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single形象代表,以信立爱), 信区: Green
标  题: 航天飞机工程(SPace Shuttle Project)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Feb  2 01:26:56 2003) , 转信



国家航空航天局组织实施的世界上第一个多次使用的大型航 天器的工程。主要内容包括:
研制航天飞机系统,选择并建议发射 场和着陆场,确定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回收方案,建设
助推器的修复设施,改造和扩建测控系统。 

    60年代末,“阿波罗”工程开支经费浩大,在美国国内引起许 多非议。美国在1969年
初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载人航天下一阶 段发展方向的小组,由副总统领导。这个小组经过
调查研究,建议 发展空间运输系统,首先研制一种经济效益高的飞行器,即航天飞 机作
为这个系统的支柱。航天飞机的研制计划中规定制造5架轨 道器,分别命名为:“开拓”
号、“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现” 号和“阿特兰蒂斯”号。整个计划分两个
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 “开拓”号和“哥伦比亚”号进行地面试验、进场和着陆试验以及
研 制性飞行试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轨道器在试验结束后加 以修复,再参加商
业性飞行。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继续完成后3 架轨道器的生产,直接投入商业性飞行。
总周期预计约需7年。 航天飞机计划完成后,每年可安排飞行60次。 

    1972年航天飞机进入全面工程研制阶段。由于经费紧细,液 氢液氧主发动机技术难度
大和防热瓦脱落而达不到技术指标,使 研制进度推迟了3年多,原计划的生产数量经过压
缩,5架轨道器 削减为4架,研制性飞行试验由6次减到4次。航天飞机工程的 另一重要项
目是选择适用的发射场和着陆场。1971年4月组成 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小组从事这项工作
。最后确定把肯尼迪航天 中心作为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着陆场,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作为备
 用着陆场。

    1977年2月,“开拓”号轨道器开始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进行进场和着陆试验。试验时
把轨道器固定在波音747飞机上面,先作滑行试验,再作不载人和载人的系留飞行试验,轨
道器随母机一起起飞、下滑和着陆。最后进行轨道器的载人自由飞行试验。轨道器由波音
747母机载上天后,在约7公里高度脱离母机,自行进场和着陆。自1981年4月12日到1982年
7月4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轨道器成功地完成了4次研制性飞行试验。航天飞机的
研制工作正式结束。 

     航天飞机工程涉及航空和航天的众多领域,系统复杂,采用新技术多。整个工程是由
政府机构、工业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庞大队伍合作,并靠国外一些组织的协助,运用科学的
管理方法,按照严格的分工和进度分阶段组织实施的。工程历时约12年,耗资150多亿美元
。19抛年11月11日,航天飞机开始商业性飞行。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24.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1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