如下(序号为笔者所加。为避免断
章取义之嫌,文后附吴先生全文,转自早报网,请查阅。): 
1.美国的强势地位,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里最显要的现象。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日子
,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地位。 
2.美国将继续对东亚的繁荣、和平与稳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东亚
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3.中国的崛起是东亚的地缘政治现实,它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和竞争的挑战。 
4.东亚在战略上的首要目标是在中国崛起的同时,维持区域势力均衡的和谐状态。东亚只
有跟美国合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除了美国,没有其他的国家或国家组合能够平衡一个
崛起中的中国。 
5.现在的关键课题在于如何让美国参与东亚的区域化过程,并确保太平洋两岸继续维持愉
快的友好关系。这同时具有战略上和经济上的意义。没有美国,东亚的区域化迟早要被一
个成员垄断,这将减少区域其他成员的呼吸空间。 
根据以上文字,我理解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战略目标是:不能使中国在东亚做强做大,不能
让中国垄断东亚的区域化,从而减少其他成员的呼吸空间,要使中美在东亚维持平衡。新
加坡支持美国主导的世界,反对中国主导的东亚!笔者认为新加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无
非两条道路:一是大力支持美国在东亚发挥主导作用;二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削弱中国的
力量。前者是新加坡一直在做并且大力宣传的。而后者新加坡只在做还没有敢公开宣传。
综合这两条而言,我感觉就是新加坡要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另一个急先锋。从中我们就不
难理解非典发生后新加坡的一系列外交动作! 
一是新加坡总理不访问中国,作隔离中国的先锋。二是公开打压中国,5月2日吴作栋接受
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怀疑中国治理SARS的能力,宣称中国会花掉2到3年的时间来治理SARS
,在此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而不应该“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三是在东盟
国家SARS峰会上,带头抵制中国提出的设立非典防治基金的动议(外交部事前是否做工作
都是次要的),目的是即使中国是非典的主要役区,也不能让中国主导非典的防治,事后
新加坡转而要求美国领导世界的非典防治。 
明白了新加坡外交政策的战略目标,笔者也就理解了新加坡的一系列动作,但令笔者不理
解的是新加坡为什么选择了这种外交政策并大力宣传。 
一个中国主导的东亚真的不利于新加坡吗?且不说以中国的实力未来能否主导东亚,即使
能够主导的话,难道一个中国主导的东亚会不利于新加坡或给新加坡带来灾难吗。我是一
个中国人,也到过新加坡,以我对新加坡人及中国人的感情和认识看,一个中国主导的东
亚是绝对有利于新加坡的。也许新加坡会认为那时中国会借同为华人的有利条件干涉新加
坡的内政,但从中国历史看,即使在最强大的时期,对一些附属国也从不干涉其内政。对
新加坡的举动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即使一个中美平衡的东亚更有利于新加坡,在目前中国处在上升期的时候,新加坡这样公
开宣传,公开向中国叫板,打压中国对新加坡有利吗?从目前看未来的东亚主要的可能是
三种:一是如新加坡所愿是中美平衡的东亚;二是中国主导下的东亚;三是美国主导下的
东亚。在目前结局不明确的情况下,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如果认为一个中美平衡的东亚
更有利于新加坡的话,从新加坡的利益出发最好的选择应是:八面玲珑、暗中行动。表面
上中美都搞好关系,而暗中支持美国。而不是像目前这样公开叫喊支持美国以平衡中国,
甚至不惜借机打压中国。即使出于新加坡的利益考量,不赞成中国提出的SARS基金计划,
并希望外资撤除中国,转投新加坡,甚至希望中国从此一蹶不振,其外交活动也应该悄悄
地进行才是。国际上希望中国衰落甚至崩溃的势力很多,特别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但作为
一国领袖,公开这样表白的确实在是罕见。也许新加坡认为他们没有公开打压中国。但将
新加坡近期的所作所为与吴先生的这篇演讲结合,大部分中国人会得出这一结论。如果这
真的不是新加坡的本意,那只说明新加坡的外交宣传和攻关问题严重!也许吴作栋的新加
坡政府认为美国真的世界无敌,为了讨主子欢心,急不可待地跳出来表决心。但美国真的
已无敌天下了吗,恐怕俄、法、中等的回答都会是否。对新加坡的举动不可思义,不可理
解。 
即使从新加坡的利益出发,对新加坡制定这样的外交政策,并在这样时机过总理的讲话公
开宣传也觉得不可思议。也许我们是中国人,不理解真正的新加坡利益!但我希望每一个
中国认真读一下吴先生的大作,从中理解找到我们中国的国家利益! 


附:吴总理在亚洲学会晚宴演讲全文:伊拉克战事之后的东亚 
政治和战略是主要障碍 
  美国在伊拉克战场上速战速决,这场战事早已不是东亚各国报纸的新闻焦点了。区域
媒体目前更关注的是另一场战争:对抗沙斯的战争。 
  沙斯是东亚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我相信世界其他地方很快的也会面对这个问题。世界
卫生组织警告,沙斯可能成为一场全球性的疫灾。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师罗奇
预测,这场疫灾可能为全球经济造成高达300亿美元(约530亿新元)的损失。 
  沙斯令东亚受到另一次的打击。这个区域还未完全从1997年的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
同时,跟九一一事件相关的恐怖主义威胁也未完全解除。我们其实已经够烦恼了。沙斯的
问题非解决不可,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继续采取开放门户的政策,因为这是东亚国家繁荣
的基础。 
沙斯削弱经济增长幅度 
  东亚国家已开始采取一致的应对措施。亚细安国家和中国的领导人上个星期举行会谈
,商讨遏制沙斯蔓延的共同对策。会议同意采取艰难但必要的对策,包括规定飞机乘客必
须测量体温。体温稍微偏高的乘客不准上机。中国也开始正视沙斯的问题。中国政府为了
显示决心,开除了卫生部长和北京市长,然后委任一位有“铁娘子”之称的副总理兼任卫
生部长。 
  但是这些对策需要一段时日才会见效。沙斯将削弱东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幅度,增长率
将因此减少半个百分点到一个百分点。 
  我们正面对重重困难。然而,我们还是得照常生活。同时,东亚国家宏观的经济基础
依然强劲。东亚人走过艰苦的岁月,渡过许多的危机。他们仍一心一意要改善生活,而东
亚国家的政府仍旧把经济发展列为首要目标。实际上,东亚仍旧是欧美以外经济前景最好
的区域。东亚国家求取发展的主要障碍是政治和战略上的障碍。 
伊拉克战争凸显三课题 
  这正是我今晚准备集中讨论的课题。我想谈伊拉克战争后东亚国家面对的一些战略性
挑战。伊拉克战争凸显了三个课题: 
  第一,美国主导世界的地位。美国的强势地位,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里最显要
的现象。除非美国人变得软弱或互相攻讦,否则美国的强势地位无人可以动摇。在未来一
段很长的日子,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挑战美国的地位。伊拉克战争证明了这点。不过,伊
拉克战争激起反美情绪,而这正是我想谈的第二点:法国,俄罗斯等安理会成员国反对美
国向伊拉克开战的现象,让人对联合国的前景感到担心。 
  第三,美国在伊拉克打了胜仗,说明美国不需要欧洲的帮助或政治上的支持。这一来
,人们自然会深深的怀疑大西洋两岸各国之间的关系是否大不如前。其实,人们在纳闷所
谓的“西方”是否已经名存实亡,而“西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全球发挥稳定作用
的主要力量。 
  我希望大西洋两岸的国家能够找到互相合作的新模式。今晚,我则着重讨论其他两个
课题:东亚对美国主导地位的反应,以及联合国的未来。   
东亚国家对美国主导世界地位的反应 
  在20世纪,美国自始至终都与东亚国家保持紧密的联系。罗斯福总统(Teddy Roosev
elt)因调停俄日战而获颁1906年诺贝尔和平奖。美国也曾协助中国维护领土的完整。在19
20年代和1930年代的东亚,美国政府在英国和日本两强之间发挥一种平衡的作用。日本战
败和西方殖民统治逐渐消退后,美国在东亚扮演独特的角色。美国人重造了日本,后来参
与朝鲜和越南战争,以抵御共产主义的扩散,而非共国家因此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经济建
设。到了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国与中国建立制衡苏联的战略性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了
世界。 
美国霸气令人不安 
  东亚国家都知道,有了美国的参与,这个区域才能维持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局面,但
是并非每一个国家都愿意公开承认这个事实。东亚国家知道美国对自己安危的重要,因此
它们即使反对美国向伊拉克动武,但也有节制。当然,就像欧洲的情况,东亚国家对这场
战争的立场不一。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支持美国。无论是在那一个东亚国家,都有很大部
分的群众对美国的霸气和政策深感不安。美国在东亚的所有盟国和朋友都支持战争。澳洲
提供军人。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给予美国强有力的政治支持。新加坡也是如此。对新加坡
来说,这场战争是一个历史分水岭,影响深远,我们因此决定支持美国。 
  我们向新加坡人解释,九一一事件为世界带来一场全新的斗争。美国不是恐怖分子的
唯一目标。任何国家都可能成为攻击的目标,只要这些国家有美国的大使馆、公司、组织
和其他设施。虽然国际反恐行动由美国领导,但是其他国家也应尽一份责任。 
  九一一事件后,世人更关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危害。如果恐怖分子在人烟稠密
的城市动用这类武器,那将是一场大灾难。如今危害东亚的沙斯,是生化武器潜在危害的
一种预示,不过这种预示的祸害轻微得多。 
  美国带领世界防御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所以,当美国决定就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向伊拉克摊牌时,它必须言出必行。如果美国退缩,或者在伊拉克打败
仗,美国将很难维持它在国际上的信誉。到时,东亚和各地的恐怖组织和拥有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的国家,又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朝鲜最近公然表示宣布它的核子武器计划,是因为它看准美国忙着攻打伊拉克,无暇
顾及朝鲜半岛的问题。可是,美国在伊拉克取得胜利后,朝鲜政府的立场似乎也跟着调整
。这是一个十分闭塞的政权,我们很难确定它的趋向。显然的,朝鲜问题必定会一波三折
。不过,我相信,随着美国在伊拉克战事中清楚的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朝鲜问题现在
更有可能通过外交途径加以解决。这对亚洲的稳定是一件好事。 
  就这方面来说,中国人有一句话说:“杀一儆百”,意思是说,惩罚一个人,以威吓
其他一百个人。 
  如果没有除去萨达姆,就不可能解除伊拉克的军备。这场战是有必要打的。但是美国
人必须明白,美国的目标从“解除大规模杀伤力强大的军备”转变成为“替伊拉克改朝换
代”,已经造成东亚地区的不安。 
中美关系稳定东亚受惠 
  “改朝换代”加剧了那些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机制的国家的不安。跟法国和
俄罗斯一样,中国已经对一极化的世界感到不安。但是,北京跟巴黎和莫斯科不一样,它
是以本身古老的传统,不感情用事地接受了现实政治(realpolitik),也没有忘记本身的
根本国家利益。中国已经明白到九一一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世界观,在安理会里反
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也不能改变地缘政治的现实。 
  所以中国在安理会清楚地表明了反对美国动武的立场,它并没有对本身的原则作出让
步,但中国一早已经表明了它不会在安理会进行表决时动用否决权。中国面对严重的国内
政治与经济的挑战,由于领导层才刚交班,因此也要同美国维持稳定的关系,北京不想为
了萨达姆而破坏同美国的关系。 
  这个决定使整个东亚受惠,因为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是东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如
果中美关系紧张,整个东亚局势将不稳定。但如果中美关系是稳定的,整个地区也会因此
而平静无事。 
  同样幸运的是,东亚国家有许多回教徒,他们受到政治回教化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
回教徒向来是温和的回教徒,他们绝大多数的政府都是世俗的政府。但是,环球化加剧了
源自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回教影响,由于要求更严苛的回教教义在本地区扎根,因此使到宗
教化的色彩更加明显。 
  而且,美国对中东问题的政策也使得东南亚的许多回教徒越来越感到不安,造成他们
的宗教信仰染上了反美的色彩,使极端分子易于渗透。 
  在2001年12月,新加坡粉碎了一个同卡伊达组织有联系的恐怖组织,这个组织的领导
核心在印尼,它的网络遍布泰国南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它的触角甚至远达澳
洲。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快速地摧毁这个恐怖组织的网络。在峇厘岛发生大爆炸之
后,印尼政府也采取相应的打恐行动。不过在共同对抗恐怖主义的同时,马来西亚和印尼
必需处理卷土重来的政治回教化的问题。 
  在印尼,当前总统苏哈多下台后,一股新的政治势力出现。美加华蒂代表的是一个世
俗、具民族主义思维的印尼,但是她的一些对手却要让回教在政治上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在马来西亚,执政的巫统面对来自回教党分化基层势力的严重挑战。 
  伊拉克战事已经使到这两个国家错综复杂的政治互动关系更加复杂化。为了保护自己
不受政敌的攻击,美加华蒂政府必需严厉批评美国对伊拉克展开的军事行动,但它同时也
局限了民众的反美行动,以及保护在印尼的美国公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恐怖和极端分子大受打击 
  在马来西亚,政府也强烈抨击美国的军事行动。作为不结盟运动的主席,马来西亚将
自己当成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反战领导者。但即使如此,它只是让民众通过抗议活动表达不
满情绪,而不是允许人们进行毫无节制的示威活动。 
  美国迅速在伊拉克取得胜利,已经使东南亚地区的人民感到震惊,而许多伊拉克人民
热烈庆祝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也使他们清醒过来。这有助于遏制反美的示威活动。美国的胜
利已使得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的信心大受打击,对抗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人则大受鼓舞
。 
  不过,故事还没有完结,对抗恐怖主义的斗争,离胜利还很遥远。因政治回教化所带
来的挑战将会持续下去。东南亚回教徒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不会消失,同样的,对于美军在
本区驻军的担忧也不会消失。 
  如果政治回教化在东南亚国家占优势,它将构成环球的战略问题。这是因为东南亚所
控制的航道,分别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日本、韩国和澳洲将立即受影响,美国也不例
外。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美国能以它强大的力量去为中东带来和平,对东南亚的世俗政
府和温和的回教徒将有极大的帮助。这是达致和平的一个新急务。 
联合国的角色 
  基于同样理由,美国如何处理战后的伊拉克问题,也将对东南亚的政治产生重大的影
响。这就是当布什总统表明联合国将扮演重要角色时,许多东亚国家都为此欢呼的原因。
针对联合国角色的问题,安理会正在酝酿一场新的辩论。 
  一些国家要通过联合国,确保自己不会被排除在后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大门之外,但
是美国人以鲜血换回来的胜利果实也不会拱手让人,把控制权交给那些阻止它对萨达姆采
取行动的国家。 
  与此同时,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国家,现在也不要让安理会使这场战争合法化。 
  但是,伊拉克的需求是紧急的。我希望这场对联合国角色的辩论不会越陷越深,各国
互相指责,以致忽略了根本的考虑因素。 
  比如说,我不怀疑几个月前反对安理会支持美国向伊拉克动武的国家是出于真诚的原
则,但是却怀疑它们是否料想到它们的行动所将产生的战略性影响。 
  当时各方简单的以单边主义(unilateralism)和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来看
待问题。但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动武,这并不是首次。事实上,很多反对向伊拉克
动武的国家,之前都鼓励美国插手巴尔干半岛的事务。 
  这种二分法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任何一个国际组织是否能摆脱地缘政治现实?这个世
界需要联合国。但是,我们需要得到有实力支持的领导层去构建和维持强大的国际机构。
一旦安全理事会不支持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国为关系到它自身安全的关键利益而采取的
行动,多边主义和联合国都将是失败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拉克战事结束,已为世界主要国家提供了重新为联合国定下实际
和可持续角色的一个大好时机。 
总结: 
朝向建立跨太平洋社会的目标发展 
  让我在总结中,与你们分享我对东亚地缘政治的基本因素,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因
素为区域带来繁荣、和平与稳定的分析与看法。 
美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首先,美国将继续对东亚的繁荣、和平与稳定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冷战结束后,美
国在东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不是所有的国家都为这个变化感到自在,如果我们
能有一个势力均衡的架构,情况或许会比较理想。但单凭希望不会改变现状。在冷战期间
,世界曾出现势力均衡,但我不认为那样的时代会更加理想。其次,中国的崛起是东亚的
地缘政治现实,它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和竞争的挑战。一个繁荣昌盛、与环球体制结合的中
国,将为所有的国家带来益处。一个贫困和受孤立的中国,将等于是“超过60倍的朝鲜”
,只会带来艰巨的挑战,而不是机会。 
  东亚在战略上的首要目标是在中国崛起的同时,维持区域势力均衡的和谐状态。东亚
只有跟美国合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是东亚安全架构的重要部分,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进一步拉近了
美日的关系。但美国仍然是关键所在。除了美国,没有其他的国家或国家组合能够平衡一
个崛起中的中国。 
  我相信中美关系现在是处于稳定的阶段,但间中会因台湾而出现问题,这种情况将会
持续。中国和美国都明白它们必须合作,因此会争取建立最好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美
国和中国的国家利益总会一致。作为一个崛起的强国,如果现有的国际形势违反它的国家
利益,中国是不会默许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在另一边,作为世上的唯一超级强国,美国则
力求保持原状。 
  竞争因此是难以避免的。不过,冲突却可以避免。华盛顿并不想看到冲突,尽管伊拉
克战争已经展示美国在军事力量上的领先地位。但美国不是战争贩子。美国的许多天才和
人才都来自艺术、经济、商业、金融、科学和工艺的和平领域。 
  同样的,东亚的基本利益不是建立在战争,而是经济发展上。竞争并没有因经济发展
而消失,但它是以更创新和建设性的方式进行。比如,中国建议在10年内跟亚细安签订自
由贸易协定,日本立即作出反应,提出和亚细安建立“密切经济伙伴关系”,而布什总统
建议推行的“推动亚细安贸易计划”,都将带动在地缘政治上一种新的健康竞争。亚细安
与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常年峰会正慢慢的推动新的东亚区域化,健康的竞争是在这个框架
下逐渐形成。 
为东亚区域化提供动力 
  我相信美国在伊拉克的胜利以及它作为全球唯一超强的地位,将为东亚区域化提供动
力。东亚区域化不但是为了维持区域的和谐与和平,也为了对环球的区域化趋势如美国主
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不断扩大的欧盟作出反应。 
  现在的关键课题在于如何让美国参与东亚的区域化过程,并确保太平洋两岸继续维持
愉快的友好关系。这同时具有战略上和经济上的意义。没有美国,东亚的区域化迟早要被
一个成员垄断,这将减少区域其他成员的呼吸空间。 
  昨天,我和布什总统签署美国和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这是美国和东亚国家签署的
第一个自贸协定。美国已跟本地区国家签订多项双边条约,新美自贸协定将加强这方面的
合作,并凸显跟美国合作的益处。我认为它还有更大的战略意义,请容我加以分析。 
  新美自贸协定、新加坡跟日本、澳洲和纽西兰、以及我们正在跟加拿大、智利、韩国
和印度展开的自贸协定谈判,已经在东亚引起其他经济体对自贸协定的莫大兴趣。泰国、
菲律宾、甚至是马来西亚现在也想跟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签订自贸协定。 
  我吁请美国以谅解的态度看待这些国家要求。当然有些事情一时间很难办得到。我们
也了解美国对一些友好的国家没有在伊拉克危机中支持美国感到难过。但建立一个相互交
错的自贸协定网络,将能让各国发现跟美国合作的好处,进而在广阔的跨太平洋社会中维
持美国的中心位置。 
  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更多时间和努力。不过,这是一个值得争取的目标。美国的强大
国力以及它在东亚和世界的独特地位,将能使它实现这个愿景。 
----作者园似众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159.226.42.20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2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