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Green Mouse),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越边境问题(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1月28日12:33:11 星期四),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ongueByTongue 讨论区 】
【 原文由 wjd 所发表 】

中越边界协议的背后

文/特约撰稿员 老林



  边界对许多人来说显得遥远而又模糊;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真实与具体的,带着鲜血

尊严与历史。

  五年前,我站在高达5000米的喀喇昆仑山端的神仙湾哨卡时,一个士兵告诉我,他们

天看守的就是那块被白雪掩盖的界碑,对面就是印度的哨卡。有一年时间,他的使命就是

守着这条隐约大雪线下的边境线。边境对他,就是生命。

  后来,遥远的钓鱼岛上,一位香港年轻人,为了这块岛屿,坠入海中。在他的心里,

块岛就是祖国的边界。

  在一般人的概念里,国家边界是铁打钢铸的长城,不得改变,不能逾越。但事实上,

界是一条会游动的线,是实力对抗的标志,是政治、经济、军事控制力向远方的延伸,满

着征服的骄傲和屈服的耻辱。而中国的边界是一条充斥着矛盾、充满了曲折的无比艰难的

界。

  在当前的世界格局中,在边境上大量陈兵,为一些边界争议地区大打出手显然是不明

的。中国正在用更加务实的理念处理边界问题。

  中国努力稳定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足以分散其注意力资源的干

因素。用中国熟悉的外交术语来说,就是为现代化建设争取和平的外部环境。从中国与周

国家关系最近10年来的演变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的这一战略意图。这是20世纪80

代中期以来北京基于内政考虑所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塑造大

形象的艰卓努力。

等待缝合的伤口

  8月25日,北京的新华社发布了一条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关注的报道,"中越双方同意
2002年9月初全面启动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新华社说,双方还敦促中越北部湾渔业合

协定后续谈判克服困难,加快进行。这则简短的消息透露了一个强烈的信息。

  中越边界谈判,自1991年双方宣布关系正常化以来已经进行了12年,比双方曾经9年的
边界战争更为旷日持久。到协议正式签署,中越两国政府官员仅就北部湾疆界分歧就举行

18轮谈判。北部湾是中越两国陆地和中国海南岛环抱的一片半封闭海域,越南称之为东京湾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中越之间共同边界长1200公里,其中有争议之处多达70个。由于历史、地形和地貌等

素,双方领土纠纷十分复杂。对外界来说,北京和河内在漫长谈判中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

像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在磋商和谈判中都要做出不小的让步和妥协。

  据大陆媒体报道,在3月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官员
满怀忧虑地指出,中越两国前年底在北部湾海域重新划界后,中方传统的渔场面积减少了

半,广东66万名渔民的生计大受影响,部分甚至要转产转业。

  而越南方面也表达了他们的观点。自今年5月19日,越南当局在有主权争议的南沙群岛
的一些岛屿举行国会选举投票,在这些岛上的选民大都是驻守在那里的越南军人。越南称

地区为长沙岛区,在这里举行投票,目的是显示主权。6月11日越南媒体报道,越南政府对
中国在东京湾(即北部湾)进行军事演习提出抗议,称这侵犯了越南领土主权。越南外交部

一份声明中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军事演习。声明说,演习地点位于国际海事区域和越南的大

架。越南外交部说,从6月8日至13日起中国方面禁止船只进入演习区域,这项禁令也严重

反了国际法。在此之前,越南还指责中国军队在"1979年的边界冲突中擅自移动了大约某某
块界标"。越南媒体还报道说,北部湾的中国渔船"系统地入侵"越南领海。

  越南当局至今仍扣押着他们一个月前从有争议的南沙群岛附近海域救起来的一批中国

民。 当时这些渔民的渔船沉没了。相信中越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的争议,是这些渔民迟
迟不能返回香港和大陆的原因。

  中国和越南对这些群岛有不同的名称,看来这是妨碍了中越就释放渔民的文件达成一

意见的原因。

  据一名在当地的海军官员说,这批中国渔民在8月14日清晨遭遇风暴,他们的渔船在越
南所称的仙努岛附近沉没,越南方面拯救了船上的渔民。

  越南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拒绝提供信息。但一名海军军官说,这些人在两国政府就人员

接达成协议之前,不会被送回中国。

  来自香港的报道援引当地官员的话说,这是因为中越两国之间在南沙群岛主权问题上

争议。报道认为,双方政府无法就这些渔民遇救的地方的名称达成一致。

  越南方面称这些岛屿为长沙岛区,而中国方面称之为南沙群岛。一共有五个国家声称

有这些岛屿的主权,那里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很丰富。

  1988年,中越曾因为这些岛屿短暂交火,后来同意通过和平的方法解决边界划分的问

。这件事出现后,至少令双方和平的气氛蒙上些许阴影。

  但是,双方在相互指责的同时,并没有停下谈判和划界的步伐。1999年12月,两国签

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协议陆地边界的立标工作于2001年12月开始,双方在靠近南中

海最东段中越边境广西段的陆地边界打下了第一块花岗岩界标。

  2000年,双方再次签署协议,解决两国在北部湾等地的边界纠纷。中越签署了两项协

。不过,协议还没有在越南国会通过,越南一些政治领袖认为"这些边界协议"对中国有利



  今年7月,中越两国宣布双方将于3年内在1350公里长的共同边界上树立1500块界标。
1500块界标和北部湾海域准备划定的边界,如同一条巨大的等待缝合的伤口。双方希望通

修补这条伤口,弥合往昔的种种纷争、仇视和不愉快,忘掉血腥的边界战争带给人们的噩

。然而,过去的一切真得会被忘记么?

难以消除的传统疑虑

  2002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了河内,这是自上个世纪70年代两国交恶以后,
中国最高领导人对越南的首次访问。访问的一个重头戏是江泽民在河内大学的讲演,他向

南的年轻人强调中越两国的友谊。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也强调了两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和胡

明之间的友谊。《人民日报》的文章里的话就更加热烈,说是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和两国

民要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互相信任,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共同发展。

  但是,要消除越南人疑虑并不容易。BBC世界广播部越南科资深记者潘香说:"我不认

越南人对中国人有很多的仇恨。事实上,中国商品充斥越南市场,越南每一户家庭都有一

东西是中国制造的,电饭锅、电扇或电炉等,这些东西质地好、价格又便宜。越南人从中

解到了中国人在经济改革方面的能力。""然而,在越南人的脑海中,还是无法忘记中国对

的一次又一次'战争'。越南孩子现在还在学习这段历史。对中国,越南人的感觉是复杂的

一方面佩服
中国,但另一方面,还是有着传统的顾虑,担心中国是否会对越南怎么样。"

  西方媒体评论说,中国和越南曾有过紧密的关系,但这是短暂的。越南对中国传统上

怀疑和敌意则是一贯的。但是,这种顾虑和担心并不是单边的。外交人士说,北京非常关

河内近来与美国在经济特别是安全方面关系的拉近。美国还向越南提出希望使用金兰湾的

求,俄罗斯将在2004年把金兰湾归还越南。

  事实上,中越两国都无法忘记20世纪最后30年间他们从"同志加兄弟"到相互"血腥厮杀
"的惨痛经历。胡志明主政越南时,中越亲密无间。为了帮助越共赶走法国人和后来的美国
人,中越结成反帝联盟,中国几乎是无偿地出人、出钱、出武器、出粮食,支援越南。中

的高炮部队在越南击落许多美国战机,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胡志明去世后,越共领

人转而投向前苏联,使当时在共产党国家中十分孤立的中国更加孤立,也使中国人的感情

受伤害。中国人讲究投桃报李,而不肯原谅恩将仇报的人。因此,在1979年中越爆发大规

边界战争时,中国民众的支持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在那场双方几乎没有动用海空军的战争中,正在从游击战向正规战过渡的越军,由于

术、武器、通讯装备相对落后,伤亡较大。特别是1984年爆发的中越边境老山、者阴山作

中,越军伤亡近2万人。当然,这场战争中国军人也有重大伤亡。

  流血的阴影是很难从人们心头抹去的,流血的冲突也给了人们一个教训:过度亲密导

反目成仇,适当的距离才能和平共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越双方互存疑虑、互有戒心,

至是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必备条件,什么时候没有戒心,就要警惕了。

--

  声音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被重复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7]
--
※ 修改:·ersy 於 11月28日12:53:08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8.120]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2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