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lees (针叶林), 信区: Green
标  题: 不如外界想象般和谐 中朝关系虽密切但有摩擦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10月28日18:30:09 星期一), 站内信件

自 联合早报

北京学者:不如外界想象般和谐 中朝关系虽密切但有摩擦


● 孙传炜(北京特派员)

  当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上周到东亚举行临时会谈,磋商朝鲜核武问题时,他首先访问
的不是韩国或日本这两个盟友,而是选择了以北京为起点,在和中国官员举行会谈以后,
才动身前往汉城和东京。

  而在美国总统布什前天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的会面中,朝鲜也显然是他最热衷
讨论的课题。

  这似乎反映了美国处理朝鲜问题的基本思路,那就是山姆大叔相信,在朝鲜问题上,
中国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甚至俄罗斯在内——所不具备的


  逻辑上,这个看法看来无懈可击:在政治上,中国和朝鲜是当今世上极少数的共产国
家,在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和粮食援助对发展长期停滞的朝鲜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中
国自然会有影响朝鲜决策的能力。


中朝关系并非只是和谐


  然而,任何对中朝关系发展稍有留意的人恐怕都会同意,这样的结论失之简单。种种
迹象显示,中朝关系并非主流看法描绘的那样和谐。

  在朝鲜人冲闯外国驻华机构的一系列事件中,中国通过第三国把捉到的朝鲜人送往韩
国,而不是遣送回国的做法,显然会引起朝鲜的不快;在朝鲜委任荷兰籍华人杨斌担任新
义州特首的风波中,中朝似乎一直在暗中角力;朝鲜秘密发展核武器,也和中国希望朝鲜
半岛实现无核化的政策有冲突。

  “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可能还是比较密切的,但这不等于中国和朝鲜
非常亲密,只能说其他国家和朝鲜太过疏远。”作为官方智库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
东北亚研究室主任杨伯江指出,中朝的亲密度没有外界想象中高,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讲
,两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也各有自己的方向。

  杨伯江强调,即使中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朝鲜,它也会慎用自己的影响力,“中国
对于朝鲜这个朋友是非常尊重的,不想采取一种颐指气使的姿态。”

  这也从侧面说明,基于历史或民族的因素,朝鲜当局对中国有一定的戒心,中国才因
此得额外小心不去触碰到朝鲜的敏感神经。

  在记者访问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就因为中朝关系“太过敏感”而拒绝接受采访或要求
匿名,其中一位人士抱怨:“朝鲜官员经常一看到中国学者说了什么就到(中国)外交部
去投诉。”

  在1997年变节出走的朝鲜前元老黄长烨,就曾在他投奔韩国后出版的几本书中,谈到
朝鲜领导人对中国的印象。“当然从黄长烨的立场看,他讲的都会是负面的东西,但即使
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后,他的一些描述还是相当令人震撼的。”另一位中国学者说。


  一名不久前出访过朝鲜的中国官员则透露,在朝鲜各地的中国志愿军烈士陵园,许多
已经残破不堪,荒草丛生,而与志愿军陵园相邻的朝鲜人民军烈士陵园却都非常整洁肃穆
,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让中国参观者“十分寒心”。


朝秘密研制核武

不大可能和中国协商


  朝鲜日前向美国承认它仍在秘密研制核武器的动作,也暗示了中朝关系貌合神离的本
质。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看来,朝鲜打出这张核武牌以前,不大可能和中
国进行过协商,因为中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决不会支持朝鲜发展核武器。即使中国知道朝
鲜有核武计划,也不大可能了解它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处理朝鲜问题时,布什政府对中国的作用过于乐观呢?

  也不一定。首先,由于朝鲜有能力在军事上对韩国和日本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美国
投鼠忌器,不能像对伊拉克一样,对朝鲜动辄恫言使用武力。而如果布什政府必须借助国
际社会的力量来约束朝鲜,它就必然得和中国合作。

  而也有可能,人们看到美国刻意强调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文章。
或许,布什和江泽民会面时大谈朝鲜问题,不过是为了“磨时间”,避开他所不愿意谈的
台湾问题。杨伯江就持着这种看法:“美国非常想谈朝鲜问题,因为这样一谈,原来的议
程可能就要推后了。”

  
--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時時仰望天等待春風吹拂
  但是季節不曾為我趕路 我很有耐心不與命運追逐
  我是一棵秋天的樹 安安靜靜守著小小疆土
  眼前的繁華我從不羨慕 因為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3.20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81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