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ippen (fox), 信区: Green
标  题: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六)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Sep 14 14:23:31 2002) , 转信



秦晖 

六、限制竞争,还是争取起点平等?--“起点”状态下的路径选择

“不患寡而患不公(不公平竞争),不患不均(公平竞争后的结果差别)而患不自由”,这就
是移民社会的南、北美发展道路给人的启示。尽管绝对的公平、自由竞?⒉淮嬖冢Φ
彼担谐【弥凶杂删赫摹肮嬖颉痹诵械米钗车薄⒎腹嫦窒笞钌?当然两者都是相
对而言)的无疑应推美国。

在立国以来的200多年中它既没有经历过德、俄、日等国所经历的各种编制经济的变局,也
没有出现过无规则的“黑经济”或经济无序化的严重态势。这表明起点平等与公正规则的
建立间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当然我们没有忘记这种“平等”实际上是很狭隘的、仅对白人而言的。并且经数百年发展
后,如今的美国早已远离“起点”状态,它在形式平等之下发展出的实质不平等,或者说
在规则平等之下发展出的结果不平等,已经使人们完全有权批判“美国病”。

然而如果说患病之后的美国社会仍能保持相当活力,如果说它的病毕竟比“俄国病”为轻
,那末这显然是与它的起点平等精神有关的。

“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对我们有何启示呢?我以为至少有两点值得—提:

第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有一种经典性的批判,即它的“形式平等掩益着实质上的不
平等”。于是“形式平等”便有了“虚伪”之名,甚至为了消除“实质的不平等”,便要
限制以至取消“虚伪的”形式平等(即竞争的公平)。

即使在因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降的今天,为减少不平等而限制竞争的思路(以及表面
上与此相反而实际上逆循类似逻辑的思路:为了鼓励竞争就应当放纵不平等)仍然很流行。


的确,从最简单的逻辑来说,“公平竞争”是会导致“结果不平等”的,然而问题在于现
实中的竞争多少总有个公平的成份,“自由市场”建立前的原有利益格局(即所谓竞争的“
起点”)也未必是平等的,于是斜匾剩合衷诘难现夭黄降染烤故恰熬赫取彼拢故
鞘敌芯赫暗拇车燃吨拼吹?

“实质不平等”太多,是证明“形式平等本身不可取(它的“虚伪”),还是表明“形式平
等”还很不够?“结果不平等”的恶化,是因为竞争的起点不对、规则不公,还是证明了起
点平等、规则公平的竞争原则本身是错的?

在这—点上,从桑巴特到哈林顿的美欧比较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美国、以色列、澳
大利亚这类民主移民国家的分配不平等确实低于旧大陆国家(包括社会党执政的欧洲国家)
,那末这可能表明,在起点平等基础上公平的自由竞争所能产生的“结果不平等”程度将
是相对有限的。

这当然不意味着竞争可以完全不受限制--否则美国的新政与以、澳等国工党执政时的做法
便不好理解,但是,为竞争寻求更公平的起点、更公正的规则可能更为重要。换句话说,
相对“平等”可以通过追求“自由”来实现。

萨姆松所谓“美国主义代替社会主义”,哈林顿所谓“美国工人用自由主义的语言而不是
用反自由主义的语言表达他的平等要求”,都是这个意思。

第二、如果上述结论对于今天的发达国家已经只具有理论意义(不管原来的“起点”是否平
等,如今它们反正已经远离“起点”状态了)的话,那么对于我们这正在迈人市场竞争时代
的国家来说,这可能就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我们还处于竞争的“起点”状态,类似于北美当年殖民者公社面临
解体时的局面。这一“公社”是按“五月花公约”式的精神公平地解体呢,还是按“家长
”独霸“家产”而把“子弟”们一脚踢出去的办法解体?

是在起点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公平的竞争规则,以便在自由的发展中维持“资本主义的社会
主义形式”,还是陷于不公平的“伪竞争”与反竞争的“伪公平”的恶性循环之中,经受
“权贵资本主义”与“人民专制”的反复折腾?是“北美式的”发展还是“南美式的”发展
?这是国人不能不深思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18.8.24.9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