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tan (流浪小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把军备竞赛引向太空(多图)(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9日19:26:0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提议下,太空非军事化国际会议于4月11日至13日在俄罗斯首都
莫斯科举行。来自104个国家的250多位政府官员和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给大会发去贺电,称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和平开发太空。
  但是,人们惊奇地发现,成天将不扩散和军备控制挂在嘴上的航天大国———美国
却没有官方代表出席会议。这一反常现象提醒人们,本届美国政府对太空非军事化不感
兴趣。
  太空军备竞赛由来已久
  在国际军备控制领域防止太空军事化和军备竞赛并非新命题,早在人类刚刚进入太
空时代的50年代后期,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就提出建立特殊体系防止外空军事化的建议。
1966年,美国还和苏联共同提出签署“外空条约”的倡议,以确认各国将不通过任何手
段将外层空间据为己有,不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建立军事基地和设施,试验任何武器、
进行军事演习等。但是,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在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和太空非军事化方
面态度转向消极。在前不久结束的联合国禁止太空武器国际条约日内瓦谈判上,美国代
表老调重弹,声称不存在太空军备竞赛,没有必要将这个问题列入联合国裁军会议议程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美国抢占战略制高点
  
  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外空是无可比拟的战略制高点。它不受地球、国界
、天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轨道机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卫星、航天器等可以全方
位行动,使战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灵活和协调。因此,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谁能控
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一心争夺世界“领导权”的超级大国当然不能放弃这个制
高点。1957年,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首先成功升空,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为了弥补在空
间技术方面的巨大差距,美国在60年代耗费3000多亿美元,动员42万人、2万多家公司、
120所大学以及6000多台计算机以实现阿波罗登月计划。从那时起,美苏两家的卫星、宇
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就频繁光顾外空,打破了这片净土的安宁。有人统计,在
美、苏的几千枚卫星中,有70%被用于军事目的。在以海湾战争为代表的高科技战争中
,卫星为美国提供了从侦察、通信到导航定位、气象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援,使美国对战
场具备了前所未有的控制能力。空间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支援保障体系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m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