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Nov  5 21:22:52 1999), 转信


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
综观美国独立战争以来的战略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时代,即冷战前时代、冷战
时代和冷战后时代。“冷战前”的170多年中,美国的战略理论,除了马汉的“海权论”
之外,几乎没有独创的东西,基本上沿袭欧洲传统的军事理论,战略思想主要是由大陆
扩张发展到海外扩张,变化缓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50多年冷战及冷战后
时代,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和国际政治的变迁,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趋向复杂化,其变
化的速度也日趋加快。冷战时代美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大体上可以说10年一变,而冷战
后的军事战略则为每两三年一变。当然,变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战
略中,都有其继承性的根源。因此,深入地探究其发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和趋势,是研究
美国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战略意图始终如一,坚持进攻性军事战略
纵观美国军事战略发展演变史,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军事战略目标变化的轨迹:争取独
立--巩固政权--大陆扩张--与苏争霸--独霸世界。在美国短短的200多年历史上,所奉行
的军事战略大都具有侵略扩张的性质。从独立战争到19世纪末的约120年中,美国实行“
西半球防御战略”即大陆扩张战略,它为美国赢得了发展壮大的机会,当时美国的主要
策略是避免卷入欧洲列强的争斗,利用海洋屏障以及本土四周无强敌的有利条件,致力
于美洲大陆的扩张,通过战争或战争威胁,把版图从建国初期的230万平方千米,增加到
930万平方千米。从1898年美国对西班牙发动战争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实行“
有特定目标的干涉主义”,开始向海外扩张。二战结束后,美国以超级大国的姿态和资
本主义阵营霸主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进入了与苏联争霸的新时期。从杜鲁门
的“遏制战略”到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战略”,从肯尼迪、约翰逊的“灵活反应
战略”到尼克松、福特、卡特的“现实威慑战略”,再到里根的“新灵活反应战略”,
尽管美国军事战略屡经修改,但其争霸世界的战略意图却代代相传,始终如一。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实现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布什调整战略
实行“地区防务战略”,把矛头对准地区性强国;克林顿上台后为缓解其实力与目标之
间的内在矛盾,扭转“力不从心”的被动局面,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灵活与
选择参与”战略,但这次调整只是手段和策略上的变化,其战略企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
改变,依然是为了称霸世界。在此基础之上,1997年克林顿政府又推出了新的“塑造、
反应、准备”战略: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安全环境,对危机、冲突和战争作出反应,
并准备对付不确定的较远期的威胁和挑战。
总之,美国军事战略的根本企图就是要维护美国的利益,而“美国的利益是全球性的”
,“美国要在当今世界上发挥领导作用”,要“防止与美国为敌的新兴霸权主义国家的
出现,防止重要地区落入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控制之下”,任何国家只要发展了、壮大
了,只要让美国感到危及到它的地位,美国就认为这是一种不稳定,就是对其利益的侵
犯。美军不仅要“为保护美国利益而战”,而且要“为国际社会的意志和良知而战”。
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美国新军事战略的霸权主义本质。不论如何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
进攻”性质也仍然没有变化,始终是一种“攻势”战略。推行联盟战略,依靠美国和盟
国的“总体力量”实施联盟战
美国历来认为“集体安全是美国大战略的支柱”,“美国的军事战略是建立在强大的联
盟体系基础之上的”。美国官方对集体安全所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行动谋求国家联盟
中所有成员国的安全。国家联盟既可以包括许多国家,也可以仅限于两个国家。战后,
美国历届政府出自奉行全球战略的需要,一直以“联盟”为手段,推行“集体安全”政
策,承担了广泛的“防御义务”。美国推行联盟战略的好处是:有利于在争夺世界霸权
的斗争中,联合其他国家的力量共同对付敌对国家及其集团,便于控制盟国,维护美国
在西方世界的盟主地位;便于在平时经营全球军事基地网,以求在战时随时展开兵力,
取得有利的军事态势;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并弥补美军兵力不足的弱点。
冷战期间,美国把联盟战略视为控制盟国、对抗苏联的一张王牌。冷战结束后,美国依
然重视联盟,并且不断调整联盟战略,加强联盟机制。海湾战争是战后卷入国家最多的
一次联盟战争,而且海湾战争的部分经费由盟国承担。海湾战争后,美国更加强调联盟
关系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目前美国有两项动作最为引人注目:一是北约东扩,二是调整
“美日安保条约”。1997年5月20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承
认,美国自身本来就不具备打赢几乎同时发生的两场大规模地区冲突能力,如果继续坚
持“单边主义”必将四处碰壁。在面临多方面挑战的情况下,“美国只有与盟国采取合
作性的多国行动”,“共同分担责任”,才能赢得胜利。
讲求实力政策,把建设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作为国防建设之本
讲求实力,重视军队建设是美国军事战略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国政府推行
实力外交和强权政治的基础。因此,美国历届政府的国防政策,都要保持巨额军费以维
护美国的实力地位和推行全球战略。美国认为,政治与经济力量无论如何强大,也无法
在国际冲突中立即使用,而必须依赖一支机动能力强的军事力量。从美军建设的实际情
况看,其建军思想尽管受各个时期军事战略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总的方向一直十分明确
,就是以强大的国民经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不断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完善军队
的体制编制,建设一支技术先进、装备优良、搭配合理的武装力量,以夺取并保持军事
上的优势地位。
以战争预测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战备方针
纵观战后美国各时期的军事战略,都要围绕未来战争的可能样式、爆发的地点、持续的
时间、作战的对象等基本问题作出回答,即美军所谓的作战设想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战
争预测的基础上,找出对策,制定相适应的战备方针及军事部署。战后美军对未来战争
样式的分析,基本上是围绕核战争、常规战争进行的。50年代之前,美军占有核优势,
故偏重准备打世界核大战;70年代前后,美苏战略核力量出现大体均势,美国被迫转而
逐渐侧重准备打常规战争,特别是局部战争;近年来更注重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
争。但不管各个时期战备方针的重点放在哪里,准备打赢一切类型与规模的战争,乃是
美军的根本立足点。军事战略虽经多次调整,但以争霸世界为目标,以欧洲为重点、同
时重视亚太、稳定中东、兼顾非洲和拉美,以全球性战略对手和地区性强国为主要作战
对象,以威慑战略为主要手段,坚持前沿部署与快速反应相结合,时刻准备在海外作战
的指导思想,都始终没有改变。
军事战略的继承与变化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深入研究美国战略思想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其中既有许多基本不变的观点,又有不
少随机应变的打算。概括地说,这些变与不变的观点是由战略理论制定的诸多因素所决
定的。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外政策的调整,或者领导人更迭的时候,其军事战
略便会随之出现变动。世界政治、军事格局,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也是美国制
定军事战略的重要依据。例如,美国的军事战略由“两个半战争”战略改变为“一个半
战争”战略,就与中苏关系恶化和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军事技术的发展和新式武器的
出现也直接影响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大规模报复战略”就是利用它当时垄断了核武
器的有利地位提出的。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还与主要对手军事战略的调整有关。此外
,从美国民族性格的特点上看,喜欢在变中求利,但往往缺乏耐心,碰到一点困难或挫
折,就要变换战术。
美国人自己也承认,美国战略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每个总统上台后都搞一套新花样,
不善于接受过去的经验教训。党派成见和财团利益,往往对战略的制定也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美国无法解决的国内政治问题。
事实表明,美国的军事战略常常随着情况变化而变化,或大或小的调整变动,今后还会
出现,在分析研究美国军事战略时,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清晰地观察来龙去脉,准确
无误地把握其实质。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