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lk (过客),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间谍卫星今昔谈(三)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Aug 30 21:43:24 1999), 转信

作者: 赵宇 ( August 27, 1999, 10:03 AM )
  轻撩面纱更添威慑力 侦察先锋终露真面目
  人们越是对间谍卫星的侦察本领津津乐道,美国对于卫星照片就越是严加保密。1
984年8月,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刊登了3张美国间谍卫星在黑海上空拍摄的照片
,第一次披露了正在建造中的苏联“克里姆林宫”号大型航空母舰。这份杂志立即轰动
了西方,更引起了美国五角大楼的恐慌和不安。经调查,照片原来是由一个叫摩尔森的
海军文职情报分析员提供的。美国联邦调查局按间谍罪逮捕了他,因为这些照片“过分
地暴露了美国卫星的拍摄能力”。
  “科罗纳”到底偷窥到了些什么?如果恰当的披露能起到增强政治威慑力作用的话
,美国是愿意“网开一面”的。事实上,作为一种外交策略,美国的确曾轻轻地撩起了
它的面纱。60年代初期,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会谈的时候
,向他出示了几张卫星照片,并指出苏联的战略核武器的数量不是240件,也不是1
20件,而是12件。间谍卫星就如此简单地勘破了苏联巧妙的伪装,迫使苏联撤回了
关于柏林问题的最后通牒。1977年日本防务厅长官三原访美,为表现两国关系的亲
密,美国让三原观看了一些卫星照片。此后,三原的随员传出了卫星“可以看到士兵脸
上的胡子”的惊人消息。
  1995年2月,克林顿宣布取消对“科罗纳”间谍卫星早期拍摄的数以千计的文
件和照片的保密。随后,中央情报局发表了一份长达300页的有关“科罗纳”的文件
,公开承认“科罗纳”间谍卫星于1963年发现莫斯科在建造反导弹武器,1964
年发现中国将引爆它的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发现以色列在为期6天的战争中至少
在埃及、约旦和叙利亚摧毁了245架飞机。
  1995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情报研究中心和华盛顿大学联合主办了历时两天
的“侦察先锋揭秘”研讨会,通过会议宣读的解秘材料,世人终于看清了“科罗纳”的
真面目。
  不说不知道,“科罗纳”不仅是个得力的“间谍”,还有人们事先想也想不到的用
途。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sys03.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