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itan (流浪小马),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把军备竞赛引向太空(多图)(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19日19:26:37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第三,卫星是目前空间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规范其活动具有深入探讨的空间
。从军事化最严格的定义来看,卫星显然可以用作军事目的,它们在许多战争中的运用
也正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另一方面,卫星在有些危机中又具有稳定双方关系,增进
信息交流,避免危机爆发为武力冲突的积极意义。因此,如何既防止卫星成为战争的工
具,又发挥其有利于战略稳定的积极作用,是值得深入讨论的重要课题。
  因此,国际社会有必要就外空非军事化和防止军备竞赛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弥补
以上不足,制定更完善的国际条约。
  防患于未然是明智选择
  从外空军事技术的现状来看,卫星等设施虽然已经可以为地面战斗提供支援保障,
但进攻性武器技术尚未成熟,外空本身还没有成为主要战场。因此,在现阶段谈判和缔
结外空非军事化和防止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具有防患于未然的性质,有可能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如果人类不能抓住这个时机,听任外空武器和军备竞赛发展起来,然后再去
应付,那么其结果从今天人们控制和不扩散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艰难中就可见一斑。所
以,防患于未然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但是,对此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争辩说,18
99年海牙国际和平会议上禁止飞机用于战争的经验就表明,防患于未然只是人们一厢情
愿、徒劳的做法。这种论断合理吗?
  首先,应该指出的,在人类力图控制和裁减军备的历史上,确实有过许多不成功的
例子。但是,正像人们并没有因为新的疾病每天都在发生就放弃消灭疾病一样,军备控
制与裁军不成功的旧账也不应该成为今天放弃维护和平与防止军备竞赛的借口。
  其次,禁止飞机用于军事目的不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些不利条件有的现在
仍然存在,但有的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论怎么说,与一百多年前的1899年相比,国
际合作的必要性、国际机制的规范作用以及共同安全观念的合理性在今天都已经更加深
入人心。以一百多年前海牙会议上的失败来回避今天的努力只能反映出“单边主义”观
念在有些人的脑子里是多么根深蒂固。
  最后,军备控制和裁军领域确实存在一个非常令人痛心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国家只
是把军备控制和裁军作为维护本国绝对优势的一种手段。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当不需要
在大气层中进行核爆来试验核武器时,他们就缔结《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在拥有核
武器作为威慑手段的情况下,他们就签署《化学武器公约》;在其核武库足可以将对手
炸许多遍的条件下,他们也可以单边削减战略核武器。但是,当夺取弹道导弹防御乃至
战略优势的条件出现时,他们却可以将已经达成的国际军备控制与裁军条约置若罔闻。
可以想象,在面对太空这个更具诱惑力的战略制高点时,这些国家将如何行事了。
  莫斯科太空非军事化会议以及其他许多迹象都表明,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航天大
国———美国并不以外空非军事化为然。它正积极开发外空军事力量,而其行动又必然
促使其他国家采取对应之策。(吴莼思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图依次为: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英国“天网4”军用通信卫星、美国的导弹预
警卫星
  摘自《文汇报》 2001年4月19日

--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sm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