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lk (过客),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间谍卫星今昔谈(二)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ug 30 21:36:22 1999), 转信


  卫星上天作用无法比 窥探能力顿成大机密
  惠朗博士连忙起身,向大家介绍道,这几位先生也是卫星设计计划的核心人物。惠
朗知道,兰德博士是中央情报局研究太空侦察能力的顾问小组委员会负责人,这个高级
机密的项目由航空研究最前沿的一个工作班子负责实施。眼前的这三位极有份量的人物
分别来自建造宇宙飞船的洛克希德导弹和航天公司,制造摄像器材的伊特克公司和费尔
采尔德公司,生产胶片的柯达公司,生产胶片返送箱的通用电气公司和制造火箭的道格
拉斯飞机公司。此外,军事分析家理查德·加温博士和斯坦福大学的西德尼·德雷尔博
士等十几位美国尖端科学家都为这个间谍卫星系统的诞生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
  这批科技精英的带队官员为将来的间谍卫星起了一个名字———“科罗纳”。他是
从自己的“史密斯-科罗纳”牌打字机中得到启发的。
  经过一年的紧张研究和探索,“科罗纳”间谍卫星在1959年从加利福尼亚范登
堡空军基地升空。为了解决胶片在太空中容易脆裂和胶片产生雾翳的问题,惠朗又不得
不把已经回家的有关专家一一请回中情局。
  升空后的一年里,“科罗纳”问题成堆,麻烦不断。它连续十几次从外层空间传回
的照片都是曝了光的,让科研人员大为尴尬。
  直到1961年8月,卫星照片传送才第一次获得成功。然而紧接着又有十几次行
动宣告失败。
  1961年8月以后,“科罗纳”的观测系统得到改进,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完善
。其实,“科罗纳”尚处“幼儿期”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它极不平凡的窥探本领。1
960年它首次成功地覆盖了1600多万平方公里的苏联领土———远远多于早年U
-2高空侦察机在4年里24次飞行任务中所获情报的总和。“科罗纳”一共拍摄了地
球表面19.4亿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的照片,是地球表面积的许多倍。有时一次拍摄
行动就要耗费重9公斤、长1.3公里的胶片。
  “科罗纳”进入成长时期以后,窥探能力愈加强盛。它的摄像速度更快,清晰度更
高,立体感更强。一时间,间谍卫星所拍摄照片的清晰度被吹嘘得神乎其神。有人说能
发现屋顶的鸟巢,有人说能分辨出莫斯科街头的男人和女人,甚至有的人还说可以看清
楚手表上的时间。1989年7月23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在说法上较为谨慎,但也
称“其敏感度可以辨认出地面上8厘米左右的东西”。
  有关“科罗纳”的所有情报都是最高机密,其中最大的秘密是:它在空中到底看到
了些什么?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ys03.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8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