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朝鲜人再闯外国驻华机构内幕:德国医生策划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9月13日19:29:50 星期五), 站内信件

2002年09月13日09:26 21世纪环球报道

  CNN早已得到通知

  从9月3日下午开始,北京凯宾斯基饭店附近的行人都认识到了西方媒体记者的“敬
业精神”。当天下午15名朝鲜人闯入饭店斜对面的德国使馆学校之后,早已得到通知的
CNN把整个过程拍下,当天播出,同时美联社也有及时的图片报道,从而掀起了新一轮媒
体热炒;而没有“线报”的其他外国媒体(如路透社、美联电视、韩国广播公司、日本电
视台、日本NH
K等)也就马上开始了持久战,在临时拉起的警卫线之外架起了摄影机,等待事情解决后
这15名朝鲜人出来的镜头。美联社摄影师倪德宝(Nicky De Blois)每天早晨6点等候,晚
上才撤回,带着雨具和折叠凳,地上撒着星巴克咖啡杯和汉堡包纸壳;到本文截稿之时
(7日中午),他已经在日晒雨淋中等待了快5天了。
  在CNN的镜头中,可以看到朝鲜人闯校的整个过程。下午三点学生放学铃快要响起的
时候,15名朝鲜人突然一起爬过德国使馆学校两米高的红墙,奔向里面的建筑。当时在
场的只有一名负责安全的中国保安,根本无法追赶这些突然闯入者。他们一开始的目标
是学校旁边的黄色建筑物———德国外交官宿舍,但却进不了任何一个房间,后来他们
往学校教学楼方向跑,想进入行政楼内,却未能成功,于是他们爬上了行政大楼侧翼外
面的楼梯,坐在二楼楼梯上耐心地等待德国校方的结果。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9月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事件发生地“是一所学校,不是
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根据维也纳公约,这个学校并“不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
。因此,警方本可以直接进入维持治安。不过,经过多次的闯馆事件,中国警方谨慎处
理了这个事件,并没有任何警方人士进入教学楼,只是把学校周围警戒起来,并派了两
辆110警车巡逻,同时也加强了保安力量。为了避免没有必要的麻烦,才开学上课的孩子
暂时停课,周一(9日)才复课。对待媒体,保安和警察也算客气,本报记者近距离拍摄现
场画面也只是事后受到轻微的阻止,而对于远处的国外媒体摄像机,他们已经习惯了几
天了。
  这只是最近北京有关朝鲜人的风波中的一起。8月13日,两名朝鲜人闯入阿尔巴尼亚
驻华大使馆要求避难;8月26日7名朝鲜人来到外交部东门示威,要求给予难民待遇,甚
至试图冲闯外交部;9月2日,12名朝鲜人试图闯入厄瓜多尔大使馆,被中国警方拦截,
8人被捕,其中德国电视台的摄影师和我方人员发生了肢体冲突。而最近一段时间新闯入
韩国大使馆的朝鲜人已经累计有21人。另外,8月31日晚11点半,一直报道闯馆事件的韩
国《朝鲜日报》驻京记者吕始东因为没有经过中国警方同意擅自更换住址,其办公室受
到中国警方的检查。不过,9月5日,吕始东告诉《21世纪环球报道》,此事已经了解,
1000元的罚款已经上缴,他正准备合法地寻找新的住址。
  没有悬念的闯馆结果
  德国使馆学校很快给这些闯入者水、食品和毯子,以抵挡正在降温的天气,让他们
暂时在体育场的更衣室内安顿下来,同时等待外面的谈判结果。在朝鲜人闯校之后,谈
判立刻在中国政府、德国大使馆以及其他国家之间展开。对于这次谈判,中德双方都很
重视,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此事将迅速、满意地解决。而中国解决问题之道,按孔泉的
表述,就是,“第一,中国是法治国家,要依法办事;第二,会根据国际法处理;第三
,处理会体现出人道主义精神。”
  外界并不知道谈判的具体细节,无论是中方还是德国大使馆,都不愿意向外界透露
。不过,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由于屡次发生闯馆事件,中方和有关国家已经有了成熟
的谈判渠道甚至是专题事务小组。例如在解决闯韩国领事馆的事件时,谈判就在韩国驻
华大使金夏中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毅之间,以及两国专题事务小组之间共同进行,甚
至更高的官员会直接干预谈判过程。
  从去年张吉洙闯联合国难民署驻华办事处开始,朝鲜人不断闯入驻华外交机构,而
最后的结果都是以“经第三国去韩国”的个案手法妥善处理,其中中国政府人道主义外
交立场得到了国际好评。光就德国机构而言,这次朝鲜人闯入要求“庇护”,已经是第
三次了,今年4月和8月,分别有一男一女闯入德国使馆要求“庇护”,前者已经经菲律
宾到达韩国,而后者还在继续等待谈判的结果。根据统计,到目前为止,闯入外国驻京
机构的朝鲜人已经高达80人。
  因此,对于关注这件事情的政治分析员以及媒体记者来说,加上周一学校要复课等
因素,此事的结果已经根本没有悬念了,连转道的第三国也无非是“菲律宾”、“新加
坡”两个国家。在学校外面等待的日本媒体记者告诉《21世纪环球报道》,摄像机在晚
上会撤离,因为晚上没有飞菲律宾和新加坡的飞机,朝鲜人无法直接从学校送到机场。

  在9月5日的发布会上,孔泉表示中德已经达成协议,并且正在实施之中。据路透社
报道,这一批闯校人员可能会和21个在韩国领事馆的朝鲜人一起送到第三国。整个事件
要到朝鲜人走出学校,直接被带到飞机场后才会告一段落。
  德国医生再次策划闯入事件
  根据德国《图片报》的报道,还是那名44岁的德国医生福尔琛(Norbert Vollertso
n)组织策划了这一事件(本报6月21日封面故事《德国医生策划朝鲜人闯馆》)。在9月4日
接受德国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还呼吁德国人要帮助这些闯入者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试
图唤起德国人对冷战那个时期的记忆。
  福尔琛曾经去过朝鲜一年半,后来在中国居住过一段时间,直到今年三月他策划了
朝鲜人闯西班牙大使馆之后,才去了韩国。他承认,这次闯德国使馆学校的计划早在闯
西班牙大使馆之前就已经做好,他到过现场看过地形,分析过保安漏洞,不过德国使馆
学校只是备选方案,本来他是计划近40名朝鲜人一起闯德国大使馆,不过8月31日,其中
的11人准备在吉林长春火车站乘坐去北京的列车时被警方拘捕,无法和其他人在北京汇
合,再加上德国大使馆的保安越来越严格,剩下的人只好去闯德国使馆学校。
  一些韩国媒体对福尔琛这种行为表示过不满。韩国《中央日报》在8月27日报道前一
天7名朝鲜人在外交部门外示威一事时写道,“据说,这次事件不是逃北者自发性意向,
而是由国际非政府组织主导下发生的事情”……“如果证实这次事件中有非政府组织参
与的事实,就将会围绕该组织的道德性问题引发一场争议。”
  福尔琛显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拿人命开玩笑,而是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德国人的
责任。他把这15名朝鲜人闯入德国学校的行为是“一次友好的占领”,并且声称未来还
有一系列的闯馆事件会连续发生。
  在韩国媒体中,把这些闯馆者连同从所有朝鲜边境偷渡到中国、韩国的朝鲜人称作
“逃北者”,意思是从北方(指朝鲜)“逃”出来的人。这些人受到了韩国以及西方国家
舆论的支持。18岁的张吉洙则是系列闯馆事件中的符号性人物,被韩国和西方国家视为
英雄。2001年6月26日,张吉洙一家七人闯入联合国难民署驻华机构,后经菲律宾来到韩
国。他曾经以自拍的朝鲜生活录像片受到西方媒体关注。9月4日,他访问美国,并且举
办自己的画展,包括众多美国参众议员在内的200多人到场祝贺。日本《每日新闻》报道
,美国议会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正在资助几个韩国非政府组织,帮助在中国的“
逃北者”流亡韩国。
  韩国对“逃北者”的接纳也做了很多工作。正在中国访问的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
会昌就表示,韩国应当接纳这些“逃北者”。根据韩国宪法,韩国承认朝鲜人也是本国
同胞,因此,韩国政府认为收留这些“逃北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根据报道,韩国政府为了收容日益剧增的入境“逃北者”,决定在京畿道盆堂新建
安置“逃北者”的支援设施,为逃北家庭提供住宿。在安城本来已经有一个收容院,但
不能适应越来越多的“逃北者”的需要,因此决定新建新的收容所,可容纳100人规模。

  不过,这还是不能适应要求,韩国政府估计今年在韩国会有1000名“逃北者”需要
安置。根据韩国媒体的报道,江原道平昌郡为了增加人口,甚至决定建造逃北者集体移
居村,并对入住户提供优惠。
  中国和朝鲜、韩国之间敏感的关系
  与此同时,为了庆祝中韩建交十周年,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9月2日开始
访问中国,而他原打算于6月26日访问,不巧正碰上上次的闯韩国领事馆事件,取消了行
程。在这次访问中,他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
  除了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之外,还有现象可以说明中国和朝韩的双重关系。在上海
、南京等地有大约100多人的“朝鲜在华海外公民”。朴永洙(化名)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
,和普通中国年轻人一样,天天也利用单位的网络热衷于论坛上的“爱国论战”。可是
他从法律上说却是朝鲜人,他没有中国的身份证,只有外国人居留证和朝鲜护照。他告
诉《21世纪环球报道》,上海曾经是“大韩民国”建国者抗日救亡的革命基地,在他们
迎来了朝鲜半岛的光复后,有些人留在了中国。而一些韩国议员根据韩国宪法,认为这
些海外公民也属于韩国公民。
  1990年代中期,日益增多的中朝边境朝鲜偷渡者增加了中国保持和两国友谊的尴尬
程度。据西方媒体估计,在中朝边境附近居住着大约10万朝鲜偷渡者,其中有些人在韩
国非政府组织的带领下,频繁冲闯北京、沈阳的外交机构。他们主要定居在延吉和丹东
两个市及其周围农村。假如他们被遣返回朝鲜,将根据朝鲜《刑法》第47条的规定,会
受到7年以上劳动教养甚至更严重的惩罚。对于这些偷渡者甚至闯馆者,无论是遣送还是
默许,中国政府都会遇到不小的外交压力。
  在回答外电记者关于这些偷渡者的问题的时候,孔泉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他们的态度
,“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是由于经济原因非法进入中国的。中朝之间有漫长边界,他
们非法进入中国谋生。应该说,中国政府和当地人民是非常善良和宽容的。我们经常在
电视上看到一些发达国家在遣返非法入境者时采取的严厉措施,但在中国没有发生这种
事。”安替

--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
  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伊曼努尔·康德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