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hugemouse (我心飞扬), 信区: Green
标  题: 外蒙古的独立史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1月09日20:35:48 星期四), 站内信件


上推至元末,蒙古人被逐出中原,但他们实力犹在,不停寇边。明成祖朱棣把京城
从南京移至北京,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燕王,在夺取皇位后要回老家,另一方面也是要巩
固北方边防。拜蒙古人犯边之赐,明朝重修长城,现在北京八达岭才有东西看。至明末,
蒙古人内部有所分裂,一部分蒙古人得到明政府允许,在长城以北与汉人和睦相处,游
牧而居,这一部分历史上“向心力”较强,另一部分被逐至“漠北苦寒之地”,从此逐
渐开始有内外蒙古之分。
至清初,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逐渐征服蒙古诸部,皇太极灭“后元”后,
得到了“元传玉玺”,并据此立国。从清朝后,内外蒙古皆正式入中国版图,受中央政
府管辖。
再至清末,国家衰微,外强入侵,夺我领土者,犹以沙俄为甚。沙俄先后占去东北
黑龙江以北,新疆以西的大片领土,自然也不会放过中间这块地广人稀的好地方。1911
年清朝灭亡,民国成立,外蒙的活佛和王公在沙皇俄国的怂恿支持下,于1912年宣布独
立。但在国际上少有承认,且中国政府和孙中山等人皆断然拒绝其独立。但当时中国内
乱不断,无力北顾,遂一拖再拖。
蒙古在沙俄支持下独立,中国政府并未承认。后来大卖国贼袁世凯上台,开始还装
装样子,后来沙俄以承认袁世凯的政府为诱饵,于1913年和1915年先后签订“中俄协约”
和“中俄蒙协约”,里面虽称外蒙为中国一部分,但是实行自治,实际上承认了沙俄在
外蒙的势力。随后外蒙宣布取消独立。
在现在蒙古版图西北,原来还有一大块领土属于中国,那就是中国原称唐努乌梁海
的地方(现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1914年沙俄出兵强占此地,并将其并入俄国版图。苏
联成立后此地成立以克孜尔为首府的土温克共和国,曾在短时间内一度成为苏联的加盟
共和国之一,但很快降格成为俄罗斯联邦内一自治共和国。
-
话说外蒙在1912年宣布独立,但它一直是以沙俄为靠山,不料1917年沙俄亦生大变
故,亦即那“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始,备受夹攻。一来,苏联急欲在世界上找到支持,以打破外交
困境,二来,最早的苏维埃政权领导人也是些以反压迫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苏俄对中
国作了许多友好姿态。包括废除沙俄和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重新签订友好互助条约,
退还中国所有俄国租界,废除治外法权等等,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是,苏联承认,外蒙古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列宁曾想归还其在东北,新疆等沙俄抢去的中国领土,但因太不
现实而作罢)。
但毕竟到手的肥肉弃之可惜,再者俄国在外蒙也颇有势力。于是在外蒙出了个人物
苏赫巴托。其人好象原是外蒙王公某卫队的军官,受十月革命影响,笃信革命理论,曾
到莫斯科见过列宁。在二十年代初领导了外蒙的社会主义革命,成为蒙古国的英雄,其
肖像见于外蒙货币图格里克上。自是,蒙古坐上了“社会主义国家老二哥”的交椅。曾
有位苏联二战老战士对我说:“卫国战争时苏联还没有中国这么个大兄弟,仅有一个蒙
古小弟弟。”至二战前只有这么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已,所以苏联对外蒙“照顾”
有加,包括派兵进驻。中国的反应应该可以想象得到的。
1921年外蒙在苏赫巴托领导下革命成功,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又废除君主立
宪,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这位苏赫巴托也如列宁一样,建“国”后不久就死去了。蒙古以苏联为宗主,端的
是什么都跟着学。在苏赫巴托后又出了一位跟斯大林相似的狂搞个人崇拜的人物--乔巴
山。苏赫巴托和乔巴山的名字都用来给城市命名,细查地图可以找得到。后来乔巴山死
后亦如斯大林被骂个够。
二三十年代,中国内乱不已,接着便是抗日战争。至1945年,二次大战接近尾声,
打了胜仗的盟国开始算计战后的国际形势。
于是,英、美、苏三国巨头聚在克里米亚之雅尔塔,划分势力范围。三国在中国作
为战胜国缺席的情况下,作出了有损中国主权的划分,实际上这是又一次中国被出卖的
巴黎和会。苏联的主张与中国有关的部分有:维持外蒙现状,划中国的大连为国际港口,
而旅顺作苏联军港,苏联在南满铁路享有特权等等。
美国答应了苏联的要求,主要是苏联答应在欧亚等地区对美国作出让步,同时准备
出兵满洲,对日作战。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是苏联不准备插手中国局势,这样美国的盟
友蒋介石得以稳坐江山,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可以继续维护。当时苏联、美国和蒋介石都
以为中共没有希望在可能的内战中取胜,斯大林的宝基本上是压在蒋的身上。
雅尔塔会议距罗斯福去世只有不到十周,罗斯福回国后在议会听证会上,有议员据
小道消息质问罗在雅尔塔出卖中国以贿买苏联一事,罗斯福作诚实状称绝无此事。被后
人认为是一代伟人的罗斯福在这件事上应该是受良心谴责的。不久他即疾病发作,“亏
心”地去世。
这等无耻的事不应是以“民主自由”为号召的盟国作得出来的,所以消息封锁很严。
连杜鲁门都是当上总统后才知内幕。但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蒋介石也通过种种渠道得
知了消息,并表示了极大不满。
-
蒋介石派蒋经国去莫斯科与斯大林面谈。蒋经国说中国对日一战,原本说的好,是
为了一雪百年耻辱,收复失地,现在台湾尚未光复,日本尚未投降,先失外蒙,政府将
无颜以见人民。
斯大林则点明了为什么自沙俄起俄国一直觊觎外蒙:俄国横跨欧亚,一条西伯利亚
铁路大干线贯穿东西,是连接两端的命脉。原沙俄和苏联解体后之俄罗斯均以双头鹰为
国徽,一头望东,一头望西。蒙古边界距贝加尔湖南端的西伯利亚铁路大干线只有几步
之遥,如果有人从此出击,无异于将双头鹰一劈两半。所以苏联必得外蒙而后快。
当其时,苏联在亚洲的主要敌人是日本,而日本已形将战败。蒋经国称中国政府拟
与苏联签订友好条约,并修万世之好,中国不应对苏联构成威胁。实际上,很明显,斯
大林在此不肯让步,一是他明知蒋介石与美国一个鼻孔出气,苏联信不过他;二是,中
国作为亚洲最主要的大国,不可能一直对苏联俯首贴耳。小小的外蒙,人口缺乏,教育
和技术落后,远比中国容易控制,且它的矿产可为苏联所用。在中苏之间设如此一个缓
冲区,对苏联来说可说是去了一个心腹之患。
苏联提供的好处是“苏蒙联军”对日作战。而苏联答应在未来不帮助共产党也正是
蒋介石求之不得的。
在美国、苏联的多重压力下,蒋介石终于同意尊重“民族自决”。当时兼任外交部
长的宋子文深知一旦自己在这个“中苏友好条约”上签字,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的千古罪
人。所以找个借口,辞了外交部长的官。而倒霉的王士杰无可奈何,遂有“全民公决”
等事。
美国原在雅尔塔对苏联让步,意在促使苏联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军伤亡,为此不惜
出让远东的利益(库页岛、千岛群岛,都划给苏联。实际上中、日、苏美一直有争议)。
但后来杜鲁门原子弹在手,不禁觉得不划算,可再后悔已晚矣。苏联一旦出兵,美国只
好遵守密约,向蒋介石政府施加压力。这也算是斯大林棋高一招,通过美国来达到自己
目的。
苏军占领东北,把日本工厂的机器全拆了,发疯般往苏联运,甚至连日本高级职员
家里的钢琴、沙发、家具也不放过,气的蒋介石咬牙切齿。他担心如果和斯大林谈不拢,
共产党会借苏军之势而控制东北,所以加紧谈判,也顾不得讲价钱。王士杰和莫洛托夫
在8月14日终于签下中苏友好条约,蒋也得以接收东北。多少为了面子,在条约上写明外
蒙的独立必须经过公民投票。实际上,也是个样子,结果是早有结论的。
不想,令美、苏皆大跌眼镜的是,中国共产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只用四年就彻
底打败蒋介石,美苏的利益划分未尽如所愿。周恩来就对苏联人说过,中共的胜利对苏
联来说是一笔意外的横财。
蒋介石恼羞成怒,坚持称苏联不遵守“友好条约”,暗中支持中共,而且在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立即弃蒋之“民国政府”于不顾,而与北京建交。于是蒋宣布“中苏
友好条约”作废,其中关于承认外蒙独立的条款也在内。所以台湾的地图又堂而皇之的
把外蒙又画入中国。
--
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接下的是一堆烂摊子。国民党把国库全部搬到了台湾,
中国当真是一穷二白。中共早在延安时就曾一再表示愿同美国搞好关系,因为毛泽东从
不愿受制于人。斯大林早年的瞎指挥给中共带来的损失巨大,而且斯大林的野心也是很
明白的。但美国押错了赌注,对中共满腔仇恨,从台湾、日本、南韩对中国形成包围之
势,虎视眈眈,台湾更派出军舰,封锁大陆外海(不过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
河西),飞机不时深入内地进行骚扰。
在这种情形之下,苏联的援助就显得极其重要。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苏联同
国民党签的条约大多作废。关于外蒙,中共重新发了声明,表示承认其独立。这主要是,
中国的前中央政府已正式承认其独立,外蒙于法于理上都已完成独立的过程,中国已没
什么借口;二则中国有求于苏联,外蒙的防务几乎是由苏军负责的,如果强要收回,不
仅理亏,与苏联就不仅是撕破面皮的矛盾了。不过,毛泽东收回了大连、旅顺的主权,
也取消了苏联在满洲铁路的特权。
这之后,中国和蒙古建立了外交关系。至九十年代,蒙古已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建
交。
蒙古形如“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默默过了几十年,中蒙关系几乎完全等同于
中苏关系。中苏关系恶化时,苏联在中蒙边境上屯下重兵,当中苏关系缓和时,苏联从
蒙古撤回大部分军队也成为中苏关系全面正常化的先决条件。蒙古有何声音呢?
苏联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蒙古。1985年后戈尔巴乔夫开始他的“新思维”,
蒙古便也刮起改革之风。成果如何,所知不多,不敢妄评。
外蒙受汉人影响较小,加之多年来受苏联影响,应该说他们是愿意独立的。或者说
他们已适应了这种生活。曾有一次,我们几个中国学生和几个蒙古学生同堂学俄语,不
知是谁提到应该把外蒙“归还”中国,一个蒙古女生竟当场哭了起来,弄得我们好不尴
尬。
不过蒙古得到多少自由,值得怀疑,他们不过是又选了另一个靠山而已。国际上蒙
古自己的声音有多响呢?他们也的确得到了好处:躲过了中国的战乱,在中国贫困交加
时,享受了苏联的帮助,苏军撤退后留下的营房、设施更是从中苏对抗中赚了一笔。
但从长远利益来看,我不觉的蒙古是在有利的地位。蒙古是个内陆国,交通不便,
人口缺乏,如果发展经济必须从它仅有的两个邻国找出路,无异于把自己的经济命脉交
到别人手里。当初正是因为如此它才容易为人控制。中苏相较,通过中国向南亚、西亚
发展,并在南方找个不冻港与世界相连,跟通过苏联,向北往北冰洋发展,或在西伯利
亚绕一圈在远东找个港口,孰优孰劣,不难看出。
现在俄罗斯经济千疮百孔,早已顾不得蒙古,蒙古在改革之后也试图摆脱苏联控制,
目光转向中国。民国时统计:蒙古族共有近240旗,其中外蒙占108旗。现在全球五百多
万蒙古族人:二百万在蒙古,三百四十多万在中国。中蒙素有渊源。
 


--

                         故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我是一只大老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03]
※ 修改:·hugemouse 於 01月09日20:36:14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9.1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6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