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朝鲜问题的历史和分析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5日21:55:5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朝鲜问题的历史和分析

文章来源: 文祯元 于 2002-5-20 22:02:00:



  近来由于北朝鲜人屡闯外国驻华领事馆特别是前几天北朝鲜人闯日本驻沈阳领事馆引
发中日外交冲突使朝鲜问题成为舆论的热点。很多人认为这本是一件小事为什么会引起中
日自建交以来少有的除 窗 靖国神社之外的外 冲突?其实朝鲜问题历来是中日俄特别是
中日相争的交点。这次领事馆事件应当看成是日本在战后开始插手朝鲜问题的开端,要知
道中日的冲突无不是从“小事” 开始的。
  
  (一) 朝鲜,中日必争之地
  
  朝鲜紧邻中国与日本隔海相对,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朝鲜对中日两国的重要性。而俄国
为了其在东北亚的利益和遏制日本在远东的势力也格外重视朝鲜的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如
果掌握了朝鲜则相当于中国领土的延伸,从朝鲜的釜山到日本的下关其距离相当于台湾海
峡。如果中韩同盟则对日本构成巨大的威摄,使日本对中国的山东半岛以北都无法从海上
和陆地进行攻击和威胁;而日本如果想攻击中国的东南沿海则不仅行程长而且供给困难,
更不利的是中国可以从朝鲜半岛直接跨海或者在日本海领域攻击日本,这样日本就将面临
本土作战和腹背受敌的战略困境。
  
  如果日本控制了朝鲜半岛则中国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东北则直接处于日本的攻击
之下。占领朝鲜则日本的本岛基本上就可以安全无虞, 日本可以从朝鲜半岛开始先占领东
北再南下侵华, 无论是从军事战略还是物资补给都占尽优势。先占朝鲜再占满蒙进而吞并
中国也正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扩张计划----大陆政策。
  
  从这里不难看出朝鲜对于中日之战略意义,而从历史上看朝鲜的归属和地位转变从来
都是中日力量对比的最佳反映。朝鲜历来是中国的附庸国, 朝鲜不仅在文化上仰慕中国而
与中国的疆域也是时有变化的。 西汉时朝鲜的汉城以北都是汉朝的疆土, 汉朝在朝鲜置
乐浪郡; 东汉时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疆域略有缩小但单单大岭以西仍然是汉朝的土地。 三
国、西晋时在朝鲜半岛的疆域基本维持西汉时的面积。 南北朝时由于中国纷乱朝鲜半岛独
立于中国且分为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其总面积比现在的还大。现在的海参威、延吉、长
春沿线以南,沈阳以东包括现在的辽东半岛当时都是高句丽的领土。隋朝时的朝鲜半岛基
本上保持南北朝时的规模, 但隋文帝和隋炀帝都有收复朝鲜之志。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
98年) 命汉王谅等率三十万人征高丽, 由于粮食不足加上疾疫、大风,兵士多死被迫撤退
。隋炀帝大业七年又下诏攻高丽,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对高丽用兵直到高丽求和,
隋才罢兵。 隋炀帝之征高丽使人民潦倒无依、天下群雄并起, 可以说隋朝的灭亡实因征
讨高丽所致。 唐朝在天下粗定之后,贞观十七年因朝鲜半岛的新罗与百济、高丽相攻,新
罗向唐求救, 唐遣使劝高丽罢兵, 不听; 唐于贞观十八年出兵朝鲜。经贞观十九年、唐
高宗永徽六年、显庆五年、至高宗龙朔二年百济向日本求救, 第一次中日朝鲜之争开始。
 龙朔三年唐大破百济和日本军,唐留大将刘仁轨镇百济。总章元年灭高丽大唐版图臻于极
盛而朝鲜也自此之后为中国之藩属国。 日本所以对大唐恭敬有加、奉为中华上国、屡派遣
唐使赴中国学习中华文化和大唐的制度习俗概从此次日本战败开始。
  
  从五代至辽、北宋及金、南宋时高丽与中国隔绝, 元朝时高丽被征服且曾被辟为元朝
之征东行省。明朝时朝鲜一如既往地成为中国的附属国, 但明朝后期由于中国之腐败变乱
加上日本对中国的藐视使日本开始第二次与中国争夺朝鲜。日本自元朝后对中国藐视的原
因大体有如下几点:第一,中国被蒙元征服使崇拜汉唐之中国的日本大为震惊,日本视蒙
古人为彘犬而中国竟被彘犬征服,中国在日本人心中巍峨的中华上国从此不再, 直到现在
日本人仍然说他们尊敬汉唐时的中国人但绝不是现在和蒙元以后的中国人; 第二, 蒙古
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时派大将范文虎征日本, 但由于风大船坏诸将弃船逃归,所领军队得
还者十之一二,蒙古征日本的失败极大地增强了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第三, 明朝时的倭
寇仅数十人却能杀人越货纵横十几省而堂堂中国多少正规军却难以奈何,后虽有戚继光、
胡宗宪等大将征讨但中国之军力虚弱已经暴露无遗了。1587年戚继光死, 万历二十年即1
592年日本的关白(官名)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占领王京, 朝鲜求救于明朝, 明派兵赴援,
 大败。 明朝再派名将李如松等入朝鲜作战, 李如松收复平壤但在进攻王京时败绩. 日军
由于缺粮而退守釜山. 直至万历二十五年两军战于蔚山, 明军不能胜. 万历二十六年日本
援军至蔚山, 明军大溃退至王京损失近两万人. 后来由于丰臣秀吉死日本撤兵,第二次中
日朝鲜之战中方已显败象。
  
  中日第三次朝鲜之争可以说是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的, 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 日本
明治维新一开始就提出了“征韩论”,先征服朝鲜再进攻中国以实现其扩张的野心。 《中
日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取得了随时向朝鲜派兵的权利从而在朝鲜的控制地位上与中国
等同, 1894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署, 中国与朝鲜的传统宗藩关
系宣布结束。 《马关条约》后的朝鲜成为日俄争夺的对象而1905年《 哟 茅斯和约》订立
后日本打破同俄国南北分割朝鲜半岛的旧格局取得对朝鲜半岛的完全控制权。1910年日本
正式将朝鲜纳入日本的版图从而将“ 日本” 的国境线推进到中国的鸭绿江畔。吞并朝鲜
之后日本开始对华用兵, 先占领东北进而侵占大半个中国。 可以说日本的大陆政策自明
治维新开始到1945年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和演示, 行之有效! 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和盟军的胜利则中国大概不免亡国之命运。
  
  (二) 现代的中韩关系
  
  日本在二次大战的失败不仅拯救了中国也同样拯救了亡国35年的朝鲜。 朝鲜自1910年
被日本吞并后, 韩国的仁人志士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日复国运动, 而中国的民国政府一直
是韩国反日复国运动的坚决支持者。 1910年下半年, 大韩光复军政府在海参威成立; 1
912年7月, 申圭植等创立同济社推 右笾 为总裁;1919年3月12日,在海参威成立以孙秉
熙为总统的大韩民国议会政府; 4月13日在上海成立以李承晚为国务总理的大韩民国临时
政府; 9月11日, 各韩国复国运动“政府”在上海合并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李承晚
任临时政府总统,李东辉为总理。
  
  二次大战中很多朝鲜人参加了中国和苏联的军队抗击日本,同样也有很多朝鲜人参加
日本军队 致 屠杀中国人民。 蒋介石在二次大战之中和战后都积极推动朝鲜半岛的独立,
 而且他和李承晚政权保持非常好的关系。但由于同盟国中英美苏联为主而中国没有什么地
位,所以战后的美、苏没有听从蒋的建议而是由美国和苏联分别管制朝鲜半岛事务, 这就
是南北朝鲜分裂的由来。
  
  中国由于国共战争的胜负易变, 在朝鲜独立中的作用由支持朝鲜独立到支持北朝鲜从
而在实际上加剧了朝鲜的分裂。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起因和效果向来说法不一, 但从历史
事实和现实的情况看抗美援朝不是中国为了保家卫国之举而是中国为了支持金日成政权和
迫于苏联压力主动参战。
  
  从美国方面看,首先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没有侵华的准备甚至没有中国军队参战的准
备。如果美国考虑中国参战则麦克阿瑟绝不可能说朝鲜战争会在1950年的感恩节以前结束
;第二,从物资和兵源来说东北资源丰富又地处苏联边界易于苏军入援, 所以东北不是进
攻中国的最佳地点; 第三,美国如果要对华作战则应当让蒋介石反攻大陆, 那时的联合
国席位还在蒋的手中。 美国支持蒋反攻大陆则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合法性。 另外进攻的
地点也是台湾、福建、上海等为佳, 因为中国的东南沿海既是重镇又远离苏联是军事上的
薄弱环节而美国可以用太平洋舰队协同蒋军进攻。 从海军力量来看中国的帆船无论如何不
是战败日本海军的太平洋舰队的对手。而事实是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不仅没有助蒋介石反
攻大陆而且在蒋介石请求派兵入朝与中共作战时美国断然拒绝。 从这些历史史事可知美国
绝没有借韩战入侵中国的打算而中国之抗美援朝也绝不是由于国家危机, 这一点从中国的
历史也可得到印证。 金日成进攻南韩是在苏联和中国的直接支持下才进行的, 否则他既
没有那个胆量更没有那个实力。 毛泽东在韩战之前就对金日成有“ 如果美国介入, 中国
就派兵” 的承诺。 而韩战既开, 金日成先胜后败忙写信给毛请求中国派兵入朝参战。
所以中国卷入韩战是苏美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而不是出于中国的需要和利益,更不是保家
卫国。
  
  抗美援朝对中国从当时看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从现在看就更加明确。 抗美援朝
使中国经济受到巨大打击, 而后的所谓自然灾害大概与抗美援朝耗尽国家财力不无关系;
把中美关系打到了冰点,使中国受西方封锁几十年, 经济落后;使中国在与苏联反目之后
在世界上彻底孤立; 台湾问题因韩战和随之而来的美台关系法而拖延至今也没有解决的可
能;而中国花费无数财力和人民生命所维持的北韩政权却是金家的父子独裁政权, 不仅使
社会主义蒙羞更使几千万朝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如今北朝鲜除了要中国背负财力和
人力方面的沉重负担外还要把支持独裁政权的铁牌挂在中国的脖子上, 请问中国支持朝鲜
金家王朝的利益何在?
  
  
  (三) 民主、富强、统一的朝鲜半岛对中国有利
  
  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 唇亡齿寒的关系。 朝鲜是中国抗拒日本的
第一战场,中国应当用对待本国一样的热情对待朝鲜。一个富强而亲华的朝鲜半岛就是中
国对日战略的大胜利。要使朝鲜富强亲华则必要支持朝鲜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如果中国继
续支持金正日之流则金家王朝覆灭之后的朝鲜将不复为中国所有。50年前我们支持金日成
而造就了金家王朝, 那是受历史的局限而历史是没法重写的, 50年后如果我们还执迷不
悟则中国与朝鲜几千年来的联系将被历史性地抛弃。金家王朝与所有的独裁又残暴的政权
一样是不会永远肆虐在朝鲜三千里江山的土地上的, 朝鲜人民必然会抛弃金家王朝的,
如果我们现在不改弦更张则朝鲜人民将象抛弃金家王朝一样抛弃中国。于此同时要看到日
本在与中国展开第四次朝鲜争夺战,所不同的是这次争夺是用人道主义和自由民主为号召
的。古人说“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日本与中国的新一轮朝鲜之争将是攻心为上的战争

  
  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应当站在真诚、正义、而又务实的立场上, 承认北朝鲜之邪恶,
抛弃北朝鲜这个邪恶而沉重的枷锁, 与国际合作在东北建立北朝鲜难民营( 为什么不呢?
),这样既减轻了大量北朝鲜人对中国本已紧张的资源和就业的压迫又可以从人道主义的角
度解北朝鲜人民于倒悬。 在解决朝鲜难民问题上中国应当本着与南韩、美国合作而坚决摈
除日本、尽量避免俄国插手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挫败日本利用北朝鲜问题争夺
朝鲜的野心, 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长远的未来与韩国建立良好的睦邻关系。谁把握了朝鲜半
岛谁就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 谁把握了朝鲜人民的心谁就把握了朝鲜半岛。 人民的心是
要用正义真诚和行动去获得的, 不是吗? 朝鲜问题的解决同时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
别是在俄国加入北约中国面临新的孤立时,这一点更为重要。
  
  文祯元
  
  写于2002年5月18日
  
--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時時仰望天等待春風吹拂
  但是季節不曾為我趕路 我很有耐心不與命運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安安靜靜守著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華我從不羨慕 因為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