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调整后的美国海军军事战略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Oct 17 13:22:18 1999), 转信

进入90年代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大
战爆发的可   能性大为降低。然而,世界上不稳定的因素却并未减少,反而有明显增
多与加剧的趋势。面对新的世界   形势,美国开始对其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把战
略重点由“全球性防御”转变为“地区性防御”,并   明确指出新战略的核心就是“
保证战略威慑力量在主要地区的前沿军事存在,并对危机能够作出有效反   应以及保
持国家重组军队(如果需要的话)的能力”。为满足国家新的军事战略的需求,美国海军
部长、   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联名发表了题为《从海上——为美国海军进
入21世纪作准备》的海军和   海军陆战队的白皮书,阐述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对未来
作战的共同设想。首先将冷战时期的“海洋战略”   作了重大修改,提出了“从海上
出击”的新战略。根据这一新战略将开始筹建21世纪美国海军的新框架,   使美国海
军成为战略威慑与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和部队重组的重要参与者,成为一支“能
够从海   上向陆地展开联合行动的海上远征部队”。新的战略反映了新时期美国海军
在国家军事战略中的地位、   作用,以及在作战任务、作战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体现
了未来美国海军的主要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   变“打海上大战”
为“对付地区冲突”     美国海军作战任务的战略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从对苏远洋
海上大战转到以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为主要   作战对象的联合军兵种近海登陆作战。 
    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体制,美苏海军随之展开了对世界
海洋控制权的激烈争   夺。到70年代中期,前苏联海军已基本完成由“近海防御”向
“远洋作战”的过渡,其海军实力除航母   外已发展到与美海军大体相当的水平,从
而对美国形成了全面的威胁。80年代美国提出了“600艘舰艇计   划”,力争保持对
苏海军的优势,并制定了“前沿部署”的海洋战略,随时准备用其部署在海外基地的  
 兵力在世界任何海域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因而,长期以来美国海军战略方针的立足
点一直是远洋作战。   前苏联解体,美国海军失去了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而且在今
后若干年内还难以出现新的强大到足以与   其争夺世界海洋控制权的军事力量。与此
同时,世界上的地区性冲突却日益增加,而且其中有许多已直   接威胁到美国的政治
、军事和经济利益。对此,美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海军白皮书中讲道:“为   
适应战略上的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与过去有根本区别的海军,而这支新的力量必须
是十分灵活和强   大的,以满足长久的国家安全需要。”可以看出,在新的世界局势
中,美国海军将不再把大规模海战作   为作战重点,而“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世界
上沿海或海岸线这样复杂作战环境所需要的能力方面”。   美国海军在波斯湾、锡尔
特湾、东非近海、亚德里亚海和地中海等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均体现出在其新   的战
略指导下,美国海军正活跃在世界各热点地区的沿海及沿岸海域,充当“世界海上宪兵
”,成为美   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得力工具。   变“前沿部署”为“前
沿存在”     80年代,美国曾提出“前沿部署”的战略理论,即预先将兵力部署于
世界各处基地,一方面将此作   为威慑力量;另一方面,一旦开战,则可迅速出击。
近年来,美国国内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要求削减国   防开支的压力日益增大,美国不
得不大幅度地削减军费,裁减军事力量以及美国在海外的永久性基地。   作为调整,
在新战略中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机动性的“前沿存在”代替了主要依托前沿基地的固定式
的   “前沿部署”。实质上,前沿存在不仅着眼于“存在”,而且更着眼于“行动”
,强调领先前沿存在的   兵力对危机和冲突作出快速反应。前沿存在要求兵力具有高
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对本土或基地依赖较   小,这一特性就决定了美国海军在前沿
存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公海航行自由性使得海军具有全球性的   活动范围;同时美
国海军具有海陆空三位一体全方位的作战能力,以及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由此美国  
 海军成为体现“前沿存在”的最佳选择。为适应新战略的要求,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
将组建海军远征部   队,以能够对危机作出及时反应,并“为冲突中的联合作战提供
最初的‘行之有效’的能力以及继续参   与任何持久作战的能力。”     现在
,每天大约有150艘美国海军舰船在海上或在外国港口停靠,进行前沿演习、航行或待机
。而   且有约占作战部队1/4的24000名陆战队队员部署在世界各地,其中有5000至
8000名在两栖舰艇上。美   海军陆战队司令解释道“‘远征’是指在海外服役——在
海上或在陆上”、“这种远征职责是独特的,   它使得海上军种有别于其它武装力量
。使用海军远征部队这一术语……反映了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未来使   命的新特点。它
既是对海军作战部队独一无二特色的描述,又反映了海军从以对前苏联舰队作战为中心
   转向对全球施加力量影响这一重要变化的认识”。美国海军远征部队由两个要素组
成:一是远征舰队,   具体是指驻扎在遥远的前沿、逐渐形成了有形的美国全球存在
的第六、七舰队;二是远征海军陆战队,   它由规模不等的陆战队、空、地特种部队
所组成,经过组建和训练,用于迅速部署,执行远征任务。在   和平时期,美国海军
远征部队作为美国力量的体现,通过前沿存在作战和兵力投送对特定海区施加影响,  
 以实力威慑保持该海区的稳定;在危机发生时期,它可对没有前沿基地和兵力的海区
迅速作出反应,控   制危机升级;当危机转化为冲突时,它又可提供威慑和作战能力
,为后续的地面和空中部队进入战区打   开通道,并直接参加陆上作战。可以看出,
一支机动性强、可灵活部署并较少受到别国主权限制的海军   远征部队是美国实施新
时期国家军事战略的需要,并必然在处理地区性冲突中充当先锋。   变“在海上作战
”为“从海上出击”     80年代,美海军战略的立足点是与前苏联在海上较量,新
的海军战略则以在世界上的沿海或近岸地   区作战为重点,强调从海上进行前沿作战
。     沿海海域环境复杂,水域和空域常可能由友国、敌国及中立国共同控制,造
成敌我识别困难,且该   地区敌对国家能够层层设防。对美国海军而言,这一新的作
战环境将是对其技术和战术上的严峻挑战。   美海军将面对其威慑国家在浅海活动的
潜艇、部署在雷达探测范围以外的岸基掠海飞行的巡航导弹、甚   至战术弹道导弹、
沿海水雷攻击及防御的威胁。这就要求美国海军远征部队必须拥有适应在沿海环境下  
 作战的多种手段。   变“独立实施大规模海战”为“从海上支援陆、空军的联合作
战”     作战任务和作战环境的变化必然给作战样式带来重大影响。新的军事战略
要求美海军多层次地联合   作战。     首先是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联合作战。
载有陆战队员的两栖舰船是美海军远征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
结合使得远征部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海、陆、空多个军种的作战能力。在冲   
突发生时,可凭借自身的力量作出快速反应。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真正形成一支整体
的作战力量,共   同制定了阐述海军新战略的纲领性的白皮书,并在作战理论的研究
、指挥机构的调整、兵力结构的组成   以及装备技术的采购和发展上将开始采取一系
列实际措施。     第二是海军远征部队同其它军种的联合作战。新战略要求“海军
和海军陆战队在注重于沿海地区的   同时,能攻占并坚守敌方港口、海军基地或沿海
的空军基地,以保证大批的陆军或空军开进”。这说明   美国海军远征部队在较大规
模的前沿作战中,其重点放在为陆、空军开辟进入战区的道路和支援陆地战   斗上。
     为了从海上支援陆上战斗,美海军提出了“陆海空一体战”观点,对作战目的
的选择,作战计划的   制定,支援陆上战斗的方式,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
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等的作用,以及指挥、   控制、侦察、训练等一系列问题作了新
规定,以与陆军的“空地一体战”理论相适应,更好地与陆、空   军协同作战。  
   为了实现向沿海作战转移,使现有部队也相应地转到适应对付沿海海区的威胁上
来,白皮书要求美   国海军“除了传统的前沿部署,对危机作出反应,战略威慑和海
上兵力运输的能力外,还需要四种关键   的作战能力,即:指挥、控制和侦察能力,
战场空间的控制能力,兵力投送能力以及部队的持续作战及   保障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海军的新战略是一个将重点放在地区冲突、注重海军的远征作用、强
调从海上方向   支援陆上,以及海陆空联合作战的战略。这是二次大战后美海军对其
战略所作的最重大调整,势必对世   界海上形势产生新的影响。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