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haoxl (小刀), 信区: Green
标 题: 第二章、活性的自主文化(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May 20 21:27:58 2003) , 转信
三、似曾相识的习俗
古人云“千里不同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而中国与韩国彼此
相邻,同属于东方文化圈。韩国民风中留下了不少中国文化的遗痕,同时又
具有自己的特色。人们从千姿百态的习俗中可以窥见韩国民族的个性。
1.传统的岁时节令
在传统的韩国社会里,多使用的是阴历,绝少使用阳历。韩国的传统节
日有正月春节、正月十五、观灯节、五月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九节
等等。
春节是传统韩国生活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与中国一样称为“岁首”、“元
月”。节前要制作大量的节庆佳肴,临近除夕子夜时分全家人团坐在炕屋上
守岁。阴历节这天,男孩子放风筝,姑娘们跳跳板,大人们也要通过各种形
式来表达驱邪和祈祷丰收的心愿。春节时要祭拜祖先,又要拜家中老人长寿,
老人则送子孙们“压岁钱”。
清明节——3 月3 日,人们要准备一些酒菜,到先人坟前奠祭。
五月端午节是一年中除春节以外最大的传统节日。5 月5 日这天,妇女
们要用菖蒲煎水洗头,据说可以使头发更秀更密。还要用菖蒲的根削成簪子,
上刻“福、寿”字样,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去邪。有的地方还搞“端午
祭”,由巫女们跳舞念咒,男佣们演假面剧,人们则在祭坛前祈祷上苍。最
具代表性的是妇女们荡秋千。在大树下或秋千架旁,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妇
女,或单人或双人,在人们的注目下,踏上踏板,荡向蓝天。彩裙在空中飘
舞,还进行各种比赛。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写南原府李翰林之子李梦
龙和艺妓月梅之女春香之间的爱情,就是从李梦龙在端午节这天看到春香荡
秋千的优美倩影而引发出来的。
七夕节,即7 月7 日,妇女们要向织女祈祷,以求自己的针线活有所进
八月十五中秋节与中国相异较大。此日,全家人各自不论供事何处都要
回到家里团聚,还要到坟地看祖。韩国人极重孝道,中秋节子女能否回家拜
见双亲长辈是衡量子女孝与不孝的重要尺度。
2.生死婚嫁礼仪多
一个人从生到死要经过几个重要阶段。
首先是生育。妇女怀孕后,整个妊娠期,为了使孩子聪明、健康,有许
多禁忌。饮食方面,不食鸭肉、兔肉、猪肉,据说,鸭肉会使孩子脚长蹼,
兔肉会使孩子长红眼睛,而猪肉则会使孩子皮肤粗糙。在行为方面,最常见
的是席不正不坐,耳不听淫声,目不视恶色等。孩子出生后,举行的仪式有
百日诞、周岁诞。过去,由于婴儿死亡率高,要到快满100 天才给孩子命名,
现在大多三日内即命名。通常按祖谱的规定,再配上一些吉样的字,如福、
寿、禄等。在孩子满百天时,要由姑母第一次给婴儿理发,第一次给婴儿穿
上花衣(之前只穿白衣),要像过节一样,用米饭、海裙菜汤、打糕等招待
前来祝贺的亲朋。
对孩子来说,最隆重的要算过周岁生日。这天,最有特点的是“穿周衣”、
“吃周糕”、“抓周”。在亲朋的一片祝贺声中,母亲开始给孩子“穿周衣”。
如果是男孩,就要穿粉红或七彩上衣、七彩长袍、蓝背心、紫红色或灰色裤
子、布袜,系吊袋;是女孩,则穿七彩上衣、殷红长裙、布袜,戴遮耳,系
吊袋。经过这么一打扮,孩子显得花枝招展,喜气洋洋。然后是让孩子吃“周
糕”,有糯米做成的打糕、方糕,米面做成的蒸糕、带馅的“松片”。打糕
象征坚韧,“松片”象征充实,白雪糕象征贞洁、长寿。最有趣的是“抓周”。
就是在桌上摆上各种东西,让孩子伸手去抓,根据第一次抓到的东西来推断
其将来。是男孩,摆上弓、钱、纸、墨、书、米、枣子等,是女孩,摆上米、
面条、墨、尺、刀、针、线等,各有象征。不论抓到什么,人们都要说些吉
利的话。
接下来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婚礼。从现今中老年的经历来看,整个过程
大致分为议婚、婚礼式、后札三个阶段。
现在的韩国人一般都实行晚婚,但直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却仍习惯于
早婚,按习俗,男女满16 岁即可成婚。过去,男女的婚事全凭“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所以,作父母的一件大事就是为子女操持婚事。父母亲在为子
女物色配偶时,很重视对方的门第,讲究“门当户对”,但决定婚事成败的
是“宫合四柱”,即所谓的“合八字”,一旦选定,便要托媒说亲。通常媒
人不只一个,开始先到对方刺探有关情状,然后由叔伯和姑姨中一人来回传
递信息。经过一番来去探访,觉得合适后,才是家里人到对方家“相亲”。
当双方经过深思熟虑,同意联姻,两家的主婚人之间便开始交换书信,内容
是送四柱、择日、请婚和许婚等项。其中最重要的是送四柱,又称“纳采”,
即由男方主婚人将男方的生年、日月时封好,连同请婚书一起送到女家。女
家接收四柱即意味着承认婚事,如果接受后又罢婚则形同离婚。所以对女方
来说,四柱是异常珍贵的,一定要好好保管,婚后也放在衣柜里珍藏一辈子,
女家通过媒人同男家商量后,便将婚期写成“择日单子”连同许婚书一起送
回男家。这之后,男家要选一个吉利的日子,由媒人带着礼单,派人背着装
有衣料、被料、棉花、大米等的包袱,到女家“送服”。
婚礼式是整个婚礼的最重要部分,以新郎为中心进行,包括大礼、小礼、
东床礼等。婚礼式在女家进行。这天,新郎先要在家里举行两种仪式,一是
祭奠祖先,二是请来巫人,祈求新郎一行平安。然后新郎动身到新娘家,这
叫“初行”。跟随新郎身后的亲戚朋友等多人,称作“后行”。在快到新娘
家时,新郎要找一间房子驻足作短暂停留,这叫“私处”。在此,新郎换穿
宫服,一行人吃一点新娘家送来垫肚子的饮食,等待良辰到来即刻起行。来
到新娘家跟前,新娘家要派人欢迎。在新郎一行到达前,背箱礼的老大爷抢
先赶到新娘家,由新娘家一名多福的女子接过箱,打开箱盖,伸手随手摸出
一件衣料,如是青色,象征新娘喜得贵子,如系红色则为千金,时辰一到,
新郎则来到大礼厅,只见他头戴乌纱帽,身着文官服,脚蹬黑靴,好生气派。
通常,大礼厅设在新娘家前院,上搭棚、下铺席,后置屏风,中央设大礼台。
台上放着象征多产的大米、板栗、鸡,象征长寿的枣子,象征永不变节的松
竹,象征琴瑟的青红丝。整个仪式由村中一位知书达礼的老者司行,新人等
按照他的呼唤依次行礼。首先,女方主婚人来到门外作揖迎接新郎。箭郎随
即来到小桌前,接过“雁夫”的木雁,并奉送给女方主婚人,女方主婚人接
过放在小桌上,新郎起身后退二步行再拜礼。这时新娘的母亲用裙据包起木
雁,扔进新娘住的里屋。据说,木雁立着,意味着头胎生男;木雁躺着则为
女。这叫“奠雁之礼”,又称小礼,因为雌雁与雄雁只要交尾一次,就绝不
与别的雁交尾,所以借以表示有信和贞节的心迹。接着,行“交拜大礼”。
新郎来到大礼台东侧,南向仁立,新娘头戴华饰,穿青褂,着红裙,罩阔衣,
走到大礼台西侧,站在新郎对面。新娘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并且
双方相互再重复一次才原地坐下来。交拜礼毕,还要行“合卺之礼”。在新
郎新娘面前各摆一小桌,上放酒盏和酒菜,由旁人斟酒,新郎新娘作饮酒状,
连续两次,第三次则在新郎的酒杯绕以青丝递给新娘,在新娘的酒盏绕以红
丝递给新郎,二人同时饮尽。到这里,大礼就算结束,守在一旁的亲朋将板
栗和枣子塞进新郎的口袋里。
随后,新郎新娘来到屋里,互相对视,行“相见礼”。新郎再到另屋,
脱冠卸带,换上新娘家制作的衣服,来到上客屋里,拜见上客,报告大礼已
毕。接着,女家便请新郎和上客吃“大桌”,事实上,人们并不举箸,只是
走走过场,很快便撤下去,装在篮里,送往新郎家。这叫“床需”。男家的
家人和邻朋尝着女家送来的饭菜,借以了解女家的烹饪手艺和接人待物的品
性。
当晚,新人二人在女家里屋度过新婚之夜。屋里铺好被褥,置以屏风。
新郎新娘盘腿而坐,家人端来酒菜,一对新人双双举杯。之后脱衣熄灯。这
时间年轻人向房中偷窥,称为听房。第二次早饭罢,新郎才由人领着拜见岳
父母等亲戚。片刻后,妻家和邻里年轻人便开始捉弄新郎,这叫“东床礼”。
人们给新郎出难题,要他做答,以考验他的聪明和胆力。如果回答不利索,
就用绳子捆绑悬起来。这时,岳母不忍新郎受苦,赶紧为年轻人摆酒,为新
郎求情。新娘虽然也会站出来求情,但更重要的是借以了解新郎的为人,而
对新郎来说,则是平生最大的一次考验。
新郎在新娘家住了两宿,到第三天,便偕同新娘一起回家,新娘来到婆
家叫作“新行”。新娘坐的轿子用各种装饰盖之,借以驱鬼避邪。在新郎家
门口燃堆柴火,让新娘跨过,以示洁身。新娘进屋,稍事打扮,便要出来拜
见长辈、公婆,并同伯叔姑嫂互拜。从第二天起,新娘连着三天向公婆请安。
过了三天,新娘就要下厨做饭,第一顿饭常常要掺和些从娘家带来的小黄米
与红豆。之后回娘家觐见。
婚后,丈夫与妻子一般都能同舟共济,白头到老。他们很重视处女的贞
操,绝不允许婚前有不轨行为。现在,韩国的城市大多已改行新式婚礼。其
中作为婚礼中重要的大礼与小札,多在礼式场进行,且有很大变化,但其整
个格式仍旧保持着传统的色彩。
人到六十周岁又回到自己出生的本相年,其时要进行盛大的“回甲式”
贺寿宴。回甲仪式是人生中最大的生日仪礼,认为人过六十即可长寿。“人
生七十古来稀”,届时举行“古稀宴”。
人活到生命的尽头,就要故去。丧葬之礼在韩国极受重视,其礼受中国
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在韩国,自古以来将儒家思想奉为理念和道德规范,这
在丧葬仪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丧葬礼主要过程是招魂、收尸、告丧、洗尸、
大小殓、具服、置葬等。丧眼依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亦不同,与儒家的五服
丧制相同,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鳃麻。五服丧制表明韩国民众社
会是父亲中心的家长制社会。墓基的选择最重视土层厚、水位低的基准。人
们认为基地选择好坏、吉凶,直接影响后代子孙的贫富、贵贱、寿夭。韩国
葬制历代以土葬为主。丧葬仪式之后,给亡灵祭祀。同中国民间传统一样,
在丧葬以后,丧主们根据同死者的亲疏关系,守孝一段时间,长则三年,短
则三月。在守丧期间,不能成婚,如果父母去世,更是要严守此规。
3.深受儒家影响的家族习俗
韩国的家族习俗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色彩,家庭是构成一个社会的内
核。长期以来,韩国是父系制社会,父权在家庭里占有绝对地位。韩国人除
重视亲属关系外,还重视宗族关系。每一门中都有族谱,记录各成员之间的
关系。韩国人的姓氏与中国人的姓氏有密切关系。高句丽自一世纪起,百济
自四世纪,新罗从六世纪起,才使用性氏。韩国人的姓氏以单姓为多,复姓
也有。常见的单姓有金、朴、李、崔、张、郑、林、安、姜、吴、洪、朱、
白、尹、曹、申、康、许、柳等;最常见的复姓有司空、诸葛、皇甫、东方、
南宫、鲜于等。
除此之外,在家庭关系、家族交往和家庭中每个角色的认定和要求上,
韩国都同中国的传统有相似的一面,这是同中国对韩国的历史文化影响难以
分开的。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20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6毫秒