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布什主义”的四大恶果(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2 17:03:47 2002) , 转信

    2001年9月20日,布什在向恐怖分子战争决心时,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牛仔式的“布
什主义”(BushDoctrine)。布什的顾问说,这是布什自己创造的词汇———“谁不站
在我们这一边,谁就站在恐怖分子一边”。在布什看来,这句话传递的信号是:要么站在
文明和正义的一边,要么就站在野蛮和邪恶的一边。 

    一开始,“布什主义”尽管散发着浓厚的霸权意味,但它的确迅速在外交上为美国赢
得了新的利益。在“非此即彼”的“布什主义”威胁下,巴基斯坦被迫放弃了对塔利班的
长期支持和对“基地”的忍让。“布什主义”还迅速拉近了美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
 

    此外,尽管没有哪个国家接受“邪恶轴心”论,布什还是利用他的“非此即彼”论孤
立了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布什还宣称,美国有权对“与美国为敌”的国家进行先发制人
式的攻击。当有人对粗线条的“先发制人”表示反对时,布什回答说:“我不必进行细致
的分辨,我的工作就是说我想说的。我认为必须进行道德判断。” 

    但在“9·11”事件发生后的一年里,“讲道德的”布什究竟做了些什么,超级单边的
“布什主义”最终又给美国带来了什么呢?最新一期的美国《外交》双月刊分析了布什的
“单边主义”给美国及国际社会带来的四大危害和美国单边主义的三大原因。 
    
恶果一 “我们这一边”国家越来越少 

    凭借国际社会对恐怖行动的憎恨和对无辜平民的同情,“讲道德的”布什在“9·11”
后迅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绝大多数的国家都站到了“反恐”的“我们这一
边”,但布什的单边主义最终使得包括欧盟在内的国际社会站到了“倒萨”的“另一边”
。 

    《外交》杂志的文章称,“我们这一边”都无法宣称赢了“恐怖分子一边”。在本·
拉丹不见踪影,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逐渐转变成在冷漠的大山中以愈来愈娴熟的技术徘徊
后,所谓的“战争”其实就是美国幽灵般的秘密组织与同样幽灵般的恐怖组织之间难为人
知的较量。我们既无法说战争结束了,也无法说新的战争又开始了,更不用说什么“我们
这一边”赢了。 

    并且,布什政府越来越发现,美国慢慢都无法说清还有谁“站在我们这一边”,甚至
无法定义怎样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那一边”很明显,就是拉丹和支持他的穆斯林
极端分子,以及支持恐怖分子的国家。但谁站到了“这一边”呢?布什一直说有一个“自
愿的联盟”,那么这个联盟的成员仅仅支持美国打击拉丹就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呢,还
是必须支持美国瞄准拉丹以外的目标才是“站在我们这一边”呢?当布什总统在“倒萨”
问题上仍在一贯地坚持他的道德口吻时,为什么这个“自愿的联盟”里那么多的欧亚“文
明国家”都开始反对美国将目标扩大到拉丹以外呢? 

    恶果二 捍卫文明变成美国利益的遮羞布

    布什说要“捍卫文明世界”,但他所谓的“文明”显然是一种片面的文明。当厚脸皮
地征收新钢铁税,提供新农业补贴时,当赤裸裸地威胁“没有(国际刑事法庭的)豁免权
,就没有新的维和”时,当轻易地拒绝在国际社会辛苦了10年的《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时
,布什看来甚至都不愿意在捍卫“美国”、或美国某一部分人的“文明”时委婉一些。 

    布什政府甚至对其欧洲盟友都似乎故意表示蔑视。在“9·11”事件发生后,北约历史
性地首次动用了第5条款,称这是对整个北约的袭击。令人不解的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
菲尔德却立即派出了他的副手沃尔夫维茨赶往欧洲,说不必这样说。 

    美国的盟友渐渐记起,在布什政府刚上台时,布什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发表文章称:
“美国的立场将继续建立在坚实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从虚幻的国际社会利益之上。”欧盟
也逐渐地理解,布什比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深信,美国的安全绝对是第一位的,而且美国
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捍卫它。于是,欧盟和美国的其它盟友渐渐地不愿意理会布什的“反恐
”大计。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