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ueedge (六味), 信区: Green
标  题: 有兴趣的进来长长见识:朝鲜教科书截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Jul  2 16:02:46 2003)



到了春暖花开的4月。 

  那年春天(1981年4月),阳光格外明媚。 

  向阳的地方连翘花和金达莱花已盛开,杏花含苞欲放。 

  那天,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为了迎接举国欢庆的4月的节日做准备工作,非常忙。
突然响起了电话铃。 

  他不在意地拿起话筒,没想到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他恭敬地站起身。 


  金正日同志到某一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刚回来。 

  金正日同志不顾在路途劳顿,立即打电话了解在金日成同志寿辰时向人民赠送礼品的
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金正日同志具体了解准备情况后表示满意,说做到那个程度就算不错。接着提出在这
次节日要用上保存着的补剂。 

  那些补剂是人民群众为了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健康长寿有所裨益而敬献的珍贵药材
。 

  金正日同志每次收下人民敬赠的补剂时,从不为自己用,而嘱咐说,要好好保存起来
,待到要紧的时候用它。 

  那位干部一听到金正日同志提出要用那些补剂,以为毕竟出现了需用补剂的要紧事,
心里很想知道究竟要用在什么事上。 

  金正日同志以慈祥的语调热情地说,每年在迎接4月的节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
们工人阶级,要给他们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心愿。 

  然后,他又强调说: 

  “最好在节日前夕,把我国人民送给我的补剂赠给工人。 

  “今天早晨,我再次看了一下财政经理部保存的补剂清单,要把牛黄、灵芝等补剂在
4?15节日之际送给我们的工人。 

  “为了工人阶级,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顿时,那位干部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未能即刻回答他。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 谆嘱托要在节日之前把补剂送到工?那里,然后才放下了话筒。 


  那位干部眼眶发热,真想热烈地喊一声:金正日同志那热烈的爱意是举世无双,无与
伦比的。 


  二。幸福之家 
   
   
  新盖的清流馆为开馆加紧准备的1981年11月30日,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来到现场
。 

  他在院子里满意地望着清流馆的外景。这座建筑形式很独特,犹如在海上航行的大船
。过一会儿,他才向里面走去。 

  干部们先带他到家属餐厅去了。这是蕴含着他的深切关怀的餐厅。他曾说,清流馆应
该设全家人可以一起来用餐的房间,并亲自在设计图纸上作了标识。 

  他环视一下房间,面带满意的微笑说: 

  “餐厅里的饭桌置备得很好。现在才置备了朝鲜式饭桌。” 

  他说着,仔细察看有螺钿的漆桌。 

  他时儿弯下腰察看,时儿退一步瞧瞧,突然问,饭桌是不是显得高一些。 

  干部们还没注意到那一点,未能立即回答。这时,他向一位干部说: 

  “要到里面去坐在桌前试试饭桌高不高。” 

  遵照他的话,一位干部走进去在桌前坐下,把两臂放在桌上,还前后左右地动动身子
以后说,不觉得高。 

  随行人员把那位干部的坐高和饭桌的高度对比一下,然后说,看样子还算合适。 
   
  可是,金正日同志以沉思的神色左右打量饭桌的高度,轻轻地摇了摇头。 

  干部们不知他为什么那样摇头,有些疑惑不解地站在那里。 

  他说,要考虑到这里是家属来利的,全家人围坐着要以愉快的心情吃饭,如果孩子们
感到不方便,父母的心情会愉快吗?他又亲切地开导说,要把饭桌做的矮一点,好让孩子
们不觉得太高。 

  考虑到个子最高的户主和主妇、个子各不相同的孩子们围着桌子坐下的情景,如果桌
子的高矮只适于大人,对年纪各不相同的孩子是不方便的,这是必然的。 

  干部们想到,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像好操心的母亲一样为了让所有来这儿的人们喜笑颜
开而费心,都激动得喉咙梗塞。 

  清流馆的各个房间里都洋溢着他对人民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登上二楼,走到休息室时,金正日同志忽然询问,这个馆子开始营业后,一天能接待
多少顾客,顾客一次进餐时间估计用几分钟。 

  “估计一天接待15000名,用饭时间为40分钟。” 

  那位干部担心他会不会嫌他们把吃饭时间估计得太长。 

  清流馆建成以后干部们在商讨经营管理问题的时候,曾慎重地商量了顾客用饭时间。
 

  有人说,顾客吃饭用30分钟就很充分,有人说,但要边吃边度过愉快的时间,需要40
分钟。 

  他们经充分考虑定为40分钟。 

  难怪回答他的那们干部,担忧会不会说他们把时间估计得过长。 

  “40分钟嘛,时间估计得太短了吧。” 

  金正日同志这么一说,干部们以惊讶的目光面面相觑。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微笑着说,家里来了稀客,或和朋友们相会就请到清流馆,
怎么能吃了饭就分手呢,不是要谈谈笑笑,印象深刻地度过愉快的时间吗?据我看一个半
钟头也不够。 

  他又强调说: 

  “要订好千席餐厅经营体系。” 

  干部们感动得心里充满激情。 

  他们感到惭愧,因为他们原来把清流馆只当成销售饭菜的一般饭馆。 

  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不是把清流馆看做单纯的营业机构,而当做给人民带来文明而富有
乐趣的生活的幸福之家,他对人民就是这样关怀备至。 
   
   
  三在鱼雷艇上 
   
   
  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有过这样的事。 

  这天,东海上风大浪高。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到东海岸一个海军部队访问的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要同海兵
们一道坐船出海。 

  指挥员着了慌,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报告说,因为浪涛格外汹涌,出海有困难。 
   
  金正日同志却豪壮地说: 

  “我最喜欢坐海军的船。你们说,今天海浪汹,坐船出海有困难,其实波涛汹涌时坐
船才有意思。” 

  他说,海兵的活动场是大海,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要到海上去,不必担心,快下令
出航。 

  这样,金正日同志上了旗舰,鱼雷艇队一气乘风破浪冲向波 汹涌的大海。 

  “你们看!我们的海兵进步多快,面貌一新了。……” 

  “我们海军的战备状态万无一失。” 

  金正日同志站在摇荡、海浪飞溅的甲板上,满意地望着海兵们出航的情景。他继续站
在甲板上,同海兵们谈话,向指挥员们指出进一步发展海军武力的纲领性方针。 
   
  鱼雷艇队不觉驶进了远海。离岸越远,海涛 叫酌 ,高大的惊涛骇浪接连袭来,来势
之猛,好像要吞掉舰艇一般。干部们恳切地请金正日同志赶快到船舱里去。 

  可是,他依然手握司令塔的撑杆站在甲板上。他说: 
  “不必为我担心,只管继续航行好啦。” 

  他又说,为了解海兵生活才到海上来的,要了解真正的海兵生活,就要看看他们怎样
和这样的海涛进行搏斗。 

  他推着指挥员的后背,叫他快向编队提示新的战斗情况。 

  这时,那浪峰变得更高,风势也越发猛烈。那浪涛冲向舰艇,艇身摇晃得厉害,连那
些锻炼有素的海兵都觉得有些难以支撑。 

  金正日同志的衣服都被飞溅的浪花弄湿了。 

  指挥员见这景况,慌忙拿起无线电传话机,命令各编队转舵驶向波涛稍弱的沿海。 


  于是,鱼雷艇一齐驶向沿海。 

  金正日同志察觉舰艇转变了航向,感到奇怪地问道,船为什么不驶向已定的目标,变
了航向,速度也渐渐变慢。 

  指挥员支支吾吾地没有做正面回答。 

  金正日同志看透了他的心思,温和地说道:“海兵不应该避开波涛航行。看样子,你
们是因为我在这里才这么做,这样可不行。我今天同你们一道登上这个舰艇,是为了看看
勇敢的海兵们的航海技术。” 

  可是,指挥员还是犹豫不决,于是,金正日同志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 

  “海兵不应该惧怕海涛。那样的海兵是不能保卫祖国的大海的。” 

  “……” 

  “出海的战士应具备的重要风格之一,就是要养成无畏的胆量。” 

  说罢,他要指挥员按原定目标继续航行。 

  指挥员又拿起无线电传话机,下了命令。 

  可是,接到新的命令的鱼雷艇好像都已领会了指挥员的那火热的心情,没有按照命令
转航,而都驶来护卫着金正日同志所在的般艇,停在那里不动。 

  这是反映海兵们一心祝愿金正日同志安康的令人感动的画面。 

  金正日同志站在甲板上,留心地望着这一情景,向指挥员坚决地说。 

  “你再下一次命令。命令他们照已布置的情况航行。” 

  指挥员仰望着他那崇高的形象,向各编队重又下达了命令。 

  鱼雷艇终于按照原定的航路乘风破浪快速驶去。 

  金正日同志透过望远镜满意地望着这一情景说道,看,我们的海兵有多么勇敢、大胆
。祖国的海洋正需要这样勇敢的海兵。 

  海浪不断地向甲板冲过来,金正日同志却依然手扶司令塔的把手,没有离开甲板。 

   
  鱼雷艇队继续全速前进,那惊涛骇浪都被它们降服了。 

  金正日同志那豪放的动人心弦的话音回荡着: 

  “……好样的。我们有这样勇敢的海兵,祖国的海洋是铅墙铁壁!” 

  指挥员一听他的话语,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在心里喊道:“不是的。因为有培养了
这样勇敢的海兵的钢铁统帅、军事天才金正日同志,祖国的海洋才是攻不破的要塞。”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18.9.122.22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