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美国的军事“软肋”与战略弱点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07日15:15:41 星期五), 站内信件

美国的军事“软肋”与战略弱点
  新华网7月6日专稿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军事上超级强国,特
别是冷战以后,美国在军事上更是显得“一枝独秀”。因此,近年来
美国在战略构想、地区安全结构、对待“胡作非为”国家的威胁以及
高技术军事控制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的设想和安排,在全球各地炫
耀武力。21世纪的美国在军事上真是那么无懈可击吗?
  “两场战争”—军事超级大国能打得下来吗
  “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的战略,已成为美国军事战略
的核心。
  1992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了一项称作“基本力量”的计划
,“两场战争”战略作为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次公诸于众。
这一战略,是美国为了担任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领袖”而提出的,并
认为任何军事战略如果使美军失去了应付少于两场战争的能力,将失
去存在的意义,1997年5月美军颁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
明确写道:“如果美国失去了这种能力,我们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盟
国安全伙伴和国际社会领袖的地位将受到怀疑。”
  美军目前的实力从理论上讲,对付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仍然
是足够的,但是,美国不少军事战略专家认为,目前美军的战备状况
已经不能与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之前同日而语了。这其中除
了兵员不足、训练滑坡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自90
年代以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插手、胡乱用兵。而这种频繁用兵
,已使美军上下普遍感到了疲倦。1997年,美国空军的调度次数
是1989年的4倍之多,曾任美国空军副参谋长的托马斯·穆尔曼
抱怨说:“冷战结束的时候,没有人会料到我们要在南北半球同时执
勤。从1995年起,几乎每一名空军士兵都到过波斯尼亚,而空袭
伊拉克更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其实,这是萨达姆给我们脖子上
套的一条链子。”新任陆军参谋长新关也深有感触地说:“我服役3
4年了,还从来没见过陆军像现在这样忙!”
  1998年美国空军的几家研究机构联合发表报告指出:“美国
空军只能勉强维持监控伊拉克“禁飞区”和其他类似的“紧急任务”
,根本就谈不上“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地区战争”。海军作战部长杰
伊·约翰逊也抱怨:“我们从来不是按照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
规模地区战争的原则来建设海军的,我们只是为了应付日常的紧急事
务而朝着‘存在’地区不停地流动。”
  去年年底,美国五角大楼开始着手制订将于2001年出台的下
一个《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据透露,新的防务评估报告仍将以“打
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战争”的军事战略为基础。然而,
一度令美军“耀武扬威”的“科索沃战争”,却让军方不少高层人士
开始对这一战略产生了动摇和怀疑,有人甚至反讥道:“一场战争都
太多了!”而今年2月上旬发生的黑客对美国五角大楼网站的饱和攻
击,更让军事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战略已经过时了!
  信息战争——信息优势 大国能有恃无恐吗
  信息战争有时也叫电脑战争。它的基本特征是全面利用90年代
开发的各种高科技信息技术,对敌方军用与民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
统进行快速、隐蔽和摧毁性的破坏,使敌方军队联络中断、指挥失灵
、士气瓦解,其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也将出现大乱,最终使攻方达到先
发制人和兵不血刃的目的。
  信息战争作为信息化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型作战方式无疑地将对
军事思想、战略方针、国防建设、部队编制、武器装备等方面产生深
刻的影响。美国作为超级军事大国自然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一
方面对于它有能力发动这种战争踌躇满志,同时又为自己可能成为更
大的受害者而忧心忡忡。
  首先,对信息技术越依赖,危险就越存在。美国最近发表的《国
防科学委员会特别工作组关于信息战的报告》指出:“对于许多国家
来说,进攻性信息战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同开发、维持和利用先进军
事能力相比,其成本低廉。收买对方内部人员、仿造情报、篡改信息
和向联结全球分时电信基础设施的信息系统投放逻辑武器,这些都无
需付出多少代价。
后一种办法尤其有吸引力。有关如何利用商业计算机软件的设计特点
与安全上的漏洞的最新信息,都可以从因特网唾手可得。”据透露在
海湾战争期间,布什政府曾一度考虑破坏伊拉克政府处理财务的计算
机系统,但遭到中情局的坚决反对,其理由是美国的弱点更多,害怕
遭到报复。
  其次,美国不断垄断信息战争的技术。用于进行信息战争的微型
传感器、视频监视器成本很高,但用于袭击这种信息系统的大部分技
术———主要是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却很便宜。随便什么人在随处
可见的计算机商店就可以把自己武装成为信息战争武士,而且不需要
大量的资金。国防部前任通信工作负责人唐纳德·拉扎姆认为,“几
个头脑灵活的人加上计算机工作站和调制解调器,就可对敌方造成生
命威胁的经济混乱”。因此,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能打信
息战争的不一定是大国、富国,在这方面穷国比技术先进的国家发展
得更快”。
  此外,美国更容易遭到信息攻击。美国当前是应用信息技术最广
泛最普遍的国家。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约翰·麦克柯奈尔指出:“美
国比其他各国更容易遭到计算机入侵者的进攻。”空军军事学院教官
查德·查弗兰斯基认为:“当美国热衷于谈论信息战争的巨大潜力时
,它要反躬自问。”军方则担心军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可能成为美军
防御的一个缺口,美国在信息战争的武器竞赛中可能成为输家,最终
会出现一起“电子珍珠港”事件。1994年,美国政府的联合安全
委员会指出,美国在信息战争中的弱点是“90年代乃至下世纪的主
要安全挑战”。
  实力优势——世界军事 强国能高枕无忧吗
  冷战以来,美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军力全球遍布,武
力频繁展示,高技术兵器炫耀战场。然而从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的
表现来看,美军在作战和建设中仍存在许多弱点:
  首先,美军高技术武器装备对气候条件和战场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因而恶劣气候和战场环境都影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在海
湾战争中,美军作战飞机先后发生了多起攻击己方部队人员的事件,
造成己方人员伤亡。在对南联盟空袭中,美军战机发生了机毁人亡事
件,先后有两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训练中因气候原因发生事故,还
发生10余枚巡航导弹误击平民区的事件。
  其次,由于美军武器装备数量多、种类杂、技术化程度高,因而
后勤、技术保障消耗大、代价昂贵,再加上各军种的武器装备各自采
购,自成体系,给维修保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前几年约有83.
4%的飞机能够执行作战任务,目前只有74.6%。陆军在欧洲的
一些卡车已经行驶了100万英里以上,海军和空军的部队不得不拆
除一些飞机上的可用零件供其他飞机使用。连美国人自己也认识到这
将危及到自身的调动、部署、作战和打胜的能力。
  三是美国正面临着自越南战争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兵源危机。据
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载,美陆军截至到1999年9月底,已连
续两年未完成新兵招募指标;美空军也不得不为招募新兵而第一次在
电视上做商业广告。海军也是在降低了征募标准以后才勉强达到征兵
目标。
  此外,美军目前人才流失严重。像空军有许多飞行员跳槽到薪金
较高的地方民航公司,导致美军飞行员极为短缺,预计到2002年
空军将缺少飞行员1200名。海军的问题更加严重。美海军中级军
官的数量通常应维持在总数的38%左右,但目前在舰船和潜艇上服
役的中级军官人数分别仅占海军全部中级军官人数的25%和32%
。另据美总审计局的一份报告称,美陆军的10个作战师已经有5个
没有足够的少校、上尉、军士、坦克手和炮手。美一名高级军官不无
忧虑地指出:高科技人才外流问题对美军战备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威
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离开军队的是最有价值、同时也是最难代替
的人才;和地方公司征招人员不同,军队不能简单地在报纸上登一条
招募新编程员或喷气式飞机机师的广告就能征招到满足需要的人才,
而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使用。
  控制太空——太空技术 大国能独织天网吗
  美国是最早把军事触角伸向太空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美在军事
上对太空的依赖越来越强。一些军事分析家认为,到2010年美国
公司可能会向太空投资5000亿美元,军队将被号召起来保卫美国
在太空的利益,就好像18世纪时组建海军以保护海上贸易一样。航
天司令部的远期规划指出,“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和投资必须得到充分
的保护,从而确保我们国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从技术上来说,美
国的能力仍然是世界最佳。500英里高空处的勘测卫星据认为可以
辨别出地面上6英寸大小的物体。还有一些卫星是使用雷达穿破云层
和伪装拍摄图像。
  而随着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了解太空,即使是美国间谍卫星,这
一颗颗多年来美国情报系统王冠上的宝石,也正变得不那么有效了。
加拿大航天局计划在2001年发射一颗雷达卫星,其性能几乎和五
角大楼的“长曲棍球”间谍卫星不相上下。那些处于监视之下的国家
已经通过分析美国的战术、制订跟踪卫星的办法学会如何躲避美国人
的眼睛。比如1998年,当印度官方准备爆炸一颗核炸弹时,他们预计
到美国卫星经过他们头顶上方的时刻,就在那段时间内把工作人员转
移到室内。印度官员还在几百英里以外建立了一处防空导弹系统测试
场地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他们准确地猜测到美国分析家会给卫星发
出信号,令卫星放大观察倍数监视该地区。当印度核试验一发生,由
于美国未能事先获知这一情报而遭致各方严厉批评。
而对于那些永远无法和美国用坦克对坦克、飞机对飞机的办法打
赢仗的国家来说,攻击美国在太空系统可能是一个无法抗拒、最具诱
惑力的选择。其部分原因在于五角大楼在军事行动中对太空有极大的
依赖性。现在俄罗斯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手持式全球定位系统干扰仪,
自称有效范围可达150英里。在莫斯科一家军火展示会上,这家俄罗斯
公司展示了一幅伊拉克地图,地图上标着要在伊拉克全国范围内阻断
全球定位系统的信号需要多少台干扰仪。从理论上来说,这样做会使
美国武器不知所措。
太空观察家们甚至担心,如果某个国家把一台粗制滥造的核设施
捆绑在火箭上,让它在太空中爆炸。这类爆炸可能对地球上的人无害,
但是五角大楼估计,如果爆炸发生在适当的高度,辐射可能会灼伤地
球轨道上的所有卫星。(王虎成)
(《了望》供稿)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bs.ndc.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3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