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oot (素心剑),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研制“飞碟”内幕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14 17:33:12 1999) WWW-POST

美国研制“飞碟”内幕

    1952年是“冷战”最冷的时候,也是俗称飞碟(UFO)出现最为频繁的年份
,连美国空军的飞行员都接连向五角大楼报告,说他们发现了飞碟或被飞碟跟踪。美中
央情报局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怀疑飞碟是苏联研制的新式武器,下令对飞碟进行
全面调查。然而,不查则已,一查便惊出一身冷汗———美国的铁杆盟国英国和加拿大
正在秘密研制“飞碟”,而且已经在技术上取得重大进展!既然英加两国都在研制飞碟
,技术更加先进的苏联当然不会落后。

  神秘的“Y工程”

  1952年东西方冷战达到高潮,乔·麦卡锡领导的委员会在美国四处查找苏联间
谍,与此同时,关于飞碟的目击报告也像瘟疫一样越传越多,恐怖气氛顿时笼罩了美国
政界和军界,中情局更是气急败坏,认为现在是该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中情局官员马修·查迪维尔猜测,飞碟很可能是苏联依赖纳粹德国的技术,研制的
一种秘密武器。因为据可靠情报,二战后期,德国科学家曾经研制一种被称作“飞盘”
的速度奇快无比的圆形飞机。

  于是,中情局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飞碟现象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出乎中情局
的意料———美国的邻国加拿大和英国正在通力合作,秘密研制飞碟!这个宏大的工程
名叫“Y工程”。英加两国的设想是,打破传统的航空规则,设计出一种全新概念的飞
机,从而称雄世界。

  这一消息给中情局敲响了警钟:在尖端技术方面,美国已经落到了自己盟友的后面?

如果英加两国都可以制造飞碟,可以肯定地说,苏联的飞碟会更加先进!

  1954年6月,查迪维尔向其上司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对“其他国家使用诸
如英加正在研制的飞碟等非常规航空器的情况进行调查”。

  “科安达效应”

  说干就干,美国一方面派出特工进行监视,另一方面,派出数名技术官员访问加拿
大多伦多市郊航空港所在地马尔顿和阿夫罗·加拿大研究所总部,借参观之名,暗中侦
察飞碟的研制情况。阿夫罗是英国飞机公司的子公司,其前身在二战时曾因研制出“飓
风”战斗机和“阿夫罗”轰炸机而名噪一时。战后,马尔顿成为从英国外流的航空工业
人才的“圣地”,在这些人中,有一位名叫弗罗斯特的年轻人,他因设计出外形像燕子
被称为异端的飞机“哈维兰108”而声名远扬。

  
  弗罗斯特曾被派到阿夫罗的加拿大研究总部,负责CF-100战斗机的设计,但
弗罗斯特一点也不喜欢。他很快就抛弃了传统的飞机设计程序,开始了更加激进的设计
。当然,谁也说不清楚,他这样做是不是受了外星人驾驶飞碟这类传闻的启发。

  但弗罗斯特肯定知道以法国籍罗马尼亚人科安达的名字命名的“科安达效应”。科
安达早在1910年便试验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引擎,他发现涡轮喷气机通过吸进空气,
不仅提供推力,它还能在机翼上方创造一个真空,从而产生特别的升力。

  交出“烫手的山芋”

  在马尔顿,弗罗斯特努力攻克航空界的难题———垂直起降,但他刚开始研究的是
一种铲形飞机,直到1953年才想到研制碟形飞机。他最初的设想是,让飞碟从上部
把空气吸入,然后把空气从碟形飞机的四周排出,从而把飞机“垫”起来,通过“科安
达效应”,飞机获得升力。

  早期的工作是在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阿夫罗公司只有很少几个人知道他们在干什
么。

  “Y工程”进展得并不顺利,第一年便遇到了很多麻烦。当1953年9月美国空
军访问团抵达时,加拿大政府已在这一工程上花费了40万美元,英国的阿夫罗公司也
在经费上遇到了麻烦,政府不再拨款,所以当美国提出在飞碟的研制上进行合作时,英
、加自然张开双臂迎接美国。

  被寄予厚望的“606S”

  1955年,“Y工程”被改名为美国国防部的武器系统“606S”,原型机的
机身上涂上了一颗白色的代表美国空军的星星,美国向这一工程又投入了数百万美元。

  由于有了美国资金的帮助,弗罗斯特对飞碟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机体中央增加了三
个小引擎,驾驶员坐在一个空间很小的椭圆形机舱里。但风洞测试证明“606S”存
在严重的稳定问题,一旦打开进气口,飞机经常像薄烤饼那样滑向一侧。弗罗斯特和他
的助手又花了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难题,但到1960年冬天,这个难题也没有完全
解决。

  英国工程师埃尔尼·哈皮是在现场观看试飞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他说:“我们站
在它的四周,为了不让它震动得太厉害,用了三根缆绳固定它,但它只飞离地面几英尺
,试飞员在驾驶舱里手忙脚乱,也没有控制住飞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试飞员终
于掌握了驾驶要领,他可以自如地驾驶飞碟在大院里飞进飞出,飞碟像悬在空中的玻璃
盘子。

  阿夫罗公司看到他们的飞碟终于能飞了,公司的宣传部门便开始编小册子,一旦这
一秘密公开,就可以大力宣传飞碟的神奇。他们甚至给飞碟取好了名字,叫“阿夫罗汽
车”,声称在军事和民事上可以有多种用途。弗罗斯特自己的设想是,将来设计一种能
像直升机那样的大型飞碟,在战场上快速运进运出大批部队,飞碟超低空飞行,能躲过
敌人的雷达,把士兵投下后,立即飞到同温层,以神奇的速度飞到另一个大陆,可谓神
不知鬼不觉。

  飞碟飞进历史

  但现实情况却是另一个样子,“阿夫罗汽车”在靠近地面时可以飞行自如,一旦离
地8英尺以上,飞行起来便摇摇晃晃,很不稳定。美国空军建议给飞碟装上一个尾巴,
起稳定作用。弗罗斯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飞碟装上尾巴还叫飞碟吗?所以他坚决不同
意,他坚持说,他能解决这一问题,但美国军方已经对飞碟彻底失去了兴趣,在浪费了
750万美元之后,五角大楼于1961年年底决定放弃飞碟计划。这一决定不仅宣判
了“阿夫罗汽车”的死刑,对阿夫罗公司也是一个致命打击,该公司于1965年破产
。弗罗斯特无奈地来到奥克兰,平时为新西兰航空公司设计一些小玩意儿,虽然好评如
潮,但这些小玩意儿与“Y工程”相比,不值一提。

  目前,美国的秘密武器———飞碟原型机“606S”被保存在马里兰州美国航空
航天博物馆的一个仓库里,上面落满了灰尘,旁边是一架二战时的飞机“黑寡妇”。有
时候,仓库允许记者进入,解说员甚至会开玩笑地警告他们离飞碟远一点,否则会被外
星人劫持。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沧桑,但机体有些部分仍锃明瓦亮。飞碟的圆顶还在,虽
然仪表盘已被移往他处,参观者仍然可以想象出飞碟当初飞离地面时的情景。只不过这
一情景将永远地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因为现在的航空专家在看过飞碟的设计后认为,这
种设计不可能让飞碟飞上天。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7.1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