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Green
标  题: 21世纪初的美海军反潜装备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Sep  3 19:45:39 1999), 转信

反潜战在美国海军的海上作战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冷 
战结束后,美海军对其海上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主要作战方式由 
海上远洋作战转变为从海上实施的联合作战,将主战场由远洋转变为 
沿海地带,这就对美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要求所使用 
的反潜装备必须能够在浅水及沿海区域环境噪声强烈、声学条件复杂 
的情况下有效地对付新一代“安静”型潜艇。为此,近几年来,美海 
军十分重视发展先进的反潜战装备,并力争在21世纪初保持这一领域 
的技术优势。 
一、反潜平台 
美海军的反潜平台由空中、水面和水下三大部分构成。 
1. 空中平台 
从1994年起,美海军开始对现役约267架P-3C岸基海上巡逻机进行 
延长服役期的改进。另外还计划从2002年起对P-3C进行进一步改进, 
主要是引入改进型增程回声测距/机载主动接收器(IEER/ADAR)系统、 
先进磁异探测仪(MAD)及先进潜望镜探测雷达。经此改进后,P-3C在浅 
水区及沿海海域的反潜战能力将明显增强,其服役期至少可延至2015 
年。 
在航母编队中实施远程反潜战的是S-3B“北欧海盗”航母载固定 
翼反潜机。目前,美海军已考虑在该型机上装备IEER/ADAR系统、新型 
合成孔径/逆合成孔径雷达(SAR/ISAR)、运动目标指示器(MTI)、高清 
晰度多功能前视红外/微光电视(LLLTV)和激光测距指示器,并对联合 
海上信息系统(JMCIS)的机载设备进行改进。经上述改进后,该型机可 
服役至2015年。 
舰载直升机是航母编队中重要的中程反潜力量。目前,美海军航 
母上搭载的是SH-60F“海鹰”航母内区反潜直升机,其他水面舰艇搭 
载的是SH-60B“海鹰”或“兰普斯Ⅲ”直升机。为提高SH-60系列直升 
机的浅水反潜战能力,美海军已开始实施一项名为“SH-60R/60R(V)多 
功能直升机”的改进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在现有SH-60B/F中加装机 
载低频声纳(ALFS)、具有ISAR和潜望镜探测功能的多模式雷达、电子 
支援措施(ESM)系统及综合自卫系统。改进后的直升机可服役至2020年。 
2. 水面平台 
为了自卫及对进入航母编队内部的敌方潜艇进行攻击,美海军十 
分重视水面舰艇的反潜战能力。目前,美海军可担负反潜战任务的水 
面舰艇有“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阿利·伯克”级和“斯普 
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佩里”级导弹护卫舰。这些舰艇均搭载SH- 
60B或“兰普斯Ⅲ”反潜直升机,装备有美海军最先进的水面舰艇反潜 
战作战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美海军已正式启动了SC-21水面舰艇计划, 
首舰将于2008年服役。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SC-21上的应用,该型舰也 
将成为有效的反潜平台。 
3. 水下平台 
为在21世纪初代替“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并提高浅水 
及沿海区域的反潜作战能力,美海军已开始设计建造新一代攻击型核 
潜艇。新型攻击型核潜艇(NSSN)将装备先进的声学、信号处理及武器 
系统,除具有传统的远洋反潜战功能外,还将加强浅水及沿海作战能 
力,并能完成主/被动布雷、特种部队输送、战斗群支援、情报收集及 
监视、制海、对陆攻击等多种任务。为提高反潜战能力,将采用潜艇 
区域反潜战系统、轻型宽孔径线列阵声纳、先进的鱼雷发射系统、水 
下遥控航行器、收发分置信号处理系统、被动测距/目标运动分析系统、 
非声学传感器、具有自适应波束形成及线列阵形状调整功能的多线拖 
曳线列阵声纳等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反潜技术和反潜设备。 

二、反潜武器 
美海军的反潜武器包括反潜导弹、反潜鱼雷和反潜水雷。 
1. 反潜导弹 
目前美海军的反潜导弹主要有两种型号:一是水面舰艇装备的、 
90年代初服役的垂直发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二是核潜艇装备的、 
60年代服役的“萨布洛克”反潜导弹。这两型导弹自服役后已进行了 
多次改进,特别是“萨布洛克”70%的组件已被更换或重新设计。这两 
型导弹将伴随美海军进入21世纪。随着“海长矛”反潜导弹的服役, 
"萨布洛克”反潜导弹将逐渐被替代。 
2. 反潜鱼雷 
美国国防部已考虑2020年前不再为美国海军研制生产新型鱼雷, 
而把发展重点放在对现役鱼雷的技术改进上。 
随着MK48ADCAP重型鱼雷和MK50先进轻型鱼雷的停产,美国海军即 
着手制定MK48ADCAP重型鱼雷的改进计划,以提高其对付深水及浅水目 
标的能力。主要措施是改进推进系统,引入消声设备来减小由奥托燃 
料驱动的旋转斜盘活塞式发动机的辐射噪声;改进制导及控制系统,引 
入商用成品(COTS)处理器和一种新的信号接收机等。 
另外,为适应浅水作战,1996年6月,美国海军海上系统指挥部与 
阿兰特技术系统公司的海上系统分公司和休斯公司签订了一项价值 
1320万美元的合同,由这两家公司联合研制轻型复合鱼雷LHT。LHT 
(正式名称为MK46Mod8)将混合采用MK46、MK48ADCAP及MK50的先进技术, 
主要包括MK50的前部线列阵和发射机、MK46的MK103战斗部和推进系统 
及MK48重型鱼雷的变速控制板。还将采用新型数字化接收机、深度传 
感器和运行MK48ADCAP及MK50战术软件的信号和战术处理器等COTS电子 
器件。除此之外,LHT还将采用新型壳体及换能器。该型雷的大规模生 
产将于2002年开始。 
3. 反潜水雷 
截至1997年,美海军的武器库中有两种型号的反潜水雷,即MK60反 
潜密封水雷(CAPTOR)和MK67潜艇布放自航式水雷(SLMM)。这两型水雷正 
面临阶段性退役。考虑到水雷在未来海上封锁作战中的重要作用,美海 
军水下战中心已提出将早期的MK48鱼雷(非ADCAP型鱼雷)改为双战斗部 
SLMM。被称为MK48高级SLMM的这种水雷将比MK67具有更大的航行距离和 
更精确的制导精度,可在一个初始位置布放第一颗水雷,然后自动航行 
一段距离布放第二颗水雷。该型水雷将采用先进的可编程多感应(声/ 
磁/震动/压力)MK71目标探测仪,可对各种水下目标进行有效的探测、 
分类、识别及攻击。 

三、反潜战传感器及指控系统 
1. 水声监视系统 
综合水下监听系统(IUSS)是美海军现役主要的固定式水声监视系 
统(SOSUS),可为美海军的各种反潜战平台提供反潜信息。它充分利用 
了现役通信技术和计算机信号处理技术,可对水声监视系统的水听器 
基阵进行远距离监听。为提高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美海军已决 
定在1998财年结束之前,在该系统的岸上设备中加装海岸信息处理系 
统(SSIPS)和监视指示系统(SDS)。 
为确保能在21世纪初提供长期有效的水下监听能力,美海军已研 
制了一种固定分布式系统(FDS)。该系统由水下部分(主要是与光缆相 
连的水听器基阵)和SSIPS两大部分构成,海底水听器基阵可部署在远 
海、海峡或近海区域。FDS与研究中的先进分布式系统(ADS)、SOSUS以 
及舰艇使用的拖曳线列阵声纳相结合,可以较好地为各种平台提供反 
潜战信息。 
ADS是美海军正在研制中的一种可快速部署的高机动性水下监视系 
统,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可随海上作战编队一道行动,对探测 
浅水区活动的核潜艇和安静型常规潜艇十分有效,能为编队指挥提供 
准确的威胁位置信息和可靠的海洋图像。按计划,ADS将在2003~2004 
年间进入舰队服役。 
2. 水面舰艇反潜战系统 
美海军从90年代初开始对其水面舰艇广泛装备的AN/SQQ-89水面 
反潜战作战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系统被称为“啸声(Squeaky)- 
89”。目前“啸声-89”已装备“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阿 
利·伯克”级和“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佩里”级导弹护卫 
舰。为提高该系统的反潜战能力,美海军已着手对该系统作进一步改 
进,改进的主要内容有:①用SH-60R直升机代替SH-60B直升机;②利 
用拖曳式主动接收分系统(TRAS)在SQS-53C/D舰壳声纳、SH-60R直升机 
载低频声纳和本系统之间进行双向或多向收发分置信息传递;③使用 
低频主动收发分置接收、处理和显示技术;④加装遥控猎雷处理及显 
示系统;⑤采用先进的回声跟踪分类仪(ETC)来提高主动分类能力;⑥ 
采用轻型宽波段变深声纳(LBVDS);⑦采用多传感器鱼雷识别及告警处 
理器;⑧采用可对来袭鱼雷进行欺骗的展开式声学诱饵。改进后的系 
统被称为SQQ-89I,将装备于新建造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及SC- 
21水面舰艇。 
3. 潜艇作战系统 
美海军的潜艇作战系统一直处于不断改进之中,并广泛吸取了当 
代最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目前最先进的是安装在“海狼”级攻击型 
核潜艇上的AN/BSY-2潜艇作战系统。该系统综合了声纳跟踪、监听和 
发射MK48鱼雷及“战斧”巡航导弹的全部功能。另外,为提高潜艇反 
潜战效能,美海军已开始实施一项对现有潜艇作战系统进行改进时采 
用商用成品的计划。整个计划完成后,可极大地提高“洛杉矶”级潜 
艇的反潜战能力,并可为未来美海军潜艇作战系统的研制提供有益的 
帮助。 (李 波) 

--
我有一个梦,上网不再花钱,斑竹不再砍信,老板还给发钱

※ 修改:.options 于 Sep  3 19:43:18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mail.neu.edu.cn]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nd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2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